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doc_第1页
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doc_第2页
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doc_第3页
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doc_第4页
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混凝土补充验收标准考题库1. 胶凝材料是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 A 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A 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 2. 附加防腐蚀措施是在严重腐蚀的环境条件下采取改善混凝土 B 和增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常规措施仍不足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时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A 抗渗性 B 密实性 C 强度3. 铁路混凝土工程可划分为 A 四个分项工程。A 模板及支(拱)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 B 外加剂、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C 模板及支(拱)架、钢筋、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4. 7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全部合格;其中,有允许偏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 C 及以上的抽查点应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偏差内,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 。A 80% 1.2倍 B 90% 1.5倍 C 80% 1.5倍5. 8当对试块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时,或因试块试件丢失损坏、试验资料丢失等无法判断实体质量时,应由有资质的 B 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凡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A 监理单位 B 法定检测单位 C 业主6.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做变更时,应按规定程序 C 。A 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B 征得监理单位同意 C 办理设计变更文件7. 钢筋进场时,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 B 为一批,不足 也按一批计。A 50 t 50 t B 60 t 60 t C 120 t 120 t8. 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 C 。A 设计强度的90% B 实际强度 C 设计强度9. 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成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 A 的弯钩A 135或180 B 135 C 18010.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 接头为一批,不足 B 也按一批计。A 250个 250个 B 200个 200个 C 300个 300个11. 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型式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B)A 250个 250个 B 200个 200个 C 150个 150个12. 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 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 C 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A 35倍 1.3倍 B 33倍 1.3倍 C 35倍 1.5倍13. 混凝土工程应采用质量密度为 A 的混凝土。A 22002550kg/m3 B 22002500kg/m3 C 23002550kg/m314. 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的水泥 A 。A 应存贮于不同库房 B 可存贮于同一库房 C 应分别堆码15.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 B ,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A 砂、石含水量 B 砂、石含水率 C 砂、石级配16. 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 C 。A 检查和校正 B 校正 C 检查17. 对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温度、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拆模时的温度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应制定明确的 B ,并有效实施。A 测定方案 B 控制方案 C 控制值18. 混凝土养护用水除 C 可不作要求外,其他质量要求应与拌和用水一致。A 不溶物 B 可溶物 C 不溶物和可溶物19. 养护用水 A 采用海水。A 不得 B 不宜 C 特殊情况下可以20. 粉煤灰因条件所限当烧失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在其他指标符合表中要求的情况下,经试验证明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烧失量指标可适当放宽,但用于C50以下混凝土时,不得大于8%,用于C50及以上混凝土时,不得大于5%。(A)A 8% 5% B 10% 8% C 8% 6%21. 水泥进场需抽样检验 A 。A 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B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C 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22. 粉煤灰进场需抽样检验 C 。A 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 B 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C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23. 磨细矿渣粉进场需抽样检验 B 。A 比表面积、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 B 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C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24. 不属于细骨料进场抽样检验项目的是 B 。A 云母含量 B 坚固性 C 轻物质含量25. 不属于粗骨料进场抽样检验项目的是 B 。A 泥块含量 B 表观密度 C 压碎指标26. 在客专标准中,外加剂检验中可不做 C 。A 常压泌水率比 B 抗压强度比 C 凝结时间差27.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干燥环境下,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为 B 。A 3.0kg/m3 B 3.5 kg/m3 C 2.5kg/m3 28. 处于含碱环境中的设计年限为60年、30年的混凝土工程,在限制混凝土碱含量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表面作 C 处理。A 防碱涂层 B 作防水 C 作防水、防碱涂层29. 当化学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 C 的抗蚀系数不得小于0.8。A 水泥 B 胶凝材料 C 混凝土30. 施工单位每拌制50 m3或每工作班测试坍落度不应少于1次。监理单位 C 测试结果。A 全部检查 B 检查50% C 检查不少于20%31. 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 A 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至少测温 。A 3次 1次 B 3次 2次 C 2次 1次32. 新浇筑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施工单位每部位测温 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每部位测温 B 。A 3次 2次 B 1次 1次 C 2次 1次33.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 C 。A 20 B 10 C 1534. 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 A 。A 20 B 10 C 1535. 拆模时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 C 。A 20 B 10 C 1536. 隧道每 A 衬砌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同条件养护法试件各不少于一次。A 100 m B 300 m C 200 m37. 弹性模量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放张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 。标准条件养护28 d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 A 。A 一组 一组 B 二组 一组 C 一组 二组38. 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施工单位每 A 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 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A 5000 m3 B 20000 m3 C 10000 m3 39. 隧道衬砌每 C 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A 500 m B 300 m C 200 m40.