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 本栏目内容在高考时虽不直接考查 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 感觉简单未必掌握 认为掌握未必精准 化主干梳理为问题式梳理 变知识再现为能力提升 问题式梳理 创新记忆模式 提升复习效果 高考成败 根基在此 不可小觑 王位世袭制 神秘 相 卿士 侯 伯 土地和人民 王族 功臣 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 朝觐述职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 边远地区 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分封制 误区警示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 封建 指 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 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 父系血缘关系 统治集团内部 误区警示 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具体来说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 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 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 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 对于士而言 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政治 经济 军事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皇位世袭 监察百官 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全国军务 中央政府 皇帝直接任命 皇帝 秦律通行全国 中央机构 地方郡县制 县下设乡 里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秦朝中央 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知识导图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史论要旨 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从战国时期开始 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 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考点的解读与透析是决胜高考的必由之路 本栏目以经典背景材料为依托 通过问题链的方式 小切口层层突破 化整为零 在探究中归纳 在归纳中掌握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百胜 要点在握 才能高考无忧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阅读以下材料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周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 儒效 材料二宗者 何谓也 宗者 尊也 为先祖主也 宗人之所尊也 礼 曰 宗人将有事 族人皆侍 古者所以必有宗 何也 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 小宗能率群弟 通其有无 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东汉 班固 白虎通义 卷上 德论 1 结合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一信息 西周建立后 实行分封制 受封对象以王族为主 提示 1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2 分封对象多样 以同姓王族为主体 且多在富庶和战略要地 3 层层封授 4 土地和义务相联系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宗法制有何特点 当前 社会上仍然存在 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等现象 试分析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信息 宗法制下 宗主作为先祖 受后代尊崇 大宗控制和维护小宗 小宗要服从大宗 提示 1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宗小宗有相对性 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 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国 和 家 紧密结合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 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 影响 积极 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有利于凝聚宗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齐家治国 家国一体 即起源于此 弊端 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 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 中央的控制必然减弱 同时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 如重男轻女 传宗接代的观念 家长制 任人唯亲等 师生互动 理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概念应注意哪两个条件 提示 一是 嫡 二是 长子 是否是 嫡 是由母亲决定的 正房所生为嫡 嫡子中 长子 为大宗 3 据下图阐释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提示 两者互为表里 1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作为国家地方政治制度重要举措的分封制 通过层层分封 表现出了宗法制的亲疏关系 2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 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拓展延伸 礼乐制度材料 乐在宗庙之中 君臣上下同听之 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 长幼同听之 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 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 解读 西周礼乐制度对于维系君臣关系 尊卑长幼及宗族亲属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乐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政治制度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 1 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分封制 各诸侯国拥有较大权力 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 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实行严格等级制度 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阅读以下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材料一始皇为人 天性刚戾自用 起诸侯 并天下 意得欲从 以为自古莫及己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辨于上 上乐以刑杀为威 天下畏罪持禄 莫敢尽忠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郡置守 尉 监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卷六 1 结合材料一分析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信息 秦始皇一统天下 厉行专制 建立起君主的绝对权威 提示 1 特点 皇权至上 皇权独尊 皇位世袭 2 影响 皇帝处于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地位 君权得到神化 这种制度不仅成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而且是维护 家天下 的重要保证 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的中央官制有何特点 提示 1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 各司其职 而又互相牵制 最终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2 充分体现出 家天下 的特点 九卿 中奉常 宗正 郎中令 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 是为皇帝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 这是封建时代统治的特点 3 运用辩证及发展的观点分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影响 提示 1 对秦朝的影响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师生互动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说 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请思考 秦始皇是不是郡县制的创立者呢 提示 郡县制形成于春秋后期 秦朝统一全国后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范围 因此秦始皇不是郡县制度的创立者 对高频考点及经典考题的研读是把握高考脉搏的有效途径 本栏目通过对高频考题的巧妙分析 指明备考方向 明确解题思路 规范解答模式 突破答题障碍 聚焦关键 从容应对 赢定高考 尽在掌握 宗法制内涵及社会遗存现象的认识三年4考高考指数 例1 2011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 崇周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试做 命题思路 本题命题点是宗法制 相邻考点有分封制 郡县制 本题以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为依据 挖掘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这一知识点来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 1 近年各地高考题目 大多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对商周政治统治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深远影响的准确理解 2 宗法制考查角度有 宗法制的内涵及核心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的影响 3 复习备考时 注意内涵侧重于制度的具体规定和意图等来归纳 不可混同于后世的宗法观念 分析影响 注意从现实作用和后世影响的角度归纳 变式备选 作为证据 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古代建筑d 科举制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历史影响的准确理解 本材料中的匾额反映了中国尊祖崇宗 家族观念深厚的文化传统 这一传统属于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三年5考高考指数 例2 2011 海南单科 t1 秦统一后 废封建 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但皇帝之子 弟封王 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 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试做 命题思路 本题涉及中国古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度 郡县制 围绕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这一课程标准来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 1 近年各地高考注重考查分封制 郡县制的体制特点及对当时和后世政治文明的影响 2 分封制考查角度 分封的对象目的 与宗法制的关系 郡县制考查角度 郡县作为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的关系 郡县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3 复习备考时 注意理解地方行政制度的含义 它是指地方机构设置或管理方式 分析两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总结演变规律 理解其影响 变式备选 2011 杭州模拟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 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前者是贵族政治 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 维护了封建统治 解析 选b 秦朝之前宗法分封制下 贵族享有世袭特权 是奴隶主贵族政治 秦朝之后实行郡县制 