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少儿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可行性的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九九级 王福林摘要:随着世界记录的不断涌现,“早期专项化训练”再次引起了中外教练和体育界人士的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国内争论较多的能否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以及如何实施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进行探讨,为促进少儿的早期训练专项化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关键词:少儿田径 早期专项化 Analyze The Practicable Of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Toward Our Children Athlete 99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wangfulinAbstract; With continuous breaking records on tract and field,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has caught the eyes of coaches home and abroad .It touches the focus on whether we will train the first grade athlete. The test will discuss whether or not carry through the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how to do it .also it shall provide a base for the children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body diathesis in all-around.Key Words: Children tract and field early specialized training 1. 前言:少年儿童是否能够进行和实施早期专项化训练是国内田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据资料载,从195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译丛第八期刊登了纳基苏著论提早专项化的文章起,我国体育论坛首次出现了这一提法。于是“早期专项化”的问题便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从理论到实践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据统计1981年以前,全国中文期刊发表了关于少儿训练的普及性理论文章共有58篇,其观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81年以后,全国近200种中文期刊上登载的800余篇田径训练理论的论述中,有100多篇是专就少儿专项化训练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见解,对于少儿的早期训练究竟是属于“早开发”还是“拔苗助长”一直尚未有定论,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对此问题的模糊理解以及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没有正确的定位,致使少年儿童的早期训练一直徘徊不前。本文就是否能够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及如何实施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进行探讨,促进少年儿童各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2.1.1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引析国内外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动态的文献资料2.1.2 专家访问法:对部分田径专家对少年儿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进行走访3讨论与分析3.1.1 早期专项化是系统训练的原则 运动训练过程是个漫长的体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位运动员成材的必然途径,早期训练过程是多年系统化训练的一个起始阶段,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把运动训练分成以下几个阶段:早期启蒙教育阶段,早期专项化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保持最佳竞技状态阶段等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的结构决定了整个运动训练的功能,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训练过程。早期专项化阶段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能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对于专项提高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1.2 科学训练方法和丰富的运动实践理论,为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许多田径优秀人才在青少年时期的运动训练水平丝毫不逊于国外优秀选手,但一到成年以后,往往运动成绩差距逐渐拉大,甚至许多运动员是“昙花一现”,针对上述现象,许多人都认为是早期专项化训练带来的所谓拔苗助长的恶果,使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往往过早夭折,并不否认我国确实存在过早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专项化本身是不可取的,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十岁时就开始专项训练,十九岁时就打破世界纪录,前苏联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也是十岁时就尝试第一次撑杆跳高,西德女子跳高运动员迈法特十六岁时已经成为奥运冠军,1993年马家军的主力王军霞、曲云霞打破世界记录时的年也在二十岁左右,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在十二到十三岁时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能力很强,能熟练的掌握各种复杂的技术3.1.2.1七十一岁时,神经系统的内抑制已相当完善,兴奋过程优势,因此具有很强的兴奋性和反应,以及高度的可塑性,都能促使更好的掌握运动技巧,掌握形式复杂的技术,并且运动条件反射可很快的得到巩固,东德学者的研究表明,七到十四岁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有利的时期,学习动作最快,因此应学习专项中最困难的技术动作3.1.2.2只有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才能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试行的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和各年龄的专项成绩指标,才能选就优秀的后备人才3.1.2.3现代运动训练的趋势是向专项化能力高度发展,早期专项化是运动员日后获得能力的保证,前苏联链球运动员鲁金科夫的抓举、硬拉、深蹬都较优秀,但专项成绩却与邦达邱克相差8.57米,掷6kg链球相差8.50米,见表一,而谢迪赫的卧推、抓举、硬拉、深蹬都比鲁金科夫差,就挺举一项与邦达邱克相差无几,但他的专项成绩高达86.74米,掷6kg链球89.50米,而我国的优秀链球选手毕忠的身体素质较谢迪赫相差无几,但成绩却低了9.70米,低达11.18%,见表二表一 