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 川教版(1).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 川教版(1).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 川教版(1).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 川教版(1).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 川教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导入新课 长安 日本 天竺 学习目标 1 记住 1 与唐朝友好交往的主要国家 2 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 了解日本遣唐使及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3 理解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目 遣唐使来华 的内容 自我完善以下的问题 一 遣唐使来华 1 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日本官方十多次派到唐朝访问 2 以等为代表的日本使者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遣唐使 空海 阿倍仲麻吕 吉备真备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一 遣唐使来华 1 遣唐使的含义 遣唐使船 一 遣唐使来华 为密切中日两国关系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 跟随遣唐使来华的 还有僧人 留学生等 最多的一次超过500人 遣唐使完成外交活动后即行回国 僧人和留学生则要在中国生活很长时间 有的甚至终身不归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空海 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是突出的代表 中日两国的史书都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2 遣唐使来华 空海画像 空海纪念碑 陕西西安 日本僧人空海随遣唐使来华后 一住就是20年 在中国高僧的指导下 他潜心钻研佛学 成为著名的学问僧 他还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中国文学 写出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 精妙绝伦 流派纷呈的中国书法深深地吸引了他 王羲之的作品更使他如痴如醉 告别中国时 他除带了大量汉文书籍外 还带了王羲之的书法 真迹 回国后 空海借鉴汉字草书 创制了日文的草书字母 即 平假名 为日本文字的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2 遣唐使来华 空海 一 遣唐使来华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阿倍仲麻呂像 2 遣唐使来华 阿倍仲麻吕 一 遣唐使来华 阿倍仲麻吕十几岁随遣唐使来到中国 后考中进士 得到官职 取汉名晁衡 他与著名诗人王维 李白交往密切 情意很深 后来 他随遣唐使回日本途中 遇风暴翻船 消息传到长安 李白以为他死了 十分悲痛 特地写诗悼念 晁衡大难不死 重回长安担任官职 做到三品高官 死后葬在长安 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有晁衡的墓和纪念碑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的意思是 日本友人晁衡 辞别长安回家乡 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 晁卿如同明月沉入大海一般一去不返 悲愁的云雾笼罩着大海和苍梧山 哭晁卿衡 李白 一 遣唐使来华 2 遣唐使来华 阿倍仲麻吕 吉备真备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717年 作为遣唐学生到中国 学儒学 律令礼仪等 735年归国携回并献上 唐礼 13卷和历书 兵书 音乐书 武器 乐器 测量器具等 任大学助 东官学士 为阿倍皇子 孝谦天皇讲授 礼记 汉书 等藤原仲麻吕得势时 被挤至地方任职 752年又以遣唐副使与藤原清河等来到中国754年 归国 任大宰大贰 藤原仲麻吕失势后 在称德朝升右大臣 发挥才略 支持道镜 称德天皇死后 光仁天皇即位 于771年退隐 著有 私教类聚 50卷 一 遣唐使来华 2 遣唐使来华 吉备真备 密切两国关系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10多次 最多超500人 空海 阿倍仲麻吕 吉备真备 遣唐使来华情况表 人数 次数 目的 代表人物 作用 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 遣唐使来华 一 遣唐使来华 二 鉴真东渡 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目 鉴真东渡 的内容 自我完善以下的问题 唐朝时高僧六次东渡 才成功地到达日本 讲授佛学理论 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促进了日本 医学 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鉴真 佛学 建筑 1 鉴真 六次东渡日本 大明寺鉴真坐像 2 在位皇帝 唐玄宗 二 鉴真东渡 鉴真原姓淳于 14岁时在扬州出家 由于他刻苦好学 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 公元742年 唐天宝元年 他应日本僧人邀请 先后6次东渡 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 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 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经过两年 唐招提寺建成了 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鉴真东渡示意图 二 鉴真东渡 日本各界欢迎鉴真 佛学 二 鉴真东渡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 为日本著名古寺 于770年竣工 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 建造 完成 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 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 进深四间 单檐庑 w 殿顶 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 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唐招提寺 日本孝谦太上皇御题唐招提寺匾额 建筑 二 鉴真东渡 763年 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 葬于日本 逝世前 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夹纻坐像 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 被日本政府定为 国宝 鉴真干漆夹纻 zh 坐像 雕塑 二 鉴真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郭沫若咏鉴真诗 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二 鉴真东渡 合作探究 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一是鉴真东渡日本 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 主持日本佛教 系统讲授佛经 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 传播唐朝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 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二 鉴真东渡 三 玄奘西行 西游记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到哪里去 去干什么 你知道 西游记 的故事取材于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三 玄奘西行 三 玄奘西行 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目 玄奘西行 的内容 自我完善以下的问题 佛教的发源地是 唐朝贞观年间 僧人从长安出发 去学习佛经 他为中国和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是我国我国古代著名高僧 旅行家和翻译家 天竺 玄奘 佛经 印度 玄奘简介玄奘 602 664 名陈祎 世称三藏法师 俗称唐僧 洛州缑氏 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人 玄奘13岁出家 贞观三年 629年 从长安 今西安 出发 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 拜名僧戒贤为师 经过艰苦努力 他精通了佛教经典 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论 十九年携大 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 后在太宗 高宗的支持下 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 译出经 论七十五部 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 写成长达12卷的游记 大唐西域记 玄奘 三 玄奘西行 1 玄奘简介 2 西行目的地 3 西行时间 3 西行影响 天竺 古印度半岛 唐朝贞观年间 促进了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 4 评价 三 玄奘西行 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 旅行家和翻译家 玄奘西行路线图 三 玄奘西行 佛学辩论会后的玄奘骑象图 那烂陀寺遗址 三 玄奘西行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三 玄奘西行 大雁塔 三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书影 三 玄奘西行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1 唐朝的全面繁荣 2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 3 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 5 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 4 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 合作探究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 唐僧 的含义是什么 答 唐朝和尚 僧 泛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 即和尚 2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唐朝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表现在 选官制度 民族政策 对外交往方面 学习测评 d b 1 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b 援助中国c 征服中国d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2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a 空海b 玄奘c 阿倍仲麻吕d 吉备真备3 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a 波斯b 大食c 大月氏d 天竺 作业 d a 6 唐太宗时期 历尽艰险 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a 玄奘b 张骞c 班超d 甘英7 下列内容中 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都是唐朝僧人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a b c d 8 玄奘西游 和 鉴真东渡 备受后人称颂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 不畏艰难的精神b 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 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d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作业 a d 玄奘是 舍知求法可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 重建印度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