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论文.doc_第1页
现代汉语论文.doc_第2页
现代汉语论文.doc_第3页
现代汉语论文.doc_第4页
现代汉语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结课论文 助词“的”的用法探微 姓名:胡文涛学号:2013504011 系别:中文系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导师:余静 时间:2014年6月前言: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按照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的三重标准,可以将词汇划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是由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数词等组成,这些词之所以被称作实词是由于词的指向具体:要么指某个事物,要么是指某个动作,要么形容某个特征或某种情状等等,总之一定是言之有物。而虚词则是无法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物体或事物相对应的,缺乏词汇内在意义的一类词。它们更像是词语王国里的零件,虽然是那么不起眼,却又是缺不得的。虚词本身可以分成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几大类,每一类里都有基本固定的词语充当组成成分。由于用法灵活,又无法和现实存在的物质对照而加以理解,虚词的学习难度一向很高,相比较古代汉语的虚词学习,现代汉语的虚词则显得是小巫见大巫。在这篇论文中,将就虚词中的助词“的”的用发作简要的探微。关键词: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 语气助词“的”的用法 “的”的其他用法 “的”的省略问题 “底”代“的”现象正文:1、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1、 在这种结构里,“的”字是作为定语的标志,出现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定中短语。这时,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为领属关系。 例:你的苹果手机 我的三星手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限制关系。 例:知识的海洋 大校的女儿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关系 。 例:金色的麦浪 蓝蓝的天空2、“的”可以用在主谓结构之间。这时,句子中的主谓关系便成了带有名词性的偏正关系。例:(加短横线的)梅花的绽放,是在腊月的一个下着大雪的夜里。父母的惨死,使这个孤儿过早地成熟起来。可以看出,加上了“的”后变成的偏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中心语的地位。3、 助词“的”还可以在叠用的两个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描写的同一类人或事或物各自有着不同的行为;“的”在叠用的两个相同的形容词之间,是在概括某一种概况。例:死的死 逃的逃 蹦的蹦 跳的跳 (动词)红的红 白的白 高的高 低的低 (形容词)在虚词的知识和运用一书中,作者将这种用法看成是一种广义的中心语隐含结构。底层结构是“动+的+名+动”,而在表层结构中则可以将语境可以掌握的名词省略。例如:表层结构中为“拜的拜”,而在底层结构中还原为“拜的人拜”。这是一种省略的现象。4、 “的”还可以与表示职称、身份的词连用,构成一种用来表达身份、职称的结构。但这种用法的口语化倾向比较明显,且多为临时的用法,必须的发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例:这届学生会王小毛的主席。这时,“的”字所组成的结构则是表示职务。这部新拍的天龙八部钟汉良的乔峰。这时,“的”字所组成的结构则是表示角色。这两个句式,若是乍一看,大多会把句中的“的”字看成是定语的标志,这样便会造成句意的误解。把这两个句子换成正常句式,则为:这届学生会王小毛担任主席。这部新拍的天龙八部钟汉良扮演乔峰。5、 “的”字还可以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后面,再者就是加上“什么”一起构成“的”或是“什么的”的结构。这时,“的”字短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连续列举多项同类事物的省略,这类结构的作用相当于“等等”或“之类”的意思。例如:这条“美食巷”一眼望去,炊饼、烤鸭的摆了满满一条长街。这个小和尚特别的勤劳,扫地、劈柴、打扫寺院的干了一大堆活儿。妈妈从集市上回来,篮子里苹果、梨子什么的装了满满一篮子。5、 “的”字在作结构助词时,还可以在句中发挥对句子时态的表达起辅助甚至决定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妨用比较分析法来分析这个问题,试比较:妈妈,你什么时候包的饺子?