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设计【含5张CAD图带开题报告-独家】.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72740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2-03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200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5张CAD图带开题报告-独家
圆柱体
平移
夹紧
装置
设计
CAD
开题
报告
独家
- 资源描述:
-
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设计【含5张CAD图带开题报告-独家】.zip,含5张CAD图带开题报告-独家,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设计,CAD,开题,报告,独家
- 内容简介:
-
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设计Cylinder translation clamping device 摘 要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的应用,生产厂家大量地使用机加工的辅助设备替代人类工作的劳动已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在自动压力机的自动送料辅助设备中需要一种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用于连续自动压力机的工件送进部分,该辅助设备对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生产谁被成为我们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趋势,自动化在机械工厂的应用中,不仅提高了机械的速度从另一方面也是加快了工厂的运作效率。目前国内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的企业不多。与国外相比不仅在机械自动化设备上相差甚远,而且在设备的品种、品质、应用也存在着差距。本文主要是对圆柱体平移加紧装置进行设计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圆柱体平移加紧装置的开发和推广。关键词:圆柱体平移 夹紧装置 设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it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manufacturers to use the machine processing auxiliary equipment to replace the work of human. In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auxiliary equipment of automatic press need a multi-station automatic clamping device, used for continuous automatic press artifacts separate parts, auxiliary equipment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has an important role. Automated production who i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duction of our trend and application factory, not only improves the speed of the machine on the other hand is also speeded up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factory.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is very uneven and backward. There are not many enterprises that can independently develop modern mechanical automation.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is not only a wide gap in mechanical automation equipment, but also in the type, quality and use of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the cylinder translation and tightening device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cylinder translation and tightening device can be promoted in this study.Keywords: Cylinder translation Clamping device Desig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引言1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1.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1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22 夹紧装置结构设计32.1产品介绍32.2 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工作原理42.3 结构方案的选择52.3.1驱动装置52.3.2传动装置53主要结构的设计93.1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的运动方案93.2 夹具总装图的分析114 主要结构的设计124.1 导轨的选择134.2 曲柄滑块机构144.1.1 复数矢量法144.1.2 速度分析144.1.3 加速度分析154.1.4 计算过程及结果154.3 气缸设计194.3.活塞杆直径194.3.2气缸筒的壁厚计算204.3.3气缸的气量计算204.3.4气缸排气口的直径204.3.5活塞杆的校核20 4.4 轴部件的设计204.4.1轴的材料选取和结构图254.4.2计算主轴上的压力,动力254.4.3初定轴的最小直径264.4.4轴的结构尺寸确定284.4.5轴承的设计294.4.6轴的校核304.5.夹具头分析194.6 气缸194.6.1气缸简介305结 论34参考文献35致 谢36IV1 引言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机械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到一种对轴加工的运输辅助设备,该设备对生产率的提升、保障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生产将会成为咱们工作生产中十分重要的趋向,自动化在机械工厂的运用中,不但提高了机械的速度从另一方面也是加快了工厂的运作效率。目前国内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的企业很少。与国外相比较不仅仅在机械自动化设备上相差甚远,并且在设施的品种、品质、运用也存在着差距。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的运用,生产厂家大量地利用机加工的辅助设备代替人类工作已成为一个发展方向。1.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然成为咱们工作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趋向,自动化在机械工厂的运用中,不单提高了机械的速度从另一方面也是加快了工厂的运作速率。和国外的机械自动化装备的水平相比来说,我国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上还是有点落后的,在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的企业并不多。同时我们还在设备的品种、品质、运用也存在着差距。国外在自动装配装置上的主要特点是部件通用化、商品化和设备的柔性化,在配置形式和输送机构上,趋向于型式统一、机构典型,工业机器人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自动装配工作中,控制设备的计算机 化以及发展适应多品种的柔性装配机(线)是国外目前的主要趋势。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该课题是根据需要,在对轴进行加工时的自动送料辅助设备中需要一种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用于连续对轴加工送料的辅助设备,该辅助设备对生产率的提升、保证产品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工程要求(三个夹紧工位、夹紧行程10-100mm、夹紧力8000N、夹紧速度0.2m/s、生产率90件/min)提出实施运动方案(a;以机构运动简图拟定三个方案,b;综述个方案的可行性,c;评价个方案的特点与创新点选择实施方案)根据设计需要我们需要先设定运动方式,传动部分以及选择主要的动力源装置。2.2 夹紧装置结构设计1产品介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人们对方便快捷的日常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为了应对生产加工中的各种看困难,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时间,自动化机械的普遍应用与生活生产中已经成为如今世界的一种趋势。但是,和国外相比较的话,自动化机械的技术水平还是处于落后状态的可以独立自主研发自动化的企业还很少。与国外相比不仅在机械自动化装备上相差甚远,而且在设备的品种、品质、应用也存在着差距。