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城市SUV汽车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优秀含3张CAD图纸+汽车车辆全套毕业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7459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8-28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50
积分
关 键 词:
城市 suv 汽车 循环 转向 系统 设计 优秀 优良 cad 图纸 车辆 全套 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详情如下】【汽车车辆工程类课题】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24000字,59页]【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97666224】.bat

外文翻译

设计说明书.doc[24000字,59页]

循环球式转向器.dwg

转向桥(1比3).dwg

转向系(1比4).dwg

摘 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是汽车转向运动的装置,该系统由操纵机构,转向器,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作为整车的一个重要总成,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关键系统之一。本文即完成了与长城哈弗H5欧风版(两驱)独立悬架系统相配用的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

在城市SUV汽车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型式为机械转向,明确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选择长城哈弗H5欧风版(两驱)作为设计的基础车型,参考该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逐步确定了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例如转向系的力传动比、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N等。其次进行了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确定了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转向器的角传动比,完成了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及齿条-齿扇传动副的设计,并对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重要零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如对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及转向摇臂轴强度的校核,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设计了转向传动机构。长城哈弗H5欧风版(两驱)的前悬架系统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所以本次设计相应采用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用图解法确定了转向横拉杆的断开点位置,并验证了内外轮转角关系,对转向系的转向梯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良好的转向梯形特性,最终完成了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确保将该设计方案运用到车辆上时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


关键词:城市SUV,转向系统,机械转向,循环球式转向器,断开式转向梯形


URBAN SUV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

A car in motion need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frequently.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is a vehicle steering movement devic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control mechanism, steering and transmission. As an important vehicle assembly, it is a critical system affecting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and driving safety. In this thesis I completed a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matched with the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Firstly, in the process of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of urban SUV, I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type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as the mechanical steering, cleared the main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eering system and Selected the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as the basis model of design, made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is model as known parameters,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main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teering force transmission ratio is, the practicing hand on the steering wheel is . Secondly, I proceed to select recirculating ball-style steering gear structure type and completed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it, identified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angle transmission ratio ,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screw - ball - nut transmission pair and racks – teeth fan gear pair and made the strength check of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uch as the contact stress between balls and raceway and the steering arm shaft strength check. Finally, I designed the steering linkage. The front suspension of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uses MacPhers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design corresponding uses a segmented steering linkage, determined disconnect position of steering tie rod graphically and ve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ion angle, got a good feature of steering trapezoid, and then I completed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ensure that the design can be applied to the vehicle with good steering performance.


KEY WORDS: Urban SUV, The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 Steering,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The Separation Type Steering Trapezoid



目 录

第一章 转向系统概述1

§1.1 汽车转向系统1

§1.1.1 机械转向系1

§1.1.2 动力转向系2

§1.1.3 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3

§1.2 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4

§1.2.1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及转向盘自由行程4

§1.2.2 循环球式转向器5

§1.2.3 转向操纵机构6

§1.3 哈弗H5欧风版(两驱)技术参数8

第二章 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10

§2.1 转向系的效率10

§2.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与力传动比11

§2.2.1 角传动比11

§2.2.2 力传动比12

§2.2.3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15

§2.3 转向器的传动间隙特性17

§2.4 转向系的刚度及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17

§2.4.1 转向系的刚度17

§2.4.2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19

第三章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20

§3.1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21

§3.2 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22

§3.3 齿条-齿扇传动副25

§3.4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的强度计算32

§3.4.1 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32

§3.4.2 螺杆在弯扭联合作用下的强度计算35

§3.4.3 转向摇臂轴直径的确定36

第四章 转向传动机构设计37

§4.1 转向传动机构概述37

§4.2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40

§4.2.1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设计40

§4.2.2 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45

§4.3 转向传动机构的臂、杆与球销47

§4.3.1 转向摇臂的强度计算49

§4.3.2 转向纵拉杆与横拉杆的计算50

§4.3.3 球销的强度与耐磨性校核51

结  论52

参考文献53

致  谢54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 汽车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17-620

[2] 林秉华. 最新汽车设计实用手册.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3] 王望予. 汽车设计. 第4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19-223

