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doc_第1页
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doc_第2页
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doc_第3页
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doc_第4页
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钧,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展隧道网 (2007-11-12)新闻来源:隧道网如不能正常播放,请安装RealPlayer播放软件后再试! “隧道网” 11月9日13:00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二楼天和厅报道:“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正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主题报告,大会主持:杨国祥总工程师。 报告主题:中国长大隧道工程及其风险防范技术与管理的若干进展 (Chinas Large and Long Distance Tunnel Project and Some of its Successful Advance in Risk Preven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报告人:孙 钧院士 报告人介绍 孙 钧院士,岩土力学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同济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术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2)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岩土材料流变学和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等学科前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20年来,在城市环境土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智能科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方面又有相当的创新与进取。 20世纪80年代前后起,承担并完成国家各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种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约60余项,发表论文340余篇,并出版专著8部。先后获国家和省部(市)级奖励共20余项。结合科学研究,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毕业生80余名,出站博士后24名。曾于1960年初在同济大学主持兴办了国内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学”专业。 Self-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er Academician Sun Jun, an expert on rock mechanics and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s now a professor honoraris at Tongji University (1979), Academician of Technical Science Division at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1991). Set up a new branch (1962), Mechanic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Tunnel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Having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n-depth, those leading edge sciences as Viscos-elastic-plastic theory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 Geotechnical Material Rheology and Explosion Resistant Dynamics for Underground Defence Structure. For the recent 20 years or so, quite significant creative advancement has been made for theory and method (with emphasis on intelligent science) geotechniques, and soft science under urban environ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years 80ties, he took in charge of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 amounting to more than 60 items for various categories of entry, and issued more than 340 articles of presentations and 8 monographs. 报告内容介绍 报告较全面完整地阐述了隧道与地下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防范、整治和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与若干进展,讨论了属于软科学范畴的多种主要风险因素,分别对长大越岭铁/公路交通隧道、越江和跨海隧道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铁在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各类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Outline of the Presentation This presentation gives a fairly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n progress and some of its advance in China about risk prevention, rec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By first, it discusses various key risky factors of soft science in nature, then analyses and evaluates every category of risk arising i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tages for highway and railway tunnels ranging from long and large cross-hill, cross-river and cross-sea as well as commuter rail services. Attached to this article, there will be main referential literature concerning relevant content providing readers for retrieval and reference. 