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 时间:1月20日单元教材分析: 组长: 主备人: 复备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三十个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生字。2、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运用。3、积累优美词句,背诵指定的篇目和段落。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并留意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2、根据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情感和价值观:了解冰心其文、其事,从而对冰心形成初步的印象,能够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永远的冰心奶奶”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讲读课文别踩了这朵花再寄小读者肥皂泡大舞台送别冰心,一篇阅读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以及和冰心相关的链接和综合学习六。这些篇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充满爱心的伟大作家,以及她“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精神。冰心奶奶被称为“百岁老人”“世纪老人”,但她还是离开了,那就让她的精神长存吧。教学思路:本组教材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动员他们广泛地搜集冰心的相关资料,读一读她的作品。课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读,真正地感悟文本,从而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形象的图片、录像、语言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中,以便更好地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多角度地解读文本。课题:26别踩了这朵花 组长: 主备人: 2课时教材分析: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于1957年4月25日发表在中国少年报。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诗的第一节开宗明义,直抒胸臆,以率直恳切的语气,向小朋友们提出一个希望一种提醒,嘱咐,乃至要求:别踩了这朵花。诗篇对这朵“小小的黄花”作了述说:这是一朵幸运又快乐的蒲公英花,它在妈妈和大自然的关爱中成长着,在春天的滋润和期望中成长着。这又是一朵勇敢的花,它有着不畏艰险的坚强性格和蓬勃的生命力。诗的最后一节,又回到了诗人的“直抒胸臆”,对小朋友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希望和嘱咐。冰心告诉小朋友:“小黄花”是大自然之子,它理应和人们一起共同享受春天的欢乐。因为,它也和人们一样,以充满生机的生命,把春天装扮得美丽多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并掌握1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了解冰心在这首小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读懂”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读中体意,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受到“爱”的熏陶。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冰心对消化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四、教学重、难点:1.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孩子们的爱心。2.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教学思路:学生在“读通”“读懂”“背诵”等有层次的朗读,逐步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同作者交流,在自学、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写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1、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导入:1、每人分发一张图画,图画内容:马路边有一棵开黄花的蒲公英。让学生交流如果自己在马路边看到这朵蒲公英会怎么做?2、在冰心奶奶的创作中主要突出“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她的作品充充满浓烈的仁爱思想,不信,你听,冰心奶奶对我们说老师读诗歌。自学导航:第一课时:1、参照预习常规2、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w W w .x K b 1.c o M3、利用单元首页,本课文前的导语,总体了解冰心。第二课时:1、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3、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4、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小组交流:检查要点:1、冰心的资料(互说)2、文章的阅读(对学,互读)合作探究:1、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2、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3、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以小见大”的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展示形式:小组探讨,交流汇报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补充扩展、资料1依据“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让学生阅读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冰心作品。2根据“我的心思你们也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达标训练:(可结合练习册或其他资料)第一课时:一、我是小小书法家。fn fng ch bng ling shung ( ) ( ) ( ) ( ) ( ) ( ) kui l pio yng dun sng( ) ( ) ( ) ( ) ( )( )二、快乐挑错台。1我们大家饶着它走。( )2去年有一天,秋空明郎。( )3你看,它多永敢。( )4春风里漂扬着新衣。( )三、快乐连线。厚厚的 翅膀春天的 芬芳泥土的 气息金黄的 棉衣第二课时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1去年有一天,_,_。它妈妈给它披上_,降落伞似的_。2冬天的雪,给它_,它静静地_,_。3你看,_,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它不怕_,也不怕_。二、诗歌理解。1这首小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写出你对“我的心思你们也懂,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这句话的理解。教学反思:X k B 1 . c o m课题:27再寄小读者组长 主备人 2课时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哪些内容。2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2)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体会冰心爱儿童、爱生活的情感。(3)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教材分析;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文是“通讯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教学思路;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学会六个生字。(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交流内容。导入:(激趣)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上节课我们学了她的一篇诗歌别踩了这朵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不同体裁的作品再寄小读者。这是一篇通讯。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第二课时:1你从这篇通讯中读出了什么内容?2把听到的、看到的、把祖国的变迁在书中画出来3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1互查预习作业。第二课时: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合作探究:一、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谈感受。二、出示最后一句话;“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时这种兴奋的心情。”1“这时”指什么时候?2为什么会有这种兴奋的心情?3为什么将来一定会懂得?4为什么说“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是迥不相同的?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补充扩展 1 质疑答疑:课文是一篇通讯,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通讯吗?2 搜集冰心奶奶的散文。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一、课文理解从第一次开始给小朋友写通讯,至今已( )年了。文章以( )的形式,告诉小朋友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人民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二、我把词语送回家。兴奋 喜悦1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是种( )的心情。2秋收结束了,农民的脸上挂满了( )。密切 亲密1他们是( )无间的好朋友。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 )。第二课时:一、我会依葫芦画瓢。1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自从_2不论我走到哪里,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不论 都_二、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什么了呢?