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在钢琴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经常有双音出现,对于初学者或没有进行双音训练的学生来说,要想弹得自如、轻松、声音整齐、清晰,是很困难的。在弹奏双音时,手指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手要在放松的同时有一定支撑力,手指的每一个关节不能塌陷,手腕平而松弛。在弹奏连续双音时,手腕可略高,便于手型的保持和换指的通顺。双音弹奏的质量标准,是两个音整齐,即两个手指同时触键。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用耳朵听和分辨,要能分辨出整齐、比较整齐和不齐。 因此,在双音练习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不认真听自己所弹双音的实际效果;弹双音前,不作思想和弹奏上的准备,不投入;两个音力度不同;双音连奏时,手腕下压,声音僵涩,没有“连”的感觉;在弹一个双音长连音时,触键后肩、臂、肘、腕紧张,声音生硬等。只要克服上述缺点,双音一定可以弹得轻松、流畅、整齐、清晰。 和弦在钢琴作品中可以说无处不见,由于作品风格和音乐表现的不同,和弦弹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弹奏和弦时,最忌敲击琴键,即使是强奏也不能随意敲击。敲击出来的声音呆、僵、涩,既不集中,也无共鸣,根本无法表现宏大气势。和弦的弹奏,需要肘、前臂和手腕的放松,触键前手腕、臂不紧张,不用力,但要在触键的刹那间,把全部力量凝聚在指尖,各指同时触键,使弹出的声音深、厚。触键后,立即放松,当然手指第一关节决不能塌陷,手型自然弯曲,手的支撑力不能变。一般说来,和弦的最高音往往是旋律音,而这个音正好用比较无力的小指弹奏,所以更要注意五指的触键方法和支撑力,使旋律较明显地弹奏出来。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琶音弹奏法多练几次,待找到每个手指的感觉时再几个音同时触键,这样就容易些,而且不会走弯路。肌肉运动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让思想走在手指前面,为手指作好准备,肌肉运动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让思想走在手指前面,为手指作好准备,钢琴基本技术包括音阶、和弦、琶音、八度等技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本功”,是钢琴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但不少钢琴学习者都对这些内容缺乏认识或不感兴趣,没有予以高度重视,以致在钢琴学习中遇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障碍。所以,只有当你正确认识学习基本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打好钢琴演奏的基本功,才能轻松愉快、得心应手地去弹奏各种高难度的艺术作品! 二、训练方法 1慢练为主,结合变速练习 首先,不论哪种技巧,在初学阶段都必须用很慢的速度进行练习,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用很慢的速度,才能把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准确地奏出,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去注意指法等问题。慢练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慢练犹如“放大镜”,把所有细节都扩大,让你真正体会到各个关节的动作,使动作简练,下键力度集中,并体会到触键的细微感觉,使每个音都充满“美”慢练需要极大的耐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地慢练,将让你受益终生,慢练是弹好钢琴的秘诀!慢练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始终坚持以慢练为主,在掌握正确触键的基础上,能够把每一个音弹得均匀、清晰、集中之后,利用节拍器结合变速练习,快慢循环结合,把各种技巧弹得飞快而保持每个音的均匀、清晰,对于克服手指连续跑动的困难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2分手练 经常分手练习,可以使每个音都达到要求,学习效率更高。不但在练习的初级阶段要分手练,而且必须随时穿插分手练习。在初学阶段,分手练有利于提高准确性,如指法、下键的准确性等。尤其是许多初学者,左手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味地跟着右手走,在触键的力度、音色把握等方面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所以,经常进行分手练习,并特别注意倾听左手弹出的声音,改善触键,你会感到受益匪浅。 3高抬指练习与贴键练习相结合 触键练习中,适度的高抬指练习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迅捷有力,以发出扎实、均匀的声音。然而,手指的真功夫不在于抬得高,而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其依靠微小的精确动作,把每个音都弹得结实、集中而均匀。可以说,抬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不抬高(贴键)。因为在高难度的快速经过句中,手指是不可能高高抬起的,这时速度虽然很快,却要求每个音都保持清晰、干净、有颗粒性,这都是通过高抬指练习后才可能达到的结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快速音符都需要很有力度的声音,有许多经过句就需要快速而又异常柔美的声音,这就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贴键练习而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说经常做贴键练习,训练手指第一关节,加强手指对键盘的控制能力,对于获得集中而圆润的“美”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个别教师过分强调手指高高的抬起,使学生把注意力和力量都用在抬高手指上,而忽视了下键力度的集中,做了许多无用功。