因此,该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要和时代主题相适应,做到绿色环保,能耗少;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要确保机械有高的安全性、不发生脱落物料的状况;要能控制所夹紧零件的大小,确保能充分夹紧工件不至于脱落。 除此之外,还要有经济性要求 机器的一个综合指标就是经济性,在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均要有所体现。总之,经济性就是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机器的制造成本降到最低。安全性要求 在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设计阶段就必须对机器的使用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在设计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使用者的安全,特别是使用者手的安全。要使用各种防护措施,使运行中的夹具不会直接与人体接触。可靠性要求 简单的说,可靠性就是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在使用功能中的稳定性,它是该夹紧装置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可靠性越高,就说明该机械设备的工作越稳定发生故障的概率就越小,可操作时间就越长。操作方便要求 夹紧装置是一种给生活生产带来便捷的机械产品。在设计中必须注意装置操作时要轻便省力;操作机构要适应连续自动压力机的工作条件;夹紧装置的使用噪声要小;防止污染等。此外,还要方便搬运与拆装维修。设计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时,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这些特殊要求,以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性能和保证该装置的工作质量。2.2 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本机用两个夹紧进行夹紧,零件由送进装置送进,送入至装置夹具处,由该装置自动夹紧,配合连续自动压力机进行加工。将夹具与夹具杆位置固定,调整轮盘在导轨上的位置来实现应对不同大小零件的夹紧操作。主轴即夹具杆为横向,动力由气缸经活塞杆提供,通过气缸和活塞杆的选择使它获得一定的动力和速度,夹具由主轴带动进行夹紧。该装置运转时,零件由自动压力机的自动送料设备送入。设备启动后,气缸经由活塞杆传动,通过气缸提供相应的压力和动力,然后带动连杆机构,进行零件的夹紧操作。当轮盘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是以连杆机构的原理来带动夹具杆,当轮盘运动至夹紧位之后,系统将继续运动,而此时由杆带动夹具杆来实现放松,与此同时进料。 并且考虑到本次设计所需要加工的轴,所以我们采用夹具头为v型块结构,所以该机构可以大大提高机械的加工速率。2.3 结构方案的选择2.3.1驱动装置驱动系统可选择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电机。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传动平稳便于转向,惯性较小动作比较灵敏容易实习无极调速和过载保护,但对液压元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且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发生故障不易排查等。气压系统和液压系统的特点差不多,但比液压系统更加方便获取介质,因为它所需要的介质空气就可以了并且更加环保也并不需要液压系统的复杂的油路设计和油管连接。电动机的主要特点是:动力稳定,效率高,不占用太多空间,需要配套的调速控制装置来实行控制;但小功率的电机能耗较低,但转速过快,转矩小,利用率比较高。考虑到本设计对动力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的要求可使用气压系统为动力来源。2.3.2传动装置带传动是使用十分广泛的传动装置。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在两轮上的封闭环形传动带组成的。它是利用了传动带来作为中间的挠性件,靠着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实行传动的,主动轴的动力通过挠性传动带挠性传递给从动轴。优点是:能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且无噪音;制造安装精度不像其他传动那样严格;但过载时可能因摩擦力太小将引起带在带轮上滑落,因此可以预防其他零件的损坏;可以增长带长来适应中心距较大的工作环境。图2.1带传动机构凸轮机构主要结构是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一般选用凸轮作为主动件,通过凸轮的形状来实现预期运动,从动件主要在直线上做往复运动,因此在本设计中不考虑使用凸轮机构。图2.2凸轮机构蜗轮蜗杆传动适用于两轴交错、传动比大、传递功率不大或间歇工作的场景,虽然可以能达到本次实际的预期效果,但传动效率低,成本较高,所以本次设计不考虑。图2.3蜗轮蜗杆链传动和带传动非常相似,它的组成部分是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以链作为中间挠性件,靠链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实现传动。这两种传动都是用于平行轴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在本设计中如将平行轴竖直布置可实现预期目的。图2.4链传动连杆机构连接若干构件用低副形成的,构件运动的形式比较多样,可实现比较多的空间复杂运动,也可用于刚体的导引、和实现一些已知运动的轨迹与规律。在本设计中将要运用连杆机构来将主动构件的转动或直线往复运动变化为刀具在水平面内的运动,可采用双曲柄机构或逆向运用曲柄滑块机构。 图2.5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传动机构,齿轮用于空间中两轴或者多轴之间运动,还可以改变转速和转向。特点是:齿轮传动和其他的机械传动相比,它的传递功率与圆周速度范围更大,传动效率更高,能保持固定的传动比,更为平稳、安全可靠并且使用寿命更久,结构紧凑。图2.6锥齿轮根据上述分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都可达到预期效果,但考虑到本设计的整体结构要求比较紧凑,所以考虑到装置更易进行夹紧操作,并且更加结构简单易懂,经对比分析之后,选用蜗轮蜗杆与连杆,不仅可实现传递运动及动力的目的,还可使整体结构紧凑。3主要结构的设计3.1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的运动方案根据工程要求提供以下设计方案:方案一:考虑到其设计要求,本装置需要三个夹紧工位,以及考虑到将在流水线工作,我们还准备了另一种方案,参考自动切菜机的原理,我们的设计将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V带来进行连接特点:这种设计我们采用的是曲柄滑块机构以及V带连接的方法来实现夹紧动作,由小带轮连接,然后由V带连接大带轮,由于v带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所以小带轮可以带动大带轮转动,大带轮与夹具杆相连接。然后我们使用连杆,在大带轮的两侧个放置一个,利用连杆机构的原理,将两边的带轮做成连杆机构,两边同时工作。装置的两侧都是曲柄滑块机构,这样可同时提供动力来实现夹紧和运动。同时将一边安放夹具头的夹具杆连接到机构架上,利用这种联动装置来实行夹紧动作。缺点:该装置只能操作单边夹紧,按加工的工件要求来考虑的话,这种机构所占空间较大,要实现夹紧的行程为10-100mm将需要更大的空间,同时电机消耗的也更大,不符合节约成本的原则。对材料损耗也较大,所以这种方案不合理。方案二:考虑到其工程要求,我们也可采取类似于机械手的机构设计来进行实现夹紧要求。特点:这种设计方案我们采用传统的连杆机构,并利用V型块来进行夹紧。动力由连接气缸带动活塞杆,经由活塞杆带动连杆,来推动v形块,V型块推动连杆2和3,在推动的过程中,杆2和3的角度将变小,从而带动连杆4和5,从而夹紧。绕过平衡点后V型块收回,从而放松。该方案特点是结构简单,消耗材料较少,成本低,运动方式简单,只需要调整V型块即可调节收送的大小,从而实现夹紧行程在10-100mm的要求缺点:该机构结构简单的基础上,但由于该机构只能单边夹紧,可能导致工件夹紧不好而导致加工件的脱落,从而影响流水线作业方案三:根据我们的工程需要,我们总结前两种提出的方案,考虑装置需要可调整性和夹具的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结合曲柄滑块机构,连杆从动机构来完成方案设计。特点:该机构由活塞杆传动提供动力后转到主轮1,由主轮1来带动连杆2,3形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使夹具杆5的上下移动,同时考虑到单边夹紧可能会导致零件的掉落,导致工件的损坏,所以用连杆4连接从动轮6来实现两边同时夹紧。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完美实现装置要求,并且机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而且拆卸也方便,所以选择方案三为设计方案。3.2 夹具总装图的分析该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为适应在工作环境下的自动送料辅助设施中需要一种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的要求,用于将轴夹紧并且移动到所需要对其进行操作的工位,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方案三进行设计,我们进行了如图3.4的设计。图3.4 圆柱体夹紧装置总装图1. 机架 1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2. 端盖 12.v型块 3. 杆1 13.齿4. 14.轴端盖5. 轴承座 15.连杆6. 调心球轴承 16.导轨7. 端盖2 17.夹具轮挡圈 、8. 轮1 18.导轨滑块9. 轴 杆10. 调心球轴承 11. 