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辽宁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二一四年四月3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辽宁省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编制了2013年辽宁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现予发布。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何焕秋 2014年4月 沈阳目 录概述11 近岸海域环境状况31.1 近岸海域海水环境31.2 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51.3 典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状况62 陆源污染源排污状况92.1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92.2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153 典型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153.1海水增养殖区153.2 赤潮监控区163.3 滨海旅游度假区及海水浴场183.4 海洋保护区183.5 海岛示范区214 热点开发海域环境状况225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246 海洋垃圾267 海洋灾害与突发事件287.1 赤潮287.2 海冰297.3 水母旺发307.4 “7.16”溢油事故跟踪监测308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31概述2013年,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法及省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组织沿海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围绕各级政府的管理需求及社会公众关注的海洋环境热点问题,在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开展了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等监测工作,积极应对赤潮、海冰等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并对沿海经济带热点开发海域的环境状况开展了跟踪监测与评价,为推动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保障和服务依据。2013年,我省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较上年有所好转,但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为8000平方公里,占我省管控海域面积21720平方公里的37%,较上年上升了4%;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790平方公里,占管控海域面积的22%,较上年减少了7%,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总体一般,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石油类、硫化物和部分重金属的污染。双台子河口和锦州湾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结构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全省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50.7%,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悬浮物、CODCr和氨氮;鸭绿江、大辽河、辽河等八条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50.21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和砷入海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重金属入海量有所增加,石油类和营养盐入海量有所减少。全省海水增养殖区水体环境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增养殖活动需求。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适宜游泳或开展各类休闲活动。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保持稳定。海水入侵范围基本呈现稳定趋势,土壤盐渍化范围变化不大。7月初辽东湾出现大范围的褐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辽东湾及黄海北部冰情较常年(3.0级)轻,形成的海冰灾害较轻。1.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惜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2.依据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环境护目标,海洋沉积物质量分为三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3本公报中辽宁省管控海域面积:自海岸线向海一侧12海里之间的海域。4.本公报中辽东湾的东分界点为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1 近岸海域环境状况1.1 近岸海域海水环境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为8000平方公里,占我省管控海域面积的37%,较上年上升了4%,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2420、5950和56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79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了159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锦州湾至大辽河口及青堆子湾至鸭绿江口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2013年辽宁省管控海域海水环境状况示意图2013年辽宁省管控海域符合各类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例图20112013年辽宁省管控海域符合各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 (平方公里)年度第一类水质海域面积第二类水质海域面积第三类水质海域面积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20114414309463902668515420127200259042801270638020138000242059505604790均为夏季调查结果辽东湾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5930平方公里;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780平方公里;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81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西部葫芦岛近岸海域及大连金普湾附近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和石油类;符合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6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北部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黄海北部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070平方公里;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40平方公里;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14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星海湾至青堆子湾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石油类和无机氮;符合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169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堆子湾至鸭绿江口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和石油类。