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全球创业型经济研究报告 目录 1.导言 . 2 1.1 基本概念 . 3 1.1.1 创业 . 3 1.1.2 创业者 . 4 1.1.3 创业精神 . 4 1.1.4 创业型企业 . 5 1.1.5 创业型经济 . 6 1.1.6 创业环境 . 6 1.1.7 创业政策 . 7 1.1.8 创业教育 . 8 1.2 创业经济兴起的缘由 . 9 1.2.1 宏观方面的原因 . 9 1.2.2 微观方面的原因 . 10 1.3 创业型经济的重要性 .11 1.3.1 促进经济发展 .11 1.3.2 增加就业岗位 . 12 1.3.3 实现科技进步 . 12 2.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起源、本质及概念模型 . 13 2.1 创业型经济的起源 . 13 2.1.1 企业家生产要素的非独立地位 . 14 2.1.2 企业家 “ 市场发现者”功能的确立 . 15 2.1.3 企业家生产要素的独立地位 . 17 2.2 创业型经济的本质 . 18 2.2.1 生产要素以企业家禀赋为核心 . 18 2.2.2 新创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 19 2.2.3 融资方式以风险投资为主 . 20 2.2.4 经济增长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为主要途径 . 20 2.3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模型 . 21 2.3.1 Wennekers 和 Thurik 模型 . 21 2.3.2 全球创业观察( GEM)概念模型 . 22 3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美中概况 . 23 3.1 美国创业型经济典型模式:硅谷模式 . 23 3.1.1 硅谷模式的历史由来 . 23 3.1.2 硅谷模式的种类 . 25 3.1.3 硅谷模式的成功因素 . 29 3.2 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及挑战 . 38 3.2.1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 39 3.2.2 中国创业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40 4.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 . 42 4.1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教育 . 43 4.1.1 美国创业教育简史 . 43 4.1.2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型 . 44 4.1.3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实践 . 45 本报告属于非公开发表作品,使用时请注意“著作权法”相关规定。 2 4.2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英国创业教育 . 49 4.2.1 英国创业教育兴起动因 . 49 4.2.2 英国创业教育模型 . 50 4.2.3 英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实践 . 51 4.3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 53 4.3.1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53 4.3.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 54 4.3.3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 56 5.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政策 . 57 5.1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美国创业政策 . 57 5.1.1 新创企业政策 . 58 5.1.2 中小企业延伸政策 . 60 5.1.3 特殊(弱势)群体创业政策 . 64 5.1.4 整体宏观政策 . 66 5.2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欧盟创业政策 . 72 5.2.1 中小企业( SMEs)延伸政策 . 73 5.2.2 利基( Niche)创业政策 . 80 5.2.3 新企业创建政策 . 83 5.2.4 整 体创业政策 . 86 5.3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 92 5.3.1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现状 . 93 5.3.2 中国创业政策 发展的挑战 .100 5.3.3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对策 .102 1.导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创业 ( entrepreneurship) 引起了研究人员与公共政策决策者们的密切关注。从全球范围来说,当人类进入 2l 世纪后,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创业的核心是将思想转化为经济机遇的活动。创业是创新和变 化的源泉,刺激了生产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创业型经济 ” 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创业中实现了就业的增长 ,技术的进步 。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创业政策能够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初期经历的工业结构向更少集中化和更多分散化的转变,集中表现为各国创业比率的增加。(图 1) 3 图 1 经合组织( OECD)六国的创业率(企业主相对于劳工总数的比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化导致全球竞争的加强,创业已成为 21 世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既有研究表明,当前讨论的“创业型经济” 主要的对象是发达国家,创业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政策决策者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对于面临“贫困、就业”难题,努力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借鉴欧美经验,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正因为此,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与 KAB 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全球创业型经济的初步研究,该研究主要关注四个领域:第一,创业型经济的基础理论:起源、本质和模型;第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美中概况;第三,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教育;第四,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国别创业政策。 1.1 基本概念 1.1.1 创业 英汉 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中,“创业”的英文单词是“ enterprise,其含义为“一种商业组织或者一种可以赢利的计划。” 熊彼特( Schumpeter)对创业的定义是:“强调革新,包含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新的组织形式。财富就是在满足新的需求的革新的活动中被创造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者可以被视为那些将各种不同的因素组合在一项革新性的活动中,并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人。