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吧。教学反思: 课题 :28只拣儿童多处行 组长: 主备人: 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3体会课文题目的意思。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教材分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给世界爱和美”,这是冰心老人为“冰心奖”所作的题词,其实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教学重难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教学思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会冰心奶奶眼中儿童的特点,可让学生找出写儿童的句子和段落,抓住描写儿童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咀嚼品味,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会儿童像春天一样勃勃生机,活泼可爱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恰当地引用课外资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来并标上音;划出文中的多音字。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坐无隙地、浩荡、密密层层、忸怩、感召、团聚。3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4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5想象文中描绘的几个场面,并自主积累精美的词句。第二课时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寄托的希望导入: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你最想到哪里去找春天?2、那么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师板书课题:28 只拣儿童多处行(注意“拣”字的写法)自学导航:第一课时1、详见预习常规2、说一说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的意思。第二课时1、默读课文,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小组交流:检查要点:1、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对学,互读)2、文章的主要内容 (组学,互说) 3、对问题的梳理。 (组学,互说) 合作探究:一、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的感受预设一 :孩子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们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提示:“魔术匣子”和“小天使”让你想到了什么?2、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提示:太阳让你联想到什么?理解“喷发”预设二:花儿 孩子 春天1、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提示: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过“喷泉”吗?由海棠花联想到“喷花的飞泉”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2、春天写在儿童的脸上,春天洋溢在儿童身上。为什么作者能从两样不同的事物上找到出春天呢?二、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冰心奶奶的心中春天最美丽的景色就是天真,可爱,充满朝气的儿童啊,在她心里儿童就是小天使,就是太阳,就是花朵,就是春天,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采用板书设计形式。X k B 1 . c o m补充扩展、资料“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巴金曾说,一代代青年读了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让我们来看看冰心的其它作品吧。作品推荐寄小读者小桔灯雨后纸船达标训练:第一课时: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_。”反过来也可以说:“_。”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2对,就是开得旺!_。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二、照样子写词语闹嚷嚷:_叽叽呱呱: _ 第二课时一、读句子,完成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X k B 1 . c o m1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句话把“颐和园”比作_,用“小天使”比喻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2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句话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这样比喻的好处是_。3造句。像_二、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够找到春天?_教学反思:课题:29肥皂泡组长 主备人 2课时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3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教学重难点X|k |B| 1 . c|O |m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教材分析;肥皂泡一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文中有很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理解这些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冰心奶奶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独特的情感。教学思路;让学生阅读有关冰心的资料,初读课文,质疑,解疑。再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第二课时: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导入:(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你们感觉怎么样?心情怎样呢?(高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常规预习完成第二课时: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中画出来(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2看着远去的肥皂泡,你想说些什么?小组交流;1对学检查生字词情况。2对学组学预习问题合作探究: 问题:1肥皂泡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怎样的梦幻般的感觉?“我想” 2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像,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小组内分条列出。也可以分条列出也可用板书设计的形式。课外补充;1资料 冰心4岁时,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军展,佩上短军刀,跟着父亲学打抢、骑马、划嘉,黄昏后,就在入泊的军舰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冰心不仅是终日贪玩的、天真活波的孩子,同时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姑跟母亲认字卡,6岁进私垫。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同故事,使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7岁的冰心自己拿起了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她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平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很赞赏她的才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作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父亲与朋友开诗社的时候,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2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新|课 |标| 第 |一| 网3小练笔仿写。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一、拼音乐园。看拼音写词语。fi zo rng hu lng lng jio o( ) ( ) ( ) ( )二、比一比,找不同,再组词。娇( ) 扯( ) 渡( ) 拌( )轿( ) 址( ) 镀( ) 伴( )桥( ) 趾( ) 度( ) 胖( )三、慧眼识真。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黏稠(zhn nin) 屏着呼吸(ping bng) 挨着(i i) 光影凌乱(lng ling)2.若用扇(shn sh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n shn)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第二课时:一、头脑灵活。按课文内容填空。这时,大家都( )心,( )头,( )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 )了。肥皂水( )下来,( )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 ),( )了眼泪。二、词语博士。照样子,写词语。例:轻悠悠 、 、 、 。三、才思敏捷。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 ),那么( ),那么( ),那么( )。2.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教学反思: 课题:30 大舞台组长:主备人 课时:2三维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层次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欢畅、自由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 “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本课教材分析:大舞台一文与本单元的前面几篇课文不同,是作家山曼以第三人称介绍的童年的冰心在烟台东山边海军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课文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出山上或海边是儿时的冰心常去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冰心常到山上去看野花、野菜,开心地跑来跑去。