[4] 刘涛. 汽车设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76-280

[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设计标准资料手册(标准件篇) .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6] 小林明. 汽车工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7] 顾柏良. BOSCH 汽车工程手册. 第2版.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8]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汽车工程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9] 张宝生等. 汽车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67-171

[10] 阎邦椿. 机械设计手册. 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11]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第5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2] 汪琪. 机械设计计算.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1998. 543-545

[13] 王三民. 机械设计计算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4] 张继东等. 机械设计常用公式速查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5] 张展. 实用齿轮设计计算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6] 林世裕.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强度计算[J]. 拖拉机, 1980, (4): 12-15

[17] 张玉莹. 循环球式转向器设计的几个问题[J]. 二汽科技, 1987, (5): 8-11

[18] 张静. 循环球转向器螺杆的可靠性计算[J]. 煤矿机械, 2006, (2): 20-22

[19] 周祥基. 汽车转向传动技术及其发展[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4, (6): 9-13

[20] 戴铭英. 日本NSK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资料[J]. 国外汽车, 1980, (2): 69-72

[2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22] 天津拖拉机制造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911—86. 转向盘 尺寸[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内容简介: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城市 SUV 汽车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 摘 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 汽车转向系是汽车转向运动的装置,该系统由操纵机构,转向器,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 作为整车的一个重要总成,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关键系统之一。 本文即完成了与 长城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独立悬架系统相配用的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 。 在城市 SUV 汽车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型式为机械转向,明确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选择长城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作为设计的基础车型, 参考 该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逐步确定了 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 例 如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 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 N 等。 其次 进行 了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确定了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完成了螺杆 -钢球 -螺母传动副及齿条 -齿扇传动副的设计,并对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重要零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如对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及转向摇臂轴强度的校核 , 结果 均符合设计要求 。 最后 设计了转向传动机构。长城哈弗 H5欧风版(两驱) 的前悬架系统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所以本次设计相应采用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用图解法确定了转向横拉杆的断开点位置,并验证了内外轮转角关系, 对转向系的 转向梯形 进行了优化设计 , 得到了良好的转向梯形 特性 , 最终完成了 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 , 确保将该设计方案运用到车辆上时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 关键词 : 城市 SUV,转向系统 ,机械转向 ,循环球式转向器 ,断开式转向梯形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 URBAN SUV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 A car in motion need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frequently.