同时,他们也希望实现的价值要超越原来的各因素的价值总和,并且能够创造出新财富。”。美国百森商学院被誉为“创业教育之父”的蒂 蒙斯( Timmons)认为,“创业不仅仅意味着创办企业、筹集资金和提供就业机会,也不只等同于创新、创造和突 摘自 Audretsch & Thurik( 2004)。 普洛克特 .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 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812、 815. 4 破。”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认为,“把创业仅仅理解为创建新企业是片面的,创业的本质更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精神是创新的源泉。” 彭继华认为,狭义的创业是仅指创办企业;广义的创业是指人们根据社会需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立一种事业,或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创业是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开创新企业或改进原企业的一种市场活动。 1.1.2 创业者 企业家最早由康替龙( R.Cantillon) 1755 年引入经济学,创业者就是采取风险以及可能正当的分配利润的人。按照熊彼特 (Schumpeter )的说法,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其作用在于创新,或“实现新的组合”。哈耶克和柯兹纳强调企业家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方面的作用,企业家对利益机会很敏感,并且随时准备通过套利性的经营活动来利用这些机会,这就使他成为“市场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利本斯坦认为,企业家就是避免别人或他们所属的组织易于出现的低效率,从而取得成功的人。奈特认为企业家是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 决策的人,并必须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卡森把企业家定义为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判断性决策的人。 综上,创业者,开拓性地将商业机会转变为经济实体,并扮演经济实体中组织、管理、控制、协调等关键角色的个人。 1.1.3 创业精神 熊彼特认为创业精神系“创造的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力量,是一个被新商品或新服务引进而分裂的财富、将资源由现存公司转移,新公司因此而成长的过程。企业创业精神与既存企业进入新事业、在组织脉络中提倡新的产品创意和组织的观点、营运过程中充满着创业哲学三个现象密切相关 。 Lumpkin 和 Dess 将创业精神区分成五个方面:自治,创新能力,风险承受,事前因应能力和竞争主动性。 Miller( 1983)认为,创业精神不仅可以指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指企业的行为特征。 Shaker A.Zahra & Donald O.Neubaum( 2000)提出,公司创业精神体现在一个公司整体的创新与风险创业行为上,对组织的革新、新业务的开拓、公司业绩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Miller 认为公司创业精神应包括产品市场创新、风险承担和行动领先三个维度。产品市场 张玉利,李乾文,李剑力 .创业管理研究新观点综述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5): 1. 彭继华 .论创业教育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新领域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5 11. 约翰 .伊特韦尔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162 163. 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1): 135-172. Miller, D.(1983).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29, No. 7, 770-791. Zahra, S. A. & Garvis, D. M.(2000).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hosti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5, 469-492. 5 创新包括新产品开发、产品改 进、新生产方法和流程的发明等。风险承担倾向是区别创业型企业家与工人的最主要因素, Dessetal( 1997)认为创业战略必须具有大胆、直接、机会追逐的风格,并且必须具有风险承担和大胆尝试的特征。行动领先是指创业者试图领导而还是跟随竞争者,在追求机遇的过程中,敢于尝试并且非常大胆和激进。 Bostjan antoncio & Robert d. hisrich( 2001)提炼了公司创业精神的四个维度:新业务开创、创新,自我更新,行动领先纬度。 新业务开创是通过重新定位产品或服务来开发新的市场,在公司内部产 生一个新的业务;还包括半自我管理或自我管理的团队或子公司的形成。创新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尤其强调技术的开发和革新。自我更新纬度反应了公司通过主要观念、包括战略性的和公司层面的变革内涵的更新,来进行组织变革。行动领先的企业倾向于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承担风险,在追求机遇的过程中敢于尝试、并非常大胆和激进,试图领导而不是跟随竞争者。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其核心在于超越既有资源限制而对机会的追求( Stevenson, 1999)。创业意味着变革、意味着探寻机会和承担风险,意味着创造顾客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些学者认 为企业家精神包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等 7 种精神特质。 综上,创业精神就是勇于创新、并敢于承担风险的一种精神状态,它类似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 1.1.4 创业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又称为成长型企业或增长型企业,是关注于新兴的创新型产品及过程而得到快速发展的企业。创业型企业可能是由小公司发展壮大的,致力于占领市场份额;创业者经常将收益进行再投资来扩大他们原有的企业或创建新的公司。 高成长性创业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业效率,强劲的竞争力,并且勇于采用新商业模 型,是能迅速进入市场 、 成长速度较快的创业型高技术企业。 该种 企业数量越多, 该 地区的创业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 在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解决就业方面功效卓著。推动高成长性企业的快速增长,将逐步培育为专业领域的 “ 小巨人 ” 和具有技术集成创业能力的 “ 大公司 ” 。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批竞争力很强的高成长型创业企业,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是 由此 发展起来的。 硅谷对于高成长性新兴企业有一个特殊称呼 “ 瞪羚 ” 。 David Birch 将“ 瞪羚企业 ”定 吴道友 .公司创业精神:企业 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1): 55 56. Bostjan antoncic, Robert d. hisrich.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6, 495-552. 李政 .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J .