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克己复礼 1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 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 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1 用一个成语概括孔子的 政论 观 1分 名正言顺 2 话语交际的成功取决于问答对应 仔细研读本章 我们发现孔子的回答对子路的提问来说既有 问答对应 也有 答非所问 你如何理解孔子的 答非所问 3分 孔子的答非所问有其理由 一是率真直言的 子路 口无遮拦 有是哉 子之迂也 在极度气愤的状态下孔子破口大骂 野哉 由也 言外之意是说子路不识事物之根本 1分 二是孔子认为子路应该深思慎言 不能如此荒唐 率意而言 本身也是不知 名 1分 所以孔子不回答 正名的具体内容 而回答 正名的重要性 1分 2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克已复礼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论语 诲人不倦 1 从以上文字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 2分 人如果不仁 怎么对待礼呢 人如果不仁 怎么对待乐呢 礼能后于仁义吗 即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 仁是礼的基础 礼是仁的外在形式 2 为什么孔子认为此时可以与子夏谈 诗 了 2分 孔子以绘画做比喻 只不过是解释诗句罢了 而子夏由此联想到了礼制 是孔子没涉及的 子夏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理解语言之外的寓意 有极强的悟性 所以孔子觉得可以跟他谈诗了 3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 子日 必也正名乎 子路日 有是哉 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日 野哉 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1 第 则文字中除 名正言顺 外 还可以概括出一条四字成语 它是 1分 2 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中的 是 指代什么 并结合选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 是 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 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 1分 理由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 就是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1分 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 刑罚不当 纲常混乱 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 礼 1分 所以说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手足无措 不知所措 4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1 请概括孔子在这两则文字中关于 孝 的主要观点 并联系实际简述这种观点的现代价值 孔子认为 孝 绝不只是赡养 必须有内在的诚心 敬 又有外在的恭敬的礼节 色 才可以叫做 孝 孔子的孝道具有普世价值 今天我们讲孝道 就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敬亲爱亲 不仅满足老人物质生活的需求 更要关心老人精神上 情感上的需求 5 宋儒说 君君 臣臣 就是 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 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 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 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 只讲臣子的义务 不讲君主的责任 6 宰我问 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 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 今女安 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 结合 子夏问孝 一章 说说孔子为什么没有要求宰我守三年的丧期 因为孔子将 三年之丧 的礼建立在 心安 的心理情感原则上 发自内心的守孝才是真正的孝 2 孔子为何严厉责备宰我的 不仁 因为宰我不知回报父母三年怀抱之恩 心安理得地将孝期缩短为一年 不仅违反了礼制 而且缺少仁爱之心 孝 是孔子思想的重要部分 是传统社会稳定的根基 宰我违背了这一点 所以孔子责备他 7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1 2 1 这段文字中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的 本 道 分别是什么意思 本 根本 出发点 起始点 此处指 孝悌 道 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此处指儒家思想和主张 2 实行 仁 为何要以孝悌为根本 谈谈你的认识 仁道宽广 不易把握 从浅近处体会 着手 就比较容易有收效 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 孝悌 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 实践孝悌之德 涵养仁心天理 心性必然纯和温厚 事奉父母 与兄弟相处 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 合情合理 将这种心性举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 对其他人也就不致于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 当然 也不会违法犯纪 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 如此 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中 仁爱也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8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1 齐景公说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 吾 只关心 吾食之 并且是一个反问句 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2 为什么说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 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 都不孝敬 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 乌鸟尚知反哺 更何况人 9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 克己复礼 阐述为 明天理 灭人欲 你认为 克己复礼 与 明天理 灭人欲 思想是否相同 请说明理由 不相同 克己复礼 是指约束自己 遵守 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 规章制度 明天理 灭人欲 是指要保存天理 必须泯灭人欲 宋代理学家将 克已 理解为 灭人欲 是扩大了 克己 的内容 从 非礼勿视 等语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的 克已 仅仅是约束自己违反礼仪 制度的行为 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 同样 宋代理学家将 复礼 理解为 明天理 也是拔高了 复礼 的高度 另外 克己 复礼 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 明天理 灭人欲 之间存在的完全对立的关系 因此 我认为 克己复礼 与 明天理 灭人欲 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 考生如答两者思想相同或相近 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 以及对 人欲 和 天理 的重新界定 有人以为 天理 及社会规范 人欲 即违背道德规范的贪欲 亦可得满分 10 孔子曰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 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子曰 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 1 根据上文内容 你认为孔子所言 礼 的本质内容是什么等级制度 或尊卑秩序 2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 孔子所言 礼 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正面观点 我认为 礼 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无可质疑的巨大价值 因为 礼 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 是社会普遍遵从的社会规范 有了 礼 大家才能各安其职 各乐其业 才能使种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 假如社会无 礼 人人各行其是 生活秩序就无从保障 社会的稳定基础将被动摇 由此可见 礼 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作用 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文化 反面观点 我认为 礼 在现代社会已丧失其基本价值 因为 礼 的核心观念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秩序和等级制度 这一观念完全违背了现代社会民主 法制的思想 假如我们还处处以 礼 来制约自己的行为 指导自己的实践 那势必会限制自己的个性发展 僵化自己的思想 由此可见 礼 应该是现代社会扬弃的对象 中性观点 取其精华 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制电路机加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抖音信息流营销方案
- 气体分离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代数方程专项辅导练习题
- 罐头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与改进分析报告
- 汽车维修业务流程标准化方案
- 香肠淀粉改性技术应用报告
- 液状化妆品制造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二甲基甲酰胺装置操作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路车辆制修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GB/T 19227-2008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 《鱼》 一种提高士气和改善业绩的奇妙方法
- 民航安全检查员(四级)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全本
- 拆墙协议书范本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 河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 绩效管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钢筋锈蚀原理及应对措施案例分析(54页图文丰富)
- 核电站安全ppt
-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展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