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6、7的加减法.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6、7的加减法.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6、7的加减法.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6、7的加减法.doc_第4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6、7的加减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并掌握6、7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依据数6和7的分与合确地进行加减计算。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依据6、7的分与合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图四式”的道理和方法。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根据图提供的信息,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教学准备:课件、6个圆片、奖品等学具。 提前训练向后转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口算。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地方变了,知道这是哪儿吗?对!我们来到了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厅,这儿可是老师学习的地方。能在这里上课,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熟悉喜爱的朋友,你们想见吗? 生:想!师:这位朋友就在这扇门里,同学们只要算对门上的题目,就能打开门,见到他。看到题目直接抢答,准备开始!课件逐一显示口算题:3+1= l+4= 3-l= 4-2= 2+2= 5-2= (这两题抽生说算法)4+l= 3+2=师:真能干!谁来说一说2+2=你是怎么算的?5-2=呢?师:恭喜大家全算对了!看,门打开了。是谁呀?生:巴克队长。2.复习6、7的组成。(1)师出示巴克队长背部画面(6的分成) 师:巴克队长今天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有点不好意思,想让他转过身来吗? 生:想! 师:要答对这道题,他才会转过身来。填空题:师:你们太棒了!看,巴克队长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想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学习的。欢迎他吗?他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只要上课认真倾听、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就能得到礼物,能做到吗?生:能!3.揭示课题。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小朋友都会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评析:老师抓住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喜欢动画的特点,选用他们崇拜的英雄奥特曼作为导课的主角,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渐深入,既消除了复习旧知的枯燥,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探究新知 1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师: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请一、三、五排的小朋友举起手来,其他小朋友不动哦,请举手的小朋友向后转。现在前后两个同学面对面的坐好,谁坐得好呀?(发礼物)。刚才没有转动的小朋友听好了,老师要请你们摆学具了,注意:转过来的小朋友不用摆,你们认真看。要求:请拿出圆片,左边摆5个、右边摆1个,摆好的小朋友坐端正。现在要求你的桌上一共有几个圆,谁能列出算式呢?(2)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贴出圆片)生:5+1=6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求一共有几个圆,就是是把左边的5个圆和右边的1个圆合起来,算式是5+1=6。师:你对加法理解得真好! 5+1=6你是怎么算的?生:看图数/摆学具。师:哦。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5和1组成6,所以5+1=6。(板书图式结合)师:你说得真清楚,把掌声送给他!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算式? 生:1+5=6师:哦,你又是怎么想的?生:也可以先看右边的,把右边的1个圆和左边的5个圆合起来,算式是1+5=6。师:可以吗?1+5=6你是怎么算的?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列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生:一个是从左往右看,所以算式是5+1=6。一个是从右往左看,所以算式是l+5=6。师小结:真会思考!是呀,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3)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相同的地方?(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交换了位置。)小结(用课件小结):像“求一共有个圆” 这样的问题用加法计算, 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可以是5+1=6,也可以是1+5=6。(4)师:现在,继续操作学具:请把右边的1个圆片分出去,求左边剩下几个圆片,谁会列式?生:6-1=5师:你是怎么想的?生:从6里面去掉左边的部分,求右边的部分,用减法计算。师:6-1=5这个得数5你是怎么算的呢?生: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师:说得真好!师:继续摆学具,请把左边的5个圆片分出去,求右边剩下几个圆片,谁会列式?生:6-5=1师:你是怎么想的?生:6可以分成5和1,所以6-5=1。(收学具、转身)师:仔细观察,6-1=5和6-5=1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相同的地方?(都是用6减,减去的数和得数的位置不相同/交换了位置。)小结(用课件小结):可以从6个圆里去掉左边的部分,也可以从6个圆里去掉右边的部分,所以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2动手操作,巩固方法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一图四式)(1)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1、2题。课件出示小花图师: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巴克队长也用小花摆了一幅图,请看!你能用学具代替小花,像刚才那样摆一摆,并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和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好后,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独立摆学具、写算式。展评:你是怎么摆的,算式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上台说。(课件配合展示摆的过程)师指出一道算式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怎么想的。师:现在不摆学具了,还能写出算式吗?在头脑中先想一想摆的过程,然后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教师任意指出一道算式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怎么想的。(2)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3题。