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新剂端盖注射模设计【全套注射塑料模具毕业设计含Word+8张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编号:4820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2.8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3
上传人: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林**(实名认证)
福建
IP属地:福建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空气
清新
清爽
剂端盖
注射
设计
全套
塑料模具
毕业设计
word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包含文件如下】【注塑塑料模具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6000字,12页]【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97666224】.bat
型腔板.dwg
型芯.dwg
型芯固定板.dwg
推件板.dwg
浇口套.dwg
设计说明书.doc[6000字,12页]
装配图.dwg
限位拉杆.dwg
零件图.dwg
一、塑件工艺特性
1、塑件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性的分析:
聚苯乙烯是通用热塑性塑料。
聚苯乙烯树脂是无色、透明并有光泽的非结晶型线型结构的高聚物。其原料来源广泛,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聚苯乙烯大规模的生产。目前,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于第三位。
2、塑件的成型特点分析:
聚苯乙烯成型性能优良,其吸水性小,成型前可不进行干燥;收缩小,制品尺寸稳定;比热容小,可很快加热塑化,且塑化量较大,故成型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可进行高速注射;流动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真空等各种成型方法。但注射成型时应防止淌料;应控制成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条件,以减少内应力。
3、塑件结构分析:
从塑件外型看,总体为一个圆形阶梯壳体零件,表面要求光滑,并带圆弧,有较细长的排气孔和装配孔。










- 内容简介:
-
塑料模设计说明书 系 别:机械工程系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nts一、 塑件工艺特性 1、塑件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性的分析: 聚苯乙烯是通用热塑性塑料。 聚苯乙烯树脂是无色、透明并有光泽的非结晶型线型结构的高聚物。其原料来源广泛,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聚苯乙烯大规模的生产。目前,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于第三位。 2、塑件的成型特点分析: 聚苯乙烯成型性能优良,其吸水性小, 成型前可不进行干燥;收缩小,制品尺寸稳定;比热容小,可很快加热塑化,且塑化量较大,故成型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可进行高速注射;流动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真空等各种成型方法。但注射成型时应防止淌料;应控制成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条件,以减少内应力。 3、塑件结构分析: 从塑件外型看,总体为一个圆形阶梯壳体零件,表面要求光滑,并带圆弧,有较细长的排气孔和装配孔。 二、塑件的体积与质量的计算 该产品材料为 ps,查资料得知其密度为 1.054 g/cm3,收缩率为 0.6% 0.8%。 利用 PRO/E计算得塑件的体积 V=4.894cm3 塑件质量: M=V =1.054g/cm3 4.894cm3 5.158g 三、注塑机的确定 根据原材料和塑料制件的各种参数,初定注射机的型号为: G54-S200/400,其有关参数如下 :(参照教材表 4.2)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 200400cm3 ; 螺杆直径: 55mm 注射压力: 109MPa ; 注射行程: 160mm 注射方式:螺杆式 ; 锁模力: 2540KN 最大成型面积: 645 cm3 ; 最大开合模行程: 260cm 最大模厚: 406mm ; 最小模厚: 165mm 喷嘴圆弧半径: R18mm ; 喷嘴孔直径: 4mm 注塑机拉杆空间: 290 368mm 动、定模固定尺寸: 532 634mm 四、注射模设计 1、型腔的确定 该塑料结构简单,采用的是一模两腔 ,为了实现各型腔均匀进料和达到同时充满nts型腔的目的,采用平衡式布局。 2、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它的设计要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因 数。