三届链球奥运会冠军的力量、专项能力和成绩的比较姓名时间卧推kg抓举kg挺举kg硬拉kg深蹬kg比赛成绩m掷6kg链球m鲁金科夫1960年9515518027027068.8574.00邦达邱克1972年12013015025026577.4282.50谢迪赫1976-80年9012015020024086.7489.50表二 我国优秀选手毕忠与谢迪赫的比较姓名30米 s 立定跳m抓举kg提铃至胸kg深蹬kg后抛铅球m比赛成绩m掷6kg链球 m毕忠3.22.9712016024016.5077.0480.00谢迪赫3.13.0311515524017.0086.7489.503.1.2.4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的以往的经验选材变成了科学选材,进而为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以往的经验选材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天才的选手,二是一般的选手以至多花费了几年时间,三是有天赋但有缺点的运动员被掩盖了。3.1.3 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身体基础 现代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成熟年龄提前,所示,1985年至1995年间,男子身高、体重、胸围在生长高峰期分别增长了2.56cm、3.72kg、2.17cm,增幅高达10.71%、29.36%、22.26%,女子的三项指标也增加了2.00cm、2.61kg、1.91cm,增幅分别为7.88%、17.11%、15.35%,见表三,由此可见生活质量的提高,生长发育水平的提高,为少年儿童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提供了身体条件基础。表三 7-12岁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高峰时期前后形态各指标比较表1985年1995年增长数量增幅身高cm男23.9026.462.5610.71%女25.3827.382.007.88%体重kg男12.6716.393.7229.36%女15.2517.862.6117.11%胸围cm男9.7511.922.1722.26%女12.3014.211.9115.53%3.1.4 训练效应的提高 当前国内的田径训练的时间虽然很长,但训练效应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初始身体条件同国外相比毫不逊色,但经过几年的训练,成绩增长的速度明显逊于国外选手,这固然有其他缘故,但客观上训练效应的落后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因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以及训练方法、手段的探讨,另一方面,在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运动训练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加强关于优秀运动员的“早开发”问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顺应田径运动发展的未来趋势。4. 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和身体竞技能力的训练4.1 重视少年儿童自然发展趋势中的敏感发展时期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个自然发展阶段,即使少儿不参加体育锻炼其各项身体素质也能发展,但在618岁时期是自然发展趋势中的敏感发展时期,在这时期少年儿童参加合理的体育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身体素质,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表四所示,速度训练的敏感发展时期是617岁,而耐力则在717岁之间,柔韧素质在7岁以前,力量和灵敏素质大约在712岁和614岁之间,见表四表四 少年儿童各项身体素质敏感发展时期表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灵敏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男6-12岁7-14岁7-17岁10-13岁7岁前11-13岁7-13岁7-13岁6-14岁女6-12岁7-12岁7-14岁9-12岁7岁前10-13岁7-13岁7-12岁7-14岁合理的运用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在敏感发展期可以增加训练的量和强度,在非敏感期减少训练的负荷,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的效果也更显著,从少年儿童时期竞技能力敏感发展期的出现迟早可以随年龄的增长,顺着柔韧能力有氧耐力(一般耐力、反应速度)最大速度以及力量竞技能力中的“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4.2 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强度早期专项化训练可分为专项技术训练部分、专项身体素质部分、专项的运动量和强度部分,以及专项所需的心理智能部分,这几个部分是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一般基础训练和专项基础训练当中的专项运动量和强度的比例是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核心为题。4.2.1 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阶段一般认为,一般基础训练大约男子在813岁,女子在812岁,专项基础阶段男子从1117岁,女子从1016岁,一般基础训练和专项基础训练是衔接在一块的,交互式的,两者在一定的年龄应该同时,而不是单纯的所谓一般基础训练结束后才是专项基础阶段,一般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阶段大概要68年才能到达专项提高阶段,考虑女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在青春期后,发育速度加快,一般比男子早熟12年,因此专项化阶段需要47年,另外田径各项目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实际训练中要把握各项目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各个年龄阶段。