1.2 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在我省近岸海域开展海洋沉积物监测,监测要素包括石油类、重金属、砷、硫化物和有机碳。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铬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为73%,其余监测要素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86%以上。与2012年相比,大连湾海域沉积物受石油类污染程度有所减轻,青堆子湾至鸭绿江口沉积物质量有所下降,其余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相对保持稳定。 2013年辽宁省近岸海域各监测要素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辽东湾 除锦州湾外,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仅个别站位出现重金属、石油类及硫化物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现象。其中,锦州湾海域个别站位沉积物质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汞和镉;大连旅顺双岛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质量符合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硫化物;大辽河河口近岸海域个别站位沉积物质量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镉,其余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黄海北部 近岸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总体一般,局部海域石油类、部分重金属、硫化物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其中,大连老虎滩湾、大连湾湾顶和丹东鸭绿江口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质量符合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铬、锌和硫化物;大连湾湾内、登沙河近岸和青堆子湾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质量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铬、硫化物、铜、铅、锌和镉;其余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1.3 典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状况2013年,对辽宁省近岸双台子河口和锦州湾两个典型生态系统开展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等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4种,主要类群均以硅藻和甲藻为主,其中双台子河口有少量蓝藻、绿藻和裸藻出现;浮游动物49种,主要类群以桡足类为主,辅以水母类、长尾类、被囊类、毛颚类和浮游幼体;底栖生物7种,主要类群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卵和仔鱼主要种类为长蛇鯔、黄鲫、青鳞鱼和斑鰶。双台子河口 共鉴定浮游植物59种,平均密度为4104个/立方米,多样性指数为2.45,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藻、布氏双尾藻和洛氏角毛藻;共鉴定浮游动物32种,平均密度为2103个/立方米,多样性指数为2.00,主要优势种为火腿许水蚤、双刺唇角水蚤和真刺唇角水蚤;底栖动物7种,密度为0.62个/平方米,主要优势种为红线虫;鱼卵密度为9.8个/立方米,仔鱼密度为8.0个/立方米。20062013年双台子河口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丰度变化(夏季)双台子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正常,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偏低,底栖生物种类与数量较少;海水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含量呈下降趋势,沉积物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本海域陆源污染物输入、油田勘探和海洋开发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依然是影响生态监控区健康的主要因素。锦州湾 共鉴定浮游植物35种,春、夏季分别为17种和28种,密度分别为15104个/立方米和1540104个/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7和2.08;共鉴定浮游动物24种,春、夏季分别为16种和18种,密度分别为30103个/立方米和13103个/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0和1.61;调查海域春、秋季均未采集到底栖动物;鱼卵密度为0.05个/立方米,仔鱼密度为0.03个/立方米。20062013年锦州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丰度变化(夏季)锦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异常偏高。近年来,锦州湾海域围填海面积逐年增加,导致了潮间带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岸线、生境丧失严重,湾内生物群落结构异常,锦州湾底栖生物栖息地逐渐丧失。围填海对栖息地的破坏和陆源排污是影响锦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健 康: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亚健康: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健康: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无法恢复。2 陆源污染源排污状况2.1 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2013年全省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56个,其中7个重点排污口,同时还开展了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的监测工作。2.1.1入海排污口分布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设置在渤海沿岸26个,黄海沿岸30个;排污口类型为工业型21个,市政排污口15个,排污河17个,其他排污口3个,分别占排污口总数的38%、27%、30%和5%;设置在邻近海洋功能类型为港口航道区的排污口6个,海水增养殖区12个,排污区7个,工业与城镇用海区19个,风景旅游区和其他功能区12个,分别占排污口总数的11%、21%、13%、34%和21%。2013年辽宁省不同类型排污口和排入不同功能区排污口比率2013年辽宁省实施监测的排污口分布图2.1.2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50.7%,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悬浮物、CODCr和氨氮。2013年3月、5月、8月和10月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的比率分别为53.8%、49.1%、65.4%和46.8%。监测的56个排污口中,12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达标;14个入海排污口有3次达标;7个入海排污口有2次达标;7个入海排污口有1次达标;多达16个入海排污口全年4次监测均超标排污。