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doc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优秀汽车车辆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优秀汽车车辆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rar
目 录.doc---(点击预览)
前言.doc---(点击预览)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doc---(点击预览)
CAXA制图
前桥及转向驱动机构.exb
悬架总成.exb
转向器螺杆.exb
转向系总成A0.dwg.exb
前桥及转向驱动机构.dwg
悬架总成.dwg
转向器螺杆.dwg
转向系总成A0.dwg.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747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8-28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微型客车 前桥悬架 转向设计 汽车车辆 课程毕业设计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
资源描述:

HKD640微型客车设计(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设计)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优秀汽车车辆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

【带外文翻译】【43页@正文217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doc

前桥及转向驱动机构.dwg

前言.doc

悬架总成.dwg

目 录.doc

转向器螺杆.dwg

转向系总成A0.dwg.dwg

HKD640微型客车设计(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设计)

摘 要

本次设计中我的设计任务微型客车的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设计。由于本车前桥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所以前桥采用与之相配合的断开式车桥,属于转向驱动桥。前悬架有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之分,本车前悬架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其优点是增加悬架了两前轮内测的空间,便于发动机和起一些不简单布置。主要对悬架的性能参数进行确定,对弹性元件进行了计算,并选择了合适的减振器。通过对悬架主要参数的设计与计算,从而保证本车的行驶平顺性与减震性能。汽车转向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了转向前桥设计,转向器选择的是循环球式转向器,并通过计算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并对专项题型进行计算,并通过优化使之接近理想状态。为保障整车性能,在设计时尽量对前桥和转向系进行优化。

设计中,主要通过查看实际车辆,总结课本知识,翻阅有关汽车方面的文章来研究前桥、前悬架和转向系,并验算了有关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最后进行了设计总结。

关键字:微型客车、前悬挂系统、转向系统、转向梯形、

      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转向系设计………………………………………….4

§1.1转向系总体方案确定…………………………………4  

§1.2前桥概述……………………………………………   5

§1.3转向器的选择…………………………………………. 6

§1.4转向器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9

§1.5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  …………………………..14

§1.6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计算………………………….18

§1.7转向传动机构强度计算…………………………………19

§1.8转向梯形的设计 …………………………………… .20

第二章悬架系统设计………………………………….…..23

§2.1概述…………………………………………………..23

§2.2悬架结构形式分析……………………………………..24

§2.3弹性元件的分析………………………………………..27

§2.4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28

§2.5弹性元件的计算………………………………………..29

§2.6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31

§2.7减振器的选择………………………………………….32

总 结……………………………………………………....36

参 考 文 献……………………………………………….37

致 谢……………………………………………………....38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作为汽车关键部件之一的转向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基本已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生产的局面。有资料显示,国外有很多国家的转向器厂,都已发展成大规模生产的专业厂,年产超过百万台,垄断了转向器的生产,并且销售点遍布了全世界。

而舒适性也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构,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往列为重要部件编入轿车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  王望予.汽车设计(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  余志生、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  蔡春源.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5]  刘鸿文.材料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张义民,闻邦春.汽车技术.1997,第九期,p7-p20

[7]  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  王昆,何小柏等.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  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10] 张洪欣.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1]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3、4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2] 汪卸建.汽车底盘简明教学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

