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doc_第1页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doc_第2页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doc_第3页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部篇名】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原文下载 【作者】 郑丁足 【刊名】 政治与法律 2002年05期 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ASPT来源刊CJFD收录期刊 【机构】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411105 【关键词】 辩诉交易;美国司法制度;无奈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相似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理论界主张我国应移植辩诉交易这一观点,指出辩诉交易是美国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造就的无奈的选择,是美国法律文化中公权力处理方式私权化、刑事权力处理方式民事化的一种极端表现,以及辩诉交易面对其本身产生的弊端也无可奈何,并进而提出我们在吸收其“提高诉讼效率”合理内核的同时,对其程序的构造及其运作应于以驳斥。 【光盘号】 ELAW0212S2 窗体底部辩诉交易制度于!世纪率先在美国产生,#$世纪%$年代初被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作为一项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下来。从该规则所确定的内容来看,辩诉交易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庭前通过被告方作出有罪答辩,控诉方降低指控强度,即将重罪名变为轻罪名,或减少指控罪数或建议法官从轻处罚,双方经过协商、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一致协议并提交法官审决。在中国有辩诉谈判、辩诉协商、起诉认否等称谓。在国外也有诸如“&()*(+,-.)-,/0”、“&()1,22.3+”、“1,2)2()”、“&()4)/+).3.3+”等多种表达形式,尽管名称不一,但其所指的内容却是同一的。控辩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是辩诉交易的核心和重要动力,即控诉方能够大大减轻工作量,被告方可以获得轻得多的刑罚。这也正是这一制度在美国刑事诉讼中得到广泛运用的根本原因。至于其中的获利是否正当则不是其所考虑的。尽管美国有$5的刑事案件是通过这一制度来解决的,但是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批评和反对。辩诉交易在美国的产生及广泛适用与其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倒不如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这种制度的运行本应是一种例外而在美国却变成了惯例,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反映。这种无奈是美国一系列具体的司法制度和其法律文化、法律价值观等综合因素造就的。同时辩诉交易在其运用过程中面对自身产生的弊端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一、运用辩诉交易是美国司法制度造就的无奈除意大利以外,大陆法系国家是没有辩诉交易的,有人认为德国刑诉中采用了辩诉交易,其实不然。德国在重罪领域实行强制控诉规则,根本容不得辩诉交易插足,对于那些轻罪案件却实行一种处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无奈郑丁足!湘潭大学,湖南湘潭#$%&国外法学信息政治与法律!年第#期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理论界主张我国应移植辩诉交易这一观点,指出辩诉交易是美国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造就的无奈的选择,是美国法律文化中公权力处理方式私权化、刑事权力处理方式民事化的一种极端表现,以及辩诉交易面对其本身产生的弊端也无可奈何,并进而提出我们在吸收其“提高诉讼效率”合理内核的同时,对其程序的构造及其运作应于以驳斥。关键词:辩诉交易;美国司法制度;无奈中图分类号:67%8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郑丁足(#()*),男,湖南隆回人,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罚令程序,这种程序与美国的辩诉交易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没有如后者一样的控辩双方讨价还价的交易,其主导权在于控诉方。意大利也只不过在!#年其刑诉法修改后,才在较小范围内确立了辩诉交易,据其规定,仅限于以下两种;!、可能对被告人判处罚金刑的案件;$、考虑到案件中的减刑情节、控辩双方的协商情况以及对被告人所受的法定刑罚可降低三分之一幅度等因素,被告人实际所受刑罚最终不超过两年监禁的案件。!同时,这种较少范围的确立,也是因为!#年的新刑事诉讼法大量吸收了美国刑事诉讼的模式及其中间的一些原则、制度和规则。然而美国对辩诉交易这一制度的运用范围却没有任何限制,为什么只有美国等普通法系的国家确立了辩诉交易程序,并且在美国运用范围如此之广呢%原因就在于美国包括对抗式的诉讼模式、陪审团的审理方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在内的一系列司法制度造就了这一恶果,可以说辩诉交易是美国司法制度造成的无奈。首先,由这种繁琐、冗长的诉讼模式使然,在该模式中法官处于超然、中立、消极的地位,控辩双方控制了程序的主导权。随着诉讼的深入,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从而增加了整个审判的戏剧性和诡秘性,审理中的交叉询问规则延长了诉讼的时间,沉默权的运用更是增加了审判的难度。