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题末诗歌复习题.doc_第1页
九年级上语文题末诗歌复习题.doc_第2页
九年级上语文题末诗歌复习题.doc_第3页
九年级上语文题末诗歌复习题.doc_第4页
九年级上语文题末诗歌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复习题(一)一、关雎复习题1、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赋”、“比”、“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导演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2、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篇,包括 、 、 三部分。3、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艺术手法。 4、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5、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6、关雎以“ , ”起兴,表达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细节是: ,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8、本诗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9、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蒹葭复习题1、蒹葭主要用了“赋”的手法反复铺排,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蒹葭” “白露” “道阻” “水中”等意象有何作用?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怎样的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何作用? 5、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沚”系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请说说其妙处。三相见欢复习题1、词的上阕写词人独上西楼所见凄凉的秋景, 是仰望之景,点明了时间; 是俯视之景,点明了季节。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 气氛。 2、词的下阕用丝缕来比喻心头那种无法言说无可解脱的“ ”,显得新颖而别致。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的上阕三句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试作分析。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有什么作用? 6、“锁清秋”的“锁”字很绝妙,请简要赏析。 7、品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8、“别一般滋味在心头”抒写是的何“滋味”? 三、浣溪沙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一曲”和“一杯”表现出自吟自饮,孤单冷寂,借酒消愁的情景。B、“夕阳西下几时回”中的“夕阳”既写景,也映衬出词人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慨叹。这一句借景抒情,形象生活地倾吐了满腔的沉郁和幽思,暗含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微妙情怀。C、“ 无可奈何花落去”描绘了春意的衰残,暗寓着人事无常的感慨,饱含着无限怜惜、凄楚的的复杂感情。D、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着重回忆往事,追忆昔日的欢聚,对比反衬别后的哀愁,但最后一句则表现出了词人喜悦、乐观的情怀。2、 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 “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 ,暗含着 的悲叹。4、全词思绪都围绕“ ”字来抒写。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析其妙处。 6、 “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7、 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其妙处。 四、龟虽寿 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亡不可避免的诗句是: 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句子是: 阐述人的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的语句是: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3、你从“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几句诗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五、古文阅读:1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3)“锁”在词中的意思是( )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4)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的气氛。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居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2)未果,寻病终 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 3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5(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2)求 : 6(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 7.(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 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陈涉世家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4分) 下: 乃: 兵: 刑: 2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 3起义军从“至陈”到“计事立王”的这部分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请从文段中找出能高度概括另外两个阶段的词组,并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框内。(每空两字)(2分)至陈 计事立王 4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陈胜在起义前分析天下各种形势时,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得出了起义“宜多应者”的判断。文段中的哪两句话可以证明陈胜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写出句子的序号即可)(4分) 5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每题1分,共2分)(1)陈胜佐之 佐( )(2)行收兵,比至陈 比( )6下列四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忿恚尉,令辱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B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D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译文: 8陈涉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答: 三)(11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守邠(bn)州,假日帅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酒杯),见缞絰(cudi丧服)数人管理葬具者。公亟(j急切地)令询之,乃寓居世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fng)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仲淹罢宴)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一: 置: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译文: 12【甲】文中加点字“进”指代的内容是 “ ”。(用原文回答)(1分)【乙】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是“ , , , 。” (用原文回答)(1分) 13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范仲淹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17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弈者胜 弈: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以其境过清 清: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8.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9.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4分)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问答911题。(10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 “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且无患。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注冲:交通要道。虞:忧患。9.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 (2)吾谁与归 (3)愿有所记 (4)至无所寓 10. 用现代汉浯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_(2)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译文:_11. 阅读甲、乙选文,概括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由此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情怀?(2分)答:_二、 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1题。(10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注无:同“莫”。没有人,没有谁。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样子。版:名籍,名册。曲:邪恶。9.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1)朝晖夕阴_(2)长烟一空_(3)萃于一官使言之_(4)而不为身谋_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_(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11. 回答下列问题。(4分)(1)A. 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_。(1分)B. 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1分)(2)A. 甲文中能表现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1分)B. 乙文中能表现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1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3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偏:固执。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n)。韩侂(tu)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掖垣:泛指高官。僭(jin):超越本分。邸(d):此指官府。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微斯人_ (2)或异二者之为_(3)由此不见用_ (4)遽言侂胄用兵事_10.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_(2)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译文:_1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2分)答:_12. 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2分)答:_ 1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3分)答: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22题。【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七月,戌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应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注谒:掌管进见的近待。戏:古地名。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为天下唱 (3)遣诸将徇地 (4)授兵以击之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BC D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2)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11. 【甲】文中陈胜对响应起义的人预测为“宜多应者”,【乙】文中能够验证这一预言正确的句子是 (2分) 12. 【乙】文中秦二世时而“怒”,时而“悦”,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 (二)漫话对联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殚(d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饥渴而顿踣(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也。曩(n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n xn)而起,视其缶(f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9.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柳宗元是 (朝代)的作家。(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3分)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甲】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信陵君窃符救赵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首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注释 符: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邺:地名。 矫:假传,诈称。 晋鄙:魏国将领。 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朱亥:市井一位屠夫,勇武过人。 袖:在袖子里藏。 勒兵:约束,整顿军队。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广故数言欲亡 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 (3)公子遂将晋鄙军 将: (4)独子无兄弟,归养 归养: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2【甲】文中,吴广为什么“故数言欲亡”? (2分) 13请仿照示例,在【甲】文中找出陈胜所做的三件事,并简要说明陈胜作为领袖人物所具备的素质。(3分) 示例:助广杀尉善于把握时机 14 【甲】文中的吴广与【乙】文中的朱亥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12页复印古诗词一本通诗诗歌鉴赏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四、文言文阅读。12.答案:(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不久 13.答案:(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14.答案要点:自然环境优美 社会安定和平 百姓生活和乐 范仲淹9(4分)(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各1分)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分)(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2分)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8(2分)(1)薄:迫近 (2)求:探求9(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