[13] 胡宁等.现代汽车底盘构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14]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内容简介:
1 HKD640 微型客车设计(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设计) 摘 要 本次设计中我的设计 任务微型客 车的前桥、 前悬架与转向 系设计。由于本车前桥采 用了麦弗逊 式独立悬架,所 以前桥采用 与之相配合的断开式车桥,属于转向驱动桥。前悬架有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之分,本车前悬架采 用了麦弗逊 式独立悬架,其 优点是增加 悬架了两前轮内测的空间,便于发动机和起一些不简单布置。主要对悬架的性能参数进行确定,对弹性元件进行了计算,并选择了合适的减振器。通过对悬架主要参数的设计与计算,从而保证本车的行驶平顺性与减震性能。汽车转向系 的设计主要 包括 了转向 前桥设计,转向 器选择的是循环球式转向器,并通过计算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并对专项题型进行计算,并通过 优化使之接 近理想状态 。为保障整 车性能,在设计时尽量对前桥和转向系 进行优化。 设计中,主要 通过查看实际 车辆,总 结课本知识 ,翻阅有 关汽车方面的文章来研究前桥、前悬架和转向系,并验算了有关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最后 进行了设计 总结。 关键字: 微型客车、前悬挂系 统、转向系 统、转向梯 形、 非独立悬架、独立 悬架 nts 2 HKD640 minibus design (front axle, front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 t The design of the task of designing my first mini- bus bridge, the front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design. As the front McPhers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bridge used, so use with matching front axle disconnect axles, drive axles are turning. Front suspension with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divided into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car front suspension uses McPhers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its advantage is to increase the front suspension of the two c losed beta of space, easy starting engine and a number of simple layout. The 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suspension to determine, on the elastic components were calculated,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hock absorber.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suspension through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vehicle ride comfort and shock absorption properties. Auto motive S teering S ystem Design inc ludes the design o f steering front a xle, steering gear choice is a recirculat ing ball steering, and through calculation to conform to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special Questions in calculation, and by optimizing to near Lixiangzhuangtai. For the protection of vehicle performance,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axle and steering system optimization. Design, mainly by looking at the actual vehicles, concluded textbook knowledge, read the article in respect of the vehicle to study the front axle, front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systems, and checking the relevant parts of the structura l strength and rigidit y. F ina lly, the design summary. nts 3 KEY WORDS: The miniat ure passenger train, the front hangs system, the steering system, the steering trapezium, the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k,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rk nts 4 目 录 前 言 .1 第 一 章 转向系设计 .4 1.1 转 向 系 总 体 方 案 确 定 4 1.2 前桥概述 5 1.3 转向器的选择 . 