因为本塑件为空气清新剂端盖,结构简单,选择下图平直分型面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又便于成型后脱模,因此将塑件的分型面设计如下: 3、浇注系统 ( 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设计要点: 1.主流道圆锥角 a = 20 60 ,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 30 60 ,内壁粗 糙为 Ra0.63um。 2.主流道大端圆角,半径 r =1 3mm,以减少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3.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 60mm,过长则会影响 熔体的顺利充型。 4.对于小型模具可将主流道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但在大数情况下是将主流道 与定模座采用 H 7/m6 过渡配合,与定位圈的配合采用 H9/f9间隙配合。 5.主流道的浇口套一般选用 T8、 T10制造,热处理强度为 53 57HRC。 查资料得 G54-S200/400 型注射机喷嘴有关尺寸为,喷嘴孔直径为 d1=4mm,主流道球面半径为 R1=18mm,球面配合高度为 35mm,取其平均值 4mm,主流到锥角为 26 度,取 4 度,模具主流道球面半径 R=R1+( 1-2) mm 为 20mm 及小端直径 d=d1+1mm 为 5mm,经换算取得主流道下端直径 D=7.5mm。为了使溶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可在主流道出料端设半径为 r=1mm 的圆弧过渡。 如图: nts ( 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多型腔模具一定设置分流道。 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应根据塑件的体积 ,壁厚 ,形状的复杂程度 ,注射速率 ,分流道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 1)分流 到在截面形状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有圆形、梯形、 U字形、半圆形和矩形等。要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则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流道的截面积小,以减少热损失。因此可用流道的截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动的效率。在上述的截面形状中圆形的流动的效率最高(即表面最小)。但其加工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故浇注系统中把分流道截面形状设计成 U形截面流道。 ( 3)分流道的布置 分流道的布置取决于型腔的布局,两者相互影响,分流道的布置形式分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而根据需要,设计中采用平衡式布置。 因本塑件有较细长的排气孔,考 虑到塑料充摸的均匀性及降低其比表面积, U形分流道中取 b=7.5mm,半径 r=0.5b=0.375mm,h=1.25r=3.7mm斜角 =5 。 L1=15mm,表面粗糙度 Ra=1.6m 如图nts ( 2)浇口的设计 根据塑件的成型要求及塑件的形状,选用点浇口为理想浇口。根据经验数据,取浇口长度 l=1mm,浇口直径 d=1mm, =30 4、成型零件的设计 成型零件应具备的性能 ,由于成行零件直接与高温高压的塑料熔体接触 ,它必须具有如下一些性能 : 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以承受塑料熔体的高压 . 2.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一承受料流的摩擦和磨损 .通常进行热处理 ,使其硬度达HRC40以上 . 3.对于成形会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 (如 PVC、 POM、 PF等 ),还应选择耐腐蚀的合金钢或进行铬处理。 4.材料的抛光性能好,表面应该光滑美观,表面粗糙度要求应在 Ra0.4以下,成形光学用制品的模具,型腔表面应达到镜面。 5.切削加工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可淬性良好。 6.熔焊性能要好以便于处理修理。 7.成形部位须有足够的尺寸精度,通常孔类零件精度为 H8 H10,轴类零件精度为h7 h10。 ( 1)凹模:由 于产品高度方向尺寸太小及考虑到冷却水道的布置,故采用整体式型腔,如下图: nts ( 2)凸模:产品内表面要求不是很高,且为圆柱台阶式,故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如图: 塑件外表面要求高,故取其精度等级为 4 级精度,则其公差值 =0.38, 则 z=(1/31/4) =0.1270.095 取 z=0.10 S=(Smax+Smin)/2*100%=0.70% 由公式 Lm+ z0=Ls(1+S) + z0(型腔 ) 和 Lm0- z =Ls(1+S) 0- z(型芯 ) 得 型腔的径向尺寸 Lm1=70.49+0.10 Lm2=68.48+0.10 Lm3=35.25 +0.10 型芯的径向尺寸 lm1=68.480-0.1 lm2=66.460-0.1 lm3=33.230-0.1 型腔的深度: Hm+ z0=(1+S)*Hs+ z0 则 Hm1=5.035+0.10 Hm2=6.042+0.10 Hm3=2.014+0.10 型腔的深度: hm0- z =(1+S)*hs0- z 则 Hs1=4.0280-0.1 hs2=5.0350-0.1 hs3=1.0070-0.1 (3) 圆形型腔的侧壁和底版厚度的计算 由上可知型芯和型腔都采用整体式,查课本表 6.10 知型腔壁厚 S=35mm 5、脱模机构设计 注射成型没一循环中,塑件必须准确无误地从模具的凹模中或型芯上脱出,完成脱出塑件的装置称为脱模机构,也称顶出机构或脱模装置。 