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文学试题(含答案)(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库).pdf_第1页
元明文学试题(含答案)(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库).pdf_第2页
元明文学试题(含答案)(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库).pdf_第3页
元明文学试题(含答案)(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库).pdf_第4页
元明文学试题(含答案)(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库).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1 元元元元 明明明明 文文文文 学学学学 试试试试 题题题题 一 解释题一 解释题一 解释题一 解释题 1 1 1 1 楔子楔子楔子楔子 元杂剧在四折以外的短的独立段落 楔子的原意是用以塞紧器物的竹木片 后在戏曲 小说中用作 引子 起点明 补充正文的作用 每本杂剧通常只用一楔子 放在剧的开端 但也有不用楔子或用两个楔子 放在折与折之间的 元杂剧中 楔子 居于剧首者 甚为常见 楔子 居于剧首 其主要作用乃交代故事情 节之背景 原由 类似于今日戏剧中之 序幕 2 2 2 2 诸宫调 诸宫调 诸宫调 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 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据宋王灼 碧鸡漫志 记载此为孔三传首创 所谓诸宫调者 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 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 其间插入一定 的说白 与唱词配合 叙述有人物 情节的长篇故事 而每种宫调 则有若干曲牌联成短套 套曲少则一二 首 多则十多首 这一说唱形式 在宋室南渡后传至南方 南方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 北方的诸宫调多以 琵琶和筝伴奏 故北诸宫调也称 搊弹词 某些作品还冠以 弦索 字样 以示其有别于王氏南诸宫调的 特点 诸宫调又称 话本 其与民间说话是孪生兄弟的艺术种类 作品中出现代言体叙事 与 P206 页 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 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 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联成套曲演唱 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 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 间以说白 来演唱故事 因而容量大为 扩充 音乐变化更为丰富 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 除旁述外 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 诸宫调有南 北诸宫调之分 北诸 宫调又称 弦索 弹词 诸宫调的代表是 刘知远诸宫调 和 西厢记诸宫调 3 3 3 3 正末 正末 正末 正末 末 男角 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正末是元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 相当明以后戏剧里的 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 楔子 正末 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马致远 任风子 第一折 正末扮 任屠同旦李氏上 4 4 4 4 温州杂剧 温州杂剧 温州杂剧 温州杂剧 是南戏的别称也叫永嘉杂剧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是北宋末年至明嘉靖末期 由 最初的 温州杂剧 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 时称 南戏文 南曲 南戏 由于南 戏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 元之前曾将所有戏剧杂伎表演形式称为 杂剧 故早期南戏流传外地 被称为 温 州杂剧 或 永嘉杂剧 5 5 5 5 旦本旦本旦本旦本 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 女主角称为旦 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 分为旦本 末本 一本戏只能由 一人主唱 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元曲又称北曲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元杂剧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一个 楔子 元杂剧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两部分组成 剧本根据角色分旦本和末本两大类 由主角一唱到底 其他 角色均不唱 如 望江亭 一剧是旦本 由正旦谭记儿主唱 正末白士中不唱 汉宫秋 一剧是末本 正末 汉元帝主唱 正旦王昭君则不唱 楔子则可以由主角以外的配角唱 6 6 6 6 南戏南戏南戏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原来是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 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约产 生于北宋末南宋初 其形式有别于北方杂剧 唱腔轻柔婉转 音乐属南曲系统 为南方群众所喜爱 元灭南 宋后 它一度衰微 元代后期杂剧衰落后 它又兴盛起来 形式也趋向成熟和定型 后来发展为明清的传奇 7 7 7 7 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 三国演义 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 即拥护代表仁义的刘备政权 反对代表邪恶的曹操政权 也是 三国演义 主题说之一 宋代以来的民间流传各种三国故事的基本倾向 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 作 者罗贯中将姓刘的刘备看做正统 将曹魏看做篡逆 拥刘反曹有历史渊源 有现实针对性 是作者的理想反 映 是社会道德指归 是人民的理想政治写照 