4.2.2 专项运动量和强度的比例关系 在基础阶段量和强度关系是在保持两者循序渐进的同时,应优先增加量,在基础阶段的负荷决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采取适宜的量度,当到达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则应渐进式的提高强度,研究表明,前民主德国的少年儿童选手在15岁以前并不比我国同年龄选手的成绩高多少,但1617岁进入专项提高阶段后,运动成绩突飞猛进,如果教练员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少年儿童制定不切实际的训练负荷,其结果虽可能使运动成绩一时提高,但却会给他们的多年训练带来严重的障碍,甚至导致运动生涯的过早结束,根据国家体委编订的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综合考核中初步规定了少年儿童的各项身体条件在适宜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关系下所应达到的各项权重,见表五表五 各年龄组少年儿童的分类权重表年龄分类1314151617身体条件0.250.250.250.20.2专项技评0.10.10.250.150.15专副项成绩0.250.250.250.350.35身体素质0.40.40.250.30.3其中,专项技术和专项技评合起来占65%,由其可见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毫无疑问,基础阶段,少年儿童的一般基础阶段达2-4次课,每次课约0.5至1.5小时,年训练量100-120小时,同时,专项基础阶段,每周3-6次课,每次课大约1-2小时,年训练量保持在120-150小时左右,见表六表六 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安排模式表每周课次数每周课时数每周总时数年训练总时数一般基础阶段2-40.5-1.53-6100-120专项基础阶段3-61-24-8120-1504.3 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营养、疲劳及恢复 少年儿童运动员一方面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内代谢旺盛,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另一面参加了体育运动,增加了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从而增加了其对营养更多的需要,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热量消耗,除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所需,活动消耗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外,还应根据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增加能源热量的摄入,可以增加进餐次数,三大营养物质中,少年儿童的糖供热量最高,可达到总热量的50%-70%左右,少年儿童在摄取糖时,应以低聚糖为主,少年儿童的蛋白质需要量较成年人高,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据统计,每人每天3-5岁儿童蛋白质需要量为40克,5-7岁为50克,7-10岁为60克,10-12岁为70克,13岁为80克,16岁男子为90克,女子为80克,少年儿童对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量也较高,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2及维生素C对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增强身体抵抗力有重要意义,另外对铁、钙、锌的补充也很重要,少年儿童由于身体的神经、内分泌以及其他系统功能都不成熟,调节机能和代偿机能都较差,因而一旦缺水对身体的危害更大,4-7岁的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水90-110毫升,8-9岁为70-100毫升,10-14岁约50-80毫升,由其可见,年龄越小,越要注意补水,尤其是夏季运动训练时。另外在保证有充足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础上,少年儿童的膳食应保证热量平衡,热源质比例适当,膳食制度合理。 运动成绩的提高是人体机能适应理论和超量恢复原理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运动员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不断的改变自身机能以适应环境的刺激,即按照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的规律不断变化,超量恢复是机能水平能否提高和能否继续训练的关键,它以消耗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在一定范围内消耗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根据不同能源物质在运动时的消耗速率和恢复时间不同,可以安排不同专项练习的间歇休息时间,能量物质的恢复通常用半时反应,磷酸原恢复一半的时间是2030S,在10S内全力运动中,二次运动的间隙时间应不底于30秒,组休息时间间隙在45分钟,肌糖原半时反应间间歇运动后不少于5小时,持续运动后为10小时,最大时间大约为2446小时之间,肝糖原越1224小时,研究表明乳酸30S全力运动的半时反应是60秒,休息间歇时间大约是60秒左右,1分钟全力运动后,半时反应为34分钟,因此休息时间长达45分钟。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疲劳消除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高,有助于工作能力的增强,根据恢复原理的应用,疲劳的消除有积极性恢复,即运动训练后采取一些慢跑等辅助手段,消极性恢复则是完全采用休息的方法,消除疲劳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采用各种手段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二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三是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消除,具体方法包括整理运动、睡眠、温水浴、桑那浴、蒸气浴、按摩、理疗、吸氧、营养、药物以及心理恢复。