6 1.4 转向器主要性能参 数的确定 9 1.5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 .14 1.6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 件强度计算 .18 1.7 转向传动机构强度 计算 19 1.8 转向梯形的设计 .20 第二章 悬架系统设计 . .23 2.1 概述 .23 2.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24 2.3 弹性元件的 分析 .27 2.4 悬架主要性能参数 的确定 28 2.5 弹性元件的 计算 .29 2.6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 设计 31 2.7 减振器的选择 .32 总 结 .36 参 考 文 献 .37 致 谢 .38 附 录 .39 nts 5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汽车工业发 展迅猛。作为汽 车关键部件 之一的转向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基本已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生产的局面。有资料 显示,国 外有很多国 家的转向器厂 ,都已发 展成大规模生产的专业厂 ,年产 超过 百万台,垄断了转向器 的生产,并且销售点遍布了全世界。 而舒适性也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 (或车身 )与车轴 (或车轮 )之间 作连接的传 力机构,又 是保证汽车行 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汽车悬架往 往列为重要部 件编入轿车 的技术规格表,作为衡量轿车 质量的指标 之一。 一 现代汽车转向系 (一 ) 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 设计趋势 1适应汽车 高速行驶的需 要 从操纵轻便性、稳定 性及安全行 驶的角度 ,汽车 制造广泛使 用更先进的工艺方法,使用变速比转向器、高刚性转向器。“变速比和高刚性”是目前世界上 生产的转向 器结构的方 向。 2充分考虑 安全性、轻便 性 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在许多汽车上已普遍增设能量吸收装置,如防碰撞安全转向柱、安全带、安全气囊 等,并逐 步推广。从人类工程学 的角度考虑 操纵的轻便性,已逐步采用可 调整的转向 柱管和动力 转向系统。 3低成本、 低油耗、大批 量专业化生 产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石油危机造成经济衰退,汽车生产愈来愈重视经济性,因此,要设计低成本、低 油 耗的汽车和 低成本、合理化生产线,尽 量实现大批 量专业化生 产。对零部 件生产,特别是转向器的生产,更表现 突出。 4汽车转向 器装置的电脑 化 汽车的转向器装置, 必定是以电 脑化为唯一 的发展途径。 nts 6 (二 )现代汽车转向装 置的发展趋 势 1.现代汽车转向装置 的使用动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汽车转向器的结构很多,从目前使用的普遍程度来看,主要的转向器类型有 4 种:有蜗杆指销 式 (WP 型 )、蜗 杆滚轮式 (WR 型 )、循环球式 (BS型 )、齿条齿轮式 (RP 型 )。这四种转向器型式,已经被广泛 使用在汽车上。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 内,汽车循 环球式转向 器占 45左右, 齿条齿轮式转向器占 40 左右,蜗杆 滚轮式转向 器占 10左右, 其它型式的转向器占 5。循 环球式转向 器一直在稳步 发展。日 本汽车转向器的特点是循环球式转向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日本装备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各类型汽车,采用不同类型转向器。大、小型货车大都采用循环球式转向器,但齿条齿轮式转向器也有所发展。微型货车用循环球式转向器占 65,齿 条齿轮式占 35。 我国的转向器生产,除早期投产的解放牌汽车用蜗杆滚轮式转向器,东风汽车用蜗杆 指销式转向 器之外,其它大 部分车型都 采用循环球式结构,并都 具有一定的 生产经验 。目前解放 、东风也都 在积极发展循环球式转向器,并已在第二代换型车上普遍采用了循环球式转向器。由此看出,我国的转向器也在向大量生产循环球式转向器发展。 2.转向器生产专业化 循环球式转向器在国外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同时以专业厂为主、大力进行试验和研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日本“精工”(NSK)公司的 循环球式转向 器就以成本 低、质量好 、产量大,逐 步占领日本市场,并向全 世界销售它 的产品。德 国 ZF 公司也作为一 个大型转向器专业厂著称于世。它从 1948 年开始生产 ZF 型转向 器,年产各种转向器 200 多万台。还有一 些比较大的 转向器生产厂,如美国德尔福公司 SAGINAW 分部;英国 BURM#0;AN 公司都是比较有名的专业厂家,都有很大的 产量和销售 面。专业 化生产已成为 一种趋势 ,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使产品 质量高 、产量大 、成本低 ,在市 场上有竞争 力。 3.动力转向是发展方 向 动力转向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重型汽车上必须装备,在nts 7 高级轿车上应用的也较多,在中型汽车上的应用也逐渐推广。主要是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操纵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虽然带来成本较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但由于优点明显,还是得到 很快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 体式转向器 发展较快,而整 体式转向器 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二现代汽车悬架 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 适性有很大 的影响。由此可 见悬架系统 在现代汽车上是重要的总成之一。