首先它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 书中将刘备写成忠厚仁义的仁君 将曹操写成奸诈残忍的暴君 表明作者时以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和天下归仁的政治观念来指导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行艺术概括的 其次拥刘反曹 的思想倾向是民族思想的反映 三国流传演变的时期 尤其宋元时期 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国演义 对蜀汉的推崇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 意识 最后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 这种封建正统思想也就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思想 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 一姓的统治的思想武器 作者对刘备的肯定和歌颂 很大程度上因为刘备是 汉家苗裔 出于这种封建正统思想 8 8 8 8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水浒传 中梁山泊起义事业的行动口号 表明自己的反抗行为是替上天执行正道 惩治邪恶 奸佞 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 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 第一折 你山上头领 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9 9 9 9 末本 末本 末本 末本 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 如 元曲选 中的 王粲登楼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 如 元曲选 中的 王粲登楼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 如 元曲选 中的 王粲登楼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 如 元曲选 中的 王粲登楼 扬州梦 等 扬州梦 等 扬州梦 等 扬州梦 等 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 称 称 称 称 元杂剧一般由一种脚色主唱 其他脚色只有宾白 由男主角正末 即正生 主唱的称为末本 女主角正旦 主唱的称为旦本 如 汉宫秋 李逵负荆 分别由正末扮的汉元帝与李逵主唱 是末本 窦娥冤 救风 尘 分别由正旦扮的窦娥与赵盼儿主唱 是旦本 元末夏庭芝 青楼集 说 旦本女人为之 末本男子 为之 可见元时已有旦本 末本的名称 本色 本色 本色 本色 明代一些戏曲理论家把本色的概念引入古典剧论 首先 本色被用来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徐渭认 为生活中就有本色与相色之分 本色即正身 相色即替身 戏曲作家应该 贱相色 贵本色 西厢序 其次 本色是对语言的要求 徐渭反对传奇创作中那种文仿经义 语用排偶的 时文气 主张 句句是本色语 10101010 代言体 代言体 代言体 代言体 代言体叙事指摆脱叙事者的视角 直接模拟作品中人物的声口代言体叙事指摆脱叙事者的视角 直接模拟作品中人物的声口代言体叙事指摆脱叙事者的视角 直接模拟作品中人物的声口代言体叙事指摆脱叙事者的视角 直接模拟作品中人物的声口 教材 P210 页 代言体分为狭义的 和广义的两种 狭义的是影视创作和戏剧文学的 剧本文本 体式和戏剧文学演绎的主要表达方式 广义的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2 是故事叙述的基本方式之一 即所有叙事性作品中作者以假托他人的口吻 或代人表述某事而写成的文章 戏曲 代言体 是指戏曲的文体结构 其核心是要弄清楚 谁 代 谁 言说 戏曲 代言体 结构包含着 五种话语言说方式 一是剧作家 代 人物立 言 二是表演者扮演人物 现身说法 代 人物 言 三是 行当 代 剧作家 言 四是剧中人物 代 剧作家 言 五是剧作家巧借 内云 外呈答云 等形式 代 剧场观众 言 11111111 射阳先生存稿射阳先生存稿射阳先生存稿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字汝忠 号射阳居士 他的诗文集称 射阳山人存稿 教材第 四卷 P128 页 12121212 董西厢 董西厢 董西厢 董西厢 是指金代董解元创作的 西厢记诸宫调 为了和王实甫的杂剧 西厢记 区别 故称董西厢 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是在唐代元稹的传奇 莺莺传 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在情节 结局 人物 塑造等方面 都作了较大的修改 最重要的是作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主题 热情歌颂崔张二人大胆追求 爱情 并以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代替莺莺被抛弃作为故事的结局 同时红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 并由此而 成为王实甫所作 西厢记 的蓝本 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代文人董解元所写的 西厢记诸宫 调 改编自元稹的 莺莺传 是悲剧结局 教材 P207 页 13131313 四大南戏四大南戏四大南戏四大南戏 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 简称 荆 刘 拜 杀 是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 狗记 四部南戏的合称 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 四大南戏 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 表 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 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 提高了南戏在曲坛 的地位 尤其在情节安排 人物塑造 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对后来的南戏 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与 琵琶记 一起 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 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14141414 