学习与探索, 2005( 2): 194 198. 林左鸣 .弘扬企业家精神、实 现民族复兴 J.中国企业报, 2008 03 11. 6 义为五年内年增长速度至少为 20%的公司。 2005 年第三季度有 17 个 “ 瞪羚企业 ” 坐落于硅谷。 1.1.5 创业型经济 创业型经济( Entrepreneurial economy)相对于管理型经济( Managed economy)而言, 它是基于 企业家的创意和创新, 以新办“创业型公司”为主要途径,微观上实现企业家个体价值,宏观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表现为创业活动多,创新发明与专利多,创业型中小企业多。与传统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较高的创业启动与退出率,较高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较高的经济增长等特征。 如果说,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型为 Q= K L ,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Q= K L R ,创业型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型则为 Q= K L R EE,其中的 E 表示企业家的创新与创业活动。也就是说,驱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主要不是传统资本、劳动,甚至不是科技研发,而是企业家的创意、创新与创业活动。 1.1.6 创业环境 各国的学者都对创业环境的界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嘉特纳从个体、组织、过程和环境四个纬度描述了企业创生框架,认为创业环境由资源的可获得性、周边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的干预及人们创业态度等因素组成。 借鉴嘉特纳的观点,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指在创业者创立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 外部因素及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环境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抽象概念,通常在谈及环境时,首先想到的是环境要素,我们可以把创业环境要素视为创业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 Henri 把创业活动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感性环境要素和理性环境要素。 同时 GEM 报告中对创业环境要素体系有一个较明确的界定,其概念模型把创业环境要素归为九个方面,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另外相关学者还具体研究了区域创业环境要素体系,如 AnnaLee 通过对硅谷地区 移民创业者研究,探讨了当地的创业环境,主要包含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人才市场、地区的社会文化氛围 ; Deborah 从社会文化氛围、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研究了区域创业环境要素体系。 张茉楠 .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态势及主要特征 BOL .http://qdstp/ci/detail.asp?ciid=20081021133723. 宫剑,李政 .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与创业型社会的构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2): 150 158. GARTNERW B: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new venture creation. Th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 HENRI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Helsink: i Helsink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 ANNALEE S: 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EB/OL. 2000-11-2. http: /wwwccis- 7 创业环境主体是创业环境的承载者,如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而功能是环境主体对创业企业所发挥的作用。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具有映射关系,如果结合环境要素来解释功能,可以认为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创业企业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 1.1.7 创业政策 创业政策( Entrepreneurship policy)是为激励一国或地区经济主体的创业精神并促进创业活动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David M.Hart( 2003)认为,创业政策就是为熊彼特式的企业家创新与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措施。 Degadt 认为,支持创业意味着促进创造和创新,从定性角度,塑造更好的创业环境、为新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等,从定量角度,激励更多的人创建企业、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创业政策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和手段能否为其目标群体所理解和感受。 Collins 认为,“创业政策”就是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小企业创立、成 长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创业政策的本质就是刺激创业,其作用是用来减少初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表现在开始前阶段、开始阶段以及开始后 42 个月内的创业过程,通过设计和传递动力、技能和机会这三个要素来鼓励更多的人选择创业,使他们开始步入创业幼儿期和早期阶段。 也就是说,创业政策是指为了鼓励人们创业而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伦德斯特罗姆和史蒂文森( LundstrOm 和 Stevenson, 2001)根据 10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政府角色、创业发展动态等因素,提出了 4 种类型的创业政策。 ( 1)中小企业延 伸政策。实施这类政策的国家有着完善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这些业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对己有中小企业政策的引申和补充。主要涉及创业贷款、融资担保以及创业和中小企业管理培训等。美国和我国台湾是实施这类创业政策较为典型的国家和地区。( 2)细分创业政策。政府针对特定人群有的放矢地采取的措施。一类是弱势群体创业政策。如妇女、青年、少数民族、失业者、土著居民等,他们在获取创业相关信急、获得创业贷款等方面通常处于劣势,创业政策目标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通常采用这种创业政策来促进少数民族和青年创业。二类是技术型 创业政策。