课件出示三角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体会当两部分的数量同样多时的特殊性。【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算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6、7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的掌握,并认识到当两部分同样多时“一图二式”的这种特殊情况,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在头脑中想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师:今天,奥特曼还想看看我们学校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咱们和他一起去吧 师出示摆,一摆画面: / 4+2=62=口 口+口=口口一口=口 师:同学们,左右两幅图有什么区别吗? 生:右面的多一条斜线. 师:斜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表示去掉减去的意思用一表示. 师出示小兰摆小捧的画面: lllIIllII/lIllI 2+5=口72=口 口+二=口一口=口 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点学生回答,且说出 理由 师:那幺咱们现在也摆一摆,让奥特曼看看我们是 很聪明的孩子. 生练习摆出6,7 的加减法. 评析:在进入新课内容后,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认识到实践,有点到面,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内容.值得一提 的是,老师不仅提出让学生会看图列出算式,还要会摆 出,还要明白其意义,知道为什么这样列.这才是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所在.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1基础练习(1)完成教材P42“做一做”。课件出示自行车图,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列出算式。(2)根据组成列算式。学生按规律列举6、7的组成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出示一句口诀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3)口算练习。将6、7的加减法算式制成口算卡片,学生读算式并计算。听算,教师口头出题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或用手势表示出结果。2拓展延伸+1=7 7-=2 2+=6 -3=3 4+=7 +=6 7-=课件出示算式,指名说出里填几,怎么想的。【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6、7的计算方法以及对“一图四式”的掌握,在拓展中发展思维提高计算能力。(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师:当一幅图没有明确给出问题时,我们可以选两个条件作为已知条件,这样就产生一图四式。不论是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都用到了整体部分的关系。(三)知识走进生活. 师:奥特曼想到我们舞钢美丽的石漫滩水库来游 玩,同学们愿意当导游吗? 生:愿意! 师分别出示三组课件. A:出示天鹅画面.原来有7 只,飞走3 只,还剩几 只73=4(只) B:出示青蛙画面.一共6 只,跳到水里2 只,还剩 几只:62=4(只) c:出示小鱼画面.左边6 条,右边l 条,一共多少 条.6+1=7(条)或l+6=(条) 师:为什么列式不一样呢?你是怎样观察的? 生1:我足从左往右看,所以是6+1:7(条). 生2:我是从右往左看,所以是l+6:7(条). 师总结:因为我们观察的顺序不同,所列出的算式 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这只用于加法,就是说两个加 数可以换位子坐,可减法不能用的,要记住了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幅图能列几道算 式? 生:能列两道加法算式,还能列两道减法算式. 师:那么咱们就再来看看图,自己列列算式,看看 是不是这样的. 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个环节是学生消化吸收的实践检验过程. 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自然地把所学知识用于生 活实际,在发展学生思维,拓展知识空间的同时,老师 把水面说成是石漫滩水库,给学生以亲切及自豪感; 引导学生说出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天鹅曾经的 丑小鸭,因为它的勤劳和善良而变成了美丽雪白的天 鹅6767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如此自然而又恰到好处. (四)梳理知识,巩固提高. a.帮小猫找家 师:今天,有一只小猫,钓完鱼后忘记了回家的路. 它突然想起妈妈说的一句话:得数是7 的路才是回家 的路.犬家能帮小猫回家吗? 生:能! 师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 年第6 期 O+6 l+62+54+2 1+4 3+3 53 3+4 学生迅速找到小猫的行走路线,小猫高兴地回到 了家. b.猪八戒吃西瓜:师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画面: . .师:猪八成口渴了,来到西瓜地,老大爷告诉 他,得数等于6 的西瓜熟了,同学们帮八戒挑一下吧. 学生在练习小计算,有的直接口算:2+4=6 7 一l=6 c.孙悟空救师父: 师:现在猪八戒吃饱喝足了,却把保护师父取经的 事忘得一下二净.师父就在这里被妖怪抓走了: 出示课件画面: 孙悟空 师:现在悟空一心想救师父,但面对一道道数学难 题却束手无策,大家能帮帮悟空吗? 学生计算,老师操作,师生共同完成.(课件显示: 学生答对一题,悟空上一台阶,他上到最后一台阶与 师父拥抱时,学生掌声响起此时,音乐想起:猴 哥,猴哥6767) 师:在这里,我代表唐僧师徒向同学们表示感谢, 谢谢大家! 小结:这节课你学会r 什么? 生:6767 评析:学习新知时学生往往兴趣很高,到复习巩固 时,学生会有厌倦感,此时,老师毫不放松,用学生熟知 的人物:猪八戒,孙悟空和故事小猫钓鱼,西游记 编入数学知识内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老师抓住学生喜欢帮助人的善良本性特点,诱导 学生巩固练习计算,使学生在玩中学到了数学 二,听课后的几点想法 一 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刚两个 多月,这节课是放在下午第三节,按照惯例.这时学生 正是思想不集中,最疲劳,最浮躁,急于放学的时候,老 师能组织住学生不乱就不错了,可结果却是出乎意料, 学生兴趣高昂,每个环节回答问题都是争先恐后,效果 非常好.总结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字得法j 法,就是方法,有法事半功倍,无法则事倍功半, 本节老师的法主要表现在: 1.语言表达甜而不腻,千练而不失风趣. 课堂中老师的语言非常讲究,虽然是数学课,但语 言同样要求抑扬顿挫,充满磁性.该案的老师在教学 中语言简洁,干练,没有多余的废话:行不行67好不 好是不是等,语气适中,庄重中不失幽默,练中: 失风趣.在提问中用你最帅最聪明的小姑娘等激 励性语,总是让学生激动彳丁余,参与崽t5l 逐渐加强, 小手一次次举起,甚至站起来,唯恐老师看不到失去 回答问题的机会. 2.活用教材.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就是把教材中的情景图扫 描到课件上,然后原汁原味的教学生理解知识:瞬本 案教学中,老师则是吧情境图中的人物说成是学校的 学生,把清澈的水说成是我市小有名气的石漫滩水 库,一下拉近了教材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对情景感到 熟悉,亲切,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 3.知识游戏化.快乐学数学. 本案中,老师首先用英雄奥特曼的高大形象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继而用故事小猫钓鱼西游记猪八 戒吃西瓜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片段吧数学知识 融入进去,暗藏玄机,充满诱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