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急救预案.doc_第1页
安全事故急救预案.doc_第2页
安全事故急救预案.doc_第3页
安全事故急救预案.doc_第4页
安全事故急救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事故急救预案为了防止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发生混乱,防止扩大事故影响,及时救援受伤人员,挽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特此成立紧急救援领导小组。紧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在事故发生时在最短时间内就位,指挥接援工作。一、紧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紧急救援电话号码:119 120紧急救援组长: 黄广林 联系方式:紧急救援副组长: 王 强 联系方式:紧急救援组员: 王 强 蔡永红 联系方式:紧急救援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关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紧急救援工作组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紧急工作组应经常组织培训和演习。二、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1、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救援障碍。2、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3、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4、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和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三、救援系统的建立一)事故报警系统1、事故报警系统事故发生时,现场用于求助的报警装置。事故报警系统必须与工地的办公区、值班室、门卫室、公司值班室等主要部门相连。2、紧急救援工具用于清除障碍物的起重工具。如:千斤顶、切割工具、应急车辆等。3、应急照明用于事故现场紧急停电时以及救援时照明。4、紧急救援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二)紧急联络与通讯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拨打119报警、医疗救护120,同时按预案规定的通讯方法向有关部门联络。三)紧急撤离方法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四)紧急救援一般原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紧急救援最关键的是速度,因为大多数死亡原因是得不到及时救治。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要培训施工人员的正确的处理险情的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人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服从工作组成员的指挥。项目工程伤亡事故预防措施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这三类事故,是安装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事故,这三类事故是安装工程施工中的“三害”。预防“三害”是安装工程施工、伤亡事故预防关键。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是外墙保温工程施工伤亡事故预防的重点。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必须抓住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安全技术措施。高空坠落应急预案(一)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建筑物及周边财产的安全,维护好施工现场及周边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落实安全生产(施工)责任制。2对广大职工进行高空作业操作方法、操作技术、操作要点、防护用品等安全技术教育和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教育。3每年对从事高空作业的职工,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凡发现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严重贫血症的职工,随时调离高处作业。班组长、工长要随时掌握每个职工体质变化和思想情况,对有病、休息不好、思想包袱重的工人,不分配他们在高处作业。4严格执法,把住关口。国家、部、省都规定了安全法规,各工种都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些法规和规程,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做到领导不违章指挥,工人不违章作业。(二)高空坠落事故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1“三宝”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挽救了无数职工的生命,已被建筑企业广大职工公认为安全“三宝”。1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帽衬与帽壳之间必须保持4cm至5cm的间隙,并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或者坠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伤头部。2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凡在2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 3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4检验关:各种架子搭好后,工长必须组织架工和使用工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雷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10m以上的脚手架,在操作层下面留一层架板,以保证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留设安全层时,可在操作层下张设安全网,以防万一。高空坠落事故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可归纳成下列“顺口溜”:三宝四口五临边, 架子把住十道关。屋面天棚有措施, 梯子必须牢又坚。外脚手架立面设置2000目阻燃密目网全封闭并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兜网,对临边、电梯预洞口实施封闭并悬挂安全警示牌。项目特别针对危险点和危险源实施重点安全监控,增加巡视力度。项目成立高空坠落应急小组,应急小组主要负责人因故缺位时,由副职按序替补到位,防止出现现场指挥中断、秩序混乱的现象。项目设置急救车一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以最快的时间向监理工程师、公司等有关部门及当地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详情。事故遥报告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尊重科学的原则。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高空落应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小组的成员以最快捷速度和最短的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全面展开保卫抢险、医疗救护、事故调查等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应急小组外,任何部门和管理人员都有义务参加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疏通交通等必须移动现场有关物品时,妥善做好取证、记录、标志等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上,防止事故扩大。由应急小组和有关领导和部门成立高空坠落事故调查小组,配合领导及有关部门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为确保项目部在触电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相关部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落实抢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企业的财产损失和员工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项目部触电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一、组织机构项目部在发生触电紧急情况后,项目部各成员应立即如实向项目经理汇报情况。项目经理接到汇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及时了解事态并马上向公司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同时立即成立以项目经理何艳松为指挥、项目部各人员为成员的抢险小组。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详第23页。急救电话:120。二、资源配置:MFZL4型干粉灭火器20只、干砂箱4只、各类漏电保安器等。