排污类型为工业排污口、市政排污口和排污河的达标率分别为52.4%、6.7%和47.1%;设置在海水增养殖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港口航运区和排污区的排污口,达标率分别为41.7%、36.8%、16.7%和42.8%。 2013年辽宁省不同类型排污口和排入不同功能区排污口达标个数丹东 监测排污口数为6个,其中1个为重点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95.8%,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悬浮物。大连 监测排污口数为 30个,其中1个为重点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46.6%,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CODCr、氨氮和悬浮物。营口 监测排污口数为5个,其中1个为重点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77.8%,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和悬浮物。盘锦 监测排污口数为4个。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50.0%,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和悬浮物。锦州 监测排污口数为7个,其中2个为重点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25.0%,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悬浮物、CODCr和总磷。葫芦岛 监测排污口数为4个,其中2个为重点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全年总监测次数的25.0%,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CODCr、氨氮和总磷。2013年辽宁省沿海各市实施监测的排污口达标排放情况地级市邻近海域监测次数达标次数达标比例(%)丹东黄海北部242395.8大连黄海北部23626.1辽东湾804252.5营口辽东湾181477.8盘锦辽东湾16850.0锦州辽东湾28725.0葫芦岛辽东湾16425.0合计20510450.72.1.3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2013年5月和8月,对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均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富营养化是排污口邻近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凌水河入海口 凌水河入海口邻近海域功能区为海水增养殖区,其水质要求不劣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结果显示:5月水质石油类含量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水质中无机氮含量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8月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底栖生物比较丰富。二道沟排污口 二道沟排污口为丹东市政重点排污口,其邻近海域功能区为港口航运区,海水水质要求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监测结果显示:5月和8月该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20平方公里,富营养化是该排污口邻近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和生物质量符合第三类沉积物标准和第三类生物质量标准,底栖生物种类丰富。五里河入海口 五里河入海口为葫芦岛市政重点排污口,其邻近海域功能区为排污区,水质要求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监测结果显示:5月份和8月份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14.5 平方公里;沉积物中汞和镉含量均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监测区域无大型底栖生物。营口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营口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为营口市工业重点排污口,其邻近海域功能区为排污区,水质标准要求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监测结果显示:5月水质中BOD5、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8月水质中CODMn、BOD5、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各项因子则均符合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金城造纸公司排污口 金城造纸公司排污口为锦州市工业重点排污口,其邻近海域功能区为增养殖区,水质标准要求不劣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监测结果显示:5月和8月水质中无机氮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各项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百股桥排污口 百股桥排污口为锦州市重点排污河,其邻近海域功能区为增养殖区,水质标准要求不劣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不劣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监测结果显示:5月水质中无机氮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各项因子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2013年辽宁省入海排污口及入海河流邻近海域水质环境状况入海排污口或入海河流名称邻近海域功能区邻近海域功能区水质要求邻近海域水质状况金城造纸公司排污口增养殖区第二类劣于第四类百股桥排污口增养殖区第二类劣于第四类二道沟排污口港口航运区第四类劣于第四类五里河入海口排污区第四类劣于第四类营口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排污区第四类劣于第四类凌水河入海口增养殖区第二类劣于第四类2.2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2013年,辽宁省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50.21万吨,其中CODCr 39.96万吨,约占污染物总量的79.45%;营养盐10.04万吨(氨氮1.86万吨、硝酸盐氮7.34万吨、亚硝酸盐氮0.35万吨、总磷0.48万吨),约占19.95%;石油类1535吨,约占0.31%;重金属约589吨,砷约69吨。化学需氧量和砷入海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重金属入海量有所增加,石油类和营养盐入海量有所减少。2013年辽宁省沿岸主要河流排放入海的污染物量(单位:吨)河流名称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以氮计)硝酸盐氮(以氮计)亚硝酸盐氮(以氮计)总磷(以磷计)石油类重金属砷鸭绿江181044 7586 48203 498 2556 776 24547.85 大辽河95811 9096 18380 2626 1989 144 221 15.20 双台河83524 695 960 248 133 122 22 3.20 大凌河2759 205 293 18 48 385 4 1.18 小凌河15753 385 1259 27 17 34 63 0.47 六股河14345 539 3077 25 60 21 29 0.31 碧流河2412 18 320 1 3 19 1 0.06 复州河3912 50 928 73 35 34 4 0.29 3 典型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3.1海水增养殖区2013年,对辽宁省近岸9个海水增养殖区进行了监测。其中55.6%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33.3%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11.1%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等级为及格。