汽车车架(或车身)若直接安装于车桥(或车轮)上,由 于道路不平 ,由于地 面冲击使货物 和人会感到 十分不舒服,这是因为没有 悬架装置的 原因。汽车悬 架是车架(或 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的弹性 联结装置的 统称。它的 作用是弹性 地连接车桥和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 车辆受到的 冲 击力。保证 货物完好和人员舒适;衰减由 于弹性系统 引进的振动,使 汽车行驶中 保持稳定的姿势,改善操 纵稳定性 ;同时悬架 系统承担着传 递垂直反力 ,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 力)和侧向反 力以及这些力 所造成的力 矩作用到车架(或车身)上,以保证汽车行 驶平顺;并且 当车轮相对 车架跳动时,特别在转向 时,车轮 运动轨迹要 符合一定的要 求,因此 悬架还起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 对车身跳动 的导向作用 。 一般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弹性 元件种类包 括钢板弹簧 、螺 旋 弹簧、扭杆弹簧 、油气弹 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新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导向机构用来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力和力矩,同时保持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跳动,通常导向机构由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种类有单杆式或多连杆式的。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可不另设导向机构,它本身兼起导向作用。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横向稳定杆,目的是提高横向刚度,使汽车具 有不足转向 特性,改善汽车 的操纵稳定 性和行驶平顺 性。 nts 8 第一章 转向系统的设计 1.1 转向系总体方案确定 汽车的运动是由直线和曲线运动两方面组成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 行驶方向。者就要求有一 定的装置来 完成这种功 能,就轮式汽车而言,改变行驶方向的方法是:设计一套用来改变或发挥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 机构及汽车 的转向系。 转向系应具备的性能是转向操作必须轻便可靠,也应在保持汽车的动态转向性能的同时,必须安全地进行转向,因此设计中对转向系的性能主要要求有 : 1 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着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不满 足这项要求 的会加 速轮 胎磨损,并降低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 汽车转向行驶后,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 置,并稳定 行驶。 3 汽车在任何行驶 状态下,转向 轮不得产生 自振,并且转向 盘没有摆动。 4 转向传动机构和 悬架导向装 置共同工作 时,由于运动不协 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 小。 5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 机动性,具 有迅速和小 转弯行驶能力 。 6 操纵轻便。 7 转向轮碰撞到障 碍物以后, 传给转向盘 的反冲力要尽 可能小。 8 转向器和转向传 动机构的球 头销处,有消除因 磨损而产生 间隙的调整机构。 9 在车祸中,当转向轴 和转 向盘由 于车架或车身 变形而共同 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 驾驶员免遭 或减轻伤害 的防伤装置。 10 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 向盘与转向 轮转动方向 一致。 转向系可按转向能源 的不同分为 :机械转向 系和动力转向 系。 这次设计的转向系是机械转向系,它由转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 分组成。 nts 9 下图是一种机械式转 向系统: 图 1-1 汽车转向 器 的 布 置 l.转向盘 2.安全转向 轴 3.转向节 4.转向轮 5.转向节臂 6.转向横拉杆 7.转向减振器 8.机械转向器 驾驶 员对转向盘 1 施加的转向 力矩通过转 向轴 2 输入转向器 8。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零件即属于转向操纵机构。作为减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器中 有 1、 2 级减速传 动副(右图 所示转向系统 中的转向器为单级减速传动副)。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横拉杆 6,再传给固 定于转向节 3 上的 转向 节臂 5,使 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了汽车的行驶方向。这里,转向横拉杆和转向节臂 属于转向传 动机构。 1.2 前桥概述 前桥通过车架与悬架连接,支撑着汽车大部分重量,并将汽车的牵引力或制动力,以 及侧向力经 悬架传给车 架。 根 据悬架结构不同,车桥分为断开式和整体式两种。当采用非独立悬架时,车桥中部是刚性的实心或空心梁,这种车桥即为整体式;断开式车桥为活动关 节式结构, 与独立悬架 配用。 根据车桥上车轮的作用,车桥又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一般汽车多以前桥为转向桥,而以后桥和中、后两桥为驱动桥。越野汽车的前桥则为转向驱动 桥。 转向桥是利用车桥中 的转向节使 车轮可以偏 转一定角度以 实现nts 10 汽车的转向。转 向桥通常位 于汽车的前 部,因此也 常称为前桥 。前桥除常承受垂直载荷外,还承受纵向力和侧向 力以 及这些力所 引起的力矩。 由于本车采用独立悬架系统,所以采用断开式车桥。