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部分).doc_第1页
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部分).doc_第2页
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部分).doc_第3页
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部分).doc_第4页
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门换流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接地极线路部分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路径复测质量通病1.1施工质量通病1.1.1杆(塔) 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 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 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1.1.2线路方向桩、 转角桩、 杆塔中心桩丢失和移动。线路方向桩、 转角桩、 杆塔中心桩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时注意跟踪。2.基础施工质量通病2.1施工质量通病2.1.1基坑开挖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基坑开挖时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 及时测量,防止基坑深度出现较大偏差。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2.1.2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 采用放大炮方式进行爆破。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 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检查。2.1.3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当温度降至以下时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继续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降至 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严禁坑底受冻。 雨、 雪天气后, 必须把坑内积水(雪) 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时注意跟踪。2.1.4基坑开挖前未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 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2.1.5基础支模后、 浇制前和浇制中未对模板及螺栓位置进行复核。基础支模后、 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时检查。2.1.6当基坑有积水时, 回填前积水未排完。当基坑有积水时, 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 然后四周均匀填土、 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2.1.7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未按设计配合比要求执行。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 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1.8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相差较大。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 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 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 时送检。2.1.9基础模板强度、 刚度、 平整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 平整度, 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 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 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 漏浆现象。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检查。2.1.10混凝土浇制过程中搅拌和振捣未按规范要求执行。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 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 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检查。2.1.11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超出规范要求,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施工。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超过时应使用溜槽、 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检查。2.1.12基础浇制时,混凝土随意下料。基础浇制时, 应多方位均匀下料, 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检查。2.1.13混凝土初凝前,未对基面高差进行控制。混凝土初凝前, 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检查。2.1.14接地网地沟开挖后接地体埋置深度不够。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时注意跟踪。2.1.15接地体敷设后埋深不够。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 保证埋深。审查施工方案是注意是否明确,现场巡视时注意跟踪。2.1.16杆塔引下线未埋至设计埋深。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2.1.17基础回填时在坑口地面上未设置防沉层。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2.1.18基础施工完成后场地凌乱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2.1.19现场清理时周边植被破坏严重。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 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3.杆塔施工质量通病3.1施工质量通病3.1.1塔材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出现变形及磨损。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 监理要求相关单位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3.1.2塔材进场检验的相关控制措施。塔材进场检验前, 监理对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 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3.1.3塔材起吊时吊点位置的选择及相关措施。塔材起吊时, 监理工程师检查选定吊点的位置, 对于过宽塔片、 过长交叉材要求必须采取补强措施, 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3.1.4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 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监理工程师检查地锚设置时,对地面转向滑车直接利用塔腿、 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的现象应严格制止。 要求施工单位设专用卡具, 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件或锚固孔。3.1.5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 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 严禁施工单位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3.1.6螺栓安装前相应检查。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 核对螺栓等级、 规格和数量, 匹配使用。3.1.7杆塔组立现场,螺栓放置混乱,未进行分类。杆塔组立现场, 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3.1.8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的螺栓未做记录。监理工程师检查相关记录及实物。3.1.9紧固螺栓时擦伤塔材锌层。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 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 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3.1.10交叉铁采用垫块与间隙不匹配。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 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 个;脚钉备母外侧螺丝不得露扣, 确保脚钉紧固。3.1.11螺栓紧固作业相应制度执行不严格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监理跟踪检查。3.1.12混凝土杆排焊时杆段及接地孔相关要求。混凝土杆排焊时杆段支垫要稳固、 可靠; 接地孔朝向应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监理跟踪检查。3.1.13焊口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焊口不得出现咬边、 焊缝高度不足等现象。 施焊时应先用 焊条打底, 后用 焊条盖面, 以防止钢圈温度过高,必要时可采用湿毛巾缠裹等降温措施。3.1.14焊后钢圈冷却前立即刷漆防腐。焊后钢圈冷却前不得立即刷漆防腐,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4.架线施工质量通病4.1施工质量通病4.1.1导线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出现磨损和碰伤。装卸、 运输导线过程中监理要求相关单位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进场时现场检查。4.1.2按跨越架(物) 条件计算放线张力。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方案,确认是否满足施工要求。4.1.3放线时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不在一条直线上。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 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 换线轴时, 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 线轴架的硬、 锐部件接触。监理现场巡视检查。4.1.4牵张放线作业、 各子导线临锚后,子导线驰度未错位。 子导线驰度应相互错位, 防止子导线鞭击。监理现场检查。4.1.5卡线器在导线上滑动,后侧导线未进行保护。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监理现场检查。4.1.6放线滑车保养不到位,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 保证转动灵活, 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4.1.7耐张塔平衡挂线时, 划印及断线位置未标示。应标示清楚,监理现场巡视检查。4.1.8在较恶劣的天气下紧线。监理现场巡视,发现后制止。4.1.9压接管压接后检查弯曲度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 。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监理现场检查。4.1.10对于超过 的转角塔、 垂直档距较大、 相邻档高差大的直线塔,双放线滑车设置不合理。监理现场检查。4.1.11开口销漏装,且有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 的现象。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发现后通知施工单位整改。4.1.12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施工工艺不满足施工要求。应使用专用工具, 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检查。4.1.13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 误差超过规范要求。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4.1.14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 未安装绝缘子。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 应加装绝缘子, 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5.防护工程质量通病5.1施工质量通病5.1.1设计单位应给出杆塔标牌的固定位置、 螺栓的规格。设计在设计说明中应详细叙述,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并监督施工单位执行。5.1.2线路杆号牌、 标示牌、 警示牌等标示不清楚。安装要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