曲状元 曲状元 曲状元 曲状元 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名声很大 有 曲状元 之称 他既是当时名士 又从事杂剧 散曲创作 亦雅亦俗备受四方人士钦羡 其作品有 汉宫秋 陈抟高卧 任风子 青衫泪 岳阳楼 等传世 有散曲作品集 东篱乐府 传世 明主权 太和正音谱 群英所编杂剧 将他列于元人之首 明臧懋循将他 的 汉宫秋 置于 元曲选 之首 天一阁本 录鬼薄 贾仲明补挽词云 万花从里马神仙 百世集中说致 远 四方海内皆钦羡 战文场曲状元 姓名香贯满梨园 曲状元 由此得名 教材 P243 页 15151515 戏文 戏文 戏文 戏文 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 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 旧名 永嘉 故又被称为 温州杂剧 永嘉戏曲 亦称 南词 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 简称之为 南戏 在南戏作品中 琵琶记 最为出众 教材 P275 16161616 温州杂剧温州杂剧温州杂剧温州杂剧 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 繁衍而成的 性质相类的民间艺术的总称 因多用南曲演 唱 故名 又因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 古称永嘉 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指在 明代永乐年间官修的 永乐大典 中收录的三种宋元戏文 有三种南戏 它们是 张协状元 宦门子弟错 立身 小孙屠 这三种戏文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旧貌 无论在语言 情节方面 还是在曲牌运用 脚色 安排方面 都表现出鲜明的早期南戏特色 质率古朴 简素无华 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戏文三种 为今存 最早南戏剧本 虽然在艺术上还比较幼稚 粗糙 但在戏剧史上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的价值 17171717 话本话本话本话本 宋元时期 话本小说大放异彩 话本来自民间 产生于口头文学的 说话 艺术 这里所说的 话 是故事的意思 说话 就是讲故事 话本的出现 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和开拓 18181818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又名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说经话本 作者不详 世多 以为宋刊 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 全书三卷 17 段 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 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 原本 描写唐僧取经故事中都是以唐僧为主人公 而在这本话本中则改为猴行者 孙悟空的原型 他为扶助三藏 法师大显神通 但情节比较简单 无猪八戒形象 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写 可能为沙僧原型 略具明代小说 西 游记 的雏形 大约刊印于南宋大约刊印于南宋大约刊印于南宋大约刊印于南宋 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说经的话本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说经的话本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说经的话本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说经的话本 也有人认为产生于宋元时期也有人认为产生于宋元时期也有人认为产生于宋元时期也有人认为产生于宋元时期 标志着取经故事发展标志着取经故事发展标志着取经故事发展标志着取经故事发展 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全书分十七节全书分十七节全书分十七节全书分十七节 每节字数不等每节字数不等每节字数不等每节字数不等 第一节缺 书中已出现了化为白衣袖士是猴行者和深沙神 即是后来 西第一节缺 书中已出现了化为白衣袖士是猴行者和深沙神 即是后来 西第一节缺 书中已出现了化为白衣袖士是猴行者和深沙神 即是后来 西第一节缺 书中已出现了化为白衣袖士是猴行者和深沙神 即是后来 西 游记游记游记游记 中孙悟空和沙僧的雏形中孙悟空和沙僧的雏形中孙悟空和沙僧的雏形中孙悟空和沙僧的雏形 但还没有猪八戒但还没有猪八戒但还没有猪八戒但还没有猪八戒 在取经故事中显然已经融入了不少明间传说在取经故事中显然已经融入了不少明间传说在取经故事中显然已经融入了不少明间传说在取经故事中显然已经融入了不少明间传说 此书篇幅不大此书篇幅不大此书篇幅不大此书篇幅不大 约一万六千字约一万六千字约一万六千字约一万六千字 情节离奇而比较简单 文白夹杂 描写也比较粗糙 但取经故事已初具轮廓 为 西游记 的最后写定打下了重要基础情节离奇而比较简单 文白夹杂 描写也比较粗糙 但取经故事已初具轮廓 为 西游记 的最后写定打下了重要基础情节离奇而比较简单 文白夹杂 描写也比较粗糙 但取经故事已初具轮廓 为 西游记 的最后写定打下了重要基础情节离奇而比较简单 文白夹杂 描写也比较粗糙 但取经故事已初具轮廓 为 西游记 的最后写定打下了重要基础 诗话 词话常用的涵义是指评论诗或词 诗人或词人 诗或词的流派及有关本事等内容的著作 在话本或说唱故事中 也 有用诗话 词话来命名的 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二 不定项选择题二 不定项选择题二 不定项选择题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唐诗宋词元曲 这一说法中的 元曲 主要指元代的 C C C C A 诗B 词C C C C 杂剧 杂剧 D 民歌 2 元杂剧的发展一般分为 A A A A 个时期 A A A A 二 二 B 三三C 四D 五 起源于原始社会歌舞 萌芽 两汉百戏 六朝歌舞 唐宋大曲 形成期 唐宋辽金时期起源于原始社会歌舞 萌芽 两汉百戏 六朝歌舞 唐宋大曲 形成期 唐宋辽金时期起源于原始社会歌舞 萌芽 两汉百戏 六朝歌舞 唐宋大曲 形成期 唐宋辽金时期起源于原始社会歌舞 萌芽 两汉百戏 六朝歌舞 唐宋大曲 形成期 唐宋辽金时期 教材认为杂剧发展分为前期 后期 3 单刀会 一剧主要歌颂了 C C C C 智勇双全的品格 A 刘备 B 诸葛亮 C C C C 关羽 关羽 D 张飞 4 荆刘拜杀 中与关汉卿杂剧同名的一部是 C C C C A 荆钗记 B 白兔记 C C C C 拜月亭 拜月亭 据关汉卿杂剧 闺怨佳人拜月亭 改编 D 杀狗记 5 下列作品属于关汉卿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3 