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优秀含4张CAD图纸+冷冲压模具全套毕业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732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6.5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8-17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45
积分
关 键 词:
复合 设计 制造 优秀 优良 cad 图纸 冲压 模具 全套 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详情如下】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10000字,32页]【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97666224】.bat

设计说明书.doc[10000字,32页]

中期汇报表.doc

凸凹模.dwg

开题报告.doc

翻边成型模.dwg

落料凹模.dwg

装配图.dwg


摘 要

本设计分析了轴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提出了合理的成型工艺。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零件冲压成形的方向和模具结构,并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计算,且对模具的设计、工作过程、装配、调试工艺作了阐述。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边模;模具结构;工艺;成形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shaftcup gang dies

Abstract:

This design has analyzed the journal lid components structure technology capability, proposed the reasonable formation craft.The determination reasonable ramming craft plan, the components ramming forming direction and the mold structure, and have carried on the craft parameter computation, also to the mold design, the work process, the assembly, the debugging craft has made the elaboration.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of, the mold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has the model function to the similar components mold design…


Keywords:flangingdie;  mold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process;  shaping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前言VI

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

2.工艺方案的确定 2

3.工艺参数的计算 3

3.1毛坯的尺寸计算 3

3.1.1毛坯翻边预制孔的直径 3

3.1.2毛坯的直径 3

3.2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4

3.3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 5

3.3.1冲孔力计算 5

3.3.2落料力的计算 5

3.3.3翻边力的计算 6

3.3.4推件力的计算 6

3.3.5卸料力计算 7

3.4计算压力中心 7

3.5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

3.5.1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7

3.5.2落料刃口尺寸的计算 9

3.5.3翻边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

4.冲压设备的选择 11

5.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 12

5.1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 12

5.2模具结构的设计,确定结构件的形式 13

5.2.1卸料零件计算 13

5.2.2定位零件的确定 14

5.2.3卸料装置的确定 15

5.2.4推件装置的设计 15

5.2.5顶杆的确定 15

5.2.6模柄的确定 15

5.2.7固定板的设计 16

5.2.8垫板的设计与标准 16

5.3模架的选择 16

6.模具的动作过程 17

7.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的分析 18

7.1 冲孔凸模设计 18

7.2落料凹模的设计 19

7.3凸凹模的设计 19

7.4翻边成型模的设计 20

8.模具图样设计 21

9.模具装配与调试 23

9.1对于导柱复合模装配,应以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 23

9.2模具装配过程见下页表 23

10结论 25

参 考 文 献 26

致谢 27

参 考 文 献


[1]李和平、吴霞.现代模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

[2]胡兴军.我国模具业的发展及改进措施[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 2005,(01).

[3]赵昌盛,朱邦全. 我国模具材料的应用发展[J]模具制造, 2004,(11).

[4]李大鑫,张秀棉.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模具制造, 2005,(02).

[5]洪慎章.现代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特征[J]. 航空制造技术,2003,(06).

[6]洪慎章.提高模具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中国模具信息,2007.

[7]卢险峰.冲压工艺模具学[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温灿华. 汽车工业与模具工业的发展[J]. 模具制造,2005.

[9]赵孟栋. 冷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0]胡兴军.我国模具业的发展及改进措施[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 2005,(01).