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is a vehicle steering movement devic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control mechanism, steering and transmission. As an important vehicle assembly, it is a critical system affecting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and driving safety. In this thesis I completed a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matched with the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Firstly, in the process of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of urban SUV, I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type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as the mechanical steering, cleared the main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eering system and Selected the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as the basis model of design, made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is model as known parameters,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main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teering force transmission ratio is , the practicing hand on the steering wheel is N. Secondly, I proceed to select recirculating ball-style steering gear structure type and completed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it, identified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angle transmission ratio ,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screw - ball - nut transmission pair and racks teeth fan gear pair and made the strength check of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uch as the contact stress between balls and raceway and the steering arm shaft strength check. Finally, I designed the steering linkage. The front suspension of Great Wall Motor Haval H5 European style (two-drive) uses MacPhers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design corresponding uses a segmented steering linkage, determined disconnect position of steering tie rod graphically and verified the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ion angle, got a good feature of steering trapezoid, and then I completed the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system design, ensure that the design can be applied to the vehicle with good steering performance. KEY WORDS: Urban SUV, The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 Steering, Recirculating Ball Steering, The Separation Type Steering Trapezoid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I 目 录 第一章 转向系统概述 . 1 1.1 汽车转向系统 . 1 1.1.1 机械转向系 . 1 1.1.2 动力转向系 . 2 1.1.3 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 求 . 3 1.2 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 . 4 1.2.1 转向器的传动效 率及转向盘自由行程 . 4 1.2.2 循环球式转向器 . 5 1.2.3 转向操纵机构 . 6 1.3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 技术参数 . 8 第二章 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 10 2.1 转向系的效率 . 10 2.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与力传动比 . 11 2.2.1 角传动比 . 