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能力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 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 夯基础 析考点 明考向 一 地势和地形 1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第一 二阶梯分界线分别是山脉 祁连山脉 山脉 2 地势第二 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巫山 昆仑 横断 太行山脉 雪峰山 3 第三级阶梯向东 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属于近海 它包括 黄海的全部 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如石油 天然气 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大陆架 渤海 矿产 2 地形特征 1 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扩大 2 主要地形区 主要山脉分布 a 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a 阴山 昆仑山 b 南岭 天山 秦岭 c 西北 东南走向 g 阿尔泰山 d 南北走向山脉 h贺兰山 横断山脉 祁连山 e 弧形山脉 i喜马拉雅山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 气候1 特征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 雨热同期 2 表现 1 气温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普遍高温 2 降水 年降水量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大陆性季风气候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 温度带 4 干湿地区 三 河流和湖泊1 内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季节性 冰雪融水 长 春汛 短 大 短 丰富 小 长 2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 在工程中 将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南水北调 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1 特点种类多 人均不足 分布不均 2 两种主要的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及 林地多分布在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总量丰富 东部季风区 盆地 200 2 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3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 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 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 综合开发 河流水 考点一线串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 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可利用图表对其对比分析如下 1 四大高原 2 四大盆地 3 三大平原 4 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应用闯一关 1 2012 泰安模拟 读图 回答 1 3 题 1 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b 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 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 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 b c d 3 图示山脉中 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为贺兰山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 2 题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将长江的源头和黄河的源头打通 必须经过巴颜喀拉山 第 3 题 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答案 1 b 2 c 3 a 考点一线串 1 气候特征分析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要素入手 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1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2 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 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应用闯一关 2 2011 福建高考 气温 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 气候风险度越大 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 1 3 题 1 图中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 550 50b 0 300 50c 0 550 35d 0 300 35 解析 由图可知 两条相邻等值线数值差为0 2 根据 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的原则 可判断出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0 25 e 0 45 0 45 f 0 65 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 b 2 导致e 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 大气环流 地形b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 地形d 海陆位置 河网密度 解析 气候风险度主要是由气温 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引起的 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大气环流 洋流等 e f两地纬度相当 则可排除c项 e位于四川盆地 受地形影响 光 热 水条 件比较稳定 气候风险度小 f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 气候条件不稳定 风险大 因此造成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 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 a 3 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 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 eb fc gd h解析 由图可知 h地纬度最高 水热状况相对较差 全球气候变暖后 h地的气温 降水量和日照等都趋于优化 即更适合柑橘生长 因而风险度降低最明显 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 d 考点一线串 1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2 长江 黄河 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特别关注 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时注意的问题 1 汛期的长短 汛期的长短受补给的影响 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受夏季风影响 南方汛期来得早结束晚 汛期长 一般在5 10月 北方则汛期来得晚结束早 汛期短 一般在6 9月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还有春汛 如中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2 凌汛形成的必要条件 有结冰期 流向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如黄河宁夏 内蒙古 山东段 额尔齐斯河 叶尼塞河等 技法一招鲜 1 图解长江 黄河 珠江的河道特征 1 长江 2 黄河 3 珠江 上游 流经石灰岩地区 河谷深切 滩多水急中游 流向与山脉斜交 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下游 河面增宽 流速趋缓 河汊众多 3 图解黄河 地上河 的成因 危害及治理措施 应用闯一关 3 读黄河流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 用字母a b分别注明 并指出a是 平原 b是 平原 2 分析c河平原的成因 3 分析d河的水文特征 4 黄河比珠江长 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 7 试分析其原因 5 简述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解析 第 1 题 黄河上游两大灌溉农业区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都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 第 2 题 渭河平原是在内力作用 地壳下沉的基础上 受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第 3 题 d为汾河 其水文特征可联系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 第 4 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主要流经干旱 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因此其水量比流经湿润地区的珠江少 第 5 题 黄河下游的显著特 点是河床高于两岸 形成 地上河 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因此 防洪任务艰巨 此外 由于水量少 沿岸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需水量大 因此还存在断流的问题 答案 1 图略 宁夏河套 应与图一致 2 渭河平原是地壳下沉并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3 径流量小 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夏季为汛期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4 黄河流域比珠江流域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5 泥沙淤积 河床增高 形成 地上河 汛期水患威胁严重 对应治理措施 除加固堤防 营造防护林外 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 关键在于植树种草 恢复植被 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供应 对应治理措施 要在科学研究 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加强黄河流域用水的统一规划管理 考点一线串 应用闯一关 4 2012 烟台模拟 读 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 市 区 耕地 水资源比重对比图 完成 1 2 题 1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 市 区 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降水量b 降水量 地形c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d 地形 土壤解析 东部沿海各省市 北方耕地比重高 南方水资源丰富 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与降水量 地形有关 北方多平原 南方多丘陵 答案 b 2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 市 区 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径流总量小 耕地多b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 蒸发量大 复种指数高d 水田种植 耗水量大解析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严重 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量小有关 春季尤为突出 因此选择a项 北方耕地多 但热量相对不足 复种指数低 以旱地为主 答案 a 例1 2011 上海高考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 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 大体相等b 北坡较多c 南坡较多d 难以判断 2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南坡3500米b 南坡2000米c 北坡3500米d 北坡2000米 3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 南岭b 秦岭c 阴山山脉d 天山山脉 答案 1 b 2 d 3 d 例2 2011 江苏高考 图1为2000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图2为2002年 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双选 1 2000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 2000年 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 2000年 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 2亿公顷以上c 2002年 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 2003年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 2002年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 建设用地增加b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 未利用地增加 解析 第 1 题 从图1可知 我国耕地面积从2000年 2007年持续减少 故a选项错误 从纵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