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训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导与练】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训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导与练】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训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导与练】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训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导与练】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时训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限时训练知能提升 限时式检测 梯级式提升(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酶的概念、本质及作用机理1,32.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4,5,7(中),9(中),10,12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6,8(中)4.综合考查11(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14山东师大附中期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b)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由活细胞产生,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c.人体内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都是相同的d.酶的浓度影响酶的活性,其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解析: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酶的结构;人体内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都有可能不相同;酶的浓度不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会影响反应速率,催化前后酶的数量不变。2.(2014江西南昌第一次联考)某同学为了研究酶的专一性问题,做了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来证明b.实验中有两次控制温度,目的是一样的c.该实验也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的作用d.蔗糖的纯度与新鲜程度如何并不影响实验解析:本实验中两次控制温度,第一次是为了提供酶的活性最适温度,第二次是为了水浴加热来检测是否含有还原糖;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的作用,因为碘液无法判断淀粉酶是否与蔗糖发生反应;蔗糖的纯度与新鲜程度会影响实验。3.(2013郑州质量预测)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解析:本题以酶的作用机理、酶的作用及作用特点为载体,考查曲线图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e2是酶促反应中的活化能,e3是正常反应中的活化能,两者的差距为酶降低的反应的活化能;a、c曲线为酶催化作用下反应的曲线,b、d曲线为无酶催化的反应的曲线。4.(2014漳州期末)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曲线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a.曲线作为实验对照b.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c.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的顶点上移d.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解析:曲线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曲线化学反应速率降低说明该组为实验组,曲线为对照组;化合物x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只是降低了反应速率;若底物溶液ph升高,则酶活性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故曲线的顶点不一定上移;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没有使酶完全丧失活性。5.(2013宜宾月考)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c)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该图表示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剩余量越少,代表反应越快,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5 ,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该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35 37 33 30 ,所以a、b、d三项均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是8。6.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d)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增大ph,酶的活性降低,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要下降,a错误;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降低,曲线将下降,b错误;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c曲线表示,c错误;曲线ab段自变量是反应物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d正确。7.(2013自贡期末)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表示4支试管,表示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b)abcd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37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将c倒入a,将d倒入b37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37 恒温水浴2 min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加入的唾液淀粉酶的量属于无关变量b.应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c.、的温度设置有一处错误d.第步操作可以省略解析:两支试管里都加入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不能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若换成碘液,两支试管均无颜色变化,项5065 水浴加热2 min,开始时37 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可省略。8.(2014福建福州期末)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酶浓度0%1%2%4%5%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酶浓度为2%)乳糖浓度0%5%10%20%30%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解析:实验一中如果增加酶的浓度,则相对反应速率会继续提高;实验一中如果增加乳糖浓度,会使反应速率迅速升高。由实验二知乳糖浓度超过20%,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因此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实验二若提高温度,则会降低酶活性,则相对反应速率降低。9.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c)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不同的催化剂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酶的用量等,温度是自变量。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分别证明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有催化作用。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但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10.(15分)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市售新鲜淀粉酶,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热水,酒精灯,试管,大烧杯,蒸馏水等(提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操作及顺序实验组对照组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加3%淀粉液2 ml+加3%蔗糖液2 ml+a+加蒸馏水2 ml+反应适宜温度下(60 )保温10分钟左右加斐林试剂2 ml+反应5065 水浴溶液颜色砖红色蓝色蓝色蓝色注:“+”表示添加(1)根据上表写出a表示的内容: 。