11 2.2.2 力传动比 . 12 2.2.3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 . 15 2.3 转向器 的传动间隙特性 . 17 2.4 转向系的刚度及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 17 2.4.1 转向系的刚度 . 17 2.4.2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 19 第三章 循环球式转向器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 20 3.1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 21 3.2 螺杆 -钢球 -螺母传动副 . 22 3.3 齿条 -齿扇传动副 . 25 3.4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的强度计算 . 32 3.4.1 钢球与滚道间的接触应力 . 32 3.4.2 螺杆在弯扭联合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 35 3.4.3 转向摇臂轴直径的确定 . 36 第四章 转向传动机构设计 . 37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II 4.1 转向传动机构 概述 . 37 4.2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 40 4.2.1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 40 4.2.2 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 . 45 4.3 转向传动机构的臂、杆与球销 . 47 4.3.1 转向摇臂的强度计算 . 49 4.3.2 转向纵拉杆与横拉杆的计算 . 50 4.3.3 球销的强度与耐磨性校核 . 51 结 论 . 52 参考文献 . 53 致 谢 . 54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III 符号说明 转向系的效率 L 轴距, mm B1 前轮距, mm 螺杆的螺线导程角, 摩擦系数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r 转向盘的半径, mm a 主销偏移距, mm Tr 转向阻力矩, Nmm G1 转向轴的载荷, N 主销内倾角, 主销后倾角, 转向盘上的手力, N Cs 转向系的刚度 rw 齿扇的啮合半径, mm t 螺杆或螺母上的钢球滚道的螺距, mm db 钢球直径, mm 0 螺线导程角, rc 螺杆与螺母的滚道截面的圆弧半径, mm 钢球与滚道的接触角, m 模数 d 螺杆外径, mm E 材料弹性模量 s 屈服极限, MP 0 扭转强度极限, MP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第一章 转向系统概述 1.1 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往往转向轮也会受到路面侧向干扰力的作用,自动偏转而改变行驶方向。此时,驾驶员也可以利用这套机构使转向轮向相反方向偏转,从而使汽车恢复原来的行驶方向。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统(俗称汽车转向系)。因此,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志而进行 转向行驶。 汽车转向系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 1.1.1 机械转向系 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图 1-1 机械转向系示意图 1-转向盘; 2-转向轴; 3-转向万向节; 4-转向传动轴; 5-转向器; 6-转向摇臂; 7-转向直拉杆; 8-转向节臂; 9-左转向节; 10、 12-梯形臂; 11-转向横拉杆; 13-右转向节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 图 1-1 所示为机械转向系的组成和布置示意图。当汽车转向时,驾驶员对转向盘 1 施加一个转向力矩。该力矩通过转向轴 2、转向万向节 3 和转向传动轴 4 输入转向器 5。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摇臂 6,再经过转向直拉杆 7 传给固定于左转向节 9 上的转向节臂 8,使左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左转向轮偏转。为使右转向节 13 及其支承的右转向轮随之偏转相应角度,还设置了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由固定在左、右转向节上的梯形臂 10、 12 和两端与梯形臂作球铰链连接的转向横拉杆 11 组成。 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部件和零件属于转向操纵机构。由 转向摇臂至转向梯形这一系列部件和零件(不含转向节)均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目前,许多国内外生产的新车型在转向操纵机构中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转向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这有助于转向盘和转向器等部件和组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只要适当改变转向万向传动装置的几何参数,便可满足各种变型车的总布置要求。即使在转向盘与转向器同轴线的情况下,其间也可采用万向传动装置,以补偿由于部件在车上的安装误差和安装基体(驾驶室、车架)的变形所造成的二者轴线实际上的不重合。 转向盘在驾驶室安置位置与各国交通法规规定车辆靠道路左侧还是右侧通行有 关。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规定车辆右侧通行,相应地应将转向盘安置在驾驶室左侧。这样,驾驶员的左方视野较广阔,有利于两车安全交会。相反,在一些规定车辆靠左侧通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汽车上,转向盘则应安置在驾驶室右侧。 1.1.2 动力转向系 动力转向系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而大部分是由发动机通过动力转向装置提供的。但在动力转向装置失效时,一般还应当能由驾驶员独立承担汽车转向任务。