本车为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故 前桥为转向 从动桥。 断开式转向桥在轿车和微型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它与独立悬架相配置组成力性能优良的转向桥。由于它有效的减少了非簧载质量,降低了发动机的质心高度,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断开式车桥主要有车轮、减震器、上支点总成、缓冲弹簧、转向节、大头销总成、横向稳定杆总成、左右梯形臂、主转向臂、中臂、左右横拉杆、悬 架总成等组 成。其中 有些臂、悬 臂均为薄钢 板焊接结构,主转向臂与中臂 是通过螺栓 与 橡胶衬套 连接的,左右转 向梯形臂用大球头销总成与悬 臂总成连接 。 图 1-2 汽车断开 式 转 向 桥 nts 11 1.3 转向器的选择 转向器是转向系中的减速装置,可根据转向器的传动效率分为可逆式和不可逆式转向器,以及极限可逆式转向器,可逆式转向器逆效率高易将经轴向传动机构传来的路面反力传到转向盘上,它有利于转向回正,但同时也 能产生“打手”现象;不可逆 式转向器没 有回正作用,道路的阻力 也不能反馈 到转向盘 ,驾驶员丧失 路感;极 限可逆式转向器其反向传力性介于两者之间,而接近与不可逆式有一定的路感和回 正能力,路面冲 击力很小部 分传到方向 盘上,由于整个 转向起个传动元件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装配关系,而随着零件磨损而增大,也因为这些间隙的存在,使转向盘和转向节不能同步,所以转向盘在实现转向过程中存在空转 阶段,空转 阶段的角行 程成为转向盘 的自由行程,当间隙过大时,转向盘的自 由行程增大,影响转向灵 敏性,所以转向器有间隙调整机 构。 转向器可分为:齿轮齿条式 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 器、蜗杆 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等几种 型式,下面 分别介绍这 几种转向器: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所示,作为传动副主动件的转向齿轮 轴 11 通过轴承 12 和 13 安装在转向器壳体 5 中,其 上端通过花键与万向节叉 10 和转向轴 连接。与转 向齿轮啮合的 转向齿条 4 水平布置,两端通 过球头座 3 与转向横拉杆 1 相连。弹簧 7 通过压块 9 将齿条压靠在齿轮上 ,保证无间 隙啮合。 图 1-3 齿轮齿条 式 转 向 器 nts 12 1.转向 横拉杆 2.防尘 套 3.球头座 4.转向齿 条 5.转向器壳 体 6.调整螺塞 7.压紧弹 簧 8.锁紧螺母 9.压块 10.万向节 11.转向齿轮 轴 12.向心球轴承 13.滚针轴承 弹簧的预紧力可用调整螺塞 6 调整。当转动 转向盘时,转向 器齿轮 11 转动,使与 之啮合的齿 条 4 沿轴向移动, 从而使左右 横拉杆带动转向节左右转动, 使转向车轮 偏转,从而 实现汽车转向 。 2.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目 前国内外应 用最广泛的 结构型式之一 ,一般有两级传动副 ,第一级是螺 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 齿扇传动副。如图所示 : 为 了 减 少 转 向 螺 杆 转 向螺母之间的摩擦 ,二者的螺 纹并不直接接触 ,其间装有多 个钢球,以实现滚动摩 擦。转向螺杆 和螺母上都加 工出断面轮 廓为两段或三段不同心圆弧组成的近似半圆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断面的螺旋管状通道。螺母侧面有两对通孔,可将钢球从此孔塞 入螺旋形通 道内。转向螺 母外有两根 钢球导管,每根 导管的两端分别插入螺母侧面的一对通孔中。导管内也装满了钢球。这样,两根导管和螺母 内的螺旋管 状通道组 合成两条 各自独立的 封闭的钢 球 流道 。 转向螺杆转动时,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螺母即沿轴向移动。同时,在 螺杆及螺母 与钢球间的 摩擦力偶作用 下,所有 钢球便在螺旋管状通道内滚动,形成 球流 。在转向器工作 时,两列 钢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闭流道内 循环,不会 脱出。 3.蜗杆曲柄指销式转 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以转向蜗杆为主动件,其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指销。转 向蜗杆转 动时,与之啮合 的指销即绕摇臂轴轴线沿圆弧 运动,并带 动摇臂轴转 动。 经比较分析,循环 球式转向器 以其传动效 率高,工作平 稳,可靠 ,螺杆和螺母上的螺旋槽经淬火和磨削加工后既耐磨寿命又长。在转向图 1-4 循环球式 转 向 器 nts 13 起的设计中对于一定的转向盘转角与转向器的传动比成反比,角传动比增加后转向轮转角对同一转向盘转角的响应变的迟钝,操纵时间越长,灵敏度越低。所 以轻和灵构 成了一对矛 盾。为解决这 一矛盾,采用循环球曲柄指销式变速比转向器,这样可以消除滑动摩檫,提高转向器的效率。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逆效率虽然也很高,容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到方向盘上。但 是对于较轻 型的前轴载 荷不大而又经 常在好路面 上行驶的汽车而言,这一 缺点影响不 大,因此 ,循环球式 转向器广泛 应用与各类各级转向系统上。 1.4 转向器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一 ) 转弯半径的确 定 为了避免在汽车转向 时产生的路 面对汽车行 驶的附加阻力 和轮胎过快的磨损,要求转向 系能保证在 汽车转向时所 有车轮均作 纯滚动运动这只有所有车轮的轴线都相交在一点时才能实现,内转向轮偏转角应大于外转向轮偏转角。在汽车转向轮转角最大位置条件下以低速转弯时的半径为 Rmin.在车轮绝对刚体 的条件下角 0 与 i 的理想关系是 : LKctgctg i 0( 1-1) 式中: K-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的额距离 1040 ; L-汽车轴距 2210 转弯半径越小,汽车 的机动性能 越好。其关 系是 : nts 14 aLR )s in(m in0m in ( 1-2) 因为 L=2210 ; R=4.5 ; a=40 所以 0=30.5 i=40.6 (二 )转向轮的定位 1.