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题组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2015山东文综卷,56,8分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3.2014广东文综卷,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挟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2013重庆文综卷,911,12分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46题。4.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5.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6.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b.c.d.题组2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2015天津文综卷,89,8分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78题。7.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8.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9.2015广东文综卷,41(1)(2)(3),16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一下图为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6分)(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4分)(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10.2013新课标全国卷,37(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列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山西第二次名校联考,13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土壤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碱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13题。国家印度中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库曼斯坦埃及受土壤盐碱化危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公顷)7.06.74.22.41.71.00.9占总灌溉面积比重(%)171526603080331.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2.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a.夏季、春季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d.冬季、秋季3.印度土壤盐碱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d.植被茂盛2018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2324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45题。4.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d.减少下渗 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a.技术难度小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d.资金投入少 2018四川德阳一诊,1820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108元)。据此完成68题。林区森林固碳价值林业经济产值甲林区1 598.5793.81乙林区1 287.84399.19丙林区568.36126.90丁林区2 163.7789.426.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a.水土流失量少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d.生物种类多样7.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a.甲林区b.乙林区 c.丙林区d.丁林区8.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c.禁止采伐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2017安徽合肥三模,79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北风10.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a.风速快 b.植被多c.坡度小d.降水多11.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营造常绿阔叶林风蚀坑内设置沙障控制越野自驾游大规模种植耐旱农作物a.b.c.d.二、非选择题(共34分)12.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联考,3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是一个凉爽的沿海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但却有着比撒哈拉沙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该沙漠南部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内有新月形、笔直状以及星形的沙丘,有一些高达200米,沙丘底下有历经百万年的砾石层,拥有大型的金刚石矿床。纳米布沙漠除了几个城镇外,几乎杳无人烟,但其经济地位却很重要,有几条商路穿过。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1)推测纳米布沙漠沙的来源。(4分)(2)纳米布沙漠降水量远比撒哈拉沙漠小,但动植物资源却比撒哈拉沙漠丰富,试简析其原因。(4分)(3)简析纳米布沙漠经济地位重要的原因。(4分)13.2017河北唐山三模,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洋淀是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相交处的扇缘洼地汇水而形成的。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现存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上万年的演变。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一个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也有很密切的关系。(1)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原因。(8分)(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8分)(3)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任选其一,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6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方面计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下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20062010年土壤侵蚀情况。读表完成13题。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程度(t/km2)高原山地643.2高原盆地190.6高原峡谷16.01.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过度垦殖d.过度放牧2.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a.坡耕地b.撂荒地c.经济果木林 d.水土保持林3.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植被多,水土保持良好 b.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c.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 d.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湖泊是该区域最大的咸水湖,湖泊较浅。据此完成45题。4.近几十年,甲湖泊所在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其带来的影响是()a.湖水的盐度不断降低 b.湖泊蒸发总量不断增大c.湖水自净能力不断降低 d.鱼类的密度不断增大5.为防止图中甲湖泊继续萎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b.