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荣初中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策一、调查问卷说明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加强中学生优良学习品质培养,为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科研为教学服务,特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表,共设计了10个题,重点从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堂笔记、课堂练习、课后复习、课后作业、作业练习错误校正、考后总结等十方面进行分析。每个问题有A、B、C、D四个选项,根据不同的选项分别赋予6分、4分、2分、0分,总分最高6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习习惯越好。1月份对全校9个班315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315份,收回315份,4月初统计分析结束。为调查的真实性,采用了无记名形式。二、统计分析:1.总体评价统计分析:2017级:5160分(优)占14;4160分(良以上)占52;3160分(一般以上)占86;31分以下(差)占14。2016级:5160分(优)占11;4160分(良以上)占42;3160分(一般以上)占80;31分以下(差)占20。2、单项统计分析从各项统计来看,在培养学生课堂笔记和考试后的分析纠错等显性习惯做得较好,而在培养学生拟定学习目标、预习和复习等隐性习惯指导不够。(以下分析数据中前面数据为2017级,后面数据为2016级。)(1)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合理且能认真执行者(分)占11%【10%】;有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者(分)占76%【67%】;有计划没有执行者(分)占7【17%】;没有学习计划者(0分)占6【6%】。这些数据说明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占87%【77%】,但是其中89【84%】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更不用说落实到行动中去了。(2)课前预习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分)者占12【9%】;有预习习惯但不能坚持(4分)者占48【46%】;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2分或0分)者占40【42%】。在此项统计调查中,得分最高的班级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为20【而2016级1班才为7%】;得分最低的班级有课前预习习惯且能长期坚持为3。这说明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较差,二年级比一年级差。(3)课前准备坚持静息,并做好上课准备占34【44%】;能坚持静息占22【20%】。(4)课堂学习能全神灌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占21【13%】;有三分之二时间投入占52【56%】;有一半时间投入的占24【20%】;有三分之二时间不投入占3【10%】。说明二年级学生上课开小差的越来越多。(5)课堂笔记能随机有重点的做笔记占61【54%】;照抄板书占29【35%】;极少做笔记者占8【9%】;从不记笔记占2【2%】。从此项统计可以看出,老师们抓课堂笔记的要求够好。(6)课堂练习课堂上能认真做练习(作业),遇到问题经思考后仍不懂再问老师者占42【32%】(最高班71【65%】,最低班23.26【12%】);做练习拖拉或不愿做练习遇到问题也不愿问教师者占32【35%】。此结果表明有32【35%】的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不高,到了初二分化更明显。(7)课后复习能够不断适时复习的占24【20%】;考试前才复习的占47【54%】;平时从不复习,到期中或期末才复习者占28【23%】。这说明学生平时不大重视复习,也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8)课后作业或练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占32【31%】(最好班38【47%】,最差班24【24%】);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有时又抄作业行为的占47【56%】;有时不能完成作业的占19【13%】;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占2【0%】。(9)作业、练习错误校正坚持订正错误并能及时理解32【25%】;坚持订正错误但不能及时理解50【45%】;有时订正错误占16【26%】;从不订正错误的占1【2%】。说明学生不求甚解的时候多,老师们要对作业、练习错误的订正要加强要求,加强检查落实。(10)考后总结仔细分析考试得失,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占38【36%】(最好班67【51%】,最差班18【24%】);关心成绩,订正错误,但无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占52【53%】(最高班68【65%】,最低班33【42%】);不关心成绩也不订正错误者只占1【2%】。这说明学生重视考试,但过半学生不重视分析总结积累经验,未想办法加以改进。3、可信度:事实上,个别班级和个别学生的情况比统计值还差,如课堂学习的精力投入和作业完成情况不具真实性,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碍于面子和没有弄清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而造成的。说明以后做此工作时老师还要加强引导,使结果更具真实性,便于研究。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1、拟定标准通过分析和学习有关资料,我校研究小组决定以中学生必备十在学习习惯为标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见附1中学生必备十在学习习惯)2、实施过程(1)问卷、学习过程:具化标准,初一新生进校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老师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再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必备十在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白应从哪些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培养。(2)拟定目标过程:在问卷、学习基础上,发放永荣初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自我定位目标及承诺书,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拟定十大习惯培养目标,并对目标作出承诺。学生领取永荣初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成长记录。(3)养成过程:自省、自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利用每天晨会时间,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学生根据永荣初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成长记录完成“天天记录”,填写后,班主任或学生代表问:“今天的学习准备好了吗?”,学生齐答:“准备好了!”,仪式完成后开始新一天的学生生活。他律。班上成立“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监督小组,记录学生在预习、作业、课堂、复习等能具化的项目的表现情况。班主任根据监督小组的记录、询问和观察,填写永荣初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过程测评表。3、总结提高:通过每日一省,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对比,每期一总结过程,适时表扬进步,鞭策落后。每学期末各要表彰班级先进个人和校级先进个人。测评结果应用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注:永荣初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成长记录每生每期一本,每年级段的具体标准可修改。附: 中学生必备十大学习习惯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6、善做笔记。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麽问题。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中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一条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9、学习互助。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