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上海服饰变迁与观念进步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不仅是器用层面上服饰本身的变化,也是服饰观念的更替。甚至可以说,服饰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深层次动力。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近代上海服饰观念的变迁呈现出一定进步性,正是这种进步性,成就上海成为全国的服饰中心且历久而不衰。 有首歌谣说得好:“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上海成衣行业取中外服饰,采其长去其短加上巧妙创新制成一件服装,很快便在上海一地流行起来。促使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海派服饰和服饰观念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渐进过程。一、 近代上海服饰变迁概貌近代上海服饰的总体变迁过程,大致可以用三个时间段来区分其阶段性特点:1、清代满族人的旗装无论男女,都穿长袍。在满族人入关以后,清王朝统治阶级强迫推行服制改革,要求汉族人改用旗人装束,从发型到穿衣都有严格的规定。(旗装简介:由满洲旗人设计制作,并作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统一的一种袍式服装,所以叫旗装,满语称“衣介”。“旗装”又叫“旗服”,分为单、夹、皮、棉四种。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长筒白丝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装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服饰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别。)但以后出于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又采用了一些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允许了服饰上的十不从,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等等,这样就使得旗装服饰被强迫推广的同时,原本中原地区服饰中的许多汉族特色被保留下来。这些满汉服饰特色被融合为一体以后,逐渐形成固定的习惯,被沿袭下来:通常男性将从满族沿袭而来的长袍马褂作为正式场合的礼服;女装则有明显的民族界限,满族妇女穿旗袍,汉族妇女穿传统的上衣下裙。义和团运动时期,很多官眷一度南迁上海,带来了模仿京师的风气。包括上海在内,长江沿岸各大城市都以京津为榜样,服饰上有明显的尊卑之分。达官显贵御长袍马褂以为堂皇,翩翩少年也以穿云头鞋为稳重;衣料上偏重国货,如贡缎、宁绸、湖绉、熟罗、章绒、章缎之类。男女服装均重镶边,男式的如紫酱月白色围以黑边,女式用织成的锦缎花带、水钻花带镶边等。而在民间,服饰的流行首先由优伶发起:京班来沪,除了带来京式服装之外,还有鞋帽、烟袋、挂件、扇子等,而后上海的绅商子弟竟相模仿,棋盘街、宝善街也相继开出数家京货店以满足追求时髦者的需要。(京剧戏衣中的旗装:在京剧的舞台上,旗装属于“清装”的一种。“清装”就是指清代的服饰,京剧“清装”是京剧演出中所使用的清代的服饰,它的又一种说法是“时服”。明末的“江湖行头”中本没有“清装”,可是随着乱弹兴起和徽班进京,京剧“三箱”中开始接纳清装,这是社会服装对戏剧服装的影响,也是戏剧服装对生活服装的一种接纳,双向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着的。对于在戏曲舞台上穿着清代时服的做法,在乾隆年间曾经一度被禁止。可是后来,由于演出中的实际需要,清装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戏曲的舞台上。“旗装”是“清装”的一种,在京剧舞台上通常指“满族妇女的服饰”。京剧舞台上旦角穿着“旗装”主要应用于梅玉配、雁门关、四郎探母中的“坐宫”与“盗令”中等。在京剧舞台上,旦角的服饰通常因为时尚潮流和演出者自身等内外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旗装更是如此。不妨通过众多京剧名伶在四郎探母中的“坐宫”一折中所穿“旗装”以及发式的剧照对比,来梳理京剧旗装的发展与变化,以期从中觅得社会变化与舞台服饰变化之间的两厢辉映。)2、与汉族服装相结合,马褂以及学生装世纪年代到世纪年代间人们对于中西服饰的对立观念逐渐消除,流行服饰受西式服饰影响,开始显示出局部变化特征。例如在女子服饰中,年前后京城盛行的一种“酒晕妆”逐渐流传到上海,用此妆者,所配服饰极为讲究:湖色或银红、金黄等颜色的宫服,衣长过膝,腰身很大,袖长遮手,衣领低矮;衣服上有绣花,多为牡丹、荷花、凤凰之类,不绣花的则注重镶边镶袖,这是最为典型的中式服装。但是这种服装样式在、年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明显吸收了西洋服饰的特点:衣袖渐小,只在五寸之间,袖长能露指,衣长及膝,腰身亦渐小;镶边的风气虽然仍在,但花样已经不如从前繁复,最为普通的两种式样被称为双龙抱树和匾滚;裙子的样式亦无大的变化,但裙系较高,微微露出双足。男装同样没有停留于只对京式进行模仿。七八十年代的宽袍大袖,到年代变短变窄,袍衫长到盖住脚背,马褂背心短到肚脐之上,原先长二尺四五寸的马褂短至一尺七八寸,原先宽六七寸的袖口窄至三四寸。年,一种新颖样式的服装发源于沪杭一带,逐渐风靡全国:衣服袖口被放到五寸左右,裙幅离足背有二三寸,被称为女学生装。年,丝袜开始盛行于沪粤京汉等大城市。夏秋时节,流行女装衣领制成镂空花边,骈以缎带。女性装饰物中开始盛行手提包用于置放化妆品和钱物等。同时,中西服饰交融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特异现象。