这种创业政策瞄准那些具有创建高成长性企业潜力的群体,如科研工作者、ucsdorg/PUBLICATIONS/wrkg15PDF. DeborahM: Community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EB/OL. 2002-12-25. http: /wwwngaorg/ Files/ppt/ATLANTAFORUM_ MACKECOMMUNITYPPT. ACS, ZOLTAN J. A for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 The FSF-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1. DEGADT J. Foramore effective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Perception and feedback as preconditions R. Research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KUB/EHSAL, Brussels, Belgium. Rencontres de Saint-Gall, 2004. COLLINS 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esponses to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Australia 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3(15). Hart, David M., 2003,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Chapter1: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what it is and where it came fro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venson, Lois and Lundstrom, Anders, 2001,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 vol, 1,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李政,邓丰 .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政策模式与结构研究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6): 26 33. 8 发明者、大学毕业生以及具有技术和经验的人员等”,旨在促进具有高科技性、高成长潜力的企业的创建和成长,非常重视研发资助、风险资本支持和基于大学的孵化器,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和研究人员创立高科技公司。爱尔兰是采用这种创业政策最典型的国家,其次是瑞典和澳大利亚。( 3)新企业创建政策。主要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旨在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促进新企业的创立。包括简化企业创立程序,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微型创业贷款和担保、创立企业的相关信急、创业培训及企业 孵化器等。这种政策也鼓励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创业,如年轻人、妇女和失业群体等。西班牙是实施这种创业政策的一个典型。( 4)整体创业政策。整体创业政策是一种综合性创业政策体系,包括创业促进、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融资、创业支持和目标群体战略六个方面,即旨在加强创业文化和创业能力。实施这种创业政策的国家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设立由主管部门领导、多部门合作的创业政策组织结构,并制定并实施旨在营造创业文化、建立创业促进机制和创业教育体系等的多方位政策措施。加拿大、芬兰、英国和荷兰等是最为典型的国家。 1.1.8 创业教育 1989 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强调“通过教育培养 21 世纪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柯林 .博尔博士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指出创业教育的两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巴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培养学生的 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上作岗位的创造者”。 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并不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 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韦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根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给出的解释,第一,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第二,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 Acs, Zoltan J. A for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R. the FSF-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5: 1-10. Audretsch, David B. The entrepreneurial societyR. The FSF-NUTEK Award Winner Series, 2005: 3-14. 李春琴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1 5. 9 质的教育。 创业教育又称为企业家教育或称自我雇佣式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传统“就业教育”内涵的拓展与功能的延伸。 狭义创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创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其自谋职业 或创业致富需要进行的教育活动;广义创业教育则是适应创业社会需要与个人创业素质发展需要进行的教育活动。 1.2 创业经济兴起的缘由 1.2.1 宏观方面的原因 1.新科技革命 。 上世纪 80 年代 , 以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 科技革命 成为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使资源优势日益让位于技术优势 ,推动了 科技创业 活动。 传统企业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创业型企业则将重心放在生产前端的 R&D、技术项目转移和知识要素的配置。 即 创业企业依托高技术创新成果实现对创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并 孵化 出 新企业。 同时, 在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的现代制造业领域,最佳规模较小或者不存 在 规模经济,进入壁垒较小,创业门槛降低,为新创 业 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体制环境变革 。 经济体制的变革 。在 垄断体制 时代, 中小企业 的 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 受到了限制 , 其 重要性得不到认同。二战后,垄断经济体制的崩溃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 在 吸纳社会 就业 、提高市场竞争性、培养企业家等方面 都 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 市场体制的变革 。很多 国家 进一步放松管制 ,市场体制和市场结构更 加灵活与开放,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更加自由,市场需求和供给也 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使 规模经济的优势逐渐让位于 知识优势和 信息优势。