因此,动力转向系是在机械转向系的基础上加设一套动力转向装置而形成的。 对最大总质量在 50t 以上的重型汽车而言,一旦动力转向装置失效,驾驶员通过机械传动系加于转向节的力远不足以使转向轮偏转而实现转向。故这种汽车的动力转向装置应当特别可靠。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 1.1.3 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 一、 汽车转弯行 驶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二、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 (转弯半径小 )。 三、 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四、 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都不得产生自激振动,转向盘没有摆动。 五、 悬架导向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尽可能小。 六、 操纵轻便,转向时,施加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对乘用车不应超过150 200N,对商用车不应超过 500N。 七、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八、 转向器和转 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九、 在车祸中,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十、 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轮与转向盘转动方向一致。 正确设计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使第一项要求得到保证。转向系中设置有转向减振器时能够防止转向轮产生自振,同时又能使传到转向盘上的反冲力明显降低。为了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必须使转向轮有尽可能大的转角,并要达到按前外轮车轮轨迹计算,其最小转弯半径能达到汽车轴距的 22.5 倍。通常用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两项指标来评价操纵轻便性。没有配置动力转向的乘用车,在行驶中转向,此力应为 50 100N;有动力转向时,此力在 20 50N。当商用车从直线行驶状态,以 10km/h 的速度在柏油或水泥的水平路段上转入沿半径为12m 的弯道上行驶,且路面干燥,若转向系内没有装动力转向器,上述切向力不得超过 250N;有动力转向器时,不得超过 120N。乘用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每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 2 圈,商用车则要求不超过 3 圈。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4 1.2 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 1.2.1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及转向盘自由行程 转向器是转向系的减速传动装置,一般有 1 2 级减速传动副。它可按传动副的结构形式分类。曾经出现过的转向器结构形式很多,但有些已被淘汰。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有齿轮齿条式、循环球 -齿条齿扇式、循环球 -曲柄指销式和蜗杆曲柄指销式等几种结构形式。 一、 转向器传动效率 转向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转向器传动效率。在功率由转向轴输入,由转向摇臂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正效率,而传动方向与上述相反时求得的效率则称为逆效率。逆效率很高的转向器很容易将经转向传动机构 传来的路面反力传到转向轴和转向盘上,故称为可逆式转向器。可逆式转向器有利于汽车转向结束后转向轮和转向盘自动回正,但也能将坏路面对车轮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发生 打手 情况。 逆效率很低的转向器称为不可逆式转向器。不平道路对转向轮的冲击载荷输入到这种转向器,即由其中各传动零件(主要是传动副)承受,而不会传到转向盘上。路面作用于转向轮上的回正力矩同样也不能传到转向盘。这就使得转向轮自动回正成为不可能。此外,道路的转向阻力矩也不能反馈到转向盘,使得驾驶员不能得到路面反馈信息(所谓丧失 路感 ),无法据以调节转向力矩 。 逆效率略高于不可逆式的转向器称为极限可逆式转向器。其反向传力性能介于可逆式和不可逆式之间,而接近于不可逆式。采用这种转向器时,驾驶员能有一定的路感,转向轮自动回正也可实现,而且只有在路面冲击力很大时,才能部分地传到转向盘。现代汽车上一般不采用不可逆式转向器。经常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多采用可逆式转向器。极限可逆式转向器多用于中型以上越野汽车和工矿用自卸汽车。 二、 转向盘自由行程 单从转向操纵灵敏而言,最好是转向盘和转向节的运动能同步开始并同步终止。然而,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在整个转向系中各传动 件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装配间隙,而且这些间隙将随着零件的磨损而增大。在转向盘转动过程的开始阶段,驾驶员对转向盘所施加的力矩很小,因为只是用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5 来克服转向系内部的摩擦,使各传动件运动到其间的间隙完全消除。故可以认为这一阶段是转向盘空转阶段。此后,才需要对转向盘施加更大的转向力矩以克服经车轮传到转向节上的转向阻力矩,从而实现使各转向轮偏转的目的。转向盘在空转阶段中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自由行程对于缓和路面冲击及避免使驾驶员过度紧张是有利的,但不宜过大,否则将使转向灵敏性降低。一般说来,转向盘从相应于汽车直线 行驶的中间位置向任一方向的自由行程最好不超过 。当零件磨损严重到使转向盘自由行程超过时 ,则必须进行调整。 1.2.2 循环球式转向器 本次设计重点介绍 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也是目前国内外汽车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结构形式。