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与研究
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
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与研究【优秀机械设备设计含12张CAD图纸】
【带开题报告】【34页@正文160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12张图纸合集.dwg
任务书.doc
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与研究.doc
设计材料.doc
任务书
课题名称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设计与研究
毕业设计要求:
1.要求在完成论文期间,积极主动,查阅大量文献,独立创新;
2.按时完成毕业设计内容,方案切实可行;
3.独立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图纸量不少于1.5张A0;
5.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正确,要求字数不少于8000字;
6.完成电子文档,并打印装订成册。
毕业设计内容与技术参数:
1.毕业设计的内容为设计一种双螺旋冷轧茶油专用榨油机;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单螺旋热轧榨油机存在诸多不足,在以往的榨油机进行改进,设计一种专用于茶油的榨油机;
3.确定及选择电动机、V带等型号和传动比的分配;
3.有关技术参数参见机械设计手册。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1.首先查阅有关于榨油机的相关资料,对榨油机有大体的了解,熟悉其工作原理;
2.通过思考和交流以及考察发现榨油机的不足,特别是关于压榨茶油的榨油机;
3.通过对比菜籽榨油机的设计要点,构思专用于茶油的螺旋榨油机;
4.对双螺旋榨油机有全面的了解后确定其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
5.计算电动机功率及带轮、齿轮型号并确定各零件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和IT等级;
6.编写设计说明书;
7.绘制装配图.
摘要
当前食用油制油技术很多,有机械压榨法、溶剂浸出、压榨与溶剂浸提相结合法、水剂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人们正在寻找一种新型的榨油技术,因此冷榨制油技术走进人们的视野。冷榨制油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特种油料(如橄榄油、芝麻油和茶籽油等)的加工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茶油的一些重要价值和加工发展状况以及双螺旋冷轧榨油机的研制过程和主要结构、性能和特点。该榨油机的设计的处理量为10t /d,在油料不经蒸炒情况下两次压榨饼粕残油率为10%左右。
关键词: 茶油 ;双螺旋;冷轧;榨油机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ng oil on cooking oil have many at current,such as method of mechanical squeezing 、method of solvent extraction 、and combined squeezing with solvent extraction、Agent metho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so on.The most common of producting oil are squeezing and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ceaselessly ,But squeezing method and the formulation of leaching solvent has many shortcomings, so 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new type of press technology ,Cold pressing oil technology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ed by people rely on special advantage at special oil grain(such as olive oil 、sesame oil、camellia oil ) in processing the fie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importance value and processing development status、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ouble helix oil press and the main strutur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cs.The treatment capacity of this oil press design is about 10t/d,The cypress bread residual oil rate is about 10% through two Squeezing in the oilgrain no cooking situation.
Keywords :camellia oil;double helix;cold rolling;oil experll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 绪论1
1.1 国内外榨油机的发展1
1.2 油料冷榨的概念1
1.3 茶油的简介2
1.4 茶油传统制油工艺的不足2
1.5 冷榨制油工艺2
1.6 冷榨的优缺点2
1.7 冷榨技术在油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3
2 双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4
2.1 单螺杆榨油机存在的问题4
2.2 双螺杆冷榨机的设计4
2.2. 1 设计方案4
2.3 双螺旋榨油机的结构与原理5
2.3.1 整体结构5
2.3.2工作原理5
3 主要结构设计6
3.1 榨膛的选择6
3.2 榨螺及啮合型式8