主销后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如图所示 : 当汽车水平停放时, 在汽车的纵向垂面 内 ,主 销 上 部 向 后倾斜一个角度 r,称为主销后倾角。 当 主 销 具 有 后 倾角时,主销轴线与路面 交点 A 将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点的前面。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若转向轮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稍有偏 转(例如向 右偏转,如 图中箭头所示 ),将 使汽车行驶方向向右偏离。这时由于汽车本身离心力的作用,在车轮与路面接触点 B 处,路面对车轮作用着 一个侧向反作 用力 Y 。反力 Y 对车轮形成饶主销轴线作用的力矩 Yl ,其方向正好与车轮偏 转方向相反。在此力矩作 用下,将 使车轮回复 到原来中间位 置,从而 保证汽车能稳定地直线行驶, 故此力矩称 为稳定力矩 (回正力 矩)。因稳 定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力臂 l 的数值,而 力臂又取决 于后倾角 r 的大小,因此,为了不使转向 盘沉重,主 销后倾角 r 不宜过大。现在 一般采用不超过 2 到 3 度的后倾角。现代高速汽 车由于轮胎气 压降低、弹图 1-5 理想的内 外 车 轮 转 角 关 系 图 1-6 主销后倾 角 nts 15 性增加,而引起稳定 力矩增加, 因此 r 可以减小至或接近于零 ,甚至为负。 2.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如下图所 示: 当汽车水平停放时, 在汽车的横 向垂面内,主销轴线与 地面垂线的 夹角为主销内倾角。主 销内倾角的 作用是使车轮自动回正 。汽车直线 行驶时,车轮轴线与主 销的交角恰 为这个最大值。车轮轴 线与主销夹 角 在转向过 程中是不变 的,当车轮 转 过一个角度,车 轮轴线就离 开水平面往 下倾斜,致 使车身上抬 ,势能增加。这样汽车本身 的重力就有 使转向轮回 复到原来中间 位置的效果。主销内倾角的另一 个作用是使 主销轴线与路 面的交点到 车轮接地面的中心的距离(内偏置距) a 减小,可以减小 转向阻力矩 ,及底面冲击力对方向盘的作用。再来看看回正力矩的情况。汽车除了有主销后倾,还有内偏置 . 前轮只转向不驱动时,外轮的回正力矩大于内轮所受回正力矩,总的效果是使内外轮 顺。因此回 正力矩总的 效果是使汽车 回正。 3.前轮外倾角 如图所示,当汽车水 平停放时, 在汽车的 横向垂面内, 车轮平面与 地面垂线的夹角为前轮外倾 角。如果空 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 路面,则满 载时车桥因承载变形而可能 出现车轮内 倾,这样将加速车 轮胎的磨 损。另外, 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力沿轮 毂的轴向分 力将使轮毂压向外端的小轴 承,加重了 外端小 轴承及轮毂紧固螺母 的负荷,降 低它们 的寿命。因此,为前 轮有一个外 倾角。但是外 倾角也不宜 过大,否则也会使轮胎产生偏磨损。在现代一些独立悬架的轿车上,前轮采用了图 1-7 主销内倾 角 图 1-8 前轮外倾 角 nts 16 负的外倾角,这往往 是为了减小 在高速转向 时车身的侧倾 。 4.前轮前束 如图所示为前轮前束 示意图 : 车轮 有了 外倾 角后 ,在 滚动 时就类似于 滚锥 ,从 而导 致两 侧车 轮向外滚开 。由 于转 向横 拉杆 和车 桥的约束车 轮不 致向 外滚 开, 车轮 将在地面上 出现 边滚 边向 内滑 的现 象,从而增加了轮胎的磨损 。为了避免 这种 由于圆锥滚动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将两前轮适当向内偏转,即形成前轮前束。我们称两前 轮后边缘的 距离与前边 缘的距离 的差为前轮前束。在前轮 驱动的汽车 上,因为 驱动力是向前 作用于车轮 ,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这 一因素对前 轮前束值的 影响,有时会 出现零前 束和负前束的情况。 5.定位角选择 (1) 主销后 倾角 =1 30 (2) 主销内 倾角 =12 30 (3) 前轮外倾角 =1 (4) 前轮前束 A-B A-B=8mm (三 )转向器的效率 功率 P1 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用符号 +表示 , +=(P1 P2) Pl;反之称 为逆效率 ,用符号 -表示, - =(P3 P2) P3。 式中, P2 为转 向器中的摩擦 功率; P3为作用在转向摇臂轴上的功率。为了保证转向时驾驶员转动转向盘轻便,要求正效率高。为 了保证汽车 转向后转向轮 和转向盘能 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又需 要有一定 的逆效率。为了 减轻在不平 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疲劳,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传至转向盘上要尽可能小,防止打手又要求 此逆效率尽 可能低。 1.转向器的正效率 + 影响转向器正效率的因素有:转向器的类型、结构特点、结构参数和制造质量等。转 向器的结构 参数与效率 ,如果 忽略轴承和其 它地图 1-9 前轮前束 nts 17 方的摩擦损失,只 考虑啮合副 的摩擦损失,对于蜗杆和 螺杆类转向 器,其效率可用下式计算 )tan(tan00 ( 1-3) 式中, 0 为蜗杆 (或螺 杆 )螺线导程角 ; 为摩擦 角, =arctanf ;f 为摩擦因数。 2.转向器逆效率 - 根据逆效率大小不同,转向器又有可逆式、极限可逆式和不可逆式之分。 路面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经过转向系可大部分传递到转向盘,这种逆效率较高的转向器属于可逆式。它能保证转向后,转向轮和转向盘自动回正。这既 减轻了驾驶 员的疲劳,又提高了行驶 安全性。但 是,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轮受到的冲击力,能大部分传至转向盘,造成驾驶员“打手”,使之精神状态 紧张,如果长 时间在不平 路面上行驶,易使驾驶员 疲劳,影 响安全驾驶 。属于可逆 式的转向器 有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转向 器。 