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或滑块曲柄销传动副。 图 1-2 解放 CA1040系列轻型载货汽车转向器 1-转向器壳体; 2-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转向螺杆; 4-转向螺母; 5-钢球; 6-钢球导管卡; 7-钢球导管; 8-六角头锥形螺塞; 9-调整垫片; 10-上盖; 11-转向柱管总成; 12-转向轴; 13-转向器侧盖衬垫; 14-调整螺钉; 15-螺母; 16-侧盖; 17-孔用弹性挡圈; 18-垫片; 19-摇臂轴衬套; 20-齿扇轴摇臂轴; 21-油封 图 1-2 所示为解放 CA1040 系列轻型载货汽车的循环球 -齿条齿扇式转向器 1。转向螺杆 3 的轴颈支承在两个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2 上。轴承紧度可用调整垫片 9 调整。转向螺母 4 外侧的下平面上加工成齿条,与齿扇轴(即摇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6 臂轴) 20 上的齿扇啮合。可见转向螺母既是第一级传动副的从动件,也是第二级传动副(齿条齿扇传动副)的主动件(齿条)。通过转向盘和转向轴转动转向螺杆时,转向螺母不能转动,只能轴向移动,并驱使齿扇轴转动。 为了减少转向螺杆和转向螺母之间的摩擦,二者之间的螺纹以沿螺旋槽滚动的许多钢球 5 代之,以实现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转向螺杆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断面轮廓为两段或三段不同心圆弧组成的近似半圆的螺旋槽。两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断面的螺旋管状通道。螺母侧面有两对通孔,可将钢球从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内。两根 U 形钢球导管 7 的两端插入螺 母侧面的两对通孔中。导管内也装满了钢球。这样,两根导管和螺母内的螺旋管状通道组合成两条各自独立的封闭的钢球 流道 。 转向螺杆转动时,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螺母即沿轴向移动。同时,在螺杆与螺母两者和钢球间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钢球便在螺旋管状通道内滚动,形成 球流 。钢球在管状通道内绕行 1.5 周后,流出螺母而进入导管的一端,再由导管另一端流回螺旋管状通道。故在转向器工作时,两列钢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闭流道内循环,而不致脱出。 与齿条相啮合的齿扇,其齿厚是在分度圆上沿齿扇轴线按线性关系变化的,故为变厚齿扇。只 要使齿扇轴 20 相对于齿条作轴向移动,即能调整两者的啮合间隙。调整螺钉 14 旋装在侧盖 16 上。齿扇轴内侧端部有切槽,调整螺钉的圆柱形端头即嵌入此切槽中。将调整螺钉旋入,则啮合间隙减小,反之则啮合间隙增大。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正传动效率很高(可达 ),故操纵轻便,使用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但其逆效率也很高,容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到转向盘。不过,对于前轴轴载质量不大而又经常在平坦路面上行驶的轻、中型载货汽车而言,这一缺点影响不大。因此,循环球式转向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各级汽车。 1.2.3 转向操纵机构 一、 转向盘的尺寸及布置 转向盘有轮毂、轮缘和轮辐组成。若采用大直径的转向盘,会使驾驶人员进出驾驶室感到困难;若采用小直径的转向盘,则在转向时要求驾驶人员施加较大的力量。转向盘布置过高会影响人对道路和仪表盘的视野;转向盘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7 布置过低,则在操纵离合器、制动踏板时影响驾驶人员腿部的动作。在选择转向盘直径时,应考虑与汽车的类型和大小相适应。乘用车、小型客车、小型商用车的转向盘直径参考直径为 400mm;中型客车、中型商用车的转向盘参考直径为 450mm 或者 500mm;大型客车和大型商用车的转向盘的参考直径为 550mm。 二、 转向轴的防伤安全措施 根据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和对汽车碰撞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汽车在正面碰撞时,转向盘、转向管柱和转向器是使驾驶员受伤的主要元件。因此,要求汽车在以 48km/h 的速度、正面同其他物体碰撞的试验中,转向管柱和转向轴后移量在水平方向上不得大于 127mm;在台架试验中,用人体模型的躯干以 图 1-3 防伤转向传动轴简图 6.7m/s 的速度碰撞转向盘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水平力不得超过 11123N,见GB11557-1998。为此,需要在转向系中设计并安装能吸收冲击能量的机构,或者采取能减轻驾驶 员受伤程度的措施。吸收能量的方法是使有关的转向系零件在撞击时产生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或摩擦等来实现。当转向轴采用万向节连接的结构,可以通过合理布置保证在汽车正面碰撞时,防止转向轴等向车身内移动,如图 1-34所示。这种结构虽然不能吸收碰撞能量,但其结构简单,主要万向节连接的两轴之间存在夹角,正面撞车后转向传动轴和转向盘就处在图中双点划线的位置,转向盘没有后移便不会影响驾驶员安全。转向轴上设置有万向节不仅提高安全性,而且有利于使转向盘和转向器在汽车上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8 得到 合理布置,提高了操纵方便性,拆装容易。 1.3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技术参数 本次设计以长城 SUV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为基础车型,进行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该车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列于表 1-1 至表 1-3。 