官员由皇帝任命 是典型的官僚政治 1 2010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4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 自治区中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 河北b 湖南 湖北c 山东 山西d 广东 广西 解析 选c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封国有鲁 齐 燕 卫 宋 晋等 河南省的简称因古为豫州地而得名 河北因古为冀州地得名 湖北省因旧时省会武昌古称鄂渚而得名 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广东省的简称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广西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得名 山东 山西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2 2010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5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说 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 公天下 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题指南 材料内涵有二 首先是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 意义和影响是郡县制度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成为国家直接控制地区 意在强调管理地方的人员由世袭转变为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 解析 选d 郡县制度下无封君 当然不存在百姓是不是封君的属民的说法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突出的是专制而不是公天下 制度法令的统一不是郡县制度的作用 3 2010 广东文综 t12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选a 本题以忠孝观念为切入点 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 家国一体 忠孝观念浓厚 这都源自宗法制 4 2009 江苏单科 t1 九鼎既成 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 殷人受之 殷人失之 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 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 主要因为它是 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 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 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 选d 本题借助关于 九鼎 的历史材料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鼎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 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 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 历商至周 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 国家权力的象征 5 2009 广东单科 t2 封建社会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b 分封制度c 郡县制度d 三公九卿制度 解析 选b 封建社会 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 那么柳宗元所说的 封建 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 原意应该是 封邦建国 的意思 a c d结论与题意不符 6 2009 山东文综 t9 在 红楼梦 第九十回中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 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析 选c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贾母确定 自己人 和 外人 的原则就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 而不是母系血缘关系 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 自己的 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 而不是男尊女卑 家庭等级 长幼有序 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变式备选 2011 福州模拟 亲情是缘 相聚是缘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 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中国宗法制的表现形式 提取题干信息 题干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亲情感 这种亲情感来源于血缘关系 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政治的分配形式 郡县制是中央管理地方的基本政治形式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7 2011 浙江文综 t38 节选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 达臻 文明 一途 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 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 注 即分封 之意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 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 民乌得而不穷 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 其专在下 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并予以简要评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 阐释了中国政治制度从专制到民主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回答第 1 题 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从战国时期开始 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 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第 2 题关键是要理解顾炎武的话 根据所学知识疏通句意 排除文言文障碍 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足 并提出了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分权思想 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要有辩证思维 答案 1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 地方权势过大 君主专制 提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分权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 揭露官僚腐败 具有进步性 但还不具有近代的 民权 意识 1 2012 福州模拟 据 礼记 载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 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 a 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 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封c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 扩大了国家疆域 解析 选b 分封制是将土地人口等层层分封 材料中描述了 天子 诸侯 将田地 政治权力逐步分封的过程 可知材料中该制度应该是指分封制 故选b项 2 2012 合肥模拟 明朝有诗云 春秋篡弑叹纷然 宋鲁杀君只隔年 列国若能辞贿赂 乱臣贼子岂安眠 与该诗相关联的制度主要是 a 皇帝制度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王位世袭制 解析 选b 分封制下的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 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大增 于是出现了题干诗句列举的诸侯争霸篡权夺位的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b 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 3 2012 南京模拟 尚书 召诰 曰 武王崩 成王年少 呜呼 有王虽小 元子哉 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 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解析 选b 材料中的意思是周武王死后 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 成王虽小 但是与周武王有血缘关系 得以继承大统 体现了血缘与政治相结合的制度 故b项符合要求 4 2012 德州模拟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不中呈不得休息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国家的法律 政策 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 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c 皇权至高无上 不需要别人帮忙 因此皇帝休息不好d 当皇帝也很辛苦 要日理万机 因此要定额批阅每天的奏折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秦中央集权体制特征的能力 材料体现了皇权至上及皇帝日理万机的政治特点 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5 2012 福建六校模拟 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年 立石琅邪 称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规定了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b 皇帝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c 蒙古大漠也受秦朝统治d 反映了国家的大一统 解析 选c 材料描述了完成统一后的秦朝 皇帝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由 无不臣者 说明了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并不是说蒙古大漠也受秦朝的统治 材料中主要是泛指 误区警示 这里的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从政治层面指皇帝确立对全国大一统的统治 并非指的是蒙古大漠也归秦朝统治 6 2012 平顶山模拟 秦统一后 秦始皇认为 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采纳李斯的建议 不立尺土之封 公天下为郡县 从当时的背景看 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 b c d 解析 选b 推行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加强了中央集权 同时官吏不再世袭 从而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均正确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 2011 中山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 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 氏室上面的一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重阳节特色主题策划方案
- 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课件
- 元宵节教学课件
- 《永远的丰碑》教学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用iPad进行课件编辑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历2025年真题 深度解析与模拟试卷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电气工程设计规范应用专项训练
- 2025至2030中国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礼品行业发展分析及行业发展前景与战略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