退耕还湖,水产养殖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68题。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g/kg)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21.1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6.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7.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8.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地势高差较大的海南岛西部沙漠化过程十分典型,该处近岸海水以上涌为主,现代沙地呈带状,古残留沙地层呈星点状零散分布。在东北风的风力和频率均大于西南风的莺歌海(海南岛西南端一个岬角)沿岸,有4道明显的移动沙丘,其西南坡要比东北坡缓。据此完成911题。9.下列选项中与海南岛西部现代沙地分布有关的是()a.古残留沙地层是现代沙地主要沙源b.当地河流挟带泥沙动力较大c.我国南方地区石漠化对海南岛影响较大d.近岸海水运动带走泥沙量大10.莺歌海沿岸移动沙丘西南坡比东北坡缓的主要原因是()a.西南坡靠近海岸,沙源充足b.东北坡地势较高,利于沙粒堆积c.西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d.东北坡沙粒受人为破坏严重11.下列治理海南岛西部沙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有()a.将沿海森林开辟为草原,发展畜牧业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经济作物产量c.进行矿区覆土复耕,植树造林d.围栏封育,饲养牲畜二、非选择题(共40分)12.(20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唯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数量不足1 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食肉动物。保护区规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2013年,经国家批准,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千米缩减至6.12万平方千米,缩减的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面积。据科考结果显示,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荒漠戈壁区。(1)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6分)(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全身有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长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有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根据罗布泊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6分)(3)结合材料,简析缩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4分)(4)为保护和改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可行性措施。(4分)13.(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所示区域主要位于高寒半干燥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蒸发强,风沙灾害严重。风沙造成甲湖周围沙丘广布,西岸多为湖滩沙丘和沙丘链,东岸多为大面积的沙山和沙丘堆积。风沙对图中龙羊峡水电站造成了严重危害,每年从风口(指山脉中通风的缺口,多为谷地和鞍部)吹入龙羊峡库区的风沙量达141万立方米。图中乙城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是度假胜地。(1)试推断甲湖东、西两岸沙丘分布差异的原因。(4分)(2)分析乙城成为度假胜地的自然原因。(8分)(3)请提出减轻龙羊峡水电站风沙危害的措施。(8分)答案1.c由题干材料可知,“生态裂谷”交错带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裂谷”是由绿洲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的。绿洲地下水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会流向绿洲区。在“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植被会退化,风力侵蚀作用增加,固定沙丘会转化为流动沙丘。2.d森林耗水量大,故不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出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绿洲地区降水稀少,主要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发展农业和生活,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符合实际;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绿洲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3.d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原因是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4.b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地理兴趣小组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之前应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5.d根据流域产沙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可知,通过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而获得该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是可行的。6.a一般来说,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曲线符合。7.c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的含盐量未必减小;湖泊面积缩小,会危及鱼类生存,湖中鱼类密度很可能减小;湖泊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会减弱;湖泊面积缩小,其蒸发总量会减小。8.b由材料中“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等信息,可以判断艾比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引水灌溉,因而应退耕还草,保护水源,增加入湖水量。9.【解析】第(1)问,从南四湖湖盆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其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地区用水量大。第(2)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可直接得出答案。第(3)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读出,沼泽面积减少的同时,水稻田、坑塘水库、人工水渠、台田鱼塘、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由此可得出答案。【答案】(1)西北东南(2分)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4分)(2)湖泊台田鱼塘(4分)(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和水渠;建筑用地占用沼泽。(答对3点得6分)10.【解析】第(1)题,图a沼泽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持平,说明沼泽的水源自地下水。其稳定的原因是山坡上地下水水位稳定,植被能涵养水源;其过程可逆推地下水下渗的雨水植被截留大气降水。第(2)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植被较种植速生桉前稀疏、沼泽的面积较种植速生桉前小。从图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是速生桉消耗大量的地下水。【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植被可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4分)1.d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d对。高寒地区蒸发弱,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不易发生盐碱化,b错。降水丰富地区的耕地不易发生盐碱化,c错。