[11]卢险峰.冲压工艺模具学[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3]陈万林. 实用模具技术[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4]杜东福.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J].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5]孙凤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内容简介: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吴乃明 学 号: 20054024134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 (论文 )题目: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 指导教师: 代洪庆 2009 年 3 月 17 日 nts 2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 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 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 2002 年 4 月 26日”或“ 2002-04-26”。 nts 3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 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为适应市场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技术转变。 (一)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 加强冷冲压变形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确定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尺寸 ,解决冷冲压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 研究和推广采用新工艺,如精冲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超塑性成形工艺以及其它高效率、经济成形工艺等,进一步提高冷冲压技术水平。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通过分析数值技术结果,帮助设计人员实现优化设计。 (二 )模具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 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高速铣削加工 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nts 4 ( 1)高效 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 15000r/min 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 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 5 10 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 (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 )相比其效率提高4 5 倍。 ( 2)高精度 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 10m ,有的精度还要高。 ( 3)高的表面质量 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 3C ),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 Ra 小于 1m ,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2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 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精 密 模具制造广泛使用数控成形 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座标磨床及自动抛光机等先进设备和技 术 。 3 数控测量 产品结构的复杂,必然导致模具零件形状的复杂。传统的几何检测手段已无法适应模具的生产。现代模具制造已广泛使用三坐标数控测量机进行模具零件的几何量的测量,模具加工过程的检测手段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三坐标数控测量机除了能高精度地测量复杂曲面的数据外,其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可靠的抗振保护能力、严密的除尘措施以及简便的操作步骤,使得现场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制模技术模具质量依赖于人为因素,不易 控制的状况,使得模具质量依赖于物化因素,整体水平容易控制,模具再现能力强。 (三 )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 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对模具质量和寿命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模具质量和寿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发和应用模具新材料及热、表处理新工艺 ,不断提高使用性能 ,改善加工性能。 1 模具新材料 冲压模具使用的材料属于冷作模具钢,是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种类最多的模具钢。主要性能要求为强度、韧性、耐磨性。目前冷作模具钢的发展趋势是在高合金钢 性能基础上,分为两大分支:一种是降低含碳量和合金元素量,提高钢中碳化物分布均匀度,nts 5 突出提高模具的韧性。另一种是以提高耐磨性为主要目的,以适应高速、自动化、大批量生产而开发的粉末高速钢。 2 热处理、表处理新工艺 为了提高模具工作表面的耐磨性、硬度和耐蚀性,必须采用热、表处理新技术,尤其是表面处理新技术。除人们熟悉的镀硬铬、氮化等表面硬化处理方法外,近年来模具表面性能强化技术发展很快,实际应用效果很好。其中,化学气相沉积( CVD)、物理气相沉积( PVD)以及盐浴渗金属( TD)的方法是几种发展较快,应用 最广的表面涂覆硬化处理的新技术。它们对提高模具寿命和减少模具昂贵材料的消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模具 CAD/CAM 技术 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机结合,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CAD/CAM)这一新型技术。 CAD/CAM 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借助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 CAD/CAM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随着功能强大的专业软件和高效集成制造设备的出现,以三维造型为基础、基于并行工程( CE)的模具 CAD/CAM 技术正成为发展方向,它能实现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实现成形过程的模拟和数控加工过程的仿真,使设计、制造一体化。 (五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 为 了适应工业生产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加快模具的制造速度, 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开发和应用快速经济制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快速经济制模技术主要有低熔点合金 制模技术、锌基合金制模技术、环氧树脂制模技术、喷涂成形制模技术、叠层钢板制模技术等。应用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制造模具,能简化模具制造工艺、缩短制造周期(比普通钢模制造周期缩短 70% 90%)、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比普通钢模制造成本降低 60% 80%),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提高新产nts 6 品的开发速度,促进生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大鑫 ,张秀棉 . 模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J模具制造 , 2005,(02). 2 赵昌盛 ,朱邦全 . 我国模具材料的应用发展 J模具 制造 , 2004,(11). 3 付宏生 .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 赵昌盛 .实用模具材料应用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6 5 张六玲 . 国内外模具工业的基本现状与市场预测 J. 模具制造 , 2002,(01) 6 胡兴军 . 我国模具业的发展及改进措施 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 2005,(01) 7 洪慎章 . 现代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特征 J. 航空制造技术 , 2003,(06) 8 周永泰 . 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J. 制造技术与机床 , 2003,(05) 9 李双义 .冷冲模具设计 M.清华大学出版社 J 10 薛啓翔 .冷冲压实用技术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11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 冲模设计手册 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6 12曾霞文,徐正坤 .冷冲压模具及模具设计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3.骆志滨 .模具工实用手册 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4.肖景荣,姜奎华 .冲压工艺学 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6 15.胡世光,陈鹤峥 .板料冷压成形的工程分析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nts 7 nts 8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主要 在原有基础上 通过模具的设计合理,改进加工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优秀含4张CAD图纸+冷冲压模具全套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329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