不可逆式转向器,是指车轮受到的冲击力不能传 到转向盘的 转向器。该冲击力由转向传动机构的零件承受,因而这些零件容易损坏。同时,它既不能保证车轮自动回正,驾驶员又缺乏路面感觉;因此,现代汽车不采用这种 转向器。 极限可逆式转向器介 于上述两者 之间。在车 轮受到冲击力 作用时,此力只有较 小一部分传 至转向盘 。它的逆效率 较低,在 不平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并 不十分紧张,同时转向传动 机构的零件 所承受的冲击力也比不可逆式 转向器要小 。 如果忽略轴承和其它 地方的摩擦 损失,只考 虑啮合副的摩 擦损失,则逆效率可用下 式计算 00tantan )( ( 1-4) 式中表明:增加导程角 0,正、逆效率均增 大。受 -增大的影响, 0 不宜取 得过大。当导 程角小于或 等于摩擦角 时,逆效率为 负值或者为零,此 时表明该转 向器是不可 逆式转向器 。为此,导程角必nts 18 须大于摩擦角。通常 螺线导程角 选在 8 10之间。 取 0=8, f=0.005 所以 )tan(tan00 =96.5 00tantan )( =96.37 (四 )转向系的传动比 转向系传动比的组成 : 转向系传动比的组成由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iw。 和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ip 组成 . 1.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 选 转 向 器 的 角 传 动 比 i w=17,传 动 机 构 角 传 动 比 iw =1,故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为 17. 2.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 aDii swwoP 2=81.6 ( 1-5) Dsw =384: 方向盘直径 iwo =20 :角传动比 转向器的角传动比 iw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影响汽车的操纵轻便性 ,转向灵敏性和稳定性 ,由 上 可 以 看 出 增 大 角传动比可增大力传动比 ,在转向阻力一定时 ,增 大 力 传 动 比会减 少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 ,使操纵轻便 . 但考虑到iw 。 =iw.转向轮的转角和转向器角传动比成反比 . 角传动比增 加 后 , 转 向 轮 的 转 角 对 同 一 方 向 盘 转 角 的 响 应 变 得 迟 钝 ,操纵时间增长 ,汽车转向灵敏性降低 .所 以 轻 和 灵 构 成 一 对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 ,通常采用变角传动比的转向器 . 1.5 循 环 球 式 转 向 器 的 设 计 (一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为了保证行驶安全,组成转向系的各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欲验算转向系零件的强度,需首先确定作用在各零件上的力。影响这些力nts 19 的主要因素有转向轴的负荷、路面阻力和轮胎气压等。为转动转向轮要克服的 阻力,包括转向轮 绕主销转动 的阻力、车 轮稳定阻力 、轮胎变形阻力和转向系中 的内摩擦阻 力等。 精确地计算出这些力是困难的。为此推荐用足够精确的半经验公式来计算汽车在沥青或者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 Mn(N mm) pGfMR313( 1-6) 式中, f 为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一般取 0.7; Gl 为转向轴负荷 (N),G1=5250N;p 为 轮胎气压 (MPa),p=0.32 Mpa. 所以 Mr=139363.392 N 作用在转向盘 上的手 力为 wSWRh iDL MLF212( 1-7) 式中, Ll 为转向摇臂长 ; L2 为转向节 臂长 , L1=L2; Dsw 为转向 盘直径 ,Dsw=384mm;iw 为转向器角传动比 , iw =20; +为转向器正效 率 , +=0.965. 所以 Fk=44.25 N (二 )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1.循环球式转向器传动副的设计 螺杆 ,钢球 ,螺母传动副如图所示 (1)钢球中心距 钢球中心距是一个基本参数 ,能够影响转 向器的结构尺寸和强度 .设计时首先参考 同类汽 车的 参数进行初选 ,然后 按照作用载荷 进行强度验 算 ,再 进行修正尺寸 ,在保 证足够的强度条件下 ,钢球中心 距应可能取 得小些 ,螺杆的外径 ,螺母 的内图 1-10 螺杆、钢 球 、 螺 母 传 动 副 nts 20 径以及钢球的直径等对中心距都有影响 钢 球中心距是基 本尺寸,螺杆外径 D1、螺母内径 D2 及钢球 直径 d 对确 定钢球中心距 D 的大小有 影响,而 D 又对转向器结构尺寸和强度有影响。在保证足够的强度条件下,尽可能将 D 值取小些。选取 D 值的规 律是随着扇齿 模数的增大,钢球中心距 D 也相应 增加。设计 时先参考同 类型汽车的参 数进行初选,经强度验算 后,再进 行修正。螺杆外径 Dl 通常在 20 38mm 范围内变化 ,设计时应根 据转向轴负 荷的不同来 选定。螺母内 径 D2 应大于 Dl,一般要求 D2 Dl= (5 10 )D. 根据 汽车设计 P180 页表 7-1 可取 : D=28 (2)螺杆的外径 D1j 及螺母的内径 D2 螺杆的外 径和螺母的内径之 间不能有相互 摩檫 ,设计时应取D2D1,一般 D2- D1=(5% 10%)D 以在钢球中 心距选定的条 件下 ,便能获得螺杆的外径和螺 母的内径的 尺 寸 ., 因为 D2D1, D2- D1=(5% 10%)D, 取 D1=28, D2=32 (3)钢球的直 径和钢球的数量 钢求直径 d 的 尺 寸 直 接 影 响 到 螺 杆 和 螺 母 螺 旋 机 构 的 尺寸和承载能力 .同样 ,钢球的数量也会影响承载能力 ,数量的多能增加承载能力 ,但会影响钢球的流动性 ,从 而 使 传 动效率降低 . 查表得 : d=7.144, 取 d=7 增加钢球数量 n,能提高承载 能力,但使钢 球流动性变坏,从而使传动效率降低。因为钢球本身有误差,所以共同参加工作的钢球数量并不是全部钢球数 。经验证明 ,每个环路 中的钢球数以 不超过 60粒为好。为保证 尽可能多的 钢球都承载 ,应分组装 配。