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课件 中图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志丹县高级中学金雪莲 环境问题指因为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 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 大致可以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 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 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引起的 没有人为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如火山喷发 地震 台风 旱涝 干旱 海啸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是指因为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人类生活和生产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再生的速度 2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一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的概念 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上升 现状及趋势 温室效应逐渐加剧 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1860年以来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 4 0 8 温室气体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 气态碳氢化物如甲烷等能够吸收红外线的物质温室气体的功能说得单间点 它们能够保暖 就好象从春天向夏天过的人 仍然穿着羽绒衫一样 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性气温升高 两极冰雪融化 引起海平面升高 沿海一些低地和城市将被淹没 全球气温上升 蒸发加强 气候带范围发生变化 土地荒漠 温室效应的危害是改变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类健康 资料 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1997年12月 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会议中通过了以抑制全球变暖的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 规定 到2010年 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要比1990年减少5 2 美国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 京都议定书 但2001年3月 布什政府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和 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为借口 宣布拒绝批准 京都议定书 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二 酸雨出现频繁 概念及形成原因 ph 5 6 so2和nox排放引起 现状及趋势 北欧 北美 我国西南地区 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 1 主要危害 水体和土壤酸化 动植物死亡 腐蚀建筑物 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 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 酸雨是由于地球上燃煤或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转化而产生的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大气中 由于烟尘中的金属离子作用下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形成酸雾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so2 h2o h2so32h2so3 o2催化剂2h2so4类似地 氮氧化物会变成硝酸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1825万吨 居世界首位酸雨可使大片土地变成酸性 肥力减退 腐蚀建筑物和生产设施酸雨使湖泊的水变成酸性水 危害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会使植物的叶子突然枯黄 状如火烤 几天后枯死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酸性化学污染物 对大功率的工业燃烧设备要安装脱硫装置 限制机动车辆排放各种酸性化学污染物等 三 臭氧层破坏 臭氧 o3 地球的保护伞 破坏原因 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 现状及趋势 1985年 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 臭氧空洞 目前为2400万平方公里 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 臭氧空洞 主要危害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 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 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控制情况 国际 中国 臭氧空洞 臭氧层 离地面20 30km以上的平流层 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 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 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 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 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 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 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破坏了臭氧层 如大量含氟致冷剂的排放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 极涡 寒冷的平流层温度 极地平流层云 的影响 资料 蒙特利尔协定书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 甚至是全球性的 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 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 到了80年代中期 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 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到了1987年 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 签署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 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 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 保护地球的 外衣 从而保护人类自己 四 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 10左右 中国 九五 期末森林覆盖率16 55 世界平均水平为25 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10 危害 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增加 气候异常 物种消失 温室效应加剧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五 水体污染 什么是水污染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身的环境容量 自净能力 造成危害的现象 国内水体污染图 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鱼类死亡水质变坏变成沼泽 阅读案例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 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 磷等植物营养素 它们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 水生物种减少 群落日益简单 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六 土地严重荒漠化 世界 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 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 中国 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27 3 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 气候异常 沙尘暴 物种消失 使人类 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沙漠正以每年3 5千米的速度逼近北京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面积近40 西部地区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 5 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七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八 垃圾污染及危险废物转移 不道德的 垃圾转移 进口洋垃圾占用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气 燃烧 可以重新利用的垃圾 金属 塑料制品 纸张等 重复使用 用过的塑料袋还可以装其它东西等 垃圾组成的变化 减少 炉渣等物品 增多 塑料 包装用品 一次性消费物品等 环境问题的 全球性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 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 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强耦合事件的例子 印尼的森林大火 巴西的暴雨 北美的洪水及暴雪 非洲的干旱等等 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一 单项选择1 关于大气环境问题成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酸雨 全球变暖均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b 二氧化碳的增多与毁林有关c 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 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2 为了保护臭氧层 我们应该 a 保护森林b 采用新能源 代替煤炭c 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d 人工制取臭氧 向大气排放3 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a 光污染b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c 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d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1 c2 c3 a 读 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 判断4 5题 4 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 土地荒漠化 酸雨污染b 气候变暖 土地荒漠化c 土地荒漠化 水环境恶化d 酸雨污染 气候变暖5 图中问题 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a 引发赤潮现象 臭氧层出现空洞b 产生 公害病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 酸雨现象 气候恶化d 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洪水灾害增多 第3 4题 4 c5 d 二 双项2005年2月16日 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 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此回答6 7题 6 温室气体主要指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d 甲烷7 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 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 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 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 两极冰雪大量融化 海水膨胀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 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 农作物的产量将增加c 高纬度的国家 农作物产量有可能降低d 将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6 ad7 ad 第8题 8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 b c三地出现严重酸雨污染 a b两地酸雨严重的原因是 瑞典 挪威等国常降酸雨 经研究发现所降酸雨与英国有关 其原因是 2 d地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3 图中e国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 但是从卫星照片上可以清楚地显示大火燃烧过的累累 疮疤 这些 疮疤 形成的原因是 8 1 a b两地工业发达 煤 石油消费量大 so2 氮氧化物排放量大英国的so2 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西风的吹动下飘送到北欧地区 形成酸雨 2 土地沙漠化 3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原始迁移农业造成的 世界的生态破坏 世界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噪音污染 放射性污染 环境污染 1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三废 排入江河湖海 来自生产生活的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