(2)实验分析:实验组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试管1与2溶液颜色为什么不同:;试管1与3溶液颜色不同的原因是;试管2与4溶液颜色相同的原因是 。如果怀疑蔗糖不纯,利用该实验条件最简便的检验方法是 。本实验是想验证,如果不改变自变量,请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解析:(1)试管1中的a应该是2 ml淀粉酶液,与试管3中2 ml 蒸馏水对照。(2)实验中所加入的酶都是淀粉酶,底物分别是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故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因变量是溶液的颜色变化即试管中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1中加入了底物淀粉,试管2中加入了蔗糖,两者最终颜色不同,原因是试管中加入的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遇到斐林试剂后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不能产生还原糖,遇到斐林试剂后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3与试管1相比,试管1中加入了淀粉和淀粉酶,试管3中加入了淀粉和蒸馏水,蒸馏水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试管3中淀粉遇到斐林试剂不变色,即呈现蓝色。试管2中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分解,试管中不变色,呈现蓝色。试管4中蒸馏水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试管中也不变色,呈现蓝色。若蔗糖不纯,说明蔗糖可能水解产生了还原糖,遇到斐林试剂后出现砖红色,可在实验前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是否纯净。本实验通过淀粉酶催化淀粉、蔗糖水解情况探究酶的专一性。答案:(1)加淀粉酶液2 ml(2)底物的种类溶液颜色变化(是否产生砖红色)底物性质不同有无淀粉酶催化反应淀粉酶没有起催化作用于实验前用斐林试剂检测有无砖红色沉淀酶的专一性可改用换酶不换底物进行实验11.(2013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15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实验步骤12341%nacl溶液(ml)11%cuso4溶液(ml)11%na2so4溶液(ml)1蒸馏水(ml)1ph6.8缓冲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的4号试管起作用;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加入斐林试剂后,如果要产生颜色变化,还需,1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以酶的概念、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为载体,考查图表信息转化利用、实验设计及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的1%nacl溶液、1%cuso4溶液、1%na2so4溶液和蒸馏水,所以为保证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实验中加入缓冲液以维持ph的稳定;(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加入1%nacl溶液的1号试管中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了,所以可能是na+或cl-促进酶活性,如果是na+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则3号试管中最后的结果应该也是无色,而3号试管中实验结果为浅蓝色,所以是cl-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同理通过2号和3号试管的比较可知,cu2+能够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3)4号试管中加入的是蒸馏水,起对照作用;3号试管与1号试管对照说明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3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说明so42-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4)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增强,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有深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抑制,淀粉未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无砖红色沉淀生成;3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未受到影响,淀粉部分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有浅砖红色沉淀生成;4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未受到影响,结果同3号试管。斐林试剂中含有cu2+,对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故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2)cl-和cu2+cu2+cl-(3)对照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4)水浴加热由蓝色变为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12.(2013江西师大附中月考)(15分)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 。(2)找出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的缺陷,并写出改进方案: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则 。若,则 。(3)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4)能否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如能,请写出实验思路,如不能,请写出理由。解析:(1)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用生成物的产生量来表示,即产生气泡的数量。(2)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溶液和猪肝研磨液混合反应已经开始,则变量的处理就失去了意义,应先调节ph后将底物和酶混合;在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设置空白对照,即增加丙试管,加入1 ml蒸馏水作为对照。(3)所需时间越长,说明酶的活性越低。(4)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会影响实验效果。答案:(1)单位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2)实验步骤、互换(或答应该分别调整猪肝研磨液和过氧化氢的ph后,再将两者混合;或答应先调ph再加猪肝研磨液);再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上述步骤同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3)低(或弱)(4)不能。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教师备用】1.(2013黄山第三次月考)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表示)中保温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 102030405060凝乳时间/ 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热到40 会发生乳汁凝固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 不会发生乳汁凝固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酶的活性因素及实验分析,本实验是想验证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所以酶和乳汁分别水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加热是确保实验是在设计的温度下进行。该实验只能说明在本实验设置的几个温度条件下,40 时所需时间最短,凝乳酶的最适温度在40 左右,不能肯定。2.(2014四川达州一诊)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淀粉酶(在ph 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淀粉酶(不耐热,70 条件下15 min后就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实验目的:测定40 条件下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的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 水浴中加热3 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试剂试管1234567麦芽糖标准溶液(ml)00.20.61.01.41.62.0蒸馏水(ml)x1.8y1.0z0.40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表中y代表的数值是 。步骤二制取淀粉酶溶液。用制备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取出后迅速冷却以获得淀粉酶溶液。步骤三取a、b、c、d四支试管并分别作以下处理。试管a1a2a3b1b2b3cd5%淀粉溶液(ml)222淀粉酶溶液(ml)2222蒸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