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5机械伤害.doc_第1页
预案-5机械伤害.doc_第2页
预案-5机械伤害.doc_第3页
预案-5机械伤害.doc_第4页
预案-5机械伤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对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险,防止事故影响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将事故分为三级:1. 一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的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2. 二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导致重伤12人的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3. 三级事故是指由于工作原因中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一般工伤事故。(事故报告时间不准超过12小时)项目部成立常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抢险小组。发生一、二级突发事故时,抢险小成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调查研究情况并提出抢险方案。项目部突发事故抢险小组由项目经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二、程序:1. 项目部设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成员包括车辆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司机、安技人员及施工员等,并每日设人员值班。2. 项目部应急预案小组应建立信息联络网,一旦发生事故,保证全体成员能及时到位。3. 项目部应随时备有应急用车,有专人值班,遇到紧急事故能保证马上行动,及时抢救伤员。4. 项目部要公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主要人员电话,便于联系。5. 项目部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分三个系统即:a) 报警与通讯系统事故发生后迅速上报。b) 现场抢险系统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人员、保护现场、工程排险、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c) 救援保障系统提供抢救器材,保障抢险工作顺利开展。以上三个系统都要落实具体人员。三、应急方法1发生伤亡事故后,首先由现场作业人员对受伤害者进行抢救,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应急预案值班人员,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治疗。2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要迅速撤离与事故处理无关的人员及群众,安全员要对现场进行隔离、保护。对现场进行勘察并画出草图,记录事故经过。3 项目经理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立即向主管安全生产的经理或安保部报告。报告后也要与抢救人员联系,掌握最新情况便于事故的处理。4 公司安保部负责人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首先向主管安全生产的经理、公司总经理报告并赶往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四、职责:1. 项目部安全员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并接受、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2. 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项目部成立由安全员、技术质量、设备器材部等有关部门及成员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分析,查出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者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3. 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成立恢复生产领导小组,尽快恢复正常生产。4. 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应急预案小组有关人员组成。五、机械伤害事故预防及抢救1.预防措施:1.1.机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转部分(如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防护网或防护罩)。防护装置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性能可靠。1.2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1.3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的制动。1.4机械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构,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露等装置。1.5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容易用出的部件,应设置防松脱装置,并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1.6机械设备应采取防噪声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燥声标准。1.7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设在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护颜色鲜明、清晰、持久。1.8机械设备中发生高温、极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1.9所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防静电。1.10待安装机械设备的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栅、安全操作台等。1.11制订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12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女工防护帽等。1.13机械/机具设备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做好标识方可使用。1.14机械/机具操作人员作业前要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教育。1.15机械/机具设备定机定岗,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16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1.17机械/机具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的规定。1.18电焊机必须使用电焊机专用电闸箱。电焊机一次线不准超过5米,二次线不准超过30米,接头不准超过3个。1.19作业现场环境必须平整、整洁、宽敞,不准有易燃易爆物品,闲杂人员不准逗留。1.20不准使用报废的不符合标准的机械/机具。不准使用木工多用机床。1.21机具设备上不准使用倒顺开关。二、急救措施:2.1创伤出血2.1.1止血(1)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颓动脉、股动脉、腔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肪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小时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己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若伤口仍继续出血,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过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2.1.2.包扎、固定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2.2伤员搬运2.2.1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痛,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要点:(1)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2)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己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2.3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2.3.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2.3.2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例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2.3.3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是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健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会造成误诊、滑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生内疚和遗憾。如有的伤员因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或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己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断送生命。2.3.4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盼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4其它方面2.4.1立即停机断电,绑扎伤害部位上方血管进行止血,并进行简单包扎。2.4.2通知应急处理小组,按照分工进行应急抢险工作。2.4.3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抢救伤员。并对事故情况并逐级上报。2.4.4维护好现场,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