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 岳麓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 岳麓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 岳麓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 岳麓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1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课程标准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 表现 二 原因 特点和影响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 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2 概况 由拘谨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 方便 平民化转变 3 变化趋势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女子 宽松肥大 旗袍 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 传统与现代并存 男子 列宁装 制服装 绿军装女子 列宁装 连衣裙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2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 中餐 四大菜系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西方人来华 2 西餐 a 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b 原因 3 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四合院 中西合璧 租界 全欧式住宅 高级公寓 别墅式洋房 4 习俗风尚的变革 剪辨易服 迫令放足 破神权 反迷信 公历 思想观念 a 原因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b 表现 婚姻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 葬礼 厚葬 殡仪馆 公墓 火葬 文明 简洁 卫生 见面 跪拜 作揖 点头鞠躬 握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颁布了一系列革除 旧染污俗 的政令 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 与此同时 宋教仁 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 力主 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 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 在章程中更把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 海禁大开 世变迭起 重以沧桑 由同治视嘉庆时 其见闻异矣 由今日视同治时 其见闻尤异矣 更阅数十年 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 上海县续志 序 1 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b 革命思潮的推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a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政治 经济 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3 影响 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又日趋科学合理 促进了政治 经济 思想的发展 2 变迁的主要特征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 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 现代化的趋进 二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 交通工具的更新 1 古代交通工具 轿子 马车 木船 2 近代交通工具 a 人力 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 三轮车 马车 自行车 19c中后期传入中国 20c初 出现在大街小巷 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 1906 公共汽车 1924 汽车 火车 19c末20c初 轮船 1865 飞机 20c20年代初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 人力 自然力 机械力 技术 引进 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 城市显著 乡村缓慢 对象 平民化 普及化进程 先慢后快 种类 海陆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 政府的大力提倡 3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 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 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 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2 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 电话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a 电报 b 电话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 加快了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 加快信息的传递 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 大众报业的发展 1 历史渊源 公元887年 邸报 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 2 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物质条件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急剧变化 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 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 1873年 昭文新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 辛亥革命后 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a 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 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b 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 国人办报 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宣传教育 启迪民众 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通俗性报刊 2 广播影视的普及 1 广播 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b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a 第一座广播台 1923年 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d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c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2 电影 a 发展过程 p62 b 民国时期 国产电影快速发展 导演 明星 优秀作品 3 电视 20世纪30年代问世 a 发展过程 1958年 1978年 b 现状 特点 p63 3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 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 出现 1993年 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 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 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 19世纪是铁路时代 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 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p63 a 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 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 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c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d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与交往方式 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1 2008宁夏 29 据记载 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 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 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a 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 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 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 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 2008宁夏 32 民国时期 民间多因循传统 视农历正月初一为 元旦 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 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a 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 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 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 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3 2008江苏 6 1869年 教会新报 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 虽经此例 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 女归女医 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 虽已开放 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 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 d a 4 2008年山东文综 27 25分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 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 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 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 这样 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 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 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 母亲 孩子远离家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 这种社会细胞 家庭改革 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 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 1953年 1 中国古代强调 家齐而后国治 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4分 2 据材料二 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 2分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3 据材料三 四 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分 4 父母在 不远游 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5分 1 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或自然经济 儒家的伦理道德 或儒家思想 2 变化 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 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学东渐 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的加深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 或政府政策推动 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最多给2分 婚姻自主 男女平等 家庭民主 4 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 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 不应固守传统 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 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西装 中山装 满族妇女衣着 特点 宽袍大袖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民国上袄下裙 近代服饰 中西合璧 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干部装 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 开吃啦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 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营养成分 搭配合宜 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 近则此等食品已不合时宜 而以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时 除此之外 人们的钦食还有什么变化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 吃西餐 抽烟卷喝咖啡等饮料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 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 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江南水乡民居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上海早期洋房 光 宣之交 盛行文明结婚 倡于都会商埠 内地亦渐行之 徐珂 清稗类钞 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 剧情 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 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 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 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 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 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 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 与小二黑喜结良缘 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的婚姻制度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 自幼游学欧美 染一种西洋习气 去岁回国 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 为出嫁计 未行禀明父母 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 上书女学士周 现年28岁 久寓北京 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 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 自悬牌之日起 至民国8年1月止 各学士如有与 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 每日午后4时至6时 为会谈期 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法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 男尊女卑 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男女权利平等 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 纳妾 禁止童养媳 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 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 9 建国初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见面礼 跪拜 作揖 鞠躬 握手 意义 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 而最宽的鞋跟部分 也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一 三寸金莲 绣花鞋 图二 时髦的高跟鞋 比一比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 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人力车 三轮车 自行车 有轨电车 1906年 天津 沪淞铁路 1876 1876年 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沪淞铁路 中国最早的铁路 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这是第一条中国人 詹天佑 自行设计的铁路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政局动荡 传统思想的束缚 根本原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申报 是旧中国历史最长 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 申江新报 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 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 前后办了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