第三自然段写冰心常到海边看常涨常落,感受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第四自然段写军营的号声给冰心带来的特殊感受。第五自然断则是写冰心从军营的水兵们那里了解到了水兵们与大海搏击的情形。第六自然段写的冰心了解道的“渔眼”等渔民捕鱼的情况。第七自然段可以说是对前面有关大海的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大海对冰心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课文的结尾借用了冰心晚年的回忆,点出了她童年生活的舞台及这个舞台给她留下的美好感受舞台非常辽阔,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冰心则感受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教学思路:学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能表现冰心童年生活快乐的词语和句子,由点到面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让冰心快乐的原因,在这个大舞台生活得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复备: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莫名其妙、绘声绘色”等词语。第二课时:1了解冰心童年“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2、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影响。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又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儿,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悲喜剧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冰心奶奶,看看她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 自学导航:第一课时:按预习常规目标完成.第二课时;1.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2课文介绍冰心童年生活的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3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生活?4到了晚年,冰心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读一读。小组交流:1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对学、同桌互相检查。3组学(组长汇总)。合作探究: 1.在这个“大舞台”上,童年的冰心是怎样生活的?2从二至七自然段中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课外拓展:1.冰心奶奶童年的世界真大呀!在这里,她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在这里,她感到了 无限的欢畅和自由,在这里,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2.联系课文想一想,哪些感受是你和作者一样的,哪些经历是冰心没有过的。3. 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下来告诉冰心奶奶.(以书信的形式)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1看拼音,写词语。Hu ru rng mo tng zh( ) ( ) ( )2比一比,圈出不同,再组词。辽( ) 稚( )聊( )疗( ) 维( )柳( )3 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第二课时:1一字多义请选择。(1)庄重( )村落;田舍。商店的一种名称。严肃;端重。庄稼。(2)欲晓( )想得到的某种东西。想要;希望。需要。将要。(3)央求( )中央;中心。恳求。尽;完了。2阅读乐园。冰心晚年回忆童年的这段生活时,曾经感情依依地说 营房 旗台 炮台 码头和周围的海边 山上 是她童年时期的活动舞台 在这个无边辽阔的舞台上,她感到了无限的欢畅和自由。(1)给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2)找出这段中的比喻句画“ ”,这句话把 比作 。(3)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她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童年?教学反思: 课题:31.送别冰心组长:主备人: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学会十二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小组合作,流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冰心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冰心老人的去世无限悲痛,对冰心老人的无比热爱之情。本课教材分析: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冰心送别仪式的独特之处:在冰心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玫瑰花和大海成了这个富有诗意的悼念仪式的主旋律。第三自然段则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开始,作者按照悼念仪式的时间顺序,记录了人们是怎样来缅怀冰心老人的。第四自然段,写了天气之冷,人数之众,诗词悼文、挽联之多。第五自然段写了灵车到采,冰心的孩子们护送着冰心,她被安放在灵床之上。第六自然段写了冰心的孩子们送别冰心。第七自然段写的是冰心的读者们在送别冰心。第八自然段则是将“玫瑰花”再次凸现出来,将“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再次凸现出来。接下来,课文又介绍了冰心的老朋友,民主党派人士对冰心的悼念。还以点带面,介绍了一位叫彭轩的中学生和一位外国友人受到冰心作品的影响和对她的评价。在简单交代了这样特殊的送别方式代表着冰心自己的心意之后,课文的结尾以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冰心老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除了课文文本,教材中还在适当的位置配了赵朴初书写的挽联,这也代表着对冰心的高度评价。另外,还配了冰心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集的封面,以此作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冰心作品的线索和信息,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思路:以情感教学为主线来贯穿教学始末。师生一起回顾冰心老人的一生,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激励学生继承冰心的精神,心中永存爱和阳光。复备: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会认读本课 10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熟读课文,理解“拾级而上”“如怨如诉”“隽永清丽”等词语的意思。3.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 1.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积累著名作家悼念和评价冰心的话3.了解人们是怎样为冰心老人送别的,体会人们对冰心的悼念之情.导入: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及课外的阅读,我们与冰心老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冰心老人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熏陶和感染。但这位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学习课文再去感受和冰心奶奶最后的离别吧。自学导航:第一课时:1. 完成预习常规目标.2. 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1、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悼念仪式的?从哪个自然段开始的?2、人们是以怎样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的?3、文中写到哪些人?以怎样的方式来缅怀冰心老人的?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勾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小组交流:1.互查预习作业。2.分小组学习生字、小组展示。3.对学、组学预习问题。合作探究:1“陨落”是什么意思? 你怎样理解”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2.哪些句子写出了冰心老人的品格?3.冰心老人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4.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我的收获: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采用板书设计形式。课外拓展:1.课下阅读: 我和玫瑰花2.通过学习课文.你对冰心的了解又增加了哪些?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阅读其他著名人士悼念冰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机构入股合同范本
- 海尔空调采购合同范本
- 海绵鞋料售卖合同范本
- 社区广告合作合同范本
- 商场店面装修合同范本
- 宜州租房转租合同范本
- 石材施工采购合同范本
- 简单的付款合同范本
- 工程押金协议合同范本
- 外卖代理合同范本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关于规范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岗位设置及任免办法
- 《现代汉语》课件修辞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创造适合教育(2017年0613)
- 微创外科课件
- GB/T 21977-2022骆驼绒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 钻具内防喷工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