A A A A 蝴蝶梦 蝴蝶梦 B B B B 金 金线线池 池 C C C C 调风月 调风月 D 丽春堂 王实甫 1 感天动地窦娥冤 四折一楔子 2 望江亭中秋切鲙 共四折 3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共四折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四 折一楔子 5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四折一楔子 6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四折一楔子 7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四折一楔子 8 温 太真玉镜台 四折 9 尉迟恭单鞭夺槊 四折一楔子 10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四折 11 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四折 12 刘 夫人庆赏五侯宴 五折一楔子 13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四折 14 山神庙裴度还带 四折一楔子 15 状元堂陈母教子 四折 一楔子 16 闺怨佳人拜月亭 原本未分折目 实应为四折一楔子 17 诈妮子调风月 四折 18 关张双赴西蜀梦 6 赵盼儿是 A A A A 塑造的一个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 A A A A 关汉卿 关汉卿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B 白朴 C 马致远 D 王实甫 7 元代杂剧中的 水浒戏 里 A A A A 成就最高 A A A A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 B 黑旋风老收心 C 双献头 D 燕青搏鱼 8 酸甜乐府 是 C C C C 的散曲合集 A 卢挚 姚遂B 乔吉 张可久 C C C C 贯云石贯云石 号酸斋号酸斋号酸斋号酸斋 徐再思 徐再思 甜斋甜斋甜斋甜斋 D 关汉卿 王和卿 9 南戏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南方的 C C C C A 苏州B 杭州 C C C C 温州 温州 D 泉州 10 三国演义 中被评为 三绝 的人物是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刘备 B B B B 诸葛亮 诸葛亮 智绝 智绝 智绝 智绝 C C C C 关羽 关羽 义绝 义绝 义绝 义绝 D D D D 曹操 曹操 奸绝 奸绝 奸绝 奸绝 11 三国演义 中多处写 借 但最具性格化的一 借 是 D D D D A 草船借箭B 孔明借东风 C 刘备借荆州 D D D D 曹操借人头 曹操借人头 12 三国演义 中对曹魏集团有决定性影响的战争是 A A A A C C C C A A A A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B 当阳之战 C C C C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D 彜陵之战 13 三国演义 中最能表现关羽英武不凡的片段是 A A A A A A A A 温酒斩华雄 温酒斩华雄 B 单刀赴会 C 刮骨疗毒 D 封金挂印 14 三国演义 塑成最成功的人物是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刘备 B B B B 诸葛亮 诸葛亮 C C C C 张飞 张飞D D D D 曹操 曹操 15 三国演义 人物中有 义绝 之称的人物是 D D D D A 刘备B 孔明 C 赵云 D D D D 关羽 关羽 16 下列片段中突出诸葛亮智慧形象的是 B B B B A 隆中对 B B B B 空城计 空城计 C 斩马谡 D 借东风 17 三国演义 为了塑造关羽的义士的形象 写了下面一些情节 C C C C D D D D A 温酒斩华雄B 刮骨疗毒 C C C C 挂印封金 挂印封金 D D D D 华容道释曹 华容道释曹 18 三国演义 中 三顾茅庐 一节为了烘托诸葛亮出场 铺写的人物有 A A A AB B B BCDCDCDCD A A A A 书童 书童 B B B B 崔州平 崔州平 C C C C 石广元 石广元 D D D D 黄承彦 黄承彦 19 三国演义 中英雄众多 以勇猛著称的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赵云 赵云 B B B B 张飞 张飞 C C C C 张辽 张辽 D 周瑜 20 三国演义 中作者写得最生动的人物是 B B B B A A A A 曹操 曹操B 诸葛亮C 关羽 D 刘备 21 三国群雄谱中 资质风流 仪容秀丽 的人物是 C C C C A 赵云B 关羽 C C C C 周瑜 周瑜 D 诸葛亮 22 三国英雄中 浑身是胆 的人物是 D D D D A 关羽B 张辽 C 张飞 D 赵云 23 水浒传 中形象性格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人物是 D D D D A 晁盖B 宋江 C 卢俊义 D D D D 林冲 林冲 24 水浒传 中最具革命性的典型形象是 D D D D A 鲁智深 B 武松 C 林冲 D D D D 李逵 李逵 25 水浒传 中走过了曲折道路最终才上了梁山的人物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宋江 宋江 B B B B 林冲 林冲 C C C C 杨志 杨志 D 李逵 26 水浒传 的版本系统相当复杂 D D D D 删改的七十回本在清代很流行 A 高儒 B 李贽 C 脂砚斋 D D D D 金圣叹 金圣叹 金圣叹腰斩水浒 27 水浒人物中有着共同出身 且都武艺高强的英雄是 A A A A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林冲 林冲 B 鲁智深 C C C C 杨志 杨志 D D D D 武松 武松 28 水浒传 问世之前 梁山英雄的绰号就已在民间传播 醉翁谈录 中就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等 A A A A 青面兽 青面兽 B B B B 花和尚 花和尚 C C C C 武行者 武行者 D 及时雨 29 水浒传 中立誓 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 不明道德的人 的英雄是 D D D D A 林冲B 鲁智深 C 李逵 D D D D 武松 武松 30 下列杂剧中以封建帝王为主角的戏是 B B B B C C C C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4 A 单刀会 B B B B 梧桐雨 梧桐雨 C C C C 汉宫秋 汉宫秋 D 赵氏孤儿 31 散曲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语言典雅优美 