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班级 14 金融四班 姓名 蒋晶玲蒋晶玲 学号 1401010421 1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2 一 问题的提出 3 一 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 4 二 旅游人数 4 三 交通情况 4 二 变量的选取和分析 5 一 影响因素分析 5 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5 2 人口 5 二 指标选择 5 三 模型选择 5 三 样本数据采集 6 四 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6 一 建立模立 6 1 拟合优度检验 7 2 F 检验 7 3 t 检验 7 二 自相关检验 8 1 图示检验法 8 2 DW 检验法 8 3 BG 检验 8 三 异方差的检验 9 1 残差图分析 9 2 散点图分析 9 五 结论与对策 10 一 经济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旅游发展 10 二 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11 三 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11 参考文献 11 2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摘要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 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 同 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 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等四个解释变量 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 利用 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 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并加以修正 最后 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 析 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收入 市场细分 国内旅游 多重共线性 异方差 自相关 3 一 一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大幅度增长 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 需求的转变 特别是对 旅游 这一朝阳产业 人们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 21 世纪以来 2000 年到 2012 年 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 7 44 亿增加到 29 57 亿 国内旅游总花费从 3175 5 亿元增长到 22706 2 亿元 分别增加了 3 97 倍和 7 15 倍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据最新统计 2009 年底 全国旅行社总资产 585 96 亿元 同比增长 12 28 其 中 负债 345 99 亿元 同比增长 15 34 所有者权益 239 97 亿元 同比增长 8 15 按形态分 固定资产 106 31 亿元 占总量的 18 14 同比增加 14 23 流动资产 430 39 亿元 占总量的 73 45 同比增加 20 95 其他类型资产 49 26 亿元 占总量的 8 41 目前 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 旅 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 已初步形成了 大旅游 大 产业 大发展 的格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 发展的重要领域 进入 十二五 我国旅游业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和转型 期 到 2015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 形成由 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旅游产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迈进 旅游服 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功能越来越综合 贡献越来越巨大 旅游业具有 无烟产业 和 永远的朝阳产业 的美称 它已经和石油业 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 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旅游业呈 现蓬勃的发展趋势 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 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 由于旅游条件 的改观 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 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未来 10 年间 我国旅游业 将保持年均 10 4 的增长速度 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 9 8 的速度增长 企 4 业 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 10 9 到 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 GDP 的比例将 从 2002 年的 5 44 达到 8 到 2020 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 因此 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 包括旅游 者的收入情况和闲暇时间等 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因素 包括旅游资源及其 设施 交通情况等 具体说来包括 一 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GDP 指标越高 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 消费观念越强 二 旅游人数 旅游消费与旅游人数有着一定的关系 旅游人数越多 消费水平通常就越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游 为旅游业 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 交通情况 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 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铁路 公路的增多 条件的完善 使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居民也因此更乐于到各个地方旅游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现阶段 对 于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应该着重发展哪些方面来促进这个朝阳产业继续 发展壮大 这主要取决于哪些方面能给我过国内旅游业收入带来更大幅度的增 长 即是我们研究课题的关键 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收集了 1994 2012 年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的 时间序列数据 诸如国内生产总值 