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异形拨叉 工艺规程及加工Ф8mm的夹具设计【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770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6.6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9-10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异形 工艺 规程 加工 mm 妹妹 夹具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 要

这次设计的是拖拉机用拨叉零件,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拖拉机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拨叉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目 录



1 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1.1 拨叉的用途1

1.2 拨叉的技术要求1

1.3 审核拨叉的工艺性2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2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2

2.1 选择毛坯2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2

2.2.1公差等级3

2.2.2 铸件重量3

2.2.3 铸件的材质系数3

3 拟定拔叉工艺路线3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3

3.1.1 粗基准的选择3

3.1.2 精基准的选择4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4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4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5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5

3.6 确定工艺路线5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工序9)7

4.1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9)7

5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9)7

5.1 切削用量的计算7

5.2基本时间tm的计算7

6、夹具设计8

6.1 问题的提出8

6.2定位方案8

6.2.夹紧机构9

6.3.导向装置9

参考文献9


形状的比较复杂,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轴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负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率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 HRC;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备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采用锁销定位。锁销孔的尺寸为φ8mm。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较合理,符合带零件在变速箱中的作用。

1.3 审核拨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拨叉头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即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档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刚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内容简介:
1 Almen, J., & Laszlo, A. (1936). The uniform-section disk spring.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58, 305-314. 2 Armstrong-H!elouvry, B., Dupont, P., & CanudasDe Wit, C. (1994). A survey of models, analysis tools and compensation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machineswith friction. Automatica, 30(7),1083-1138. 3 Bonchis, A., Corke, P., Rye, D., & Ha, Q. (2001). Variable structure methods in hydraulic servo systems control. Automatica, 37, 589-595. 4 Coleman, T., Branch, M., & Grace, A. (1999). Matlab optimization toolbox users guide. Natick, MA: The MathWorksInc. Filicori, F., Guarino Lo Bianco, C., & Tonielli, A. (1993). Modelling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 variable reluctance direct-drive mo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40(1), 105-115. 5 Fredriksson, J., & Egardt, B., 2000. Nonlinear control applied togearshifting in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control, December 2000, Sydney,Australia (pp. 444-449). 6 Garofalo, F., Glielmo, L., Iannelli, L., & Vasca, F. (2002). Optimal tracking for automotive dry clutch engagement. Fifteenth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IFAC, 21-26 July 2002, Barcelona, Spain. 7 Goodson, R., & Leonard, R. (1972). A survey of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fluid line transients. ASME 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 94,474-482. 8 Horn, J., Bamberger, J., Michau, P., & Pindl, S. (2002). Flatness-based clutch control for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s. Fifteenth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IFAC, 21-26 July 2002, Barcelona,Spain. 9 Khalil, H. (1996). Nonlinear systems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10 Kristic, M., Kanellakopoulos, I., & Kokotovich, P. (1995). Nonlinear and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New York: Wiley. 11 Lozano, R., Brogliato, B., Egeland, O., & Maschke, B. (2000). 