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20122013学年 高三部 语文导学案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二)教师版编写人: 审核人: 日期: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形象的分类3、如何鉴赏形象【学习重点】1、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掌握鉴赏形象的方法。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物象)(一)物象概念【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拟人、象征)。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使用的都是托物言志手法。(二)、【课堂示例1】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课堂示例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2012天津卷) 野菊 【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答: 答案:描绘了一副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高洁的野菊形象。 【课堂示例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2010山东卷)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三)、【答题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物与人一体),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四)、方法点拨: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五)、牛刀小试:1、(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_(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_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答:_【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2、(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 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满分7分)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4分)参考答案: (1)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2)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运用了衬托(烘托)、比喻的表达手法。4、 下列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孙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牛王安石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答案:第一首:“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第二首:“老牛”在了结债务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第三首: “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二、鉴赏诗歌的景象(一)【友情提醒】古典诗歌,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时,只有联系诗人的内心情感,才能准确把握景象或物象的特点。 (二)【景象外延】:景象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分析景物形象,必须要弄懂意象和意境这两个词语。1、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主客观的结合体。如:枯藤、老树、昏鸦等。2、意境:就是由众多意象描绘出的画面(画面特征)。如:雄浑壮阔、明丽清新、萧瑟凄凉等(四)【课堂示例1】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末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1. 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2. 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景物:衡阳去雁、边城号角、崇山峻岭、云雾弥漫、 残阳西沉、 孤城紧闭。 特征:寂寥、荒漠、肃杀。2.人物的情感: 衬托了戍边战士思乡、悲凉之情,同时还写出了他们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立志报国)的情怀。【课堂示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五)【答题思路】:以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六)【答题步骤】:步骤一、描摹诗歌图景;步骤二、概括景象的氛围特点(意境);步骤三、剖析作者思想(一般都单独问)。(七)【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衬托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八)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 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2011安徽卷)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参考答案】(1).(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东岗晚步 李弥逊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注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5分)答: (2)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答: 参考答案:(1)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集体财产合同范本
- 出国劳务个人合同范本
- 智力题目及答案初中生
- 工作作风心得体会【五篇】
- 职业技能刷题题目及答案
- 执法综合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5学年上海市高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环保行业绿色生态建设方案
- 委托购买合同书范本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
- 公司志编纂工作方案
-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物理八年级下册考点人教版
- 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教案
-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保安证考试沟通能力试题及答案
- 全套课件-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三
- 人教板七年级至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安全主任竞聘演讲稿
- 污水处理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