键 该机构的整体运动分析大致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第一个是由轮2与主轮连接在一起的V带,由轮2链接气缸然后通过V型带连接,经过摩擦来带动主轮。轮轴将主轮固定在机架上。然后由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进行传递,由夹具杆与杆1还有主轮之间形成曲柄滑块机构。这个夹具杆可看作是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气缸提供动力,通过杆1进行传动,从而来推进滑块地运动,即推动夹具杆。由于该机构为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同时考虑到其加工工作要求,需要考虑成本的因素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等,综合考虑我们需要对该机构进行一次夹紧运动的方案成本降到最低。还考虑到只有一边提供动力来维持夹紧运动,这样的夹紧装置在后面持续的加工中易出现损坏或者损耗,影响零件的精度,所以在另一边还需要装置一个从动装置,而在该设计中我们采用了较为简单的从动装置,在活塞杆上加了一根连杆,同时在另一边也复制了该机构的曲柄滑块机构的形式,实现左右上下一齐夹紧,这样的夹紧装置可以在满足加工的需求,该辅助设备对生产率有所提升,保证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主要结构的设计将结构拆分简化可分为几个部分:曲柄滑块机构、连杆这两个主要机构为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4.1 导轨的选择图4.1滑动导轨该导轨为滑动导轨,滑动导轨结构比较简单,刚性很好,摩擦阻力大,但连续运动磨损大,制造中轨面刮研工序的要求也很高。滑动导轨的静摩擦力相比于动摩擦力因数有很大差别,因此运行速度太小时可能引起爬行现象。滑动导轨适用于各种机床的工作台或床身导轨。图4.2滚珠导轨这种导轨是滚珠导轨,该导轨摩擦阻力较小,但承载能力差,刚度很低;承受不了太大的力;并且工作的滚珠接触部位,容易压出凹坑,使导轨副精度降低。这种导轨适用于载荷不超过200N的小型部件。4.2 曲柄滑块机构利用解析法对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分析:图4.3+=4.1.1 复数矢量法 (a)(欧拉公式:代入)实部与虚部分离:实部: (4-1)虚部: (4-2)4.1.2 速度分析对时间求导: (b)两边乘以,展开取实部: (4-3)展开取虚部: (4-4)4.1.3 加速度分析(b)对时间求导: (c)两边乘,展开实部 (4-5)(c)展开取虚部: (4-6)4.1.4 计算过程及结果取代入(4-1),(4-2),(4-3),(4-4),(4-5),(4-6)求得。根据分析我们得到连杆轮半径为125mm,连杆长500mm:图4.4 曲柄滑块分析 图4.5 曲柄滑块速度分析图4.6 曲柄滑块角速度分析图图4.7 曲柄滑块加速度分析图图4.8 曲柄滑块加速度分析图图4.9 曲柄滑块行程分析图选择气缸:气缸类型和结构形式。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横向气缸。气缸负载。 查阅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本有上表 运动速度v=3m/min=50mm/s,取=0.60,所以实际液压缸的负载大小为:F=F0/=1633.3N 选择气缸内径大小D=1.27FP=1.271633.30.6106 =66.26mmF气缸的输出拉力 N;P 气缸的工作压力Pa按照GB/T2348-1993标准进行圆整,取D=80 mm 气缸缸径大小的确定810121620253240506380(90)100(110)125(140)160(180)200(220)2503204005006304.3 活塞杆的设计4.3.1活塞杆的直径(缸筒长度S=L+B+30L为活塞行程;B为活塞厚度活塞厚度B=(0.61.0)D= 0.780=56mm由于气缸的行程L=800mm ,所以S=L+B+30=886 mm导向套滑动面长度A:一般导向套滑动面长度A,在D80mm时, 可取A=(0.61.0)d。所以A=25mm最小导向长度H:根据公式,当气缸的最大行程为L,缸筒直径为D,最小导向长度为:HL20+D2代入数据 即最小导向长度H80020 +802 =79 mm活塞杆的长度l=L+B+A+80=800+56+25+40=961 mm4.3.2气缸筒的壁厚计算可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知道气缸筒的壁厚可根据薄避筒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P.D2式中 缸筒壁厚(m);D缸筒内径(m);P缸筒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MPa);缸筒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实际上缸筒壁厚的取值范围:对于一般用途气缸约取计算值大约是其7倍左右,而对于重型气缸取值大约是其的20倍左右,再圆整到标准管材尺码。参考液压与气压传动缸筒壁厚强度计算及校核=bn,我们的缸体的材料选择45钢,b=600 MPa, =6005=120 MPan为安全系数 一般取 n=5; b 缸筒材料的抗拉强度(Pa)P缸筒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MPa)。当工作压力p16 MPa时,P=1.5p;当工作压力p16 MPa时,P=1.25p由此可知工作压力0.58MPa小于15 MPa,P=1.5p=1.50.58=0.87 MPa P.D2= 0.9802120 =0.3mm参照下表 气缸筒的壁厚圆整取 = 7 mm4.3.3气缸气量的计算.Q = D24ts = D2V4v P+PaPa = 0.082 0.05m/s40.950.6+0.10.1=1.8510-3m3/s4.3.4气缸排气口直径v空气流经进排气口的速度,可取v=1015(ms) 选取v = 12 m/s由公式 d0 = 2Qv代入数据得 d0 = 21.8510-312=14.014 mm 所以取气缸排气口直径为15 mmQ 工作压力下输入气缸的空气流量(m3s)V-空气流经进排气口的速度,可取v=1025(ms)4.3.5活塞杆的校核由于所选活塞杆的长度L10d,所以不但要校核强度校核,还要进行稳定性校核。综合考虑活塞杆的材料选择45钢。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由液压气动技术手册稳定性校核:由公式 FP0 FKnK式中 FP0 活塞杆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N);FP0=1633N FK 纵向弯曲极限力(N);nK 稳定性安全系数,一般取1.54。综合考虑选取2K活塞杆横截面回转半径,对于实心杆K=d/4代入数据 K =25/4=6.25mm由于细长杆比LK 85m 即 FK = mEJ2L2实心圆杆: J = d464式中 L 气缸的安装长度 ;m 末端系数;选择固定自由 m = 1/4E 材料弹性模量,钢材 E = 2.1 1011 Pa ;J 活塞杆横截面惯性矩(m4);d 活塞杆的直径(m);L 气缸的安装长度为活塞杆的长度为956mm代入数据得 FK =2.685 104 N因为 FKnK = 1.34 104 FP0 所以活塞杆的稳定性满足条件;强度校核:由公式 d 4Fp0=bn ,n为安全系数 一般取 n=5; b 缸筒材料的抗拉强度(Pa)45钢的抗拉强度,b=600 MPa ,=bn = 6005 = 120 MPa则 4Fp0 = 4.16 mm d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活塞杆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要求。4.4 轴部件的设计4.4.1轴的材料选取和结构图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号钢,调质处理。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确定轴的结构如图:图4.10轴 4.4.2初定轴的最小直径按照扭转强度来估算直径,公式如下: 在上式里,C作为根据轴的构成材料以及受力情况选用的运算系数,按照相关机械设计规范8可以知道45号钢,这与受力轴承受的力矩大小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选用;在这时,n选用最小值,此外,转动速率是,选用,代入上计算式里可知:考虑到大齿轮加键,需要增大轴径,确定最小轴径是57mm。在这时,可以基本确认连通大齿轮的轴段的直径d=57mm,据此可确定大齿轮的厚度S=69mm,其详细构造尺寸如下:图4.11连杆轮结构示意图轮毂直径, 取。4.4.2轴的结构尺寸确定轴的两端分别与连杆轮相连接,因此选用。带轮使用轴肩定位模式,并且定位的高度 。考虑到轴直径的作用,在轴承介绍信息表里选用整体有衬里的滑动型轴承,轴承的大小是, 因此。根据相关的机械设计规范可知8关于齿轮啮合,所以 d4-5=57 mm,根据连杆轮的结构可知。根据轴承的结构,能够确定。按照轴承的拆卸、安装以及方便添加润滑油的实际需求,设置。按照轴的整体结构,设置。4.4.5轴承的设计根据轴的结构可以确定,轴承的直径为30毫米。按照相关机械设计规范采用操作方便的系统有衬里的滑动型轴承。表4-2调心球轴承其装配如图图4.12调心球轴承4.4.6轴的校核 轴(1)根据扭转的强度进行计算,可以准确计算传动轴的受力,以准确计算具有弯矩、扭矩双重作用的轴的受力情况。其强度大小是: 在上式中,是受力轴的扭动力矩,T是扭动力矩,是受力截面系数,在截面中 是做功功率,是受力轴的旋转速率,是受力轴的直径,是扭力力矩的应力。因此,将所有的相关数据带入如下公式,计算可知:因为受力轴的选用了45号钢,因此根据资料表8可查,45号钢的扭动力矩是,=2545MPa。在经过校核之后,确定受力轴满足转矩规定。(2)按弯扭合成强度进行校核径向力: 1)垂直面的支承反力(图b)由 得 由 得 ,2)求水平面的支承反力由 得 由 得 ,3)绘垂直面的弯矩图 4)绘水平面的弯矩图同理可得 5)求合成弯矩图 图4.13 轴的载荷分析图6)求轴传递的转矩由(1)扭矩的校核可得扭矩7)校核轴的强度校正系数=0.6 从上图分析可知,B-B截面危险系数最高,弯矩大小是: 轴材料为45号钢,经由调质处理,由资料查9得其许用弯曲应力大小=60 MP,则 轴弯曲强度满足条件。完成了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4.6 夹具头分析图4.16 夹具头考虑该设计为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我们考虑夹紧加工零件为轴系零件,所以我们采用的夹具头为V型块,进行轴系零件的夹紧。