4.4 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方法与手段4.4.1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考虑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以及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期以及敏感发展期,综合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观点,早期训练中训练应该以模式训练法或程序训练法的整体控制,以其为基础结合其它具体方法,构成早期训练的综合、有效的训练体系,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首先4.4.1.1 突出最优化原则随着现代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训练方法、手段不断应用到运动训练的实际中去,早期训练可能有上百种训练方法可供选择,这就要求教练员能够综合考虑少年儿童的具体身体状态和对训练方法的透彻了解,选择的训练方法的属性与少年儿童的想要发展的身体、技术能力的属性要一致,也就是训练方法的有效性要高,这样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可靠性也就很高,从而能够较快的提高运动水平,一般认为,在动作学习中,教练员应该具备正确的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和讲解艺术,采用多种多样的直观的教学方法,采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相结合,预防和纠正错误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尤其是要加强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具体训练方法的运用上,保持切合少年儿童的训练手段的多样化,在心理训练中,采用念动、想象等较快的提高少年儿童的心理能力。4.4.1.2 先量后强度原则每种训练方法和手段都体现一定的负荷特征,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强度小;另一种是小量高强度,研究表明,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只需要23个月的训练成绩便会很快提高,但只这是暂时现象,在多年训练中,这种暂时优势会逐渐消失,最后将明显的落后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高强度的训练。第一它会加大肌肉与关节韧带的发展差距,虽然能使肌肉力量在短时间内获的飞跃式的提高,但这往往给一些条件好的少年儿童的关节韧带造成较大的损伤,第二长时间采用高强度的训练对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有较大的副作用;第三高强度训练不利于加大运动量,不利于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因此,少年儿童时期的负荷应是先量后强度,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逐渐转向突出强度,控制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4.4.1.3 训练手段方法趣味性、游戏性原则少年儿童的神经活动不稳定,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很容易在皮质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和集中都较弱,因此,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训练过程中对于一些单调、枯燥以及长时间的练习,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很容易导致训练效果的降低,因此必须根据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一些趣味性比较高的带有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尤其是专项化活动性游戏,据实验调查(引用丁波浅谈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2),实验组为18人,对照组为1 5人,两组的技术水平相似,身体素质相近,经过专项化的活动性游戏训练后,技术评分提高了8分,兴趣方面提高了18个百分点,录取人数多了19人,退队人数为6人,反映了训练前后的技术水平表现了明显差异,见表七表七技术评分兴趣方面录取人数退队人数实验8482%162对照7664%78这反映了游戏动作的多样化,记忆方面少年儿童需要“多元化”,加快了技术动作的节奏教学,提高了技术训练的水平,也反应了游戏性专项活动因其能使运动员具备适宜的紧张和稳定的情绪,可以向运动技术发展更上一层楼。4.4.2 少年儿童早期各竞技能力专项化训练的手段和方法4.4.2.1 力量素质的训练 少儿运动员虽然骨骼与肌肉发展较快,富有弹性,但坚固性差,易变曲变形,因此,应利用本人体重做各种阻力练习或循环练习,如用实心球、哑铃、肋木等各种轻器械来发展身体素质,应重视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使大小肌肉群平衡发展,少采用发展单关节的专项性练习手段,再力量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发展少儿的快速力量,具体手段有各种多级跳、小负荷的负重蹲跳、双人性的练习手段,少年儿童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注意,尽量要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胸腔内压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发育。4.4.2.2 速度素质训练 少年儿童时期是发展速度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反应速度的训练,可以采用短时间的快节奏跑,高频率的摆臂练习、行进间跑、短距离加速跑、听枪声快速起跑练习等,由于速度练习时精力高度集中,因此神经系统容易疲劳,因此,练习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运用各种协调性、反应速度、快速力量及各种速度的专门练习和不同距离的移动速度练习、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因此,对少儿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力量耐力等其它素质的发展。4.4.2.3 耐力素质训练 少儿的耐力训练应该从有氧代谢训练入手,以增强心肺呼吸系统功能为主,逐渐提高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水平,达到发展耐力的目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无氧耐力的训练,耐力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公考真题2025
- 2024年黑龙江鸡西鸡冠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
- 提升能源勘探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高校体育教育服务社会的多元化方式
- 公司培训安全合规心得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乐园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政府之间合同(标准版)
- 争雁文言文课件
- 留园单位申请报告(3篇)
- 商户维护与管理办法
- 经营性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 DB44T 2635-2025 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 海南省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 脱证中医护理常规
- 未来趋势:2025年采购管理优化方案
- 电厂消防系统培训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四不放过原则培训
- 某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