12 Dissipative systems analysis and control. London: Springer. 13Merritt, H. (1967).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New York: Wiley. 14 Pettersson, M., & Nielsen, L. (2000). Gear shifting by engine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8(3),495-507. 15 Sohl, G., & Bobrow, J. (1999). Experimentsand simulationson the nonlinear control of a hydraulic servo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7, 238-247. 15 Tunay, I., Rodin, E., & Beck, A. (2001). Modeling and robust control design for aircraft brake hydraul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9, 319-329. 16 Vossoughi, G., & Donath, M. (1995). Dynamic feedback linearization for electrohydraulically actuated control systems.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17, 468-477. 17 Yang, W., & Tobler, W. (1991). Dissipative modal approximation of fluid transmission lines using linear friction model. ASME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113,152-162. 18 Zanasi, R., Guarino Lo Bianco, C., & Tonielli, A. (2000). Nonlinear filter for the generation of smooth trajectories. Automatica, 36(3), 439-448. 19 Zavarehi, M., Lawrence, P., & Sassani, F. (1999). Nonlinear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of solenoid-controlled pilot-operated servovalves.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4, 324-333. nts nts 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拨叉 共 1页 第 1 页 50+0.170A6251A7 80- 0 . 2 2 0+ 0 . 0 3 5034A-A3 . 28+0.060B 4 0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 材料牌号 9 钻 、粗绞、半精绞 操纵槽端面 8 孔HT200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铸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四面组合钻床 3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s 准终 单件 157.25s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 s-1 切削速度 /m min-1 进给量 fz/(mm/z) 背吃刀 量 / 进给 次数 工步工时 /s 机动 辅助 描图 1 钻孔至 7.8-8mm、 Ra12.5um、 莫氏锥柄磨花钻、游标卡尺 491 12.03 0.1 7.8 1 30.6s 4.59s 2 粗 绞至 8-8.06mm、 Ra6.3um 锥柄机用绞刀、内经千分尺 88 2.2 0.4 0.16 1 60s 9s 描校 3 4 底图号 5 nts装订号 设计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签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 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nt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拨叉 共 1 页 第 1 页 材料牌号 HT200 毛坯种类 铸件 毛坯外形尺寸 每坏件数 1 每台件数 备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艺装备 工序时间 准终 单件 1 粗铣拨叉头两端面 粗铣两端面至 35.125-34.875mm Ra25m 立式铣床 X51 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2 粗 铣拨叉头左端面 半精铣拨叉 头左端面至 34-33.9mm Ra12.5m 立式铣床 X51 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3 钻、粗铰、精铰 20mm孔 钻、粗铰、精铰孔至 20-20.035mm Ra1.6m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铰刀、卡 尺、塞规 4 钻、 粗 铰 、半精绞 10mm 孔 孔 钻、铰孔至 10-10.090mm Ra3.2m 四面组合钻床 麻花钻、铰刀、卡尺、塞规 5 校正拨叉 脚 钳工台 手锤 6 粗铣拨叉脚两端面 粗铣两端面至 12-11.982mm Ra6.3m 卧式双面铣床 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7 粗铣 拨叉脚下端面 粗铣、半精铣下端面至 76-75.8mm Ra25m 立式铣床 X51 铣刀、游标卡尺、 专用夹具 8 粗铣操纵槽端面 粗铣操纵槽端面至 24-23.79mm Ra12.5m 立式铣床 X51 铣刀、游标卡尺、 专用夹具 9 钻 、 粗 绞 、半精绞 操纵槽端面 8 孔 钻 、绞 孔至 8-8.06mm Ra3.2m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铰刀、内 径千分尺 nts描图 10 钻、绞 叉爪口内侧面 钻、绞 内测面至 50.17-50mm Ra6.3m 四面组合钻床 麻花钻、铰刀、内径千分尺 11 去毛刺 钳工台 平锉 12 中检 塞规、百分表、卡 尺等 描校 13 热处理 拨叉脚两端面局部淬火 淬火机等 14 校正拨叉 脚 钳工台 手锤 15 磨削拨叉角两 端 面 磨床 M7120A 砂轮、游标卡尺 底图号 16 清洗 清洗机 17 终检 塞规、百分表、卡尺等 装订号 设计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准化 (日期) 会签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nt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 8mm 的工艺装备设计 班 级: 机械 06-7 班 姓 名: 彭泽 指导教师: 张健 完成日期: 2010-1-6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8+0.06 0 尺寸加工的工艺装备设计 二、 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 1 张 (2) 生产类型 : 大批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 件图 1 张 (2) 工件的毛坯图 1 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 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 张 (5) 夹具体零件图 (6) 夹具装配图 1 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 (5000 8000 字 ) 1 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目录 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零件工艺性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体会与展望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 (包括书、期刊、报告等, 10 条以上 ) 四、进度安排 (参考 ) 1.