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延中学2018年春高一年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狂热的图腾崇拜 b. 农业为立国之本 c. 迷信落后的思想 d. 对商业的不重视2.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 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 d稳定性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4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5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6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b. 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 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d. 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7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 )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8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平台,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其展品应该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c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9.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 a工业革命兴起 b垄断组织产生 c海外殖民扩张 d民主制度确立来10“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由此看出直接引发工业革命的因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需要 b蒸汽与机器的结合c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1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 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1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131931年10月18 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齐奏英雄交响曲 b轮船鸣笛三分钟c熄灭电灯一分钟 d教堂敲钟84响14明闽小记载:“闽种荔枝、龙眼家,多不自采。吴、越贾人,春时即入货(资),估计其园。吴、越曰断,闻人曰穙树主与穙者,请惯估乡老为互人他日摘焙,与(互人)所估不甚远。”这反映了a当地荔枝、龙眼加工技术落后 b商业资本介入农村生产领域c树主与穙者存在雇佣关系 d吴、越与闽形成市场一体化15.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 )a. 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 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 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16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制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17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b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大企业d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81985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主要目的在于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c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c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20、关于苏联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工业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是农业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 d.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21. 1918年苏维埃政府发布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取消了市场关系。这表明苏维埃共和国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22.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 开始了“农业集体化” d. 形成了“斯大林模式”23.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24.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缓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减少农产品出口,稳定国内市场c.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d.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25、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26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27.“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农业合作社的纷纷建立 c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0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限制农民进城打工31.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32、某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化的网页,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等栏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栏目,最合适的是()a流行语言 b网络普及 c自驾旅游 d民航大国33.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ks*5u.cw.w.w.k.s.5.u.c.o.m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34. 2013年5月27日,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展览在重庆大剧院拉开序幕,3000多件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变迁。下列物件与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a.个人电脑 b.长袍马褂 c.粮票、布票 d.移动电话35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倡导重建世界经济体系36.在经历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终于在2001年11月举行。这意味着( )a.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揭开了序幕c.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d.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37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b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c美国确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得以稳定38、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了()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c世界银行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39表l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它表明英国种类项目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进口贸易61%33%6%出口贸易7%8%85%a工业化程度高 b垄断世界贸易c国内资源严重匮乏 d国内市场大幅萎缩40.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份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差d.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4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对此最有力的佐证是 ( ) a.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b. 建立共同的关税同盟 c. 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d. 实行欧洲货币一体化42.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b. 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 c. 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 d. 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43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 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 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44、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45有学者认为,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被当作威胁民族独立与政治自由的祸害,而今,它们却被认为是给世界带来积极变化的行为主体。对其“积极变化”理解有误的是a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柞b减少了国际政治分歧与经济差距c加速了资本流动与科技传播d促进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共55分。其中46题18分;47题18分;48题19分)46(18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6分) 材料二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2)材料中反映我国明朝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什么新变化?(2分)(3)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举出代表性的两个企业。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 年)在上海创建,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条件有哪些?(10分)47.(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1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材料二 (董仲舒)又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 汉书食货志(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三 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3)材料三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4分)48、阅读下列材料(19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3分)(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特点?(9分)(3)俄、美、中三国对各自经济发展道路成功调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3分)纵观其经济发展的改革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季延中学2018年春高一年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15 babbb 610 bcbbc 1115 adcbc 1620 adcbc 2125 abbdb 2630 dbdcb 3135 bcbca 3640 dcaad 4145 jidacab 46、 (18分)(1)小农经济(2分)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农民负担沉重;十分脆弱。(4分)(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3)洋务派兴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附近茶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图形词汇测试题及答案
- 液压系统试题及答案
- 大厂采购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阳市乌当区实验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重点试题带答案
- 2024年辽宁省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北京消防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中级老年照护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UG基础培训课件
- 初二英语上册完形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 GB/T 1149.4-2008内燃机活塞环第4部分:质量要求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深度自测300题加下载答案(四川省专用)
-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基础知识课件
- 2017年9月国家公共英语(三级)笔试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2021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公开招聘1人(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助理)(必考题)模拟卷
- 2021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