旅游人数 交通建设等 并用计量方法进行 细致分析和水平比较 以解决以上我们所提出的问题 5 二 变量的选取和分析二 变量的选取和分析 一 影响因素分析 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 他能衡量外界提供的旅游消 费所需环境的完善程度 GDP 指标越高 相应的交通运输 信息传递等基础 公共设施越完善 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 消费观念越强 经济的增长对消费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特别是类似旅游这样的消费 2 人口 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旅游人次 从而影响旅游收入 要形成一定规模 的旅游市场 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基础 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 国 因此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 指标选择 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研读了大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 选择 了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 既包括旅游人数 人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 从 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 将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 标 作为自变量 Y 单位 亿元 因变量的选取考察 1 居民消费观念变化 对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选取对居民消费观念变化有显著影响的国内生产总 值 GDPX1 来衡量 2 影响旅游消费的人数用旅游人数 X2 来横量 3 交通状 况的影响 用公路里程和铁路里程来衡量 在我国 交通一般分布为公路 铁 路 航班 航船等 由于考虑到我国一般大众的旅游交通方式集中在公路和铁 路上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的过多过繁以及可能带来的多重共线形等问题 我们 只选取了前二者 即确定了 X3 公路长度和 X 铁路长度这两个解释变量 三 模型选择 目前关于旅游消费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旅游引力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 模型 但各模型都既有优势 又都存在一些缺陷 由于影响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 较多 我们决定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构建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 多元回归 线性模型为 nn22110 X XXY 6 三 样本数据采集三 样本数据采集 根据我们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 以及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的需 要 初步选取了以下四个解释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旅游人数 公路长度和铁路 长度 鉴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我们分析的即时性 收集了 1994 2012 年最近十九年的统计数据 年份 旅游消费 支出 y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x1 亿元 旅游人数 x2 百万人 公路里程 x3 万里 铁路里程 x4 万里 19941023 548197 9524111 785 9 19951375 760793 7629115 75 97 19961638 471176 6640118 586 49 19972112 778973644122 646 6 19982391 284402 3695127 856 64 19992831 289677 14719135 176 74 20003175 599214 6744140 276 84 20013522 4109655 2784169 87 01 20023878 4120332 7878176 527 19 20033442 3135822 8870180 987 3 20044710 7159878 31102187 077 44 20055285 9184937 41212334 527 54 20066229 7216314 41394345 707 71 20077770 6265810 31610358 377 80 20088749 3314045 41712373 027 97 200910183 7340902 81902386 088 55 201012579 8401512 82103400 829 12 201119305 4473104 02641410 649 32 201222706 2518942 12975423 759 76 四 模型的估计与调整四 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一 建立模立 根据以上各变量的设置 初步建立以下模型 443322110 XXXY 其中 i Y代表旅游消费支出 即当年的旅游收入 1 X代表国内生产年总值 2 X 代表旅游人数 3 X代表公路里程 4 X代表铁路里程 7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 cons 6696 965 3877 482 1 73 0 106 15013 34 1619 407 x4 537 6186 618 7308 0 87 0 400 789 427 1864 664 x3 18 49097 3 229019 5 73 0 000 25 41653 11 56541 x2 13 23876 2 269199 5 83 0 000 8 371811 18 10571 x1 0147082 0132952 1 11 0 287 0432235 0138071 y Coef Std Err t P t 95 Conf Interval Total 654174204 18 36343011 3 Root MSE 606 42 Adj R squared 0 9899 Residual 5148356 79 14 367739 771 R squared 0 9921 Model 649025847 4 162256462 Prob F 0 0000 F 4 14 441 23 Source SS df MS Number of obs 19 reg y x1 x2 x3 x4 Y 6696 96 0 015 X1 13 24 X2 18 49 X3 537 62 X4 1 727 1 106 5 8341 5 726 0 86890 R 2 0 992130 DW 2 192452F 441 2262 1 拟合优度检验 由 R 2 0 992130 与 1 十分接近 说明其拟合优度很好 2 F 检验 针对 H0 1 2 3 4 0 给定显著性水平 a 0 05 输入命令 scalar f qfdist 0 95 4 14 得到 F 临界值为 3 112249 由于 F 441 2262 3 112249 故拒绝原假设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即国内生产年总值 1 X 旅游人数 2 X 公路 里程 X3 铁路里程 X4对当年的旅游收入 Y 的变动有显著影响 3 t 检验 针 对 H0 1 2 0 给 定 显 著 性 水 平 a 0 05 输 入 命 令 scalar t qtdist 0 975 14 得到 t 临界值为 2 144786 1 和 2 对应的 t 统计量分别 为 1 106 5 8341 5 726 0 86890 t2 t3通过显著性检验 t1 t4不能显著 性检验 8 二 自相关检验 由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得到该模型的回归方程 1 图示检验法 残差图分析 由残差序列图可知 et 是频繁改变符号的 