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在第13课的基础上介绍了秦的统一和建立后秦朝统治者为维护统一的成果需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本课即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思想四个方面介绍秦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的重大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措施的影响。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学情分析】在第13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秦朝的短暂的历史和秦始皇的业绩与暴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史实,有助于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中央集权制”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并对比西周的分封制与郡县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学生可能对学习秦统一后的具体措施更感兴趣,如文字、货币、长城等,可以组织活动。【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中央集权的确立、郡县制、皇帝三公、交通驰道的统一、文字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小篆、圆形方孔铜钱、万里长城、焚书坑儒等历史知识;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培养初步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思考“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预习,小组交流学习;组织学生查找相关史实并加以分析,获取历史信息,并共同归纳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探究这些措施的影响;指导学生结合秦始皇的有关史实,评价历史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认识古代的专制与民主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虽然秦王朝并没有像秦始皇幻想的那样千秋永存世代相传。但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影响深广远。秦朝建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维护统一、治理疆域辽阔的国家?建立一个统一的秦王朝。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秦始皇,共同感受他作为政治家的创新精神,了解其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国”与“秦朝”“秦王嬴政”和“秦始皇”的区别与联系?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统治机构,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秦始皇是怎样治理国家的。2、政治方面废分封,立郡县(阅读课本6970页)(师):百家争鸣中,韩非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建立中央集权秦始皇采纳韩非的治国之道,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总揽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在政治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引导逐一学生分析,提示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一切军政大权。P69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督百官;三公地位是平行的,都对皇帝负责,都由皇帝任免,互相监督,互不隶属。李斯舌战群臣确立郡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彻底改变和废除了过去的世袭制和封邑制,保证了中央政令贯彻到基层。(师):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而建立的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了中央,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代替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体制,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师)比一比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分封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郡县制是对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的否定,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讨论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延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普遍特征?3、经济方面“车同轨,书同文”(阅读课本7071页)说文解字“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举例(一个人到国外旅游,语言不通,货币不通。)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不统一,使人们交流困难甚至无法交流,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会给政令的推行造成很大的困难。(师):针对这种局面,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引导逐一学生分析,提示经济上:统一了车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 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师):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师):另外,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了驰道,(出示陕西古杨村秦驰道遗迹),驰道是专供帝王行驶马车的道路,这样可以加强地方和中央的联系,战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调动军队。(师):这是陆路,那么水路方面,还开凿了什么?(生):开凿灵渠,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2000年来灵渠一直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师):春秋战国时货币非常复杂,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都不相同。基本币制是四大类各种货币燕齐-刀币、韩赵魏-布币(形状像铲)、秦-圆形方孔钱、楚-蚁鼻钱。秦统一后,规定以秦国上币黄金和下币钱(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统一的货币,行用全国,废除了其他各种货币。秦统一货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在我国有深远影响。举例:欧洲正式起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师):统一货币都有什么意义?(生):方便了流通,建立统一市场,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师):秦统一后,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各地的买卖交换仍存在困难,因为各国的度量衡标准不统一。度是指丈量长度的工具(尺寸),量是指测量容量的容器(升斗),衡是指称重量的衡器(斤两)。秦始皇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此后,各种单位量值虽有变化,但是,基本的计量单位名称却沿用了两千多年。各地的文化交流方便多了,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4、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阅读课本72页)(师):秦统一前各国文字也不统一,皇帝下达的命令、发布的文告也不统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生):确立小篆、隶书(罪犯程邈创立)标准文字?(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纂隶书)(师):为了树立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还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请同学介绍一下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生):淳于越重提分封制,李斯认为读书人厚古薄今、议论政事应严加禁止,故焚毁除医药、农学之外书籍。方土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活埋400儒生。(师):怎样评价“焚书坑儒”?教师小结:加强了专制集权,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5、军事上“御匈奴,修长城”(阅读课本7172页)(师):正当秦始皇忙于国内的改革时,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发大量民工,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师):根据P72秦长城示意图,说一说秦长城的起止地点?(生):秦长城西起临眺(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现在我国的长城已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6、总结全课: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政府能有效地管辖幅员辽阔的国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方便了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秦始皇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思想等各个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如何评价秦始皇?(我看秦始皇)功过参半有的同学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巨大,功不可没,对中华民族有功,是千古一帝;有的同学认为秦始皇横征暴敛,过失巨大,是个暴君。对于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提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我认为他是一个有功也有过的人。功劳:秦始皇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