其次,陪审团的审理实行裁决必须得到全体一致同意,否则该案就会被法官宣布为“悬而不决”的“流案”,并重新组成陪审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判。同时实行陪审团与法官定罪量刑的分工,这无端增加程序的曲折性和耗时性。最后,美国在法律上规定了严格的证明要求、证明责任、诸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一系列的证据可采性规则,这一方面造成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过度,另一方面又严重束缚了检察官的手脚。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在刑事诉讼中一方面被迫延长了办案时间,增加了办案难度,扩大了诉讼成本,使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应付成本越来越高的刑事诉讼。另一方面,由于对被告人权利的过度保护,使得罪犯藉各种规则、制度逃脱惩罚的机会越来越多,得不到应有的制裁,达不到刑罚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目的,因此犯罪率年年看涨,越来越高。这两方面的结合,就造成了案件积压的局面愈加严重,迫使美国司法制度为自身寻找出路,于是辩诉交易应运而生,满足了这一迫切需求快速结案。!&年&月旨在保护被告人权利的米兰达规则的确立,使米兰达那样被已确认为千真万确的罪犯也因这一规则逃脱了惩罚。这种有罪无惩罚性的现象,必然导致犯罪率的升高。为了应付这种高犯罪率,避免案件的大量积压,随后不久在!(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0案的判决中正式确立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这决非时间上的巧合,这种$(世纪(年代确立起来的制度是对前面一系列诸如米兰达规则的司法制度所造成的弊端的一种无奈的补救与克服,是前面的制度造就的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可以看出来,美国的一整套司法制度并不是如某些学者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其实它也是一种制度的产生、存在是为另一种制度的缺陷而服务的,然而这种制度却又面对自己产生的弊端无可奈何。二、这是美国法律文化和法律价值观演绎出来的无奈结果在美国,尽管辩诉交易遭到越来越广泛、越激烈的批评,人们也日益意识到这种交易制度所存在的众多不足,但是这种制度非但没有被废除,或者被改革,反而它的适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运用辩诉交易处理案件甚至成了一种惯例。造成这一奇怪矛盾的现象,美国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价值观所起的作用不小。其一,自由主义成了主导美国人的生活哲学,深深根植于美国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价值观之中,特别是契约自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渗透到了包括司法制度在内的各个领域,导致了各种公权力1利2的处理方式私权化,刑事权力1利2的处理方式民事化。具体体现在美国的刑事诉讼中就是控辩双方当事人拥有对案件中的实质问题或诉讼标的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处分的权利,检察机关在起诉方面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权,被告人可以通过选择有罪答辩,放弃获得法庭审判和获得无罪判决的机会;法官处于消极、中立和超然的地位,他对控辩双方的处分权和选择权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而辩诉交易正是这种自由主义的极端表现。其二,程序公正主义演绎的“正当程序革命”弱化了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功能,强化了刑事诉讼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机制。从而使刑事诉讼的价值、刑罚的目的脱离了得以正常运行的轨道,失去了其本来面目。程序公正主义过分地关注对被告人权利保护的程序公正与否而忽视了判决结果建立在事实真相基础上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犯罪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进而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尽管为此迫于无奈建立了辩诉交易制度,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终将使美国检察官陷入忙于办案的恶性循环之中。其三,在刑事诉讼中“蔑视被害人利益”的法律传统也是辩诉交易这一无奈结果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尽管在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都享有参与案件起诉的法定权利,如德国被害人有权成为共同原告,在芬兰,被害人始终具有独立的起诉权。然而在英美法系国家,被告人的利益受到了过度的保护,而被害人的利益却一直受到蔑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就是这种现象的有力表症。如在英国,法律明确规定,除了给予被害人证人的地位以外,不给予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其它任何参与权;在美国,情况也相差不多,仅规定被害人有权通过被害人影响陈述!#$%#.*+042/-013,272384,4-+2-+,484-,;.:3,2=2/6207076047.23-,/72-0?,1+.01,=824,/0,4.B-04-+,;2C0;5;,C:/,440.7-+2-:5=301/06+-04+2793,907-+,D2807D+01+-+,:/0?2-,/06+-04+2793,9279-+2-1/0;0723:.D,/-,794-.10?03/06+-E279-+,8+2?,7.1+.01,D+,7-+,484-,;.:3,2=2/620707621,4-+,;23:/21-01,070-4,3F0723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