众多新兴创业型企业能把科技发展的 前沿性与 市场需求的前瞻性 准确地 对接起来,不仅满足了消费的个性化需求, 还 开辟出许多 的 新兴市场,催生出许多 的 新兴产业。可以说,创业适应了科技时代市场价值发现和竞争机制由 “ 生产导向、供给推动 ” 向 “ 服务导向 、需求驱动 ” 转变的发展趋势。 金融体制的变革 。知识和 技术 作为最重要的 生产要素,只有 与 创业资本 相结合,才能使 创业成为 一国 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创业 需要社会风险资本和政府政策性融资的支持。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成功,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风险资本和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 。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扶持 政策,推动了创业活动的发展。 霍恩比 .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Z北京:商务 印书馆, 2000. 卢丽华 .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7( 5): 59 63. 杨艳萍 .创业学 M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9. 张茉楠 .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态势及主要特征 BOL .http://qdstp/ci/detail.asp?ciid=20081021133723.)。 张茉楠 .当前全球创业经济发展的成因、态势及主要特征 BOL .http://qdstp/ci/detail.asp?ciid=20081021133723.)。 10 3.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体现着一体化特征的世界经济增长关联和依存体系 , 世界经济正走向一个 “ 增长条件共同体 ” ,各国 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 的 程度。产业 阶梯式 转移成为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机制 。 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程度高 、 技术成果多,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 “ 势差 ” ,这种 “ 发展势差 ” 和 “ 技术势差 ” 往往存在着 “ 互动机制 ” ,发达国家 的某些产业 可能向发展中国家 、 特 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 转移 。 伴随着产业转移,也会获得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摆脱技术落后的现状, 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 许多 新兴发展中国家, 会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 推动 创业, 试图缔造能与发达国家抗衡的 新兴力量, 以 进 入全球价值链 的 高端环节。 另外, 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也 使生产呈现分散化、小型化趋势。 90年代以后,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次创业浪潮中表现出色,随着一批具有高速发展潜力、成长前景好的创业型企业脱颖而出。 4.扶持政策。 创业 政策 的基本任务是对创业行为形成一个激励集,鼓励人们创业,并得到合理的利 益分配。各国政府制定 了鼓励 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增加 R&D 资金投入 , 完善商业基础设施,通过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研发机构,加快技术成果商业化进程,提高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效率和利用效益,刺激技术再生及催 化 ,特别是形成有益于一些能够促进微观活力和促进创业知识溢出的制度激励结构,如知识产权制度、风险资本制度、技术商业化制度、利润分配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美国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形成了以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事实证明,这套机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 强大的资本市场和 科技创业浪潮帮助美国实 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 1.2.2 微观 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结构与企业规模的 变化 。 当前各国纷纷放松管制 、 降低税率 ,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 ,以及 劳动力供给 和 需求 的 多样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高度不确定性 , 使得产业结构从高集中度向低集中度方向 转变 (Loveman and Sengenberger, 1991; Acs and Audretsch, 1993)。 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大企业掀起一股以缩小规模、集中核心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重构 (Corporate Restructure) 浪 潮,反映了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的内创业的兴起。美国大部分新企业是由大公司主动离职的雇员创立的 ,他们具 有 一定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 、又有一定的 积蓄 。作为 大企业内创业兴起的结果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尼龙阻染剂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婴儿果泥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智能同声传译耳塞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教育助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玉米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智能监控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法律文件审核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滑雪护具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仓库消防合同范例
- 公司变更服务合同范例
- 临床面试专业真题及答案
- 医药职业道德课程课件
- 2025-2030中国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绳索救援技术培训内容
- 甘肃省天水监狱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红色绘本革命故事《闪闪的红星》
- 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玩扑克做数学教案 新版冀教版
- 华为性格测试攻略
-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4.13大花瓶-岭南版(9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