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_作业3_第1页
荷塘月色_作业3_第2页
荷塘月色_作业3_第3页
荷塘月色_作业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作业3一、基础积累(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迷迷糊糊 凝碧 波痕 朗照B隐隐约约 幽僻 袅娜 空隙C蓊蓊郁郁 寂寞 稀疏 羞涩D没精打睬 丰姿 酣眠 倩影2下面对加线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风致:写出了叶子的神态,这神态是做给流水看的,叶子与流水便沟通了感情。)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是形容人与人之间含情不语的神态,这里用在流水与叶子之间,赋予了人情味。)C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这里把一闪即过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静的画面,但静中有动。)D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写出了满地碧荷,荷花稀少的特点:与花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荷塘月色中直接描写月光的不多,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B荷塘月色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C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去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D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二、语言运用 (共12分)5为下面的对联拟写下联。(6分)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下联:上联: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下联:6仿照朱自清散文匆匆的开头段,再写一个开头段,要求句子结构和匆匆的开头段相近。(6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答:三、文段阅读(共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7在第1节,作者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6分)8写出第2节的主要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6分)9第2节结尾“我什么也没有”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是什么?(4分)四、小作文(共20分)10当你忧伤彷徨时,当你踌躇满志时,你将用什么样的景来诠释你的情与志呢?请用300左右的文字描绘你的精神家园。参考答案1D(睬采)2D(应为:与叶相映成趣) 3B【答案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B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C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D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4B (B项成分残缺,应在“不能”后加“的复杂的思想感情”。)5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 隐隐约约,密林深处月色无边6金钱失去了,有再赚回的时候;地位丢失了,有再崛起的时候;声誉被毁了,有再澄清的时候;但是,亲爱的,你告诉我,我们的青春(爱情)为什么再也找不到踪影了呢?7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是指光与影在微风中和谐的摇动,它与梵婀玲上的名曲的和谐有着相通之处。这里,作者将视觉与听觉连接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8以动衬静。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