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巍巍中山陵》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巍巍中山陵》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巍巍中山陵》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巍巍中山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课文,扫除生字词。2查资料了解中山陵及孙中山生平和思想。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作者相关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业绩及中山陵: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自主学习】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zu( )落 林yn( )大道 叱咤( )风云嵯峨( ) chn( )岩 纤( )细 jn( )工 断垣( )颓壁 参差( )南l( ) ch( )立 庄严肃mxx( )如生 镌( )刻 深su( )二、整体感知课文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本文重在突出它的( )特征。2“巍巍”一词含义是 。它不仅指陵园的 ,也指 。文中从空间上认定这一特征。如第一 第二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2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自主学习】一 第二部分分析1读第2段:孙中山先生选定钟山做为自己墓址的原因是什么?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 入选的采取 方式评议。这种入选方式好处在于 ?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二 第三部分分析1、读课文第三部分,根据课后示意图,标明各部分名称。并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说明顺序: 由 到 ,从 到 2读第5节思考: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 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既象征 也使人们在没有到达陵墓前就对陵园形成 的气氛。3第6自然段是从( )角度来写陵园平面布局。这样写的好处是 。4第9节研读运用了 说明方法。5读第10节,你认为有哪些内容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二、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1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这几句体现说明语言的( )的特征。这些大量的数据有何表达作用?2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但第9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朗读它,并说说运用描写性语句有何表达效果。三、课后作业:周末去人民公园参观冯白驹烈士墓或海瑞墓,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简短的说明文。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陵门:中山先生手书“博爱”、“天下为公”祭堂: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山先生遗像墓室:中山先生卧像)明确: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表现在大量运用确凿的数字进行说明;充分运用限制词、修饰语。如描写平台所见景象时,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用语生动,蕴含深情,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如描写平台所见景象时,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用语生动,蕴含深情,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1钟形图案:有象征意义,又与所在地中山吻合2注重谐调,将陵园与周围 环境、地形结合。3弘扬民族精华,采用中轴对称总平面布局和民族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4既表现了陵园庄严气氛,又突出孙中山先生不朽的精神。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