多数人对于西洋服饰仍然持谨慎态度,妇女们偶尔在照相馆的镜头前扮一次洋装便已经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偏激者则走两个极端,如上海光复后,舆论界盛传中国服装不适合世界潮流,于是有人崇尚男子穿西装,女性穿反襟衫,男剪发辫,女挽双髻。或者在观念上接受洋装,但仍停留在简单模仿阶段,有一定的盲目性,如辛亥革命时期在青楼女子、伶人或性情豪放的名媛中,流行女子戴自由帽穿男装;有人将一盏小电灯缀在襟扣上作为装饰;也有人在鞋帮上绣以英文字母等等。总之,尽管这一时期服装样式的变化还不十分明显,但是对于服饰观念而言,这却是一个呈现多元特征的“变动”时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竞争态势下,孕育了海派服饰的形成、发展和趋向成熟。自由帽3、海派旗袍与中山装的诞生世纪年代以后上海地区服饰呈现出中西合璧后的海派特色,服装样式渐趋多样化,除了满足蔽体和保暖的基本需求之外,更符合现代审美观念,上海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改良旗袍作为中西服饰特色成功交融的代表,可以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时装。原本在封建礼教思想主宰之下,中式女装以“遮掩”女性特征为主要目的,加上平面裁剪的传统工艺,无法体现出人体美。改良后的旗袍以满族旗袍为基础,采用西洋立体剪裁工艺,突出强调人体曲线,并为了适应职业的工作需要,改变了中装传统的宽镶密滚繁琐工艺,装饰方法上日趋简化。当时尚没有现代意义上所说的职业套装,而实际上,经过改良后的新式旗袍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就是当时职业妇女必备的装束,这正是从世纪年代到年代,旗袍装除了在裙服高低、领袖装饰等细节上略有差异之外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服饰搭配上,旗袍加西式大衣、长衫配西裤皮鞋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也体现了中西服饰交融后的多样化特点。年代中期,曾经有人对上海的服式流派加以区分,根据人们的身份、职业描述他们的服饰特征,所罗列的有:闺门派,指未出阁的待嫁少女;阀阅派,指官宦人家的贵妇;学生派,指在校和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机关派,指政府工作人员;商贾派,指生意场中之人;欧化派,指纯粹保持了欧美服饰习惯的留学生;写意派,指专以新奇服装领导时尚者;别裁派,指参合各派服装特色而自成一家者。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于服饰的选择已经有了不受他人干扰的独立见解。或者说,尽管服装和服饰潮流可以有种种变化,一种成熟、稳定的服饰观念已经形成。所以,世纪年代以前的这一时期,是近代上海服饰发展史上的“后稳定”期。(创新的海派旗袍成为国服清朝覆灭后旗服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反而成为汉族妇女的流行服饰。据考证,早在1913年就已出现身着旗袍的汉族妇女,最早穿着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一批上海的女学生。她们穿着宽敞的蓝布旗袍走在街上,引起各界妇女的羡慕。20世纪初,女学生代表着自由与解放的女性形象,其行事着装往往成为社会时尚的风向标,因此她们穿着的旗袍也成为文明新潮的象征,引得各界妇女纷纷效仿。1921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逐渐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现代意义上旗袍即是这种以旗装为基础并广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海派旗袍,上海遂成为现代旗袍的发祥地。)(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二、近代上海服饰文化中的观念进步()盲目排外、盲目崇洋心态的弱化20世纪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开序幕:百日维新失败,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方列强提出“门户开放”。继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取得实际成效之后,维新派谋求从政治制度进行变革也以失败而告终;有先进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更深层面上反思丧权辱国日益加剧的真正原因。“从维新失败到五四前夕,来自各个方面的严肃而认真的反省,都一致意识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落后了,人落后了。”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有关夷夏服式的观念纷争。象苏武流亡匈奴十九载不改汉家衣冠,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以“复衣冠如唐制”为首务之急,以及清政府强制推行剃发和旗装而民间为死者准备明式寿衣、为祖先画明式服装像这样的事例,说明了服式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因素。而象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遭遇抵制,清末士大夫声讨太平天国罪行之一为“变衣冠”,民国初年前清遗老为维持服制而奔走这样的事例则说明了观念的落伍是何等可笑的事情。