2.a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中国华北平原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两地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季、春季。3.b印度土壤盐碱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土库曼斯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4.c草方格沙障主要是通过表层秸秆拦截空气水分,进而增加土壤温度,减轻干旱程度。5.b沙漠土壤化只需要增加土壤黏合剂,就可达到效果,而草方格则需要经过不断收集水分,从而增加土壤黏合度,所以需要时间长;同时沙漠土壤化技术需要科技水平高,主要是化学黏合剂,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大,该技术科技水平高,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6.c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对碳的吸收能力强,故c正确。光合作用强弱与其他三项无关,故a、b、d错误。7.b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产值最高。8.d丙林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由材料可知,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应该提高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所以针对北方林区应营造护田林网。9.c读图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说明西侧风力侵蚀作用强,由此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对。10.b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使风速减弱,利于沙尘沉积,b对,a错。沙丘迎风一侧坡度大,c错。沙漠区降水少,沙丘与风蚀坑降水差异不大,d错。11.c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对。该区域降水少,而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错。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对。沙漠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错。12.【解析】(1)纳米布沙漠沙的来源应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有一部分沙来自本地岩石风化;有一部分沙来自外地,并通过河流、海流、风搬运过来。(2)根据影响动植物生长的因素,结合纳米布沙漠与撒哈拉沙漠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进行分析。(3)经济地位可以分行业论述,如农(渔)业、工(矿)业、旅游业、商业等。【答案】(1)海岸地区岩石被风化、侵蚀后的碎屑物;河床干涸后裸露的泥沙;被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受海浪搬运、堆积作用重新在海岸堆积;周围土地沙化后被风力搬运、堆积至沙漠地区。(4分)(2)纳米布沙漠沿岸有寒流(本格拉寒流)经过,多海雾,海雾中水汽较多,能被当地部分生物直接吸收,或夜晚形成露珠,被生物吸收;气温低,蒸发量小。(4分)(3)纳米布沙漠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沙漠地区有重要的商路穿过,商贸地位重要;沙丘下有丰富的金刚石等矿产资源;沙漠地区自然风光独特,可发展旅游业,经济效益较高。(4分)13.【解析】(1)气候的变化、地势的变化、水文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湖淀的面积。(2)主要考虑白洋淀对气候、水文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积极影响。(3)从生态来看,主要从合理利用、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质等角度分析。从经济角度主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持续为经济发展服务。从社会效益角度看,应当加强法规宣传,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究等。【答案】(1)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内降水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4分)山前冲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2分)入淀河流挟带的泥沙增多。(2分)(2)大面积的水体能调节气候,滞洪并补给地下水,改善水循环;(3分)为多种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3分)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旱涝灾害。(2分)(3)生态:合理分配流域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严格管理入淀水体,杜绝污水入淀;开展湖泊治理,提高湖泊水质(枯水期进行生态补水,加强上游区域的育林护林)等。(6分)经济: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水治理;控制大量耗水产业规模等。(6分)社会:加强立法,确保有法可依;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究等。(6分)1.c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属于自然原因,故a、b错误;贵州省牧业并不发达,故d错误;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会加剧当地石漠化。2.a高原山地地区坡度较大,不适宜开垦,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而经济果木林、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量较小;撂荒地是指放弃耕种的土地,由于减少了人类的影响,其土壤侵蚀量小。3.b高原峡谷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故土壤侵蚀程度较低。4.c甲湖泊所在流域内,入湖水资源被截留作为耕地灌溉用水,故甲湖面积不断缩小。湖水盐度会不断升高,鱼类生存困难,甚至绝迹。湖泊面积缩小,意味着蒸发面积减小,蒸发总量不会增大。湖泊水量减小会导致湖泊自净能力下降。5.a甲湖泊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引河水灌溉,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a对;甲湖泊为咸水湖,不存在围湖造田,b错;修建水库并不能增加入湖的总体水量,c错;种植芦苇与防止湖泊萎缩无关,d错。6.b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贫瘠,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刺槐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7.a读表可知,选择封山育林种植方式的地区,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及氮含量都很高,所以封山育林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8.c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强抗旱能力。9.b海南岛西部古残留沙地层零星分布,故古残留沙地层不是现代沙地主要沙源;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再加上海南岛西部地势高差较大,故当地河流挟带泥沙动力较大;海南岛距我国南方石漠化严重地区较远,故我国南方地区石漠化对海南岛影响较小;当地近岸海水以上涌为主,带走泥沙量较小。10.a莺歌海沿岸横向沙丘西南坡比东北坡缓的主要原因是横向沙丘的西南坡靠近海岸,沙源相对充足。地势较高不利于沙粒堆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风力较小,不利于沙粒堆积;移动沙丘的形态受人为因素干扰很小。11.c为了治理该地区沙漠化,需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注意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措施包括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恢复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功能;在交通线两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果林;进行矿区覆土复耕等。12.【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主要从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角度分析。(2)西北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