B B B B 直抒情怀 直抒情怀 C C C C 粗犷豪放 粗犷豪放 D D D D 轻视礼教 轻视礼教 32 散曲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B B B B 诗歌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诗歌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C C C C 新的汉语体系的形成 新的汉语体系的形成 D D D D 宋词的衰落 宋词的衰落 33 水浒传 中性格粗直豪放的人物有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林冲 B B B B 鲁智深 鲁智深 C C C C 武松 武松 D D D D 李逵 李逵 34 水浒传 中宣扬忠义思想的情节表现为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改 改 聚义厅聚义厅 为为 忠义堂忠义堂 B B B B 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 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 C C C C 九天玄女教诲宋江 九天玄女教诲宋江 D D D D 梁山义军攻打方腊 梁山义军攻打方腊 35 水浒传 中希望 一刀一枪 博个封妻荫子 而最终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C C C C A 林冲B 宋江 C C C C 杨志 杨志 D 鲁智深 36 西游记 塑造的孙悟空 猪八戒形象融合了 A A A A B B B B 等多种特征 A A A A 动物性 动物性 B B B B 社会性 社会性 C C C C 传奇性 传奇性 D 荒诞性 37 西游记 中最具人性品位的一位人物是 A 唐僧B 孙悟空 C 猪八戒 D 沙和尚 38 下面故事发生于 西天取经 途中的有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大闹天宫 B B B B 偷吃人参果 偷吃人参果 C C C C 葫芦装天 葫芦装天 D D D D 误入小雷音 误入小雷音 39 西游记 中西天取经集团里的中心人物是 D D D D A 唐僧 B 沙和尚 C 猪八戒 D D D D 孙悟空 孙悟空 40 吴承恩 西游记 问世之前 元末明初文人 C C C C 已写有 西游记杂剧 A 罗贯中B 朱有燉 C C C C 杨讷 杨讷 字景贤 D 贾仲名 41 西游记 中的唐僧实际上是封建时代 C C C C 的写照 A 佛教徒B 小官吏 C C C C 读书人 读书人 D 统治者 42 西游记 中孙悟空出世由下面情节组成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大闹天宫 B B B B 大闹龙宫 大闹龙宫 C C C C 大闹冥司 大闹冥司 D D D D 大闹花果山 大闹花果山 43 元朝的文学创作 一般而言 C C C C 成就最大 A 诗歌 B 词 C 杂剧 D 散曲 44 元杂剧在演唱形式上是 A A A A A A A A 一人 一人主主唱唱 B 对唱 C 合唱 D 自由入唱 45 录鬼簿 中称 名香天下 声振闺阁 的一位剧作家是 D D D D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白朴 D D D D 郑光祖 郑光祖 46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是元代 D D D D 的散曲集 A 关汉卿 B 王和卿 C 马致远 D D D D 张养浩 张养浩 47 高明在 琵琶记 全力歌颂的人物是 A A A A A A A A 赵五娘 赵五娘 B 王瑞兰 C 蒋瑞莲 D 钱玉莲 48 琵琶记 最能表现赵五娘贤德形象的片段是 D D D D A 琴诉荷池B 麻裙包土 C 剪发葬亲 D D D D 糟糠自厌 糟糠自厌 49 琵琶记 中被后人评为 古井不波 的一位人物是 D D D D A 蔡伯喈 B 牛丞相 C 张太公 D D D D 牛小姐 牛小姐 古井不波 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 比喻心境沉寂 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 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 50 元杂剧的基本类型有 A A A ABCBCBCBC A A A A 公案剧 公案剧 B B B B 风情剧 风情剧 C C C C 神道剧 神道剧 D 武侠剧 武侠为小说中的概念词 豪侠是杂剧中的概念词 一般从体裁上上分为悲剧 喜剧 从题材上分为公案戏 历史戏 豪侠剧 爱情戏 社会戏 神话戏 51 下列表达窦娥情怀的唱词是 A A A A B B B B A A A A 满腹闲愁 数年禁受 天知否 满腹闲愁 数年禁受 天知否 B B B B 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 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 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 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 C 我这里粉颈低垂 蛾眉频蹙 芳心无那 D 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 捱一刻似一夏 52 下列评论 西厢记 正确的说法是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鞭挞了张生的负心行为 B B B B 歌颂了崔莺莺对礼教的反叛 歌颂了崔莺莺对礼教的反叛 C C C C 赞美了红娘成人之美的品德 赞美了红娘成人之美的品德 D D D D 大团圆的结局表现了作者的局限 大团圆的结局表现了作者的局限 53 西厢记 中的崔莺莺为了追求爱情 冲破了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封建门第观念 封建门第观念 B B B B 功名利禄之想 功名利禄之想 C C C C 内心的束缚 内心的束缚 D D D D 红娘的拘系 红娘的拘系 54 元杂剧中的女性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的人物是 A A A A C C C C D D D D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5 A A A A 崔莺莺 崔莺莺B B B B 王瑞兰 王瑞兰 闺怨佳人拜月亭 C C C C 李千金 李千金 白朴 墙头马上 D D D D 张倩女 张倩女 郑光祖 倩女离魂 55 西厢记 的蓝本是唐代传奇 A A A A A A A A 会真记 会真记 B 女娃传 C 霍小玉传 D 离魂记 发展流变 西厢记 源于唐元稹的传奇 莺莺传 秦观 毛滂 转踏调笑 赵令畤的鼓子词 商调 蝶恋花 会真 记 宋杂剧 莺莺六幺 金院本 