总体来看,辽宁省海水增养殖区水体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其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2013年辽宁省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增养殖区名称综合环境质量等级黄海北部海水增养殖区优良辽宁丹东海水增养殖区较好辽宁大连庄河滩涂贝类养殖区优良辽宁大连大李家浮筏养殖区优良辽宁营口近海养殖区优良辽宁盘锦大洼蛤蜊岗增养殖区及格辽宁锦州市海水增养殖区较好辽宁葫芦岛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较好辽宁葫芦岛止锚湾海水增养殖区优良3.2 赤潮监控区 辽宁东港养殖区 主要底播养殖杂色蛤和文蛤,养殖面积约1000公顷。监测期间,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变化范围728,年平均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为15,全年大部分月份水体呈富营养状态(营养指数E1),全年养殖区环境状况较好,未出现明显养殖病害,未发生赤潮,较适宜养殖。辽宁葫芦岛养殖区 主要底播养殖菲律宾蛤仔,养殖面积约4500 公顷。监测期间,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变化范围628,年平均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为12,其中7月10月水体呈富营养状态(营养指数E1),全年养殖区环境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养殖病害,未发生赤潮,适宜养殖。大连獐子岛养殖区 主要浮筏养殖虾夷扇贝,养殖面积约30000 公顷。监测期间,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变化范围516,年平均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为11,水体富营养程度较低(营养指数E1),全年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未出现明显养殖病害,未发生赤潮,适宜养殖。*环境综合风险指数赋值含义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小于13:环境状况良好,适宜养殖;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介于13和18之间:环境状况较好,较适宜养殖;环境综合风险指数介于19和28之间:环境状况一般,较适宜养殖;环境综合风险指数大于28:环境状况较差3.3 滨海旅游度假区及海水浴场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滨海旅游度假区 6月至9月,营口月牙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优,达到了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的标准;部分时段监测到有害生物水母,对游泳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大连金石滩滨海旅游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优,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海水浴场 对大连金石滩和葫芦岛绥中两个重点海水浴场进行了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连金石滩6月至10月水质状况总体为优,游泳健康指数为88,为低风险等级;受天气现象、水温、气温等因素影响,适宜及较适宜游泳的天数占监测期的67%。葫芦岛绥中海水浴场6月至10月水质状况总体为优,较2012 年有所改善;游泳健康指数为92,为低风险等级;受天气现象、水温、气温等因素影响,适宜及较适宜游泳的天数占监测期的75%。大连金石滩和葫芦岛绥中海水浴场适宜游泳的时段集中在7月至9月。3.4 海洋保护区大连三山岛海珍品资源增殖自然保护区和老偏岛玉皇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至2013年,“7.16”溢油事故已发生近3年,三山岛和老偏岛自然保护区的海洋生态健康状况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仍持续实施,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及野生动物生态环境提供支持。对保护区的跟踪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pH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所采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硫化物及石油类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符合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本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以广温低盐近岸种为主体,未出现外海高温、高盐种,浮游动物无论种类组成还是数量分布都属于正常的生态群落。综上,三山岛和老偏岛自然保护区总体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大连三山岛海珍品资源增殖自然保护区 老偏岛玉皇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锦州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州港北侧,其中大笔架山岛距海岸1.6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面积约0.8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约78米。笔架山岛前方迎浪区受近海波浪强烈侵蚀,碎屑物质被海流携带至岛屿北侧波影区发生垂向海岸堆积,而形成如今的砾石堤,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价值。大笔架山保护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pH、溶解氧和石油类等其它指标则都达到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根据前期调查结果,2012年2013年锦州市入海大、小凌河均为劣IV类水体,另外该区域设有市政生活污水直排口,以上因素可能是导致海水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海域所采沉积物中铜、铅、砷、汞、有机碳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部分站位锌、镉、硫化物含量超第一类但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与2012年相比保护区底质污染情况有所加剧。保护区内两次调查分别采集到浮游动物17种和10种,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基本反映出我国北方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单一的特征,以广温低盐近岸种为主体,未出现外海高温、高盐种,无论种类组成还是数量分布都属于正常的生态群落。斑海豹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东半岛西部海域,保护区于1997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斑海豹为主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另外,在长兴岛设有斑海豹观察站和治疗站,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对斑海豹保护区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一直保持跟踪监测。2013年,通过对保护区内蚂蚁岛偏砣子观测点的监测结果表明,斑海豹的日观测最大数量基本稳定,达到132头。