所以说,适当的抬高手指练习是必要的,但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手指集中力量下键上,这样才能用最经济的手段、最节约的动作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 三、触健与音色 有关触键原理及各种触键方法运用方面的问题,笔者在(如何创造“美”的音色)一文中已有较为详尽的阐释,因篇幅关系,笔者就不再重复,在这里重点谈谈触键方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手腕的运用以及一些尤其重要而又在教学中极易出现偏差的触键问题: 手腕的运用是重量弹奏法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手腕是连接手指与手臂最直接的中转站,手腕运用得好,手臂甚至上半身的重量就能直接传递到手指、琴键,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音色,轻而易举地弹奏出铿锵有力的、柔和甜美而又饱满、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同时也能轻松自如地弹奏各种快速经过句。手腕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就如汽车的减震器,乘坐高级轿车和低档汽车,舒适性截然不同,而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当然是减震器,它带给你的不仅是舒适,还保证你的安全。可以说:不能正确的运用手腕,你的演奏就永远不可能达到钢琴演奏的巅峰! 1在弹奏音阶、琶音、分解和弦时,应注意手腕上下与左右的运动。一般来说,弹奏一指(拇指)时,手腕总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就如手臂自然落下时的高度;从二指(食指)过渡到五指(小指),手腕逐渐升高,整只手的重心向四五指转移,这时你就会感觉到手臂的重量很自然的从手指输送到琴键上,击发出饱满、圆润而迷人的声音!尤其在弹奏较宽的音程时,手的重心转移尤其显得重要!由于任何人的四五指都天生的较一、二、三指薄弱,所以在弹奏四五指时适当地抬高手腕有助于把手臂的重量更好地传送到指尖,使每个手指弹出的声音一样均匀、饱满、统一。 在钢琴普及教育中有两种极为常见的触键方面的错误: a手腕僵硬。个别教师片面要求学生的手腕平稳,完全限制手腕的上下运动,甚至使用极其古老而早已淘汰的方法,长期要求学生在手腕上面放一枚硬币进行弹奏而不允许掉下来,使学生的手臂、手腕愈发紧张,最后变得僵硬。这样的结果必将严重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他们将永远无法去演奏那些高难度的作品。 b用手腕直接去“压”出声音。年纪小的学生手指力度较小,如果教师片面要求音量,却不能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去弹奏,学生就用手腕去帮忙“压”出每一个音。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弹琴时手腕不停地上下抖动,手指弹每一个音手腕都往下压,弹得很吃力,速度却始终上不去。 以上两种错误的触键方法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需特别注意。只有放松、自如、优美而正确的手腕动作,才能使你把各种高深的技巧,不论怎样的速度和力度要求,均弹得轻松自如、精彩绝伦! 作为钢琴的初学者,特别是广大的少儿琴童,在学习钢琴的起步阶段有以下非常重要的几点需要注意,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大好扎实的基础。注意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是演奏技术方面。在初学钢琴时我们的手形和运指方法至关重要。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有三个关节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指尖关节,掌关节和手腕。指尖就好比是冲击钻的钻头,一定要保持一定得支撑力,这样弹奏的力量才能以最小的损失释放出来,从而是声音有力而穿透。掌关节是运指的关键,因为在运指过程中,为了避免力量的分散,手的其他部位是不允许动的,绝大部分动作,特别是音阶的演奏都是通过掌关节来完成的,所以,掌关节一定要有支撑力。如果没有很强的支撑力,或者说掌关节偏软的话,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手指的抬高和下键,从而影响演奏的速度和力度。手腕是传递力量的关键,为了能是力量顺利的传至指尖,因此手腕是不允许抖动。而且手腕应该比手背略低为佳。如果注意了同时加以一定量的练习,演奏的基本功基本能够建立起一定得基础。第二,是识谱方面首先,要注意初学者一定要养成先看谱,再看键盘的习惯。有很多初学者,特别是孩子,都是低着头弹琴,不看谱。这样特别容易弹错音,就好比考试的时候不看题目先写答案,怎么会写对呢?因此一定要养成先看谱,在弹琴的习惯。其次,要建立快速的乐谱与键盘之间的联系,这是学习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再次,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以乐曲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为主,一定要先用慢速把乐曲完整流畅的弹下来,再提高速度。切忌一上来就快速练习,乐曲也疙疙瘩瘩,不完整,不流畅。我想这些都是学习钢琴的基础,请广大的钢琴学习者一定要注意。祝你们学习愉快,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初学钢琴的人来说,良好的起步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是否顺利。