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事件可能造成残废事故、可能造成重伤事故、二人及以上轻伤事故时,启动公司触电应急响应程序。 2、事件可能造成轻伤事故,启动项目触电应急响应程序四、事故响应程序:1、当触电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就立即大声呼救;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用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并马上报告项目经理。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经确认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事故发生情况,项目经理应立即启动触电事故应急响应程序。A、抢救小组立即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自救、抢险工作,包括:切断电源或将带电体与触电人员隔离,伤者心肺功能复苏抢救,组织将伤者转移至地面或保持运输道路通畅、准备运输车辆等,尽最大可能减轻伤者的伤害程度。即相应启动伤亡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B、联络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力部门电话报告事故发生的种类、受伤人数、事故的详细地点,条件允许时项目准备车辆运送伤员至就近医院单位。C、项目经理应向公司有关部门上报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包括原因、范围、估计后果。D、医疗单位人员到达工地或到达医疗单位后,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或陪同人员必须将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详细的告之医疗人员。E、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3、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公司展开的事故发生原因,经过的调查,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中暑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建筑物及周边财产的安全,维护好施工现场及周边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首先项目部设置凉水亭,免费为职工提供多种夏季防暑降温的药品和药剂。其次职工宿舍也建立了良好的自然通风设施和多个电风扇插座,项目为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项目部经常向广大职工宣传和学习中暑的急救医务常识。项目成立急救救护小组,应急小组主要负责人因故缺位时,由副职按序替补到位,防止出现现场指挥中断、秩序混乱的现象。项目设置急救车一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以最快的时间向监理工程师、公司等有关部门及当地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详情。事故的报告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尊重科学的原则。除应急小组外,任何部门和管理人员都有义务参加救援工作。伤亡救助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为维护项目部在发生伤亡事故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控制伤亡事故的发展。开展自救、互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员痛苦,降低致残、死亡率,为进一步救治伤者创造条件。根据公司和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伤亡救助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一、组织机构:详第23页。二、义务救护人员名单:义务救护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详第23页。急救电话:120三、资源配置:担架2台、常用救护物资、医药用品:包扎纱布、创伤药、碘酒、解暑药、止血带绷带、毛巾等。自救知识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6小时培训对象: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一般职工。旨在使建设行业一线职工掌握基本卫生救护知识及急救技能,现场急救基本方法有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现场心肺复苏术。四、练习效果评价:练习人员掌握急救基本知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完成救助任务,进行考核评价。五、事故响应程序:1、当伤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项目经理或工地管理人员。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伤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启动伤亡事故应急响应程序。3、应急救助方法和准备使用:常见损伤类型和特点:打击伤由建筑材料、物件、工具从高处落下打击施工人员所致的伤,一般造成骨折多为横向、粉碎型。切割伤伤口边缘整齐出血较多。刺伤造成深部组织损伤易发生化脓性感染或破伤风。撕脱伤多为广泛出血,常出现休克。高空坠跌是最危重的一种事故,导致颅脑、骨髓损伤。电击造成伤者昏迷,心跳呼吸骤停、肌肉痉孪、灼伤等。大动脉在身体内有特定的行走路线,当外伤伤口大量出血时,可在体表的血管投影部位用压迫止血法或上止血带法进行止血,以避免失血过多而加重病情。(一)止血指压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临时用手指压迫伤口的上部(近心脏端),把动脉压在骨面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a)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止血。b)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一公分骨凹处用拇指压迫面动脉止血。c)头后部出血:用拇指压住乳突下面稍外的耳后动脉止血。d)上肢出血:可采用迫肱动脉的方法止血。压迫点在上臀中上下1/3交界处内侧搏动处。这也是上肢正确止血带的部位。一手抬高患肢,加一手用四指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e)下肢出血:用拳头压迫腹股沟内1/3交界处的股动脉。这也是下肢正确止血带的部位。f)足部出血:可用两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踝处的足动脉和脚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用手压迫止血方法只能暂时起到减少出血的目的,之后应该采用更为有效的加压扎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或棉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适当加大压力,缠绕包扎,可起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带止血法四肢伤口用加压包扎或其它方法止血后,采用上止血带法。a)带止血法:先加垫以保护局部软组织,利用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b)布带较紧止血法:利用毛巾、宽布带、衣袖等,用小木棒、杆等绞紧固定止血。(二)包扎采用三角巾包扎法和绷带包扎法对特殊情况的处理:a)内脏脱出:对于脑组织、胃肠等内脏脱出的伤员,严禁在现场将脱出物送回人体内。先用消毒纱布敷设盖伤面,再用纱布圈盖在脱出物上,最后用敷料、盖伤面,再用纱布圈盖在脱出物上,最后用敷料,三角巾包扎固定。b)烧伤:烧伤的急救是制止烧伤部位的继续扩大和加深,预防休克和感染;酸强碱等化学类烧伤,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用干净的床单,三角巾等覆盖保护。(三)骨折a)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b)首先要固定骨折的上下端,然后固定关节部位,骨突处要加垫。c)临时骨折固定最好由两人操作。d)对于离断的肢体,用加压包扎法妥善止血,已暴露在外面的骨头严禁送回组织内,断肢断齿等均应在适当低温下保存,随伤员尽快送往医院,以备再植。(四)伤员搬动a)持法:搀扶伤员行走b)抱法:用双手抱住伤员行走c)负法:将伤员背在背上行走d)人搬抬法:两人相互紧扣双手,一手放在伤员大腿后面,另一手搭在背部。成座椅状搬抬。e)制担架搬运:两根杠子及绳制作或用杠子棉被、毯子、口袋制作,对颈椎、胸腰椎骨折要用木板或门板来转运。(五)心肺苏复术心跳呼吸骤停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循环和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是最紧迫的急诊。心脏骤停46分钟后胸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在4分钟内开始现场心肺复苏,而且在8分钟内开始进一步处理则成活率最高。具体步骤如下:a)迅速确定病人是否存在意识b)高声呼叫其他人前来帮助抢救c)迅速使病人处于仰卧位d)畅通呼吸道e)确定呼吸是否存在f)人工呼吸二次g)判断心跳是否停止h)胸外心脏按压,建立循环i)重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用置于前额的拇、食指担闭患者鼻孔,防止空气由鼻孔逸出。然后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嘴,和病人的嘴密贴后,缓慢吹气二口,每次持续1.52秒,量约8001200ml。吹二口气之间应口鼻松离,作一间歇;有脉博无呼吸者,每五秒钟吹气一口,当病人牙关紧闭或口腔严重损伤时,可用口对鼻吹气。胸外按压:确定患者心跳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