斑海豹对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夏季海洋环境状况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海域水质状况良好,pH、溶解氧、活性磷酸盐、铜、镉、铅和砷含量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化学需氧量和汞等监测要素含量也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和石油类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本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具槽直链藻、圆筛藻、海洋原多甲藻、夜光藻,其生物量和多样性均处于较好水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以广温低盐近岸种为主体,主要优势种为洪氏纺锤水蚤,未出现外海高温、高盐种,无论种类组成还是数量分布都属于正常的生态群落,未出现异常现象。3.5 海岛示范区 2013年,对兴城觉华岛附近海域实施的海洋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中溶解氧和pH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含量超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但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觉华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基本以硅藻类为主,甲藻为辅,属于典型的北方海域种类组成,优势种明显,种类多样性较丰富,整个海区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分布较为均匀,藻类细胞数量属正常范围;觉华岛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也基本反映出我国北方海域海洋生物种类组成相对较单纯、个体数量大的特征,群落生态属性为暖温带广温广盐生态型;该海域底栖动物都是渤海沿岸常见种,群落结构基本正常。2013年觉华岛海域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超标严重,需加强对该海域工业和养殖企业的监管,以避免污染情况进一步加剧。4 热点开发海域环境状况锦州湾沿海经济区 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炼油、石化、有色金属加工、能源化工产业已经形成规模。2013年8月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均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50%站位的石油类含量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6.7%站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54.5%站位的有机质、锌和镉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动植物多样性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与2012年相比,海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主要发展临港产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2013年9月营口鲅鱼圈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90%站位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监测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植物密度大多数站位处于“低”或“较低”水平,浮游动物无论种类组成还是数量分布都属于正常的生态群落。近两年来,浮游生物受到海洋工程影响较大。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现已初步形成城区、产业区、港区三大空间布局,崛起了石油化工、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长兴岛北港区监测站位图长兴岛北面和南面是斑海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需及时了解和掌握保护区的环境状况。2013年6月长兴岛北港区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个别站位的无机氮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均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铜、硫化物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与2012年相比,海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丹东产业园区 丹东产业园区主要发展包括造船、钢铁、物流、环保、高新技术、仪器仪表等产业。2013年10月丹东港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受无机氮污染,个别站位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含量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个别站位有机质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动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均符合本海域季节特性。近年来,该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和沉积物环境质量均保持总体良好状态。5 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状况 辽宁省沿岸海水入侵重点监测地区主要分布在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和大连沿岸。2013年监测结果表明,全省监测区域海水入侵范围总体呈现基本稳定的趋势,入侵范围变化不大。海水入侵采样与2012年同期相比,葫芦岛龙港区连湾镇和锦州小凌河西侧娘娘宫镇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盘锦荣兴现代社区、营口盖州团山乡西河口、锦州小凌河东侧何屯村、丹东东港西和丹东东港长山镇监测区海水入侵状况有下降趋势,大连金州区、长兴岛东北断面、营口盖州团山乡西崴子、葫芦岛龙岗区北港镇、盘锦清水乡永红村监测区域海水入侵状况与2012年同期基本保持一致。2009年至201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盘锦市、葫芦岛市和锦州市监测区海水入侵范围有所增加,丹东市监测区有下降趋势,大连市和营口市监测区域与之前无明显变化,基本稳定。土壤盐渍化状况 土壤盐渍化监测区域主要分布在锦州、葫芦岛、盘锦、丹东及营口滨海地区。我省渤海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型-氯化物型为主;黄海北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多为盐土和中盐渍化土,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盐渍化距离最大约 6 公里。渤海监测区较黄海监测区土壤盐渍化严重,盘锦盐渍化范围超过10公里,营口和锦州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在丰水期下降明显。土壤盐渍化采样与2012年同期相比,辽宁锦州区域土壤盐渍化范围总体基本稳定,盘锦清水乡永红村、葫芦岛龙港区北港镇和锦州小凌河西侧娘娘宫镇监测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有所增加,锦州小凌河东侧何屯村、营口盖州团山乡西崴子、丹东东港长山镇、营口盖州田崴村和盘锦荣兴现代社区监测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有降低趋势,葫芦岛龙港区连湾镇监测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与2012年同期基本保持一致。2009年至201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盘锦市和葫芦岛市监测区土壤盐渍化范围有所增加,丹东市监测区有下降趋势,营口市、锦州市和大连市监测区域无明显变化。