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人类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109阅读与分析,P110图430和图43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造成的影响。2.结合教材P112图433和图434,P114图436和图437,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通过分析教材P112113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简易测定实验,体会测定环境污染的基本方法。重难点击 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造成的影响。一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影响教材P109提供的“阅读与分析”资料说明: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时,人类文明就会走向衰落。阅读教材P109111,完成下列内容:1资源的类型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的特点,可以将资源分为两类:(1)不可再生资源: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逐渐减少,甚至枯竭而不能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可再生资源: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力量得到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2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1)人口增长的特点据图,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原因是随着医学和农业的发展,人的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必然带来对资源需求的同步增长。(2)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我国建国以来人均耕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大幅度增长。(3)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水是地球生命之源,尽管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3%。由此说明: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约20多亿人用水紧张,10亿多人得不到良好的饮用水。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归纳提炼人类社会与资源的关系(1)当社会经济发展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时,人类文明就会走向衰落。(2)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会不断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当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人口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活学活用1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的特点,可以将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B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逐渐减少,甚至枯竭而不能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可再生资源指那些被人类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力量得到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D可再生资源不能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人们要节约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答案D解析如果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超过了其更新恢复的速度或能力时,可再生资源也会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而导致最终耗尽。二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给资源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生态破坏(1)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自然环境的衰退,称为生态破坏。如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2)土地荒漠化原因:随着人口增长,一方面,人们大肆地砍伐森林,过度地开发利用林草资源,使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另一方面,人们不合理地耕作与种植,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使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逐渐退化。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贫困和饥饿的主要原因。2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任何产生有害影响的大气变化。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机动车运输、建筑施工、风沙、扬尘,等等。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物种类也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颗粒物即通常所说的尘埃(包括各种固体、液体和气溶胶)和气态污染物。试结合教材探讨空气中SO2浓度的简易测定方法,并完成下面的思考: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呈现蓝色,而SO2I22H2O=H2SO42HI,使蓝色退去。根据蓝色完全退去消耗的气体体积,换算出其中SO2的含量。方法步骤:a用天平称取1.27 g粉末状的纯碘和4.00 g KI,使之全部溶解在1 000 mL的蒸馏水中,取此溶液稀释10倍即得到0.5 mmol/L的碘吸收液。b用移液管吸取5 mL的碘吸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c在测定地点连接好各种仪器,徐徐抽气,每次抽气100 mL,直至溶液的颜色全部退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注意:抽气时要慢慢拉动注射器)。d计算空气中SO2浓度:SO2(mg/L)1.6/n(n为抽气的次数)。思考与讨论:a比较各组所测定的SO2浓度大小,分析误差原因。答案每次记录抽气的量有误差、测量地点和时间不同、温度有差异等。b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当地大气中SO2污染状况,分析造成SO2污染的主要原因。答案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煤的燃烧;火山喷发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浓烟、火山灰、硫和氮的氧化物等。(2)水污染概念:水污染是由于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性发生改变,并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水质变化。原因: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工业、农业、采矿业等废水排放和人们日常生活污水排放等。危害a酸碱性物质能够改变水体的pH,对水体中生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b铅、铬、镉、汞、砷等重金属类对水中生物具有显著的毒性,而且还可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或严重疾病。如水俣病就是由汞污染造成的。c含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从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严重时造成水体黑臭,丧失水体功能。(3)固体废弃物概念:固体废弃物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利用而被丢弃到环境中的固体或半固体废弃物质。种类及举例按污染特性划分危害:如果固体废物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污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固体废物乱堆乱放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归纳提炼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活学活用2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的是()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答案C解析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出现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包括环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植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当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答案C解析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A错误;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B错误;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C正确;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D错误。2无机物污染水源后,将通过食物链或饮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无机污染物是()A重金属盐 BDDTC传染性病原体 D热能污染答案A解析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从而影响人体正常代谢。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4如图是梅托斯早在1970年提出的“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有_。(2)简要分析该模型中所包含的道理。_。(3)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_。(4)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_。答案(1)人类的毁林造田和围湖造田等(2)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最终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3)未考虑到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只要答案合理均可)40分钟课时作业学考达标知识点一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影响1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A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B淡水资源日益丰富C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D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答案A解析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A正确;人口增长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B错误;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资源减少,C错误;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D错误。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答案C解析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3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Ab国 Bb国Cc国 Dd国答案B解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的最长久。知识点二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答案C解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生育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5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答案D解析地球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人口数量是可控的,只要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增加环境容纳量,那么人口数量就不会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6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能源的压力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使环境污染加剧 A BC D答案D解析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除饮用水以外,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高考提能7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答案B解析环境容纳量与其中的空间和资源有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其容纳量反而会降低。8当前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有哪些措施可以增加环境容纳量?_。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冶固体物料配料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视剧制作超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6届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兰花插花艺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制药菌种培育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卫生知识初次培训课件
- 反射炉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艺品雕刻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号设备制造钳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省份轮廓图】汇总考试题
- 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参考模板范本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DB45T2053-2019 重质碳酸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 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完整
- 常规保养双人作业流程新模板汇总
-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 英语研究性课题生活中的英语
- 发动机零部件英语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