红娘子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 西厢记 56 西厢记 中的张生是怎样一个人 A A A A B B B B D D D D A A A A 诚恳 热情 诚恳 热情 B B B B 银样蜡枪头银样蜡枪头 C 始乱佟弃的负心者 D D D D 志诚种 志诚种 57 白朴留存至今的杂剧有 A A A A B B B B A A A A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 B B B B 梧桐雨 梧桐雨 C 汉宫秋 D 拜月亭 白朴写过 15 种剧本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唐明皇游月宫 韩翠颦御水流红叶 薛琼夕月夜银筝怨 汉 高祖斩白蛇 苏小小月夜钱塘梦 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楚庄王夜宴绝缨会 崔护谒浆 高祖归庄 鸳鸯间墙头马上 秋 江风月凤凰船 萧翼智赚兰亭记 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 盛世新声 著录的 李克用箭射双雕 残折 共 16 本 58 马致远以写 神仙道化 剧著名 下列作品哪些是 E E E E A A A A 岳阳楼 岳阳楼 B B B B 任风子 任风子 C C C C 陈抟高卧 陈抟高卧 D 青衫泪 E E E E 黄粱梦 黄粱梦 59 在文学史上并称的散曲家是 ABCABCABCABC A A A A 卢挚 姚遂 卢挚 姚遂 B B B B 关汉卿 王和卿 关汉卿 王和卿 C C C C 乔吉 张可久 乔吉 张可久 曲中李杜 D 贯云石 徐再思 60 散曲兴盛的原因主要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B B B B 胡乐流布 胡乐流布 C C C C 诗体发展 诗体发展 D D D D 汉语体系渐成 汉语体系渐成 61 对元代杂剧作家做了较全面记载的一部典籍是 B B B B A 青楼集 B B B B 录鬼簿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元曲选 62 关汉卿的作品中塑造得最突出的人物形象是 D D D D A 清廉官吏B 下层贫民 C 市井无赖 D D D D 各层妇女 各层妇女 63 C C C C 是元代包公戏中最成功的作品 A 灰阑记 B 鲁斋郎 C C C C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D 蝴蝶梦 64 东篱乐府 是 C C C C 的散曲集 A 关汉卿B 王和卿 C C C C 马致远 马致远 D 白朴 65 元末四大南戏中叙写主人公发迹变泰的一部戏是 B B B B A 荆钗记 B B B B 白兔记 白兔记 C 拜月亭 D 杀狗记 66 关汉卿作品中以写底层妇女生活斗争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救凤尘 救凤尘 B B B B 谢天香 谢天香 C C C C 望江亭 望江亭 D D D D 拜月亭 拜月亭 关汉卿笔下反映妇女生活与斗争的作品 主要有 窦娥冤 救风尘 调风月 谢天香 望江亭 拜月亭 分别塑造 了窦娥 赵盼儿 燕燕 谭记儿 王瑞兰这样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67 元杂剧中人神恋爱的代表作品是 C C C C D D D D A 潇湘夜雨 B 倩女离魂 C C C C 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 尚仲贤 尚仲贤 尚仲贤 尚仲贤 D D D D 张生煮海 张生煮海 李好古 李好古 李好古 李好古 68 下列作品属于散曲集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东篱乐府 东篱乐府 B B B B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C C C C 小山乐府 小山乐府 D 东坡乐府 69 早期南戏中鞭挞负心者为主题的作品是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赵贞女 赵贞女 B B B B 王魁负桂英 王魁负桂英 C C C C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D 小孙屠 公案戏 包拯公案戏 包拯公案戏 包拯公案戏 包拯 70 下列情节中以武松为主角的是 B B B B D D D D A 拳打镇关西B B B B 醉打蒋门神 醉打蒋门神C 大闹野猪林 D D D D 大闹飞云浦 大闹飞云浦 71 对元杂剧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的前代文学形式是 D D D D A 汉乐府B 唐传奇 C 宋杂剧 D D D D 金诸宫调 金诸宫调 金院本和诸宫调 金院本和诸宫调 金院本和诸宫调 金院本和诸宫调 72 据文献记载 A A A A 常常 躬践排场 面傅粉墨 有丰富的表演经历 A A A A 关汉卿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王实甫 73 贾仲明 录鬼簿 吊词中称颂的 作词章 风韵美 士林中 等辈优低 指的是 C C C C A 白朴 B 马致远 C C C C 王实甫 王实甫 D 郑光祖 明初的贾仲明写了一首哀掉王实甫的曲 74 下列作品集属于散曲集的是 C C C C A 乐府诗集 B 东坡乐府 C C C C 东篱乐府 东篱乐府 D 诚斋乐府 75 元末南戏中以写爱情而著名的是 B B B B A 琵琶记 B B B B 荆钗记 荆钗记 C 拜月亭 D 白兔记 76 在文学史上被称为 南戏之祖 的作品是 C C C C A 赵贞女 B 张协状元 C C C C 琵琶记 琵琶记 D 拜月亭 后人称 琵琶记 为后人称 琵琶记 为后人称 琵琶记 为后人称 琵琶记 为 词曲之祖词曲之祖词曲之祖词曲之祖 它实为元代剧坛之殿军 开明代戏曲之先声 它实为元代剧坛之殿军 开明代戏曲之先声 它实为元代剧坛之殿军 开明代戏曲之先声 它实为元代剧坛之殿军 开明代戏曲之先声 P284P284P284P284 77 下列叙述属于元杂剧体裁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每剧四折 每剧四折 B B B B 时有楔子 时有楔子 C C C C 一人 一人主主唱唱 D 没有宾白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6 78 下列剧中人物属于关汉卿笔下的有 A A A ABCBCBCBC A A A A 宋引章 宋引章B B B B 谭记儿 谭记儿 C C C C 王瑞兰 王瑞兰D 赵五娘 琵琶记 79 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多用修辞是 A A A ACDCDCDCD A A A A 对偶对偶 B 拟人 C C C C 夸张夸张 D D D D 比喻比喻 把泪比作滔滔不绝的河水 恨比作高大巍峨的山 峰 在比喻基础上又运用夸张 这河水使九曲黄河都满了 这山峰使三峰华岳都显得低矮了许多 80 下列剧作属于 末本 戏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单刀会 