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学案(1).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学案(1).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学案(1).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学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够正确画出热力环流图。 3、掌握风形成的原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中正确画出风向。自主学习: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3受热过程(1)大部分a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被加热,并以b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方法指导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受力状况只受图中f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f2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误区警示1.“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北风是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南风是从南吹向北的风。合作探究:1大气的受热过程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海陆风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4影响风的三种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的大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bcd bbcda cdabc dcdab答案 3.c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45题:4.图甲中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处 b处 c处 d处5.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答案 4.b 5.b 6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不影响风向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答案 : 6.a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