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对材料解析题命题方式 明确复习要求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前 主题辐射式的技术策略结构发散式的技术策略主题串联式的技术策略 复习要求 掌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基本史实 思想解放国民觉醒文化转型 全面西化 民主与科学 思想 陈李鲁胡资产阶级 袁世凯倒行逆施 新文化 推动革命爆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袁篡权后失败 中西结合 民主共和制 制度 孙章黄等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失败 辛丑条约 清末新政民族资本的发展 革命 指导变法思想启蒙客观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戊戌政变后失败 中西结合 君主立宪制 制度 康梁严谭资产阶级 甲午战争 维新 认识世界的起点维护封建制度甲午后失败 中体西用 西方科技 军事 器物 林 魏地主阶级 闭关锁国鸦片战争 睁眼看世界 结果 影响 特点 学习内容 代表人物 背景 思想 复习要求 对本专题内容相近类型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整合 1 古今对比 必修三专题一 儒学的发展演变 2 中外对比 必修三专题六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与西方近代思想启蒙的比较 3 推论 归纳 必修一专题二必修一专题三必修二专题二 复习要求 比较 归纳能力 对本专题内容能进行推理分析 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加以论证 1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的通吗 能实现中国的复兴吗 为什么 2 新文化运动后期 我们开始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 如果你是那个年代的人 你认为这道路能行的通吗 3 完全照搬俄国式道路可以吗 中国近代 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是零碎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 复习启示 要有全面牢固的基础知识 要能联系地看待专题知识 要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 1 2011 南京模拟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 世界力图 改变中国 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 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 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 需要改变 封闭和孤立的 腐朽和没落的 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 无论是洋务运动 还是戊戌变法 无论是辛亥革命 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论是李鸿章 还是康有为 无论是孙中山 还是毛泽东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 内部改变着 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 改变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 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 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 在欧洲 是由启蒙而现代化 在中国 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 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 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 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 内部改变 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 改变中国 中的作用 内容 特征 起因 影响 2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 舜 宪章文 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最为高 汉书 艺文志 材料二1688年2月7日 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 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 耶稣会壬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 十八世纪是一个 中国世纪 伏尔泰就是一个 全盘华化论者 竞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 晨夕礼拜 伏尔泰反对基督教 主张 没有迷信 没有荒诞传说 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整理有关资料材料三至于三纲五常 为中国之大教 足下谓西夷无之矣 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 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 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 无论其人何等年岁 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 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 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窃以无论何种学派 均不能定为一尊 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 况儒术孔道 非无优点 而缺点正多 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 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 此不攻破 吾国之政治 法律 社会道德 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 答吴又陵 孔教 1 找出以上材料中不属于原始材料的一项 写出标号 并依据材料一概括出儒学的要义 2 如果要探究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 全盘华化 的原因 该从那儿个方面入手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4 据材料四分析陈独秀对孔教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观点产生的原因 5 请你出题目 5 他们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正确吗 谈谈你的看法 3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 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 最古老 最广大 人口最多 治理最好的国家 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 欧洲应加以采用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 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 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 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 在官僚制度方面 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 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 而非欧洲那样 为世袭权力所支配 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1 结合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 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欧洲国家的 中国热 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三 注 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 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在其著作 农政全书 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 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 几何原本 创立了点 线 直线 曲线 平行线 角 直角 锐角等许多名词 2 根据材料三 分析晚明时期 西学东渐 的影响 材料四早在19世纪末 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 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 彩轿曰洋轿 挂灯曰洋灯 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 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3 根据材料四 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 材料五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 注 包括民主 平等 人权 自由等 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 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 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中国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