(原创)妈妈,你什么时候包饺子? (原创)句中,加上“的”后,表明饺子已做好,是一种已然的状态;而在句中,表明饺子还没有做,是一种未然的状态。再如:你去报的警?(原创) 你去报警!(原创)这里暂且不讨论、句中的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的不同。就“报警”这个动作而言,有“的”和没有“的”所表达的动作时态意义是不一样的。在句中,“报的警”表示的是动作发生的已然状态,而在中动作尚未发生,所表示的是一种未然的状态。以上几点是“的”字作结构助词的几种用法,由于繁多复杂,必然存在罗列不全的现象,这里不再深究。下面我们来看“的”字作语气助词的用法。2、 语气助词“的”的用法1、 “的”可以用在句子末尾,这时,他有加强和肯定的语气。例:是呀,我很担心的。唉,我的足怪疼哩! (艾芜山峡中新文学教材)有什么可看的?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废名竹林的故事 同)傻孩子,妈永远是喜欢你的。 (曹禺雷雨同 )例中的第一个“的”字加强了“我”此刻担心的语气;而在中,“的”使句中猜测假设的语气得到加强;同理,在句中,加强肯定的语气。2、从1中分离出来,单独充当一类加强疑问句的疑问语气。“的”字此时用在疑问句句末,表示加强疑问句语气。例如: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张爱玲金锁记同 )这件事,你是怎么搞的? (原创)这两处疑问句中的“的”字,都加强了语气,使疑问语气强化,甚至有了质问的强烈语气。3、 除了与句子的组合,表达加强某种语气外,“的”字还可以与形容词连用。用在形容词后,起到加强该形容词所表达的情态的作用。而在这些形容词中,叠音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例如:一双短筒皮靴靠在一起,油光水滑的。 (白先勇游园惊梦 同)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绿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的”字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既模拟情状,加深读者印象,又协调了韵律,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1、 的”字结构“的”字结构又叫“的”字短语,“的”是这类短语的标志。这类结构的组成,多是粘附在词或词组的后面,指称人或事物的名词性结构,作“的”的名词性结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结构,起作用相当于名词。3、 按照不同的划“的”的其他用法“分依据,可将其划分成两类:按照词或词组的类型可将其分类为:名词+的 例:昨天的形容词+的 例:美丽的 主谓结构+的 例:中国的崛起按照被指称事物的词汇意义分类,可将其分类为表领属、标志或特征、产地和住所、时间、数量特征、性质、施事者或受事者、工具等等。由于太多,不一一例举,只抽举几例如下所示:中国的钓鱼岛 指称领属邮过来的 指称受事者参加万隆会议的 指称受事者用来擀面的 指称工具这些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的”字短语,具有省略了省略了中心语的定中短语的特征。正是由于这类结构缺少“的”后面的具体所指,所以它能指的范围比其所指向的名词意义更广泛,因而更具有概括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类词语在单独运用的过程中,如果不结合上下文或语境,很有可能引起歧义。例如:老舍的 分析:考虑到“老舍”这个名词的特殊性,既可以指作家“老舍”也可认为是公民“老舍”。所以,这个结果,既可以认为指称事物表领属,意为老舍的东西,也可以认为指称事物是作品。 开门的 分析:这类事物即可指称工具,表示用来开门的工具,也可以指称施事者,表示开门这一动作的执行者。2、 的话“的话”本身即是一个助词,它与“的”合用构成一个新的结构。它常常与“假如、如果、要是、否则、不然、要不”等词连用,表示假设语气。按照和它组合的成分类型可将其分为以下两类:和“否则”“不然”“要不”“不”等短语或词的后面使用,组成“否则的话”,“不然的话”,“要不的话”和“不的话”等结构,表示假设语气。例:你必须努力克服困难,否则的话,你将被淘汰。“的”还可和表示假设语气的关联词语连用,通常是用在关联词语发起的假设分句的末尾,也有用在全句末尾的情况。如果你确实有事的话,一定不要忘记请假。 (原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全力以赴的话。 (原创)3、 是的“的”字与“是”搭配,用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强调已经发生的事情中的某一成份,一般是凸显动作的施事者、宾语、已发生的动作方式、原因、时间等。是这个龟孙子去告的状。 (同)他是昨天上的飞机。 (同)仅通过以上以上两句,我们不难发现,在“是的”的结构中,其结构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某一个成分。而且,强调的是“是”字之后的语言单位。如句中,强调的是“龟孙子”这个动作的施事者。在句中强调的“昨天”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4、 似的“似的”这个结构,多见于比喻句中,是喻词的构成成分。