单刀会 B B B B 梧桐雨 梧桐雨 C C C C 汉宫秋 汉宫秋 D D D D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81 下列杂剧中有包公形象的是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鲁斋郎 鲁斋郎 B B B B 蝴蝶梦 蝴蝶梦 C C C C 灰阑记 灰阑记 D D D D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82 早期南戏中鞭挞负心者的有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A A 赵贞女 赵贞女 B B B B 王魁负桂英 王魁负桂英 C C C C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D 小孙屠 83 下面场面中以鲁智深为主角的是 A A A A C C C C A A A A 拳打镇关西 拳打镇关西 B 醉打蒋门神 C C C C 大闹野猪林 大闹野猪林 D 大闹飞云浦 84 明代万历时期 长篇小说创作十分繁荣 有以下各种小说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A A A A 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 B B B B 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 C C C C 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 D D D D 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 85 对元代杂剧作家做了较全面记载的一部典籍是 B B B B A 青楼集 B B B B 录鬼簿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元曲选 86 明初贾仲明称颂为 驱梨园领袖 总编修帅首 捻杂剧班头 的作家是 A A A A A A A A 关汉卿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王实甫 87 白朴的 B B B B 虽乏思想光彩 却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A 墙头马上 B B B B 梧桐雨 梧桐雨 C 汉宫秋 D 拜月亭 88 元杂剧中很早就传入欧洲的一部悲剧是 C C C C A 窦娥冤 B 汉宫秋 C C C C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D 潇湘夜雨 89 徐渭在 南词叙录 中誉为 戏文之首 的南戏是 A A A A A A A A 赵贞女 赵贞女 B 王魁 C 张协状元 最早的南戏作品 D 琵琶记 词曲之祖词曲之祖词曲之祖词曲之祖 90 荆 刘 拜 杀 四部南戏中宣扬 妻贤夫祸少 主题的是 D D D D A 荆钗记 B 白兔记 C 拜月亭 D D D D 杀狗记 杀狗记 91 下列作家中属于 元曲四大家 这一说法中的有 A A A ABCBCBCBC A A A A 关汉卿 关汉卿 B B B B 马致远 马致远 C C C C 王实甫 王实甫 D 高明 关 王 马 白关 王 马 白关 王 马 白关 王 马 白 教材教材教材教材 P239P239P239P239 91 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两句所用修辞手法是 A A A ACDCDCDCD A A A A 对偶 对偶 B 拟人 C C C C 夸张 夸张 D D D D 比喻 比喻 93 下列剧作有 诗剧 之称的是 A 救风尘 B B B B 梧桐雨 梧桐雨 C 拜月亭 D D D D 汉宫秋 汉宫秋 94 下列作品中有包公这一清官形象的有 A A A ABCDBCDBCDBCD A A A A 鲁斋郎 鲁斋郎 B B B B 蝴蝶梦 蝴蝶梦 C C C C 灰阑记 灰阑记 D D D D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四 填空题四 填空题四 填空题四 填空题 1 元代杂剧作家自发组织的创作团体叫 书会书会书会书会 2 关汉卿的 调风月 写的是婢女的爱情 拜月亭 拜月亭 拜月亭 拜月亭 玉镜台 则写的是小姐的爱情 3 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是我国戏剧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4 救风尘 一剧主要描写了赵盼儿赵盼儿赵盼儿赵盼儿搭救同伴 宋引章宋引章宋引章宋引章 向纨绔子弟周舍展开斗争的故事 5 文学史对元杂剧的评论向有 本色派本色派本色派本色派 代表人物 关汉卿 和 文采派文采派文采派文采派 代表人物 王实甫 郑光祖 之分 6 救风尘 主要描写了赵盼儿赵盼儿赵盼儿赵盼儿搭救同命姊妹 向纨绔子弟周舍展开斗争的故事 7 杂剧有时为了剧情需要 在中间或剧首加上一个片段 叫 楔子楔子楔子楔子 8 文学史通称的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和王实甫王实甫王实甫王实甫 也有认为是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和郑光祖 9 西厢记 西厢记 西厢记 西厢记 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 10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 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表达了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闷 王实甫 西厢记 11 文学史上盛称的两部 诗剧 是 梧桐雨 梧桐雨 梧桐雨 梧桐雨 和 汉宫秋 汉宫秋 汉宫秋 汉宫秋 12 荆钗记 正面歌颂了读书人 王十朋王十朋王十朋王十朋 的形象 13 朱元璋赞为 珍羞之属 俎豆之间亦不可少 的一部南戏是 琵琶记 琵琶记 琵琶记 琵琶记 14 元代盛行的散曲实际上是一种新体诗 它从形式上可分为 小令小令小令小令 和 套数套数套数套数 15 汉宫秋 汉宫秋 汉宫秋 汉宫秋 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与 梧桐雨 可称姊妹篇 16 睢景臣的散套 高祖还乡高祖还乡高祖还乡高祖还乡 以漫画手法嘲弄了封建社会 神圣至尊 17 三国演义 中的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作者通过他 体现了军事斗争中的最高策略是斗智不斗力斗智不斗力斗智不斗力斗智不斗力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设空城计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与对手的斗争中 他总是善于把握全局 随机应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 