第 l 2 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 3 7 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 8 10 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 与指导教师沟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2 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 11 13 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 14 15 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 16 18 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 19 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 20 21 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 绩: 指导教师 日 期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3 摘 要 这次设计的是拖拉机用拨叉零件,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 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拖拉机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拨叉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4 Abstract This time I design the tractors of the shift forks , inc lud ing that the part pursuing , the b lank pursues , assemb ling pursues , the machine work procedure card the working procedure card every sheet .We should know the part very well and know its effect first , it is worked in the organization whic h is used for change the speed in a tractor, and the mainly ro le of the part is alter the speed. Then, we design the d imens ion of the blank and instrument process a margin of the part according to part character and the harshness of each face .Finally, I design the hand icrafts route p icture of the shift forks, work out the fastening motio n scheme being workp ieces turn , draw up clamp assembling picture. I want to knowing the general productive techno logy of machine part , consolidating and deepening the kno wled ge of bas ic course and specialized course what I have already learned ,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ab ility to solve problems, whats more , striking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work and thefollowing courses tudying . .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5 目 录 1 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拨叉的用途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 拨叉的技术要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 审核拨叉的工艺性 .6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6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 2.1 选择毛坯 .6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6 2.2.1 公差等级 .7 2.2.2 铸件重量 .7 2.2.3 铸件的材质系数 .7 3 拟定拔叉工艺路线 .7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1.1 粗基准的选择 .7 3.1.2 精基准的选择 .8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8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9 3.6 确定工艺路线 .9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工序 9) . 11 4.1 确定 加工余量(工序 9) . 11 5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 9) . 11 5.1 切削用量的计算 . 11 5.2 基本时间 tm 的计算 . 11 6、夹具设计 . 12 6.1 问题的提出 . 12 6.2 定位方案 . 12 6.2.夹紧机构 . 13 6.3.导向装置 . 13 参考文献 .9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6 形状 的比 较 复杂 , 属典 型的 叉 杆类 零 件, 为实 现 换档 、 变速 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轴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负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率淬火处理,硬度为 4858 HRC;为保证拨 叉在叉轴上有准备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采用锁销定位。锁销孔的尺寸为 8mm。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较合理,符合带零件在变速箱中的作用。 1.3 审核拨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拨叉头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即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档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刚 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该拨叉的生产类型定为大批量生产。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1 选择毛坯 毛坯选用铸件,该拨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中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以采用机器造型方法制造毛坯。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7 2.2.1 公差等级 由于拨叉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2.2 铸件重量 经计算机械加工后该拨 叉件的重量为 1kg,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铸件毛坯的重量为 1.5kg。 2.2.3 铸件的材质系数 由于该拨叉材料为 HT200,是碳的质量分数大于 0.65%的碳素钢,该铸件的采制系数属 M2 级。 