它往往后附于单词或短语,表示比拟或推测的意思。例如:孩子的脸被冻成苹果似的,红通通的。 (表示比拟)天气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似的。 (表示推测)现代汉语学者把研究方向定向“似的”这类词的语法化历程。江蓝生在他1992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似的”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来自于书面语系统。较早出现在元代文献里用作比拟助词“似”,是汉语搬蒙古语比拟表达语序时产生的语法成分。二是起源于口语系统,“似的”继承了现代汉语情态助词“是的”语音形式。(引自苏政杰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5、 “的”的省略问题在阅读文学作品或是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句话中加不加“的”字皆可以,并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但加或不加,其中有它的规律和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根据与“的”组合搭配的词的音节。加不加都可以,加“的”表示强调。这类主要是:单音节形容词+的+名词例如:红花 红的花 ; 坏人 坏的人 ; 荤菜 荤的菜加或不加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拿第三例来说,加“的”强调了“的”前的形容词“荤”。表明它不是素的,而是荤的,是一种强调。单个动词+单个名词的述宾短语,不需要加“的”字。例如:排队次序 下班时间 考试安排 救济难民问题在“双音节名词+双音节名词”的结构中,一般不加“的”字。例如:国家主权 政府首脑 政治文化 家庭教育 这类有两个词素组成,多位专有名词,已经形成成熟的使用习惯。在“单音名词(定语)+双音名词(中心语)”的例子中,要根据双音名词的性质,具体来看要不要加“的”字。这里主要根据双音名词的性质,将其分为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表抽象事物的名词两类。中心语是具体事物的名词,不加“的” 例如:铁窗户 毛豆腐 中心语是抽象事物的要加“的” 例如:水的密度 血的教训(引自现代汉语修辞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细比较不难发现,中心语是抽象事物的名词,形容词表示的是中心与名词的性质或者是属性,定语和中心语的联系比较紧密,它已不是一个定中性质的短语,而是一个整体化了的名词了。而在抽象事物的中心语结构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着明显的修饰、限制等关系,是一个定中短语的结构,“的”字作为定语的标志,不可以省去。张敏在1998年他的论文中指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的”可分为表示情状、领属和限制三种关系。他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虑,认为表领属的这类定语可充任中心语的规约分类指标,定语和中心语的概念整合度较高,因此距离较小,所以可以省略。而表情状和表限制的,由于定语和中心语的概念整合度低,因此距离较大,不可以省略。而我们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遇到多个“的”字连用的时候,往往会结合具体情况,将某些“的”字省略,而使句子读起来更加顺口。这种情况下“的”字的省略,是根据用法习惯和阅读的便利而采用的。而“的”的省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出于对于协调句子韵律和节奏的考虑。6、 “底”代“的”现象我对这个现象的注意,起于阅读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作品选这本书。其中路翎创作的小说财主底女儿们这篇文章的题目中,本是表示领属关系,应该用“的”,他却用了“底”字。其实,这种“底”代“的”的用法,很早便已存在,许多学者对这个现象也多有研究。“底”作为助词使用,在民国初年至三十年代便已见于早期书面语。它作为作为助词,表示领属关系,其用法就相当于现在的“的”。例如:其中有许多她自己底像,尤其是今年二月里照的那张最可爱。 (巴金家 )吕叔湘先生从汉语历史音变的角度考察则认为,出现助词“底”、“地”、“的”交互使用的情况,其重要的基础是轻声这一前提。王力先生从音韵学的起源探究,认为“的”“底”交互使用的情况起自元明时期。他还提出观点,格助词“底”向“的”过渡,是在“的”字的入声韵尾脱落后,使其和“的”的语音一致;另外,“底”与“的”语义又基本相同,所以二者可以通用。不难看出,无论是“的”代“底”字,还是“底”代“的”字,两种用法都要求二者语音和语义的一致。至于究竟选用那个字,不过是符号的不同罢了。结语:至此,本文把在我力之所及的范围内的,有关“的”的使用情况做了简要的探究。由于许多现象和问题前辈学者已经研究得十分成熟,我因为学识和研究能力的限制,只能充当一个搬运工,没有提出富有创设型的论点,这是这篇论文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