报告内容节选隧道和地铁工程建设风险防范与管理在中国的若干进展 隧道及地铁工程建设的特点 * 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施工工期不容易控制; * 隧道及地铁工程的建设工期延误是项目潜在的风险。影响盾构法地铁隧道工期技术风险因素与分析,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专家打分法、事故树法;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工期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提出一套完整而可行的施工工期风险评估模型及其风险防范体系,全方位指导工程建设。地铁盾构和暗埋段施工风险分析结果示意施工段风险序号 风险项目P C R定义和说明盾构段施工 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 盾构开挖面失稳风险1 3 23 1 2轻度风险:通过设计上的注意及施工时的日常管理可以消除 盾尾密封失效风险3 3 3中度风险: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时需要制定周详的管理计划 盾构开挖面前方有障碍物风险 盾构隧道结构上浮风险3 1 22 2 2轻度风险:通过设计上的注意及施工时的日常管理可以消除 盾构穿越防洪大堤风险 明挖深基坑失稳风险3 4 43 4 4重度风险:明确设计时的条件,施工时进行限制,同时施工时必须进行集中管理暗埋段施工 破坏已建高压电缆沟风险3 3 3中度风险: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时需要制定周详的管理计划 表中,P风险发生的概率等级;C风险造成灾害损失等级;R风险水平等级 环境维护与评价 涉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资源流失、地质环境变化,空气污染、噪声及环境振动等;环境、工程地质、声学等多个学科多层面交叉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工作滞后于实际需要,亟待实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并加以实践。 山岭隧道与越江/跨海隧道的工程风险 隧道不良地质区段,施工水患的风险管理、防治与控制;隧道陆、海域场址常见的不良水文地质条件与地质缺陷;地图地理信息系统(MapGIS)程序软件的采用;隧道施工治水/防塌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工程水文地质评价;难以预见的施工中的水患风险;水患整治处理要点。隧道施工风险项目分析表序号风险项目PCR备注1施工中围岩渗水,开挖面涌水514风险大,需采取措施2隧道大范围塌方2323注浆材料选择不当时,导致材料离析,丧失流动性,体积减少,强度不足,防水性和止水性的降低以及在管道内的硬化2324隧道突发涌水事件淹没隧道1535不良地质构造和地层含水情况导致隧道施工难度加大3336勘测错误导致工程继续开挖困难1327药量过多,爆破震动过大,致使围岩失稳2328地面设备直接进行注浆时,注浆量的管理以及泵站能力出现问题2229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异常23210爆破震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344风险大,需采取措施11隧道爆破震动将可能加速节理裂隙及岩层结合的恶化,导致渗水量增加,对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构成威胁344风险大,需采取措施12排水能力小于涌水量,导致隧道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工程失败344风险大,需采取措施 在全断面帷幕灌浆、防堵高压突涌水的工程风险整治方面 全断面帷幕灌浆技术的选用;全断面帷幕灌浆的技术要点;在注浆设计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 隧道围岩防塌险情预警、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方面围岩施工失稳风险评价。基本认,隧道开挖施工时,围岩稳定性的“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隧道塌方冒顶段K7+210断面“收敛时间”变化曲线 施工期对隧道衬护原设计参数的调整与修正 * BMP软件可用于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性与支护效果的快速分析及超前预报,BMP软件组成如下图4所示。复合衬砌中“二衬”设计安全与经济的优化问题。BMP软件的基本组成 跨海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长大海峡隧道工程主要特性:项目确定的一些海峡隧道的主体尺寸及其长度决定了它是一项特别巨型的重大工程,有可能将是一个创世界水平的新记录;除了隧道主体工程之外,它还需要配置一系列极大量的辅助设施;项目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 项目所需的投资规模 隧道的功能和用途许多将是我国交通工程建设 方面的一条沿海主干线。以上各种工程建设上的特性和问题,意味着这一挑战性工程项目的规划到设计、项目采购、项目施工以及最终的运营与维护,每一阶段都带有这些风险因素。 长大海峡隧道的勘测、设计和施工技术风险 * 由于地质、水文和地震等方面漏勘、误勘或因勘探工作数量不足和质量缺陷等带来的技术风险; * 由于跨海隧道选位或因其平、纵线型设计不周,对施工技术难点及其风险的影响; * 因隧道掘进机(TBM)选型、或主体结构与附配件方面有失误,带来的技术、安全与经济上的风险; * 隧洞开挖、围岩稳定、防塌,以及施工中突涌水预测与注浆、支护工程整治与处理方面的技术风险; * 隧道衬砌结构及其防排水设计与施工风险; * 结构选材与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方面的技术风险; * 隧道陆域两岸接线施工对周边城市环境维护的影响与控制方面的技术风险; * 施工总工期与关键节点工期掌握与保证方面的风险等。 轨道交通和地铁建设的工程风险与防范 1不良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风险 (1)液化土;(2)流砂、管涌等(泥水盾构施工);(3)软粘土的触变和流变;(4)承压水地层;(5)地下障碍物。 2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引起的风险 3基坑工程风险 4盾构工程施工风险 (1)盾构进出洞施工;(2)施工阶段隧道上浮;(3)盾构穿越水系;(4)更换盾尾刷施工;(5)盾构对接施工;(6)连接通道施工。(图上右侧数字,代表对该分项风险出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采用故障树法对盾构掘进引起地面沉降过大的风险识别示例表 5高架工程施工风险 6轨道工程施工风险 7装修施工风险 8机电安装施工风险 轨道交通和地铁建设风险管理研究的进展 1. 国内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风险管理定义与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 * “风险”与“危险”定义混淆; * “风险分析”与“可靠度”概念及研究目标混淆。 对风险决策与风险处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 风险决策标准的认可和使用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 * 风险处理对策及方式缺乏理性和科学性。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中有关各方的作用参与方 作用说明业主方负责取得建造和设计权;筹措工程资金;制定工程健康和安全整体策略设计方最大限度考虑对工程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确定隧道直径、线位、工作井直径和位置等;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