同时我们采用螺栓螺钉结构,将其固定于夹具杆上,这样我们可以适应加工不同种零件。应对不同零件的加工我们只需要设计相应的夹具头,进行替换即可。4.7气缸4.7.1气缸简介气压传动是一种将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实行机械加工的一种传动技术。随着科技与机械技术的发展,气压传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里(1) 气源装置。气源装置在整个气动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气源装置将原动机所提供的机械能转变为空气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空气压力,那么整个装置将无法工作。(2)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作用是将空气介质的压力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机械能。它的主要形式有气缸输出直线往复式机械能、摆动气缸和气马达分别输出回转摆动式和旋转式的机械能。对于以真空压力为动力源的系统,采用真空吸盘以完成各种吸吊作业。(3)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在系统中起到了调节控制空气介质的压力流量与流动方向的元件,使系统能够完成执行机构所要求的程序和功能。(4)辅助元件。辅助元件主要是做于元件内部的润滑、降噪、元件的连接以及信号转变、显示、放大、检测等所需的各种气动元件。5 结 论能够完成本次设计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主要工作还是对方案的选择。例如,夹紧设计方案的选用,看老师给的设计样品一开始觉得就是像机械手一样的设计,于是查阅了一些机械手设计的资料和论文,但是最终做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像机械手而不是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经过老师的指导与提醒,将夹具头改为v型块然后手爪进行修正之后就不那么像原来的东西了。而后在整体机构的动力系统设计上遇到了问题,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开始觉得必须是要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然后做的时候经由同学提醒,如今气压传动比较应用广泛更加节能与环保且也相对容易设计结构做起来也简单,然后经过请教老师老师也是很支持。其次在画图方面及设计方面自己也遭遇了不少的难题吃了点苦头。这也让我更加明显的意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动手能力也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各种水平。因为本次设计期间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忙所以做这个设计的时间有限,并且我的实际能力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这里,希望各位指导老师给予批评建议。参考文献1 许晓峰.电机拖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张伟社.机械原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3 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赵亮.气动夹紧中机械自锁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0)5卓建武.一种用于纸盘的气动夹紧装置J.企业技术开发. 2014(02) 6夏丽君.可实现柔性生产的气动夹紧装置J.汽车与配件,20147张冬化.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选与用J.河南科技,20138蒋林敏.气动夹紧装置的设计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4(22)9 孙学娟.气动夹紧装置及其在圆柱类焊件中的应用J.焊接技术. 2014(06) 10 李启明.一种用于裁断机上的新型刀模气动夹紧装置J.科技经济导刊. 2017(05) 11 陈禄庆.萝卜切丝机的设计D.新疆: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5,08: 75-77.12 郭俊先,努尔夏提朱马西,梁勤安.饲用甜菜切丝机的试验研究初探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4(1):6568.13 余永江,张惠娟.转鼓式切丝机与平盘式切丝机性能分析J.广西蔗糖,2015(2) : 3134.14 王益强.多功能块根状蔬菜加工机的研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 61-63.15 张冬化.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选与用J.河南科技,2016,18(3): 29-31.16 李玉光.食品机械中自动切割装置的研发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4): 47-50.致 谢历时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份毕业设计做完了,在这段充满激情和奋斗的日子里,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最后的回忆和收获。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都在热心的同学和平和的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没有老师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设计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设计的最终完成。其次是各位同学,没有他们对我这次设计提供一些思路与 对我画图的指导就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本次毕业设计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设计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做设计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设计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本设计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29任务书系(部)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论文题目圆柱体夹紧平移装置的设计 设计内 容 目 标 和 要 求(设计内容、目标、要求、设计进度等)1、本毕业论文(设计)应达到的目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过程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更加扩展,专业技能更强,工程意识和经济意识更浓。2、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应达到要求: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总体方案的设计、执行机构的设计、动力部份及控制部份的设计。提供设计说明书一份、关键零件的零件图、总体方案图、执行机构的总装配图、气压系统图及控制系统图各一张3、本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进度:2018年1月31日落实课题,收集资料,开始实践性调研,完成开题报告初稿;2018年3月2日着手毕业设计(设计)的文字编工作;2018年3月18日正式编写毕业论文(设计),绘制相关图纸;2018年5月18日完成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初稿;2018年5月23日正式完成编写毕业论文(设计)。2018年5月 日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部)审 核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圆柱体夹紧平移装置课题来源课题类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机械工业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如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与机械加工中,不仅提高了机械的生产速度从另一方面也是加快了工厂的运作速率。和国外的自动化生产相比我国的自动化生产产业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没有很多可以独立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的公司。同时我们还在设备的品种、品质、应用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国外在自动化装配装置上的主要特点是部件通用化、商品化和设备的柔性化,在配置形式和输送机构上,趋向于型式统一、机构典型,工业机器人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自动装配工作中。进一步扩大自动装配的工艺范围、加强对自动装配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自动装配经济效果进行经济分析,控制装置的计算机化以及发展适应多品种的柔性装配机(线)是国外目前的主要趋势。在自动压力机的自动送料辅助设备中需要一种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用于连续自动压力机的工件送进部分,该辅助设备对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程的应用,生产厂家大量地使用机加工的辅助设备替代人类工作的劳动已成为一个发展方向。