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小石潭记备课时间2017.4.21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7.5.3教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三维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词汇,能翻译文中重点语,能背诵课文。2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难点: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学生学习目标1. 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2.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预习预设及附加纸面基础知识: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记可以全是 ,如 ,也可以 、 、 相结合,如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些以一个字代表一种文体的?3、小石潭记作者 唐代文学家,“ ” 之一。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所涉及的内容)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2、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能力提升: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提纲式课堂主要内容:提纲设计:1、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2、 理解文章内容与写法。3、 会背诵、能默写全文。4、 合作与抢答相结合。5、 链接中考具体解决过程及预设: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 )( )(5)斗折蛇行( )(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凄神寒骨( )(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 )(9)乃记之而去( ) (10)隶而从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小组抢答 (一)、古今异义1、乃记之而去2、崔氏二小生:3、不可久居: (二)、一词多义1、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2、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不可知其源 4、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5、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6、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7、环 四面竹树环合 如鸣珮环四、小组合作探究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 感受是什么?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5、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6、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7、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的情感。五、课堂抢答 作者在描写小石潭景物时,角度多变,手法灵活。请你探究:(一)关于写景的角度:(1)绘声:如“ ”是比喻水声,写出了流水的清脆悦耳。(2)绘色:如“ ”,用近义色彩的词语直接着色,表现了树木的青翠葱郁。(3)绘形:如“ ”是绘石形,表现其多姿多态。又如“ ”是绘木形,突出其变化万千;“ ”是绘水形;“ ”是绘岸形。(4)绘神:如“ ”,绘出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二)关于手法的灵活:(1)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2)远近交错。写潭:“ ”是远,“下见小潭”是近,“潭西南而望”是 。(3)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如写水,“ ”是正面描写,而第二段文字表面上是写 ,实质是写 ,完全是侧面描写。(4)动静结合。如写鱼:“ ”是静态,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是动态。(5)虚实结合。如写水,第二段文字表面纯粹是写鱼,其实也是在写水,鱼历历在目,则水澄澈透明,鱼为 ,水为 ,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六、理解性默写: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3、写潭水清澈的句子:4、写潭水源头的句子:5、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七、链接中考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 B、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C、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作者采用 “定点特写”,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写潭中小鱼,由静写动。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从正面描写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D、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精练,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课堂小测预设:课后检测1、 文章第二段语句与“ ”相照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与朱元思书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2、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目的是什么?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文中哪句话说明小石潭不易被发现,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分层作业:1、熟练背诵课文,掌握字、词、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加工手机零件合同2篇
- 代理手工加工合同范本
- 库房拆迁施工合同范本
- 陶瓷代理合同范本
- 招租摊位商铺合同范本
- 摄影装修合同范本
- 房屋分割合同范本
- 石家庄超长扶梯施工方案
- 教育子女心得体会(甄选5篇)
- 路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甄选10篇)
- 风险评估技术-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 饭店概述教案整本书教案
- 《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 19.《只有一个地球》-课前预习单-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
- 九年级第一次家长会-(13张课件)
-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DB65-T 4762-2023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节能技术规范
- 输血治疗中的大数据分析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