3.2.1 榨螺8
3.3 榨笼9
3.4 传动系统9
3.5 喂料装置11
3.6 夹饼装置12
4 主要零部件及参数确定12
4.1 压缩比及压力12
4.1.1 压缩比ε的计算12
4.1.2 料坯实际压缩比13
4.1.3 榨膛压力13
4.2 电动机选择13
4.3 榨膛设计14
4.4 榨螺轴设计15
4.5 榨圈设计16
4.6 传动比确定17
4.6.1 总传动比17
4.6.2 V带的传动比与设计17
4.6.3 带轮设计19
4.6.4 减速器19
4.7 轴的计算20
4.8 齿轮的计算21
4.9 其他零件的选择26
5 参考文献27
6 设计总结28
7 致谢29
1 绪论
1.1 国内外榨油机的发展
尽管螺旋榨油机用于制油工业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是油脂加工行业中最主要的机械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油脂生产。然而,随着油脂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螺旋榨油机凸现越来越多的缺陷,特别是对于一些易挥发的、珍贵的特种油料。为了防止油料中营养物质的损耗,要求采用低温压榨工艺,即冷榨技术,也就是入榨料不经轧坯和蒸炒等工序直接进入螺旋榨油机中压榨制油。由于没有轧坯和蒸炒油料细胞破坏不完全细胞中的脂类体和蛋白结合紧密同时低温压榨蛋白变性小油脂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 因此采用普通的螺旋榨油机难以建立适宜的压力和有效的疏通油路,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因此低温螺旋榨油机便应运而生,其具有毛油色泽浅,饼粨变性小,以及能耗低等特点。双螺旋榨油机由于其显著的正向输送特性和强烈的混合鱼碾压作用为压榨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1990年, 日本Isobe[1]等人开发了一种部分啮合异向旋转的平行双螺杆榨油机, 并分别用脱壳的葵花籽仁和未脱皮的油菜籽在该机上与单螺杆榨油机进行了对比压榨试验, 结果表明:未经预处理的脱壳葵花籽仁(水分3. 2%, 含油58. 6%)用双螺杆榨油机压榨,出油效率达到93. 7%,而单螺杆榨油机只能达到20%;压榨未脱皮的油菜籽(水分7. 94%, 含油40. 70%),双螺杆榨油机的出油效率为71%, 虽然其出油效率与单螺杆榨油机相当,但榨笼温度低, 油和饼质量高,能耗低。法国Clextral公司开发了一种完全啮合同向旋转的平行双螺杆榨油机,1994年Guyomard利用这种榨油机对脱皮油菜籽仁进行了压榨试验, 获得了75%~80%的出油效率。1999年Dufaure等人利用经过改进的Clextral BC45型挤压机对葵花整籽(水分6. 2%, 含油50. 9%, 干基)进行了压榨试验, 出油效率可达到80%,所得到的油脂和饼的质量大大优于单螺杆压榨产物[2-5]。
参考文献
[1]王湘南,陈永忠. 油料冷榨及在茶油加工中的应用前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3):93-94.
[2]李诗龙,双螺旋榨油机国内外进展[J]中国油脂. 2005,30,12.
[3]李丽,吴雪辉,寇巧华. 茶油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油脂加工,2010,11:10-13.
[4]刘林,邱树毅,周鸿翔. 油料冷榨技术的研究进展[J].油脂工程,2010,9:5-8.
[5]唐丽丽. 茶油加工及综合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75-376.
[6]李文林,黄凤洪,顾强华,等. 双螺杆冷榨机的研制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91-95.
[7]忻耀年. 油料冷榨的概念和应用范围[J].中国油脂,2005,30(2):20-22.
[8]H.J拉泽洪,H.D.戴克,忻耀年.菜籽脱皮冷榨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油脂,2000(6):50-54.
[9]胡健华,何东平,刘尧刚等. 脱壳冷榨生产天然茶籽油[J].中国油脂,2009,11,34(1):16-18
[10]黄亮. 冷榨机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油脂,2003,28(6):58-59.
[11]李诗龙,刘协舫,林国祥. 一种小型冷榨机的开发[J].中国油脂,2004,29(6);20-23.
[12]汪虹,张永林.浅析双螺杆榨油机[J].中国油脂,2005.30(8).
[13]皮亚南,汪先明,戴莉莉. 螺旋榨油机榨螺轴的设计计算[J].中国油脂,1996,31(1):49-52.
[14]秦大同,谢里阳主编.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5]李诗龙,杨银初,张永林. 异向平行双螺杆榨油机传动系统的研究[J].中油脂工程,2010,04:39-41
[16]杨银初. 双螺旋榨油机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油脂,2010,5:5-24.
[17]郑竟成,唐善华. 关于螺旋榨油机压缩比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1,9:41
[18]陈于萍,周兆元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邱宣怀,郭可谦,吴宗泽等编著. 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王先奎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陆业华,芮霞光,庞小来. ZX.10螺旋榨油机的设计.
[22]刘大川,张麟,刘金波,叶平,张安青. 100t/d低温螺旋榨油机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6,08,22(8):20-22
[23]周扬,徐俐. 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 贵州林业科技,2009,9:21-23.
[24]吴卫国,叶伟铎. 茶油冷榨加工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8.
[25]杨磊. 双螺旋冷榨机出饼机构的改进[J]. 中国油脂,2008,33(6):68.
[26]皮亚南,马露霞,李东南. 螺旋榨油机榨排的计算[J].中国油脂,1997,22(6):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