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程设计是设计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是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等专业课学习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调研,设计夹紧装置方面的课题,收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一、通过查阅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查阅资料、实用资料的方法和能力。二、通过检索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该课题是根据需要,在机械生产中需要用到很多的轴系零件,通过圆柱体平移夹紧装置可对轴系零件进行运输配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该设备对生产率的提升、保证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工程要求(三个夹紧工位、夹紧行程10-100mm、夹紧力8000N、夹紧速度0.2m/s、生产率90件/min)提出实施运动方案(a;以机构运动简图拟定三个方案,b;综述个方案的可行性,c;评价个方案的特点与创新点选择实施方案)根据设计需要我们需要先拟定运动方式,传动部分以及选择主要的动力源装置。最后,绘制和提交装配图、零件图、三维图、设计说明书等相关设计分析结果。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实施方案:(1) 首先介绍了夹紧装置结构设计,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切实可行性,要和生产加工相贴近;还要有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操作方便的要求;(2) 工作原理是该装置运转时,由气缸提供动力带动活塞杆,然后活塞杆带动连杆机构,通过导轨带动夹具头,因本次设计所需要加工的工件为轴系零件,所以夹具头选用v型块进行夹紧。 (3) 然后进行结构方案的选择,主要是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进行主要结构的设计,及导轨的选择、曲柄滑块机构、主轴部分设计;对夹具头进行分析,夹紧动力设计。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1许晓峰.电机拖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张伟社.机械原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3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赵亮.气动夹紧中机械自锁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0)5卓建武.一种用于纸盘的气动夹紧装置J.企业技术开发. 2014(02) 6夏丽君.可实现柔性生产的气动夹紧装置J.汽车与配件,20147张冬化.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选与用J.河南科技,20138蒋林敏.气动夹紧装置的设计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4(22)9孙学娟.气动夹紧装置及其在圆柱类焊件中的应用J.焊接技术. 20145(06) 10李启明.一种用于裁断机上的新型刀模气动夹紧装置J.科技经济导刊. 2017(05) 41 英文文献翻译Fixturedevelopment and trend analysis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machining center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odern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achining manufacturing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fixture clamping function gradually changed, positioning . And digital processing functions of the expansion device, to quickly locate the next fixture, to quickly put a higher clamping requirements.Fixture is in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ed to locate a device and fixe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ixtures in the entire process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he not only can accurately fixed processing equipment, but also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of devices to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Clamping is a high flexibilit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ainly applied to CNC machine tools, machining center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not only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modular fixture, and more in line with modern processing concept. It is a good variety of different pre-made shapes, different sizes of standard components assembled.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a fixed processing object, it occupies the correct position to accept the construction, testing devices, can b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fixture.Drilling jig from generation to now, som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phase mainly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s on the fixture, then fixture primarily as an aid to the simple people, and accelerate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 tends to improve ; the second stage, fixtures become a bridg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tools, fixtures functional changes, it is mainly used for workpiec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Growing awareness of fixtures and improvements and machine operator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losely related, so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fixture; third stag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fixture and machine tools, machine tool fixture as part of a machining indispensabl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1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Machining fix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the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high-speed, high efficiency, precision, complex,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irection, driven by high precision technology is moving fixtures, high efficiency, module, assembly, general economic direction.1.1 Preci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recision machine tools, in order to reduce positioning errors,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manufacture of precision