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孔道摩阻损失、扩孔段摩阻损失和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先张法折线配筋张拉前,对折线筋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做适当调整,并经 C 认可。A 设计单位 B 监理单位 C 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41. 后张法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法预制梁放张完成后应对梁体 B 进行实测。A 承载力 B 弹性上拱值 C 弹性模量值42. A 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每200t、散装每5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 B 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 C 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43.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 A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120t B 200t C 30t44.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磨细矿渣粉每 A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120t B 200t C 30t45.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硅灰每 C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120t B 200t C 30t46.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外加剂每 B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60t B 50t C 30t47.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 A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400m3(或600t) B 600m3(或400t) C 400m3(或800t)48.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 A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400m3(或600t) B 600m3(或400t) C 600m3(或800t)49. 同一种类、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且连续进场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每 B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2000套 B 1000套 C 10000套5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外观检查,施工单位每批抽检 A ,且不少于10套。监理单位抽检数量为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20%,且不少于 。A 10% 3套 B 10% 5套 C 20% 3套 5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硬度试验,施工单位每批抽验 B ,且不少于5套;监理单位每批抽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抽验数量的20%,且不少于 。A 10% 2套 B 5% 2套 C 5% 1套52. CFG桩用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粉煤灰每 C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A 120t B 200t C 袋装每200t、散装每500t53.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B 。A 75% B 80% C 100%54.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施工单位检查一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 A 。A 强度 B 弹性模量 C 强度或弹性模量55. 后张法预应力筋 或先张法预应力筋 A 时,各检查一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强度和弹性模量。A 终张拉 放张 B 预张拉 放张 C 终张拉 张拉56.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值不得大于 C 。A 10% B 5% C 6%57.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 C ,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A 10 B 5 C 5%58.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 A 。A 1根 B 3根 C 2根59. 对于在压浆后28d内需要移动的构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水泥浆试件,移动混凝土构件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 A 。A 75% B 70% C 80%60. 水泥浆试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留置一组( )边长为 B 立方体试件,必要时增加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A 3块 70.7 mm B 6块 70.7 mm C 6块 100 mm61. 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A 。A 50 mm B 30 mm C 60 mm62. 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B 。A 50 mm B 30 mm C 60 mm63. 当设计无规定时,后张法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 ,且不宜小于 C 。A 2.5倍 30 mm B 1.5倍 50 mm C 1.5倍 30 mm64. 钢筋保护层厚度核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桥涵每孔梁、每个墩台、每座涵洞不少于 C ,每处不少于 。A 一处 10个点 B 三处 16个点 C 三处 10个点65. 钢筋保护层厚度核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隧道每100m衬砌的拱部、边墙、仰拱(底板)各不少于 ,每处不少于 C 。A 一处 10个点 B 三处 16个点 C 三处 10个点66. A 双面搭接焊的搭接长度是4d。A 级钢筋 B 级钢筋 C 级钢筋67. 级钢筋单面搭接焊的搭接长度是 B 。A 6d B 8d C 10d68. 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 B ,或压痕处套筒的外径波动范围为原套筒外径的0.80.9倍。A 1.101.20 B 1.101.15 C 1.151.2069. 混凝土抗裂性试验每组圆环试件至少浇筑 B 。A 2个 B 3个 C 6个70. 混凝土抗裂性能以试件 A 的开裂程度进行判定。A 侧面 B 顶面 C 侧面和顶面71.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102mm,厚度为513mm的素 A 芯样。A 素混凝土 B 钢筋混凝土 C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72.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掺 A 的混凝土。A 亚硝酸钙 B 矿物掺合料 C 外加剂73.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试验已 B 试件为一组。A 2个 B 3个 C 6个74. 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快速试验需制作 C 试体。A 6块 B 12块 C 18块75. C 是水泥早期强度的主要来源,水化速度较快,水化发热量较大。A C3A B C2S C C3S76. B 是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来源,水化速度很慢,水化发热量最小。A C3A B C2S C C3S77. A 的水化最快,水化放热量最大,水化物强度最低,干缩最大。A C3A B C2S C C3S78.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控制硅酸盐水泥中的 含量,而且 A 的含量也不宜过高。A C3A ,C3S B C3S ,C2S C C3A ,C2S79. 粉煤灰的品质,应首先注重 C ,而 不必过于苛求。A 细度和需水量 烧失量 B 烧失量和细度 需水量 C 烧失量和需水量 细度80. 粉煤灰的最大掺量可到 C 或更多,以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 为宜。A 30 50% B 50 55% C 50 60%81. 我国混凝土质量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骨料的 B 不够重视和骨料的质量较差。A 含泥量和级配 B 粒形和级配 C 粒形和含泥量82.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较小时,混凝土的 A 提高。A 抗渗性 B 抗冻性 C 抗裂性83. 预制梁用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A 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A 42.5级 B 52.5级 C 32.5级84. 预制梁用水泥熟料中 A 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A C3A B C2S C C3S 85. 预制梁用细骨料细度模数应为 C 。A 2.62.8 B 2.83.0 C 2.63.086. 预制梁用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C 。A 2.5% B 2.0% C 1.5%87. 预制梁用粗骨料压碎指标不应大于 B 。A 8% B 10% C 5%88. 预制梁用粗骨料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 B 。A 1.5 B 2.0 C 1.889. 预制梁用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B 。A 1.0% B 0.5% C 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