表 1-1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发动机型式及参数 发动机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 发动机型号 三菱 4G63S4M 型式 四缸、直列、水冷、单顶置凸轮轴、四冲程、多点电喷汽油机 缸径 行程 (mm) 8588 排量 (L) 1.997 压缩比 10:01 额定功率及相应转速 (kW/rpm) 90/5250 最大转矩及相应转速 (Nm/rpm) 170/2500-3000 怠速稳定转速 (r/min) 75050 最大净功率 (kW) 85 表 1-2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车轮和轮胎主要参数 车轮和轮胎 轮胎类型 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轮胎规格 235/65 R17 轮辋规格 5深槽轮辋 177J 轮胎气压 230kPa 车轮偏距 +38mm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9 表 1-3 哈弗 H5 欧风版(两驱)整车基本参数 整车基本参数 车型 哈弗 H5 欧风版( SUV) 型式 42 额定载客 (人 ) 5 整车整备质量 (kg) 1705 最大总质量 (kg) 2180 轴荷分配 空载 前轴 (kg) 875 后轴 (kg) 830 满载 前轴 (kg) 975 后轴 (kg) 1205 外形尺寸 长 (mm) 4649 宽 (mm) 1810 高 (mm) 1745 轴距 (mm) 2700 轮距 前 (mm) 1515 后 (mm) 1520 最小离地间隙 (mm) 200 最小转弯直径 (m) 13 前悬 (mm) 899 后悬 (mm) 1050 接近角 () 22 离去角 () 27.5 四轮定位(空载) 前轮前束 (mm) 0 2 前轮外倾角 () 0 30 主销内倾角 () 12 3030 主销后倾角 () 3 3030 主销偏移距 (mm) 16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第 二 章 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2.1 转向系的效率 转向系的效率 由转向器的效率 和转向操纵及传动机构的效率 决定,即 ( 2-1) 转向器的效率 又有正效率 :与逆效率 ;之分。转向摇臂轴输出的功率( P P )与转向轴输入功率 P 之比,称为转向器的正效率: : 1; 2 1 ( 2-2) 式中 P 转向器的摩擦功率。 反之,即转向轴输出的功率( P P )与转向摇臂轴输入的功率 P 之比,称为转向器的逆效率: 3; 2 3 ( 2-3) 正效率愈大,转动转向轮时转向器的摩擦损失就愈小,转向操纵就愈容易。转向器的类型、结构特点、结构参数和制造质量等是影响转向器正效率的主要因素。循环球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为滚动摩擦,摩擦损失小,其正效率 :可达 85;蜗杆指销式和蜗杆滚轮式转向器的传动副存在较大滑动摩擦,效率较低。对于蜗杆和螺杆类转向器,如果忽略轴承和其他地方的摩擦损失而只考虑啮合副的摩擦,则其正效率 :为 : t t ( : )( 2-4) 式中 螺杆的螺线导程角 , ; 摩擦角, ta ;1 ; 摩擦系数 ,取 。 则 ta ;1 : t 6 55t (6 55:34) 逆效率表示转向器的可逆性。根据逆效率值的大小,转向器又可分为可逆式、极限可逆式与不可逆式三种。 可逆式转向器的逆效率较高,这种转向器可将路面作用在转向轮上的大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部分力传递到转向盘上,使司机的路感好。在汽车转向后也能保证转向轮与转向盘的自动回正,使转向轮行驶稳定。但在坏路面上,当转向轮上作用有侧向力时,转向轮受到的冲击大部分会传给转向盘,容易产生 打手 现象,同时转向轮容易产生摆振。因此, 可 逆式转向器宜用于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均属于这一类 5。 不可逆式转向器不会将转向轮受到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上。由于它既使司机没有路感, 又 不能保证转向轮的自动回正,现代汽车已不采用。 极限可逆式转向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逆效率较低,适用于在坏路面上行驶的汽车。 当转向轮受到冲击力时,其中只有较小的一部分传给转向盘。 如果忽略轴承和其他地方的摩擦损失而只考虑啮合副的摩擦,则蜗杆和螺杆类转向器的逆效率为 ; t ( ; )t ( 2-5) 式中 及 见式 ( 2-4) 下的说明 。 则 ; t (6 55;34)t 6 55 由式 ( 2-4) 、 ( 2-5) 可见:增大导程角 不仅能提高正效率,也会提高逆效率,故 不宜取得过大。当 时,逆效率 ; ,这时转向器为不可逆式。因此应使 ,通常螺线的导程角取为 810。 通常,由转向盘至转向轮的效率即转向系的正效率 : 的平均值为0.670.82;当向上述相反方向传递力时逆效率 ;的平均值为 0.580.63。转向操纵及传动机构的效率 用于评价在这些机构中的摩擦损失,其中转向轮转向主销等的摩擦损失约为转向系总损失的 40%50%,而拉杆球销的摩擦损失约为转向系总损失的 10%15%。 2.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与力传动比 2.2.1 角传动比 转向盘转角的增量 与同侧转向节转角的相应增量 之比,称为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转向盘转角的增量 与转向摇臂轴转角的相应增量 之比,称为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转向摇臂轴转角的增量 与同侧转向节转角的相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应增量 之比,称为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2-6) ( 2-7) ( 2-8) 式中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 转向盘转角的增量; 转向摇臂轴转角的增量; 同侧转向节转角的相应增量。 转向传动机构的布置,通常取其在中间位置时使转向摇臂及转向节臂均垂直于其转向纵拉杆,而在向左和向右转到底的位置时,应使转向摇臂与转向节臂分别与转向纵拉杆的交角相等。这时,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亦可取为 ( 2-9) 式中 1转向摇臂长; 3转向节臂长。 现代汽车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多在 0.851.1 之间,即近似为 1。故研究转向系的角传动比时,为简化起见往往只研究转向器的角传动比及其变化规律即可。 