以上分析可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性 2 DW 检验法 根据前图估计的结果 DW 1 8121936 给定显著性水平 0 05 查DW表 因为T 19 解释变量的个数k为2 得下限临界值dL 1 08 上限临界值dU 1 53 因为dL DW 1 8121936 4 dU 2 47 表明不存在正自相关 3 BG 检验 corcor y y x1x1 x2x2 x3x3 x4x4 obs 19 obs 19 y yx1x1x2x2x3x3x4x4 y y 1 00001 0000 x1x1 0 97310 97311 00001 0000 x2x2 0 98380 98380 99600 99601 00001 0000 x3x3 0 84580 84580 93010 93010 92060 92061 00001 0000 x4x4 0 94720 94720 97650 97650 96940 96940 91500 91501 00001 0000 9 可得 nR 2 0 6094 p 值为 0 7373 故在显著性水平 0 05 的条件下 接受原 假设 即不存在自相关性 三 异方差的检验 1 残差图分析 残差分析图 如图显示回归方程的残差分布的离散程度基本不变 表明不存在异方差 2 散点图分析 10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旅游人数 2 X 公路里程 X3 的增加 当年的旅游收入 Y 也不断提高 但离散程度基本不变 这说明 变量之间不存在异方差性 五 结论与对策五 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一些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构建了国内旅游消费模型 该模型经过检验 能够较好的拟合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实际情况 表明了国内旅游迅速发展 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加 产生了旅 游的强烈愿望 长假制的实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促进了旅游消费 因此 加快经济的增 长 加强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安排人民的休假时间 将成为促进我国国内旅游消 费的重要因素 一 经济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旅游发展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将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07年我国GDP 增长11 4 中的消费拉动4 4个百分点 高于投资0 1个百分点 总体消费的增长 带动对GDP的贡献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正确处理好 投资和消费 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以文化和休闲 为特征的旅游消费将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际经验 当一国的人 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旅游消费就将启动 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普遍产 生跨境游 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超过了1000美元 到2010年人均GDP将超过 3000美元 因此 可以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才刚刚启动 而出国旅游消费将进 入启动阶段 今后几年我国旅游业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分析 11 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年到2020年将以每年10 8 的速度递增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 随着整个消费升级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及政府关于职工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 人 们将会不断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齐 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 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强劲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繁荣 社会 经济的进步 良好的社会环境还促使人们外出旅游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渐走向 小康 走向富裕 人们的旅游观念会逐步增强 三 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1 重点加强旅游公路建设 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认真编制和实施 吉 林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 加快建设和完善旅游城市 村镇 之间以及旅游城市 村镇 连接A级以上景区的旅游交通道路体系 加快长白山景区环线公路建设 省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资源 对开通长春 吉林 延吉等旅游 中心城市通往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旅游定时班车予以支持和扶持 实施优惠政策 以政府为主导 采取行业资金引导 地方财政资金配套 建设单位投入的方式 加强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外部旅游公路建设管理 进一 步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 2 强化铁路基础设施和客运能力建设 根据季节性旅游客流需求 合理配置 运输能力 进一步提高旅游列车的服务质量 在旅游集散地城市火车站 为旅游 团体提供便利条件 完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1 陶长琪陶长琪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第一版第一版 大连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2011 2 2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4 4 张晓桐张晓桐 Eviews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使用指南与案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附录 附录 y yx1x1 x2x2 x3x3 x4x4 1023 51023 5 48197 948197 9524524 111 78111 78 5 95 9 1375 71375 7 60793 760793 7629629 115 7115 75 975 97 1638 41638 4 71176 671176 6640640 118 58118 58 6 496 49 2112 72112 7 7897378973644644 122 64122 64 6 66 6 2391 22391 2 84402 384402 3695695 127 85127 85 6 646 64 2831 22831 2 89677 189677 1719719 135 17135 17 6 746 74 3175 53175 5 99214 699214 6744744 140 27140 27 6 846 84 3522 43522 4 109655109655 784784 169 8169 87 017 01 3878 43878 4 120333120333 8788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