作为中专学校的钢琴老师,在对新生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开始学习接受很快,但他们大部只把注意力放在音符的弹奏及乐曲的熟练上,对其他一些基本要求不重视,到了后面要想提高就很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我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并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关注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拟从初学者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手形。在钢琴的第一课教学中就要讲到这点。首先是坐姿要正确:坐的位置位于钢琴中间位置,身体端正、自然、放松。琴凳不要坐满,13就可以了。身体坐直重心也可稍稍前倾,不要向后倒。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手腕及手与钢琴保持在同一平行高度,肘关节不要往里夹,手腕保持放松,不要高于手掌或低于琴键。双手放在琴上时,掌关节撑起,手心像握有鸡蛋,五指立在琴键上,用指尖触键,一个手指对应一个键,手指的各个关节要立起来。大拇指虎口打开触键时不要整个手指都躺在琴键上,而要用前半侧触键。在初学时有些关节如大拇指的掌关节特别容易塌陷,还有二三四指的第一关节也容易凹陷,如果用这样的手形弹奏会使手指落键的准确性、坚定性受影响,触键不干脆、不利索,发出的声音也不集中、不通彻,这样连续弹奏出的声音更是不干净、容易粘糊,以后弹奏陕速练习曲时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刚开始练习手形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二、识谱首先识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仔细准确。刚开始识谱会很慢,要一点点数,时间长了,看谱多了,就会越来越快。有的学生开始学习识谱就不仔细,总是大概看一下,然后就在琴上乱找,这样的习惯特别不好,以后学习新曲子不但费时间而且错音还特别多,学习效率很低。还有一些学生为了省事,把音符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谱子上,练琴时根本不动脑筋,看起来好像是省劲儿了,久而久之对它产生了依赖,识谱缺少了锻炼,最后只能变成谱盲,严重影响学习进程。这些问题在初学时都应引起注意,尽量避免。其次识谱不要只看音符和节拍(建议初学者要边弹边数节拍),除了这些,乐谱上还有其他的标注,例如指法、表情、力度记号等。初学的乐谱上都会标注指法,这些指法其实是在教我们学习如何安排手指,照着指法练习多了,以后就可以根据学习的经验自己安排指法了。还有一些力度记号在初学时也许表现得不会很好,但要有这个意识,看到各种记号要尽量去做,日积月累下来。就能自如l勺把握力度的变化及表现。 三弹奏方法。弹奏方法在初学时尤其重要。初学者刚开始学习弹奏时手臂手腕及手特别容易僵硬,绷的紧紧的,这时候先学习断奏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方法。断奏时要求手臂放松,手腕提起,手自然下垂,提腕不需要很高,到谱架的位置就可以了。在提腕过程中手不要上翻,落腕时手臂自然落下指尖触键,手形仍保持原样,不弹的手指放在琴上,不要翘起。手的自然重力通过手臂手腕传到指尖,不需要额外的力去砸琴。指尖撑住稳稳的立在琴键上,手掌、手腕、小臂包括肩背放松,调整后再提腕进行下一次弹奏。断奏是学习手臂手腕放松的第一步,因此不容忽视。掌握断奏后再学习连奏就比较容易了。连奏时还是要保持放松,在触键一瞬间手指指尖关节用力,手指立稳,触键后立即放松,在下一个手指触键时,力量从第一个手指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尖撑住,手掌手腕手臂仍然放松,重力的释放、手指的控制、力量的转移在连奏中非常重要。触键离键要快干脆利索,这样弹奏出的声音是放松、清晰、干净的。这两种弹奏方法是钢琴学习中最基本的弹奏方法,在弹奏过程中,指掌腕肘肩备关节既有相对独立动作,同时也相互协调动作,总体持续的放松和局部暂时的紧张相结合,这种方法要应用在弹奏的每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这样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就能全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年党建知识竞赛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内贸易买卖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合伙权益解决方案合同协议书
- 2025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合法的服装分销合同协议
- 2025年农村果园承包合同范本
- 2025云端存储合同范本
- 企业安全培训巡查课件
- 2022年五险一金培训
- 超声监测眼晶状体变化-洞察及研究
- 桥梁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第2版) 课件 第6章 桥梁检查与评定
- 兼职健身教练合作协议3篇
- 粮食安全政策
- UL2034标准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报警器UL中文版标准
- 【MOOC】认识飞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国际商务谈判 习题答案、练习题及答案(白远)
- 关节活动维持与改善技术
- 幼儿园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探究与分享参考答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赏书法之韵》教学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