jigs, fixtures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accuracy up to plus or minus 5 micron pitch, vertical surface fixture support up 0.01mm/300mm, parallel up to 0.01mm/500mm. Manufactured in Germany demmeler length 4m, 2m wide hole series combination of welding fixture platform, the high error of plus or minus 0.03mm, precision flat-nose pliers parallelism and perpendicularity of 5 microns or less, repeat the installation fixtur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up to 2 5 microns. Machine tool accuracy has improved to the micron level.1.2 High efficienc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achine, double, four and more than clamping fixture products more and more. The new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ermanent fixture, workpiece clamping and release as long as 1.2 seconds, a fixture agencies to simplify, to machine tools for multi-station, multi-faceted and multi-part processing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machine time of fixture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Sweden 3R fixture in just a minute to complete EDM fixture installation and calibration, using the U.S. jergenss ball lock clamping system, one minute will be able to fixture and locking the machine table.1.3 ModularModular fixture elements are combined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 base. Saving labor, time, materials, energy, reflected in a variety of advanced systems of innovation among the fixture. Modular fixture design and assembly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basis. Application of CAD technology to create a component library, a typical fixture libraries, standard and user archive for fixture optimization. Modular fixture branch cooperation with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orking to create a professional website fixture, fixture industry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ixtures, product consulting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platforms, and services for fixture design to achieve the universal, long-ran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e-commerce of.1.4 UniversalEconomic fixture versatility that directly affect their economy. Fixture system reconfigurability, reconfigurable and scalable feature strong,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common good, high efficiency fixtures. Germany demmelers series combination of welding fixture hole, only species, size small kit that can be assembled into a variety of welding fixtures. Component function is strong, making the fixture common good, concise components, supporting low-cost,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value.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demand for machinery produc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group technology and practices, it can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duction As the varieties, yield little to bring the conflict. Group technology is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to identify and explore issues related to production activities similarity, and its full use. That is classified into a group of similar problems, seek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is relatively uniform set of optimal solution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conomic benefits. Application of group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processing, but the variety of parts according to their classification into a process similar to the group, to form parts group. Scattered parts of the same group were pooled into a niche production in groups larger production, so that the small batch production to get close to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mass production.2 Domestic technology and the status of group2.1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technology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oup technology is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s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the medium and small batch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a production system as a whole, unified and coordinated all aspects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2.1.1 Product designAs the use of group technology to guide the design, giving all kinds of parts similar to larger, which is implemen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group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so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To group technology to streamline and standardize the design guidance for computer-assisted design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to the greatest degree of design information reuse, faster design, saving time to contribut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when designing a new product, they often have 3 / 4 or more