脱模机构设计一般遵循下述原则: nts1.塑件滞留与动模边,以便借助于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致使模具结构简单。 2.防止塑件变形或损坏,正 确分析塑件对模将的粘附力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脱模装置,使推卸重心与脱模阻力中心相重合。 由于塑料收缩时包紧型芯,因此推出力作用点尽量靠近型芯,同时推出力应施于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作用面积也应尽可能大一些,以离塑件变形或损坏。 3.力求良好的塑件外观,在选择顶出位置时,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在采用推杆脱模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4.结构合理可靠,脱模机构应工作可靠,运动灵活,制造方便,更换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合模装置要正确复位。 脱模力的计算 壳体形塑件脱模力通常按薄壁与厚壁两种类型考虑。 薄壁壳体形塑件系指塑件壁厚与其内孔直径之比小于 1/20,即 t/D 1/20的塑件。 材料( PS)的壁厚 t为 1mm,最小内孔直径为 35mm, 1/35 = 1/35150 聚酰胺 90 101 101 140 140 锁模力的校核 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锁模机构对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加紧力。当高压的塑料熔体充填模腔时,会沿锁模方向产生一个很大的胀型力。为此,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须大于该胀型力,既: F 锁 F 胀 =A 分 .P 型 式中, F 锁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N); P 型 模具型腔内塑料熔体平均压力( MPa),一般为注射机压力的 0.30.65倍,通常为 20 40MPa; A 分 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mm)。 将 P 型 =30MPa, A 分 =5904.3mm带入上式,得: F 锁 =30x5904.3 =180KNF 胀。 开模行程与推出机构的校核 开模行程是指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所需要的最小开合距离,用 H表示,它必须小于注射机移动模板的最大行程 S。 G54-S200/400 的锁模机构为液压 机械联合作用的注射机,其模板行程是由连杆机构的最大冲程决定,而与模具厚度无关。 对单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形程 H为: S H = H1 + H2 +( 5 10) mm 式中 H1 塑件推出距离(也可作凸模高度)( mm); H2 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 mm); nts S 注射机移动板最大形程( mm); H 所需塑件开模行程( mm)。 将各值带入上式,得: H =13+79.5+ 7 = 99.5mm H。 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位的的相关尺寸主要有喷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拉杆间距、最大模具厚度与最小模具厚度以及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关系。 ( 1)喷嘴尺寸:注 射机的喷嘴与模具的浇口套(主流道衬套)关系主要有:主流道始端的球面半径 R应比注射机喷嘴头球面半径 R0大 1 2mm;主流道小端直径 d应比喷嘴直径d0大 0.5 1mm,以防止主流道口部积存凝料而影响脱模。 R=18mm, R0=19mm。 即 R-R0=13-12=1mm 1 2mm ( 2)定位圈与注射机固定板的关系:模具定模座板上的定位圈要求与主流道同心,并与注射机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呈较松动的间隙配合。定位圈的高度,对小型模具为 8 10mm,对大模具为 10 15mm。此外,对中、小型模具一般只在定模座板 上设定位圈,而对大型模具,可在动模座板、定模座板上同时设定位圈。模具为小型模具,定位圈高度 H=10mm 810mm ( 3)模板规格与拉杆间距的关系:模具的安装有两种方式,即从注射机上方直接吊装入机内进行安装,或先吊到侧面再由侧面推入机内安装。而模具的外形尺寸受到拉杆间距的限制,因以重视。注射机拉杆间距为 290x368mm ,模具的外形尺寸为 450x500mm。 ( 4)模具总厚度与注射机模板闭合厚度的关系:两者之间关系应满足: Hmin Hm Hmax 而 Hmax= Hmin+ H 式中, Hm 模具闭合后总厚度( mm); Hmax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模具厚度( mm); Hmin 注射机允许的最小模具厚度( mm); H 注射机在模具厚度方向的调节量( mm)。 当 Hm H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