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学会直面人生掌握课后要求背诵部分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学习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学习设想】本学案分三个部分:预习案、合作探究案和巩固案合作探究案实施前首先分组检查预习案,然后合作感知文本、品情悟境,再进行探究,最后联系现实,进行拓展巩固本课安排3课时【学习方法】 阅读、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18811936),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此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曾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撰写了一副挽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2. 写作背景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3月18日,60多个团体、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段政府立即驳复八国通牒,段祺瑞担心局势失控,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也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兽性”的“惊人惨案”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学校齐聚北京大学大操场,为亡灵们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 ,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3.刘和珍 出生于贫民, 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她与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后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3月18日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4、课文初读,掌握下列字词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追悼( ) 徘徊( ) 洋溢( ) 菲薄( ) 淋漓( )洗涤( ) 踌躇( ) 诧异( ) 桀骜( ) 喋血( ) 尸骸( ) 虐杀( ) 辗转( ) 积攒( ) 攒射( ) 屠戮( ) 创伤( ) 羽翼( ) 绯红( ) 字形Lio( )落 浸 z( ) yn( )身不恤 yn( )落 n( )然神伤 ( )耗 fi( )薄 fi( )红词义寥落:喋血:踌躇:黯然:桀骜不驯:妄自菲薄:屠戮:赁屋:深味:洋溢:诧异:菲薄:广有羽翼:长歌当哭:殒身不恤: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2、第一、二小节主要是写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4、你能归纳本文主旨吗?第二课时熟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可选做)、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鲁迅先生写文章记念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呢?3、文章只是为了纪念刘和珍吗?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4、本文除了写刘和珍之外,还写了哪些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这样写有什么目的?5、探究请愿喋血的意义,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6、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7、“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8、引用陶诗的作用9、试分析本文的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可选作)1、“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怎样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4、 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5、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6、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7、怎样理解“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平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8、怎样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二、感悟文章的艺术形式、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作抒情、论说、叙述三类叙述性散文往往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事件社会意义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的作品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小说、戏剧不同,散文不要求借助完整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它仍须注重在事件中活动的人物的描写,注意刻画好人物的性格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的精髓是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抓住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征,与她在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危亡的政治风浪中“欣然前往”联系起来,从而突出这个人物的爱憎分明、坚定勇毅,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她的深沉的敬重之情 语言描写是要写出这一个不同于那一个的语言,以简短的话语传达丰富的意义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程君请求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的话:“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短短一句话不仅表现了程君态度之诚恳,更从侧面反映出刘和珍生前对鲁迅极为热爱的感情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因为行动本身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特点高尔基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使主人公多行动”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三人在执政府门前互相救助,斗争牺牲经过的描写,突出了人物一系列的细节动作,令读者感到惊心动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