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2、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3、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制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4、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斯宾塞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5、课的类型是由( )决定的。A.教师备课 B.课的种类 C.学生的学习过程 D.教学的阶段性6、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7、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差异性C、学生的创造性D、学生的发展性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9、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和利用,该课程属于(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10、小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 A.强化法 B.自我控制法 C.全身松弛训练 D.示范法 11、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成绩13、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B.理想国C.学记D.论语14、我国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个性发展功能 D.教育功能15、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系统法17、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士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18、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19、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 612周岁 B 614周岁 C 712周岁 D 714周岁20、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2、简述课程计划的涵义和内容。3、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位女生写的是“齐心协力”,老师判错,因为答案是“同心协力”。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这位女生填了“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因为答案是“惟妙惟肖”。问题:(1)评价案例中教师的做法。(2)结合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谈谈你对学生评价的理解。2、习作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的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他的座位旁,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好最喜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清楚的写清楚,下面我们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红着脸认真地向大家讲起了。(1)试评析徐老师对待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运用哪些教好策略?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 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捧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给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问题:(1)请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B3、D4、A5、B6、【答案】A。专家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7、答案A解析题干中老师引导学生做出选择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8、【解析】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9、A10、C11、【解析】A。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2、A13、C14、B15、【解析】B。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学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16、D17、A18、B19、B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4)恒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2、答案如下:涵义:课程计划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内容: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生的教学、生产活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该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以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3、答案如下: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的思想品德,二:个体的学习,三:个体的身体状况,四:个体的心理,五:个体的家庭。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一:对正式群体的了解,二: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仅仅以单的所谓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学业效果,忽视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新课改强调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特长,让他们建立自信,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评价方面主要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关注点进行转变。具体来说,有三点转变:变革分数评价为发展评价;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2、答案如下: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 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