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江大学文新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摘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壮志未酬。虽在政治上不能尽如人意,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他在历史上留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身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山水词中也透露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在这股气势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那么,我们就跟随他的人生经历来更好的了解山水词背后的故事。关键词:辛弃疾;山水词; 意象; 评价ABSTRACTNo young Ann, Xin Qiji, Jia Xu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poet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said the word dragon and su shi, called theSu Xin and Li Qingzhao and said JiNan two Ann. He lived through a stop-start, high-spirited from a young age, to later ambitions. Are unsatisfactory in politics, but in terms of literary achievements, hes a major in history on the. As 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ci, Xin Qiji is also revealed in the landscape words with a powerful momentum, behind the imposing manner, bitterness is unknown. So, we will follow his life experien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the story behind the words.Key words:Xin Qiji , landscape poems, image, assess目 录引言5 一、辛弃疾与山水词61.1南宋时期的山水词创作61.2辛弃疾的人生经历6二、辛弃疾山水词的意象72.1“东山”72.2“南山”82.3 “雨”9三、如何评价辛弃疾及其山水词113.1如何评价辛弃疾113.2辛弃疾山水词的影响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3引言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壮志未酬。虽在政治上不能尽如人意,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他在历史上留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身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山水词中也透露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在这股气势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山水词虽然是山水田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为它是宋词中的沧海遗珠,故而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历来学者对其研究较为不足。前人对山水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单个作家的作品研究。其中邓广铭辛稼轩年谱、巩本栋辛弃疾评传、朱德才辛弃疾词选这几本书,都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了辛弃疾。辛弃疾笔下的山水千姿百态,动静皆宜。群山时而奔腾而至,气势磅礴;时而静默内敛,不动森然。他写岩边溪水,清澈可爱,他写钱塘大潮,有气吞天地之势。他的词豪放悲壮,并且似乎是主导风格。豪放,源于词人炽热的爱国激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悲壮,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当时广大人民所奢求的收回国土,平定外国侵略,但南宋朝廷却主张求和,且常是主和派在朝听众掌握大权,另辛弃疾等广大爱国将士报国无门;二是辛弃疾自身的坎坷经历和性格的表现。辛弃疾一心投身南宋,可是他的身份一直遭人猜忌,让上位者和政治同僚不敢重用他,更是两次被罢免,共计十八年。而他山水词的主要也写于这段闲居生活,我们不仅能从他的词中感受到田园风光、山间美景的安宁平和,更能从那一个个难眠的夜晚中读出词人的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却无处安放的痛苦。现在让我们通过诗词的分析,走近辛弃疾,走进他带着传奇色彩的一生。一、辛弃疾与山水词1、1南宋时期的山水词创作山水词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情意,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或抒发对官场的厌恶,或排解遭受贬谪时的郁闷心境,或表达对山水自然、田园风光的热爱,或流露出对隐居闲适生活的向往。 张培:宋代山水田园词研究,河南大学,2012(10),2012年,第3页宋朝南渡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一直内忧外患不停,爱国主义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虽然山水词没有进入词坛创作的主流,但是由于统治阶级奉行消极的妥协政策,不少文人士大夫在远离政坛后,为了排遣失意,平复心情,选用了“词”这一最能表达心灵的文学样式和山水田园这一恬淡的题材,在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生活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时期的山水词,虽然表达的还是悠然闲适,逍遥自在,但也蕴含着悲痛愤慨的情绪。 张培:宋代山水田园词研究,河南大学,2012(10),2012年,第18页1、2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青少年时期,止于二十三岁南渡之前。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间。(二)、青壮年时期,二十三岁至四十二岁。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在各处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三)、中晚年时期,四十三岁到六十三岁。这一时期除了五十三岁至五十五岁一度出仕闽中,剩余十八个春秋均是因为弹劾而归隐。(四)、晚年时期,六十四岁到六十八岁。在辛弃疾人生最后的四年中,却是他最接近理想的时刻。我们研究的重点就在第三个时期。1181年春,辛弃疾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1181年冬,由于受到其他官员的弹劾,辛弃疾被罢免官职。此时,带湖新居正好落成,于是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1196年春天,瓢泉庄园建成。可是同年夏天,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紧接着到秋天时,辛弃疾所有的官衔全部被朝廷罢免。辛弃疾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这段时期,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辛弃疾在这段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词来描绘山水和朴实的农家