2.2.2 力传动比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为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2 w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之比,即 2 ( 2-10) 经推 导 得 r ( 2-11) 式中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取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r 转向盘的半径,根据车型不同可在 180 275 范围内按国家标准系列选取, r mm; a主销偏移距。即由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延长线与支承平面的交点至车轮中心平面与支承平面的交线的距离。通常货车的 a 值为4060mm;轿车取 0.40.6 倍的胎面宽度,哈弗 H5 正偏距a mm; 则 17 15 19016 转向传动机构的力传动比 等于转向车轮的转向阻力矩 Tr与转向摇臂的力矩 T 之比值 1。 与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布置型式及其杆件所处的转向位置有关。对于非独立悬架汽车的转向传动机构来说,当转向轮由转向传动机构带动而转向且处于图 3-1(a)所示虚线位置时,其转向摇臂上的力矩为 T Tr( 1 3) Tr( 1 3)(m m ) ( 2-12) 转向传动机构的力传动比为 ( 3 1)m (m m ) ( 2-13) 式中 1, 3, m , m 转向传动机构处于图 2-1(a)所示虚线位置时的有关计算用尺寸(见该图)。 图 2-1 转向系统简图 ( a)与非独立悬架转向轮匹配时;( b)与独立悬架转向轮匹配时; 1-转向摇臂; 2, 4-转向纵拉杆及横拉杆; 3-转向节臂; 5-转向梯形臂; 6-悬架; 7-摆杆 在最恶劣的转向条件下,例如在干而粗糙的转向轮支承面上作原地转向,转向车轮的转向阻力矩 Tr由转向车轮相对于主销轴线的滚动阻力矩 T1、轮胎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与地面接触部分的滑动摩擦力矩 T2以及转向车轮的稳定力矩或自动回正力矩所形成的阻力矩 T3组成。即 Tr T1 T2 T3 ( 2-14) 且 T1 G1 a ( 2-15) T2 G1 ( 2-16) T3 aG1 ( 1 2 ) ( 1 2 ) ( 2-17) 式中 G1转向轴的载荷; a滚动阻力的力臂,或主销偏移距。 车轮的滚动阻力系数,计算时可取 主销内倾角; 主销后倾角; 1 、 2 内、外转向轮的平均转角; 附着系数,计算时取 ; x滑动摩擦力矩 T2的力臂: r2 r 2 ( 2-18) r r 车轮的自由半径和静半径,计算时可近似地取 r r。 在实际计算中常取转向传动机构的力传动比 计算转向摇臂轴上的力矩T T ( )( 2-19) 式中 转向传动机构的效率,一般取 0.85 0.9。 转向时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可由下式求得 T( r )( 2-20) 式中 转向器的力传动比; r 转向盘的半径; :转向器的正效率。 由以上两式可见:当转向阻力矩 Tr一定时,增大力传动比 , 就能减小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 ,使操纵轻便。 这里还应指出: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向时,上述转向轮与地面间的滑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动摩擦阻力矩 T2比汽车在原地转向时的要小许多倍,且与车速有关。 精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常用足够精确的半经验公式 3来计算汽车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 Tr,即 Tr 3 ( 2-21) 式中 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取 。 G1转向轴载荷, G1 8575N。 P轮胎气压, P MP 。 则 Tr 0 73 8575 0 23 N mm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为 Tr D ( 2-22) 式中 D 转向盘直径, D mm。 则 TrD Trr 386335190 17 15 92 3 N 2.2.3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 图 2-2 转向器角传动比 的变化特性曲线 nts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着汽车的许多转向性能。由于增大角传动 比可以增大力传动比,因此转向器的角传动比不仅对转向灵敏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而且也影响着汽车的操纵轻便性。由式( 2-6)并考虑到 ,可以看出:转向轮的转角与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成反比。 增大会使在同一转向盘转角下的转向轮转角变小,使转向操纵时间变长,汽车转向灵敏性降低。因此转向 轻便性 与 灵敏性 是产品设计中遇到的一对矛盾。采用可变角传动比的转向器可协调对 轻便性 和 灵敏性 的要求。而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又因转向器的结构型式和参数的不同而异。图 2-2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转向器角传动比变化规律。由该图可见: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随转向盘转角 的变化特性有不变(曲线 3)和可变之分。后者又有多种变化规律。其中曲线 1 为转向盘在中间位置时, 较小,向左、右转动时则逐步增大;曲线 4 则与之相反。曲线 2 为蜗杆双销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特性曲线,是周期重复的。曲线 5 则为蜗杆单销式转向器的角传动比特性曲线,这时转向器蜗杆在中间位置的螺距较小,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SUV汽车循环球式转向系统设计【优秀含3张CAD图纸+汽车车辆全套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459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