拨叉铸造毛坯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铸件的质量/kg 包 容 体 质量/kg 形 状 复 杂系数 材质系数 公差等级 1.5 3 S2 M2 普通级 项目 /mm 机械加工余量 /mm 尺寸公差 / mm 备注 宽度 50 2.4 2.2 - 厚度 34 2 2.6 - 厚度 12 2 2.2 - 中心 距 78 0.2 - 3 拟定拔叉工艺路线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3.1.1 粗基准的选择 以拨叉头上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8 3.1.2 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根据拔叉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确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 m 加工方案 拨叉头右端面 IT13 12.5 粗铣 拨叉头左端面 IT13 25 粗铣 20mm 孔 IT8 1.6 钻 -粗绞 -精绞 10mm 孔 IT7 3.2 钻 -绞 拨叉脚两端面 IT7 6.3 粗铣 拨叉脚下端面 IT10 25 粗铣 操纵槽端面 IT12 12.5 粗铣 8 孔 IT10 3.2 钻 -绞 叉爪口内侧面 IT11 6.3 钻 -绞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拔叉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 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拔叉头又端面,拔叉脚内表面,拔叉脚两端面的粗铣。在半加工阶段,完成拔叉脚两端面的精铣加工两个销轴孔的钻加工;在精加工阶段,进行拔叉脚两端面的半精铣加工。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9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拔叉的加工工序。该拔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以缩短辅助时间,而 且由于与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3.5.1 机械加工工序 ( 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基准 拨叉头左端面和叉轴孔 。 ( 2) 遵 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 拔叉头左端面和叉轴孔和拨叉脚两端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 4) 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拨叉头端面,再加工叉轴孔 。 3.6 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列出了拨叉的工艺 路线。 工 序 号 工序内容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1 粗铣两端面至35.125-34.875mm Ra12.5m 立式铣床X51 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2 半精铣拨叉头左端面至 34-33.9mm Ra3.2m 立式铣床X51 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3 钻、粗铰、精铰孔至 20-20.035mm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铰刀、卡尺、 塞规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0 Ra1.6m 4 钻、铰孔至10-10.090mm Ra3.2m 四面组合钻床 麻花钻、铰刀、卡 尺、塞规 5 校正拨叉脚 钳工台 手锤 6 粗铣两端面至12-11.982mm Ra6.3m 卧式双面铣床 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7 粗铣、下端面至76-75.8mm Ra25m 立式铣床X51 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8 粗铣操纵槽端面至24-23.79mm Ra12.5m 立式铣床X51 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 9 钻孔至 8-8.06mm Ra3.2m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铰刀、内径千 分尺 10 钻孔至 3-3.14mm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内径千分尺 11 钻、绞内侧面至50.17-50mm Ra6.3m 四面组合钻床 麻花钻、铰刀、内径千分尺 12 去毛刺 钳工台 平锉 13 中检 塞规、百分表、卡尺等 14 热处理 淬火机等 15 校正拨叉角 钳工台 手锤 16 磨削拨叉角两端面 磨床M7120A 砂轮、游标卡尺 17 清洗 清洗机 18 终检 四面组合钻 床 塞规、百分表、卡尺等 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1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工序 9) 4.1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 9) 由表 2-28 可查得,粗绞余量 Z=0.2mm;钻孔余量 =7.8mm;查表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绞: IT10;钻: IT12.根据上述结果,在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粗绞: 0.058mm;钻: 0.15mm。 5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 9) 5.1 切削用量的计算 5.1.1 钻孔工步 ( 1)背吃刀量的确定 取 ap=7.8mm。 ( 2) 进给 量 的 确定 由表 5-22 选 取 该工 步 的 每转 进 给量0.15mm/r。 ( 3)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 5-22,按工件材料为灰铸铁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 v 取 22m/min 。由公式 n=1000v/ d 可求得n=897.6r/min 参照 4-9 所列 Z525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960r/min 。 再 将 此 转 速 带 入 公 式 可 求 出 实 际 钻 削 速 度 v=nd/1000=23.5m/min。 5.1.2 粗绞工步 ( 1)背吃刀量的确定 取 ap=0.2mm。 ( 2) 进给 量 的 确定 由表 5-31 选 取 该工 步 的 每转 进 给量0.4mm/r。 ( 3)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 5-31,切削速度 v 取 3m/min。由公式 n=1000v/ d 可求得 n=79.6r/min 参照 4-9 所列 Z525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97r/min。再将此转 速带入公式可求出实际钻削速度 v=n d/1000=2.44m/min。 5.2基本时间 tm 的计算 ( 1) 钻 孔 工 步 根 据 表 5-43, 钻 孔 的 基 本 时 间 可 由 公 式nt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2 tj=L/fn=(l+l1+l2)/fn 求 得 。 式 中 l=24mm;l2=1mm;l1=(D/2) cotkr+(1 2)=( 7.8mm/2) cot54 +1mm=3.8mm;f= 0.15mm/r;n= 960r/min. 将 上 述 结 果 代 入 公 式 , 则 该 工 序 的 基 本 时 间t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异形拨叉 工艺规程及加工Ф8mm的夹具设计【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704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