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在 (2).doc_第1页
恐龙无处不在 (2).doc_第2页
恐龙无处不在 (2).doc_第3页
恐龙无处不在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广西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 设计者:梁桂宁教学目标:1把握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把握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3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把握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 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法:启发式、点评式。学法:诵读法(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读准字音,排除字词障碍。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1播放介绍恐龙灭绝之谜的视频,了解恐龙。同学们,大约在2.5亿年前,哪种动物是世界霸主?(学生回答:恐龙)你对恐龙了解多少?(学生谈恐龙)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恐龙的踪迹吗?(学生回答:不见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恐龙的录像。(播放介绍恐龙灭绝之谜的视频)。2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从恐龙的销声匿迹中,我们还可以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恐龙无处不在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二、展示目标,明确目标1理清写作思路,明确说明对象。2把握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3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三、检查预习,积累知识1.简介作者学生简介,师补充,大屏幕展示: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类重要刊物。2.积累词语遗骸(hi ) 蟾(chn)蜍(ch ) 褶(zh )皱 鸟臀(tn)目 两栖(q ) 追溯 (S) 天衣无缝(fng)过渡语:课文会介绍有关恐龙的哪些信息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四、走进课文,理解内容1屏幕展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介绍了恐龙的哪些信息?2说一说:你从课文中把握到恐龙的哪些信息?3指名发言。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5大屏幕展示课文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6讨论: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究竟是什么?A恐龙无处不在B大陆漂移学说C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7指名发言,学生明确,教师大屏幕展示课文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大陆漂移学说成立 恐龙无处不有 (总结)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五、走进课文,研读品味1过渡语:同学们,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学生回答: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构造理论)。2研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1)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6至12自然段,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板块构造理论”的了解。操作过程:学生各自小声读第6至12自然段,思考问题指名回答(明确: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教师屏幕出示大陆漂移示意图,即“板块运动时大陆分裂过程”的示意图。(2)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学生回答: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等。)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说明某种科学知识。作者为了说明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请举例说明,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操作过程:学生跳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点评。(3)品味语言的准确性过渡语:学习说明文,除了要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说:准确、简明、周密)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表示程度、估计、时间、范围、频率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学生举例说明,老师展示相对应的词语:表示程度:比较、相当、更、最表示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表示时间:当时、刚刚、迄今表示范围:几乎、一切、部分、全部表示频率:经常、常常、往往、一般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文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语言的这些特点。A我们先来看第6段。学生默读第6段,教师提问:第6段中的哪个词语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指名回答。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的第7至12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或简明或周密,用圆圈圈出来,并作批注。然后指名发言。B大屏幕展示:品味语言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4)教师小结:用词准确也能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讲究语言的准确性。3课文由恐龙化石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即生物学和地质学。这两个学科之间有没有联系?请找出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这两句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操作过程:小组讨论指名发言(启发;各门科学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 大陆漂移学说成立 是紧密相连的。 恐龙无处不有 (总起) (总结)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六、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操作过程:学生举例说明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就更有意义。(教师知识储备(1)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复杂的物理关系用一个简单化的数学公式概括。(2)数学图案与美术的关系。拼图和对称。(3)生物学与建筑学,仿生,有种植物花瓣成螺旋形上升的,每个角度都可接受光线,仿照建房,每个房间都能接受阳光。(4)伦琴发现X射线,对医学很大的影响,还可做探测机器,测出土层厚度,钢板厚度,做夜视仪。瞄准器。(5)居里夫人的发现,核电站,军事上的用途。(6)学美术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画出美丽的图案。(7)物理中有一个关于温度的实验,要用到数学中的直角坐标。)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课堂小结: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2.当堂检测:1. 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D逻辑顺序2. 第7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举例子 B打比方 作诠释 C下定义 打比方 D打比方 分类别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