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兰亭集序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_第1页
4.9兰亭集序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_第2页
4.9兰亭集序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_第3页
4.9兰亭集序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_第4页
4.9兰亭集序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9 兰亭集序 复习教案(鲁人版必修三)(一)复习目标1、掌握 “修、期、致、次”等重要实词。 2、了解序文句法上骈散结合,以散为主的特色。 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二)课文整体感知1、解说文题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后一种。2、明了背景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3、梳理结构良辰:暮春之初兰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信亭 美景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风物之美 可盛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乐会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人物之盛 也 乐事 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 吟咏之雅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视听之娱 欣于所遇,及其既倦会 慨叹 向之所欲,已为陈迹 岂不痛哉后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感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慨 明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悲夫 后之览者,有感于斯文4、 感悟主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三)精彩语段赏析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部分主要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赏析:1、“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2、“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们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四)重点难点探究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峰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观”,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3、第三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第三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5、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五)基础知识积累1、作者、作品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故有“书圣”之称。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2、字音字形(1)字音会稽(kui j) 感慨系之(x)曾不知老之将至(zng)形骸(hi)嗟悼(jido) 癸丑(gu) (2)、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3)、一词多义、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4)、词类活用、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水)弯曲)、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3、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4、难句翻译、所以游目骋怀,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