parts designed to draw or direct reference to the original reference to drawings, thereby reducing the newly designed parts, which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designers repetitive work, but also preparation can reduce the process and reduce manufacturing costs.2.1.2 Manufacturing processGroup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as first widely used. Start is used for group process, that the processing methods, mounting and adjustment of machine parts due to similar parts groups, designed to fit the whole group into a group of parts machining processes. Into a group of processes using the sam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to allow devices, and the same or similar processing of the whole group to adjust the machine parts, so long as the parts can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schedules, you can greatly reduce the variety of replacement parts needed to adjust the time machine. In addition, as part of various components within the group and size of installation are similar, can be used to design a common set of processes fixture, as long as a small amount of adjustment or replacement of certain parts, the public can apply to the whole group fixture parts installation process .2.1.3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Processing requirements will be part of group process is similar to classification by processing group 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same process group has its corresponding set of machine tool equipment. Therefore, it is natural to group the 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 required by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that production unit to the production of group organization. Group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system technology. This is becaus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roup technology using lar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will be classified into groups, and make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which will help to establish structured production system common database of information can be a lot of compressed storage capacity, as no longer respectively, for a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process, enables the program to design optimization.2.2 Development of Group TechnologyGroup technology made from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52 years has gone through nearly 50 years was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Group Technology as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computer-aided design, computer aided process design,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echnological bas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the early 1960s, textile machinery, aircraft, machine tools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oth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 Therefore, group technology by the relevant state ministries, departments and factories and enterprise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importance. At present, are active in this area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pplication, etc., former Ministry of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s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echanical parts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system JLBMI, it will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technology in China play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Many of Chinas higher technical institutions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n the basic theory of group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such as parts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systems, components and computer-aided classification codes into a set of methods, classification, process design, part desig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ther aspects of the software system to carry out a number of research and made a lot of results. It is believed that wi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ngoing research work, group technology to improve Chinas machinery indust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will increasing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Machinery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industry an important guarantee. Clam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o make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als with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y use a lot of special fixtures, these fixtures ca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higher precision, reduced scrap,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can expand the scope to improve the operators work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fixtur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machinery equipment, which clamp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chine put a higher demand.