与这种盲目排外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盲目崇洋。世纪初期,在一派“文明”、“进步”的呼声中,有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踔励,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以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等等。 这种肆意夸大洋作用的思潮,同样不是真正观念进步的体现。当时杂志上两则有关洋装的笑话,最可以说明这种流于形式的“跟风”现象。“民国成立之初,洋装风行于市,有多数老先生,亦制一袭西装,以资点缀,然大抵不惯,遂至束缚不自由。()融贯中西的服饰观念的形成简单、盲目地对西洋服饰的模仿说明当时服饰观念还不成熟。就象张爱玲所说的那样:“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时候也有。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白色丝质围巾四季都能用。白丝袜脚跟上的黑绣花。像虫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交际花与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镜服饰观念进步的代表性体现是年代以后出现于上海的改良旗袍。改良旗袍趋向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次突破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出现于年春,虽然辛亥革命胜利废除了满清服制,但是这一年上海地区以满族旗袍为基础的旗袍马甲重新出现,服饰在观念上突破了夷夏之分,人们单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掀起了一次服装流行潮;第二次飞跃出现于年前后,旗袍马甲长马甲与短袄合二为一,此后不久西式裁法和服装结构在旗袍中被加以运用,改良旗袍采用胸省和腰省,打破了旗袍无省的格局,并且采用肩缝和装袖以及垫肩,使旗袍的肩部和腋下部位变得更为合理。改良旗袍在制作工艺上融贯中西,而在服饰观念上则解除了封建传统的禁锢,凸现女性的自然美,真正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点。从这一意义上可以归结说,任何一个时代,变革仅有单纯技术上的引进或者仅作制度上的生搬硬套,如同服装仅有形式上的简单模仿,离开植根于民族性的观念和思想自新,进步必然缺乏源动力。()以传统伦理为指导的“衣冠之治”现象的解体“衣冠之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有现象。服装的基本功能是用以蔽身体、防寒暑。广雅释器中说:“衣者,隐也。”风俗通义中说:“衣,所以蔽形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区别身份尊卑贵贱成为服装新增加的功能,所以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但是衣服又被赋予德化的涵义,这是中国服饰文化中的特有现象。“衣冠之治”作为封建礼制的重要内容,是统治阶级治世的理想化手段。但是,它繁琐的规定和僵硬不变的范式既不利于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压制了人们对服饰选择的自由度,甚至扭曲人性,出现了服饰审美观念上的病态和畸形。直到近代,伴随着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进步,“衣冠之治”的废驰和新的人生价值观的萌动才相应而生。崇尚个性自由、体现审美情趣的新服饰观念的确立崇尚个性自由、体现审美情趣的新服饰观念的确立,首先表现为服饰选择的多样性。年月,永安公司为纪念永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幕,举行时装表演会,并发行时装表演纪念册。展出的服装种类主要有旗袍、各式裙裤、披肩、泳装、睡衣等,正如纪念册卷首语中所说:“时序的变迁,永没有停息;又从轻倩的春天,渐渐转到浓郁的夏天了。人们的服装尤其是女士们的服装,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亦要跟着变换,像时序的变迁一样,那搀合于新潮流,时时有美的新表现。其次,它表现为大众,尤其是女性对美追求的自觉性。以旗袍为例,从年到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ibrinogen-γ-chain-117-13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农发行荆门市钟祥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佳木斯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农发行汉中市城固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农发行南通市海门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业大棚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安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在通信基站领域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能源管理策略报告
- 2025年初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6.1 初步认识分数(课件 )数学青岛五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