2013年辽宁省沿岸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监测断面位置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断面距离(公里)入侵距离(公里)断面距离(公里)距岸距离(公里)大连甘井子区0.63/大连金州区0.300.30/长兴岛东北端面2.250.04/长兴岛西南端面3.40/营口盖州团山乡西河口3.913.42/营口盖州团山乡西崴子0.380.381.951.95营口盖州田崴村/0.640.64盘锦荣兴现代社区16.895.2819.3819.38盘锦清水乡永红村17.9117.8118.3518.53锦州小凌河东侧何屯村0.600.600.600.60锦州小凌河西侧娘娘宫镇5.315.315.185.18葫芦岛龙港区北港镇1.921.921.921.63葫芦岛龙港区连湾镇3.863.843.862.77丹东东港西5.974.26/丹东东港长山镇4.391.965.16丹东东港北井子镇/4.064.06图例说明:未发生,/无监测项目。6 海洋垃圾2013年,在丹东大鹿岛、葫芦岛市兴城邴家、营口市四道沟码头、盘锦二界沟、锦州笔架山、大连石槽和绥中浴场七个监测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其中绥中浴场则为今年新增监测区域。监测项目为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和密度。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区域监测到的海洋垃圾种类和数量变化不大。海面漂浮垃圾 监测到的海面漂浮大块和特大块垃圾共有6类,以塑料类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为主,平均个数为2241个/百平方公里,比上一年度有所减少;海面表层水体中的小块及中块垃圾碎片共有3类,以塑料类为主,占总重量的57.3%,平均密度为0.574克/百平方米,比上一年度有所减少。海滩垃圾 监测到的海滩垃圾种类达9类,以塑料类、织物(布)类和草袋为主,分别占总重量的17.46%、19.23%和29.00%。丹东大鹿岛、葫芦岛市兴城邴家、营口市四道沟码头、锦州笔架山、大连石槽和绥中浴场六个监测区域的海滩垃圾平均密度分别为:4.28克/百平方米、28.37克/百平方米、1.56克/百平方米、0.03克/百平方米、1.40克/百平方米和0.80克/百平方米。与2012年相比,大连石槽的海滩垃圾平均密度有所减少,锦州笔架山海滩垃圾平均密度基本持平,而营口市四道沟码头、丹东大鹿岛和葫芦岛市兴城邴家的海滩垃圾平均密度则有所增加。2013年辽宁省各监测区海滩垃圾构成比例2013年辽宁省各监测区海滩垃圾平均密度分布状况海底垃圾 在葫芦岛市兴城邴家和盘锦二界沟共监测到海底垃圾6类,平均密度分别为2.31克/百平方米和2.39克/百平方米。与2012年相比,葫芦岛市兴城邴家海底垃圾平均密度有所增加,盘锦二界沟海底垃圾平均密度有所减少。监测到的海底垃圾以其他类的混凝土块为主,约占总重量的66%。7 海洋灾害与突发事件7.1 赤潮2013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7月初在辽东湾出现大范围的水色异常区域。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优势种为抑食金球藻,因该藻引起的藻华呈黄褐色,也称褐潮。该藻华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贝类滞长甚至死亡。由于此次藻华持续周期较长,对池塘刺参养殖危害也较大。7月3日辽东湾西部海域褐潮分布范围(红色区域)500平方公里7月5日辽东湾西部海域褐潮分布范围(红色区域)300平方公里褐潮是由海金藻抑食金球藻引起的有害藻华,与传统赤潮相比藻华时密度极高、持续时间长、水体呈黄褐色。美国研究机构将这种有害藻华命名为“褐潮”,以区别一般的“赤潮”,并为国际相关机构所采纳。中国是继美国和南非之后第三个出现褐潮的国家,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2009年至今已连续5年在渤海海域暴发褐潮,大部分养殖区出现扇贝滞长甚至死亡现象。7.2 海冰2012/2013年,辽东湾及黄海北部冰情较常冰年(3.0级)轻。辽东湾12月上旬出现初生冰,黄海北部12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出现初生冰。辽东湾重冰期出现在2013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海冰覆盖面积已经占到辽东湾总面积的58.58%,分布面积17924平方公里;黄海北部重冰期出现在2013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海冰分布面积5808平方公里。辽东湾和黄海北部均于2013年3月上旬终冰。 盛冰期,在相关部门积极预防与有效维护下,各处滩涂贝类养殖、沿岸港口及油气生产作业均未受到严重影响,形成的海冰灾害较常年轻。2012/2013年冬季各海区浮冰范围与冰厚海 区浮冰范围(海里)一般冰厚(厘米)最大冰厚(厘米)辽东湾556551530黄海北部515510207.3 水母旺发2013年,在大连近岸海域进行了水母监测。结果显示,大连星海湾内海月水母数量较高,旺发期集中在7月,最高密度可达1700个/公顷;海月水母无毒,对星海湾旅游度假区影响不大。7.4 “7.16”溢油事故跟踪监测2013年4月、7月,对“7.16”溢油事故影响的大连金石滩、大李家、杏树、广鹿、獐子岛海域养殖区进行了跟踪监测。养殖区海水中石油类含量没有大幅波动,4月除獐子岛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各养殖区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7月除杏树养殖区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各养殖区海水中石油类含量监测结果大部分略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均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2013年4月、7月,对“7.16”溢油事故影响的大连棒棰岛、付家庄、金石滩、泊石湾海水浴场进行了跟踪监测。大连市海水浴场中石油类含量没有大幅波动,4月、7月海水浴场水质中石油类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8.1 深入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绩效考评工作入海排污口绩效考核采样现场自2011年开始,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连续三年开展海洋环境绩效考评工作,去年,继续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达标状况和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率做为省政府对沿海市政府海洋环保绩效考评指标,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海洋部门的话语权。为进一步深化这项工作,使考评指标更客观、准确,2013年在排污口近岸海域监测数据采集上由原来的二次增加到三次,分别于5月、8月和10月份完成了对沿海六市13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潍坊滨海港口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消防安全检查与反馈系统方案
- 高铁站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上海地铁青年就业见习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蚕丝蛋白改性面料生产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凤阳县公务员考试考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烧烤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数据分析研究报告
- 德宏公务员考试词语试题及答案
- 智能诊疗设备引进与运用方案
- 参加公务员考试请假条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时政题库及答案(100题)
- 2025年税务遴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技能等级证书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镇江美术中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即热式饮水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医学检验科SOP文件全集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数据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复旦大学版)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旅行社计调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媒体时代百雀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