夹具的发展及其趋势分析近些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机械加工的制造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夹具的功能逐渐转变为装夹、定位。而数字化的设备加工功能的扩大化,给今后夹具的快速定位、快速装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夹具,就是在机械的加工和制造的过程之中,用来定位和固定加工器件的一种机械设备,夹具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但可以准确地固定加工器具,还能对器件的施工和检测带来诸多的方便。机床夹具是一种具有较高柔性的先进工艺装备,主要适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加工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不仅保持了组合夹具的传统优势,而且更符合现代加工理念。它是由一套预先制造好的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尺寸的标准元件组装而成。在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其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便接受施工、检测的装置,都可统称为“夹具”。钻床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时夹具主要是作为人的单纯的辅助工具,使加工过程加速完成和趋于完善;第二个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功能发生变化,它主要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夹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进工作及机床性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夹具引起了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作为机床的一部分,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1 国内外发展趋势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1.1 高精度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精度夹具的定位孔距精度高达正负5微米,夹具支撑面的垂直度达到0.01mm/300mm,平行度高达0.01mm/500mm。德国demmeler公司制造的长4m、宽2m的孔系列组合焊接夹具平台,其高误差为正负0.03mm,精度平口钳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在5微米以内,夹具重复安装的定位精度高达25微米。机床精度已提高到微米级。1.2 高效率 为了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双面、四面和多件装夹的夹具产品越来越多。新型的电控永磁夹具,夹紧和松开工件只要1.2秒,夹具机构简化,为机床进行多 工位、多面和多件加工创造了条件。为了缩短在机床上安装与调整夹具的时间,瑞典3R夹具仅用一分钟,即可完成线切割机床夹具的安装与校正,采用美国jergens公司的球锁装夹系统,一分钟就能将夹具定位和锁紧在机床工作台上。1.3 模块化 组合夹具元件模块化是实现组合化的基础。省工、省时、节材、节能,体现在各种先进夹具系统的创新之中。模块化设计为夹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组装打下基础。应用CAD技术,可建立元件库、典型夹具库、标准和用户使用档案库,进行夹具优化设计。组合夹具分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正在着手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为夹具行业提供信息交流、夹具产品咨询与开发的公共平台,争取实现夹具设计与服务的通用化、远程信息化和经营电子商务化。1.4 通用化经济夹具的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夹具系统的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德国demmeler公司的孔系列组合焊接夹具,仅用品种、规格很少的配套元件即能组装成多种多样的焊接夹具。元件功能强,使得夹具的通用性好,元件少而精,配套的费用低,经济实用才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机械产品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制造技术的研究者提出了成组技术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方法,它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由于品种多,产量小带来的矛盾。成组技术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成组技术应用与机械加工方面,乃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形成零件组。把同一零件组分散得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2 国内成组技术应用及现状2.1 成组技术的应用目前发展的成组技术是应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把中、小批生产中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整体,统一协调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全面实施成组技术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1.1 产品设计方面由于用成组技术指导设计,赋予各类零件以更大的相类似,这就为在制造管理方面实施成组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之取得更好地效果。以成组技术为指导的设计合理化和标准化将为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设计信息最大程度的重复使用,加快设计速度,节约时间作出贡献。据统计,当设计一种新产品时,往往有3/4以上的零件设计可参考借鉴或直接引用原有产品图纸,从而减少新设计的零件,这不仅可免除设计人员的重复性劳动,也可以减少工艺准备工作和降低制造费用。2.1.2 制造工艺方面成组技术在制造工艺方面最先得到广泛应用。开始是用于成组工序,即把加工方法、安装方式和机床调整相近的零件归结为零件组,设计出适用于全组零件加工的成组工序。成组工序允许采用同一设备和工艺装置,以及相同或相近的机床调整加工全组零件,这样,只要能按零件组安排生产调度计划,就可以大大减少由于零件品种更换所需要的机床调整时间。此外,由于零件组内诸零件的安装方式和尺寸相近,可设计出应用于成组工序的公用夹具,只要进行少量的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公用夹具就可适用于全组零件的工序安装。2.1.3 生产组织管理方面成组加工要求将零件按工艺相似性分类形成加工组,加工同一加工组有其相应的一组机床设备。因此,很自然成组生产系统要求按模块化原理组织生产,即采取成组生产单元的生产组织形式。成组技术是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技术基础之一。这是因为运用成组技术基本原理将大量信息分类成组,并使之规格化、标准化,这将有助于建立结构合理的生产系统公用数据库,可大量压缩信息的储存量,由于不再是分别针对一个工程问题和设计程序,可使程序设计优化。2.2 成组技术的发展现状成组技术从20世纪52年代提出到如今已经历了近50年得发展和利用。成组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生产技术科学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柔性制造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基础。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在纺织机械、飞机、机床及工程机械等机械制造业中推广应用成组技术,并见成效。因此,成组技术受到国家有关部、局和工厂企业、研究所及高等院校的重视。目前,正积极开展这一方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原机械部设计研究院负责组织研制的全国机械零件分类编码系统JLBMI,它将对我国推广应用成组技术起到积极推进作用。我国不少高等工业院校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成组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如零件分类编码系统、零件分类成组方法和计算机辅助编码、分类、工艺设计、零件设计、生产管理的软件系统等方面都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可以相信,随着应用推广和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成组技术对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将日益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床夹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控制论及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