元明文学试题元明文学试题08 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刘凯荣7 变 因势利导 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运筹于帷幄之中 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18 三国演义 中作者正面描写的政治集团是 刘备 刘备 蜀汉 蜀汉 蜀汉 蜀汉 19 三国演义 中作者表现了较为鲜明的思想倾向 就是 拥刘反曹拥刘反曹拥刘反曹拥刘反曹 20 三国演义 里 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 是智慧的化身 作者通过他表现了政治军事斗争中的策略是 21 在水浒英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 林冲林冲林冲林冲 这一形象最具有典型意义 22 西游记 中的神佛形象 虽然位居仙界 却大都带有浓厚的人间色彩人间色彩人间色彩人间色彩 23 吴承恩笔下的 唐玄奘唐玄奘唐玄奘唐玄奘不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儒生 10 吴承恩笔下的 唐僧唐僧唐僧唐僧 不仅是一个佛教徒 身上还表现出封建儒生的精神气质 24 元代水浒戏的 双壁 是存世之的 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双献功 与康进之的 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梁山泊黑旋风负荆 李逵负荆李逵负荆李逵负荆李逵负荆 25 红娘红娘红娘红娘是 西厢记 中一个主要人物 是作品对封建礼教极具冲击力的光辉形象 26 西厢记 是在金代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基础上创作而成 故人们把前者简称为 董西厢 董西厢 董西厢 董西厢 后 者简称为 王西厢 王西厢 王西厢 王西厢 27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 是元人水浒戏中的代表作 其中塑造的形象 纯真烂漫 纯朴憨厚 28 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 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 表达了张倩女张倩女张倩女张倩女的反抗精神 29 高明在 琵琶记 开头就提出了他的创作思想 不关风化体 纵好也徒然纵好也徒然纵好也徒然纵好也徒然 30 元散曲家贯云石号酸斋 徐再思号甜斋 两人散曲合称为 酸甜乐府 酸甜乐府 酸甜乐府 酸甜乐府 31 水浒传 一开始就揭露了 乱自上作乱自上作乱自上作乱自上作 和 奸逼民反奸逼民反奸逼民反奸逼民反 的社会现实 从而揭示了人民革命的必然性 32 逼上梁山 的社会现实在水浒英雄人物林冲林冲林冲林冲的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33 水浒传 塑造人物注意 共性共性共性共性 与 个性个性个性个性 的统一 如林冲 鲁达 杨志同是军官出身 但却各具性情 34 钟嗣成钟嗣成钟嗣成钟嗣成 的 录鬼簿 基本上反映了元代杂剧创作的面貌 35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是 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 散曲的代表作 诗酒风月诗酒风月诗酒风月诗酒风月 是他性格的生动写照 36 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钟 无语怨东风 表达了 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 兰闺寂寞的情怀 37 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早在 18 世纪就传入欧洲 38 南戏在题材上的显著特征是以写 婚恋爱情婚恋爱情婚恋爱情婚恋爱情 故事为主 39 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关汉卿 一生致力于散曲创作 留下了作品八百多首 为元曲家之首 40 小梅香伏侍的勤 老夫人拘系的紧 反映了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崔莺莺对环境束缚的不满 反感 西厢记 41 今存元人 包公戏 里最优秀的作品当推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陈州粜米 42 尚仲贤的 柳毅传书 和李好古的 张生煮海 是元代神话剧的代表作 神话剧之 双璧 43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元代诗人 王冕王冕 墨梅 的咏梅名句 44 被誉为 秋思之祖 的散曲名作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的作者为马致远马致远马致远马致远 45 王实甫的 西厢记王实甫的 西厢记王实甫的 西厢记王实甫的 西厢记 关汉卿的 拜月亭关汉卿的 拜月亭关汉卿的 拜月亭关汉卿的 拜月亭 白朴的 墙头马上白朴的 墙头马上白朴的 墙头马上白朴的 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合称为元杂 剧的四大爱情剧 四大爱情剧 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 窦娥冤关汉卿的 窦娥冤 马致远的 汉宫秋马致远的 汉宫秋 白朴的 梧桐雨白朴的 梧桐雨 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 桃花扇 窦娥冤 牡丹亭 西厢记 古代四大爱情悲剧 孟姜女 白蛇传 牛郎织女 梁祝 五 简答题五 简答题五 简答题五 简答题 1 1 1 1 王西厢王西厢王西厢王西厢 对对对对 董西厢董西厢董西厢董西厢 有哪些突破 有哪些突破 有哪些突破 有哪些突破 王实甫 西厢记 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 西厢记诸宫调 同时又对 西厢记诸宫调 作了新的发展 第一 删减第一 删减第一 删减第一 删减 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 使结构更完整 情节更集中 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 使结构更完整 情节更集中 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 使结构更完整 情节更集中 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 使结构更完整 情节更集中 例如 在 西厢记诸宫调 中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一事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