每个 环路中的钢球数可用下式计算 dDWd DWn 0co s=18.85 ( 1-8) 式中, D 为钢球 中心距; W 为一个环路 中的钢球工 作圈数 n 为不 包;nts 21 括环流导管中的钢球 数; 0 为螺线导程 角,常取 0=5 8,则cos 0 1。 取 n =20 (4)滚道截面 当螺杆和螺母各由两 条圆弧组成 ,形成四段圆弧滚道截面时 ,钢球 与滚道有四 点接触,传动时轴向 间隙最小 ,可满足转 向盘自由行程小的要求 。图中滚 道与钢球之 间的间隙,除用来贮存 润滑油之外 ,还能贮 存磨损杂质。为了减少摩擦 ,螺杆和螺 母沟槽的半 径 R2 应大于钢球半 径 d/2,一般取 R2 =(0.51 0.53)d。 (5)接触角 钢球与螺杆滚道接触 点的正压力 方向与螺杆 滚道法面轴线 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 ,如图所 示。 角多 取为 45,以使轴 向力和径向力分配均匀。 (6)螺距 P 和螺旋线导程角 0 转向盘转动 角,对应螺 母移动的距 离 S 为 2PS(1) 式中, P 为螺纹 螺距。与此同 时 与此同时,齿扇节圆 转过的弧长 等于 s,相应摇臂轴转过 p 角,其间关系可表示如下 rs p (2) 式中, r 为齿扇 节圆半径。 式 (1)、式 (2)得 2PrP,将 对 p,求导得循环 球式转向器角传动比 iw 为 2w ri P 由式可知,螺距 P 影响转向器角 传动比的值。在 螺距不变的 条件图 1-11 四段圆弧 滚 道 截 面 nts 22 下,钢球直径 d 越大 ,图中的尺 寸 b 越小, 要求 b=P-d 2.5mm。螺距 P 一般在 8 11mm 内选取。根 据 表 7-11 可知 P=9.525 取 P=9.6 即 b=P-d=9.6-7=2.62.5 (6)工作钢球 圈数 W 多数情况下,转 向器用两个 环路,而 每个环路的工 作钢球圈数 W又与接触强度有关:增加工作钢球圈数,参加工作的钢球增多,能降低接触应力,提 高承载能力 ;但钢球 受力不均匀 、螺杆增长 而使刚度降低。工作钢球圈数有 1.5 和 2.5 圈两种。一个环路的工作 钢球圈数的选取见汽车设计 表 7-1。 取 W=1.5 2 齿条、齿扇传 动副设计 对齿轮来说,因 为在不同位 置的剖面中 ,其模数 m 不变,所 以它的分度圆半径 r 和基 圆半径 rb 相同。 因此,变厚 齿扇的分度圆 和基圆均为一圆柱,它在 不同剖面位 置上的渐开 线齿形,都是在 同一个基圆柱上所展出的渐开线,只是其轮齿的渐开线齿形相对基圆的位置不同而已,所以应将其 归人圆柱齿 轮的范畴。 根据以上所说,参考 表 7-1 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参数确定如下: 齿扇模数 4.0 螺母长度 58 齿扇齿数 5 齿扇整圆齿数 13 齿扇压力角 22 30 切削角 6 30 齿扇宽 30 法向压力角 o o=25 齿顶高系数 1 径向间隙系数 0.2 nts 23 1.6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计算 (一 ) 钢球与滚道之 间的接触应 力 用下式计算钢球与滚 道之间的接 触应力 3 222223)()(rRrREFk ( 1-9) 式中, k 为系数 ,根据 A B 值查表 取 A= (1 r) (1 R2)/2, B=(1 r) + (1 R1) 2; R2 为滚道截面半径; r 为钢球半径; Rl为螺杆外半径; E 为材料弹性 模量,等于 2.1X105N mm2; F3 为钢 球与螺杆之间的正压力 ,可用下式 计算 16.345c o s8c o s2025.44c o sc o s 03 oonFF式中, o 为螺杆螺线导程角; 为接 触角; n 为参与工作的钢球数;F2 为作用在螺杆上的轴 向力。 接触表面硬度为 58 64HRC 时,许用接触应力 =2500N mm2。 A= (1/r)-(1/R2)/2=(1/3.5)-(1/3.6)=0.00396 B=(1/r)+(1/R1)/2=(1/3.5)+( 1/3.6)=0.28174 A/B=0.014 查表知 : k=2.08 因此 3 222223)()(rRrREFk =1715.91参照 P250 可选断开点 取在中间位 置。 (二 )整体式转向梯形 机构优化设 计 汽车转向行驶时,受弹性轮胎侧偏角的影响,所有车轮不是绕着后轴沿长线上 的点 滚动,而是绕着 前轴和后轴之 间的汽车内 侧某一点滚动。下面是在忽略 侧偏角影响 的条件下,分析 有关两轴汽 车的转向问题。此时,两转向前轮 轴线的延长 线应交在后轴 延长线上 ,如图所示。设 o、 i。分别 为内、外转 向车轮转角 , L 为汽车 轴距, K 为图 1-13 断开点的 确 定 nts 26 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有如下关系 LKctgctg i 0( 1-12) 若自变角为 o,则因变角 i 的期望值 为 )()( 00 LKc tga rc c tgfi 利用余弦定理可推得 转向梯形所 给出的实际 因变角)c o s (21)(2c o s)c o s (c o s2a r c c o s)c o s (21)()s i n (a r c s i n020020mKmKmKmKmKi式中, m 为梯形 臂长; 为梯形 底角。 由图所得 : aDLo 2a r c s inm i nm a x( 1-13) 式中, Dmin 为汽车最小 转弯直径; a 为主销 偏移距。 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 下转角 o 小于 20,且 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建立约束条件时应考虑到:设计变量 m 及过小时,图 1-14 理想的内 外 转 角 关 系 简 图 nts 27 会使横拉杆上的转向力过大;当 m 过大时,将使梯 形布置困难 ,故对m 的上、下限及对 的下限应设 置约 束条件。综 上所述,各设 汁变量的取值范围构成的 约束条件为 000m inm a xm inmmmm梯形臂长度 m 设计时取在 mmin=0.11K, mmax=0.15K,梯形底角 min=70。 此外,由机械原 理得知,四连杆机构 的传动角方不 宜过小,通常取 min =40。如图所示, 转向梯形机构 在汽车向右 转弯至极限位置时达到最小值,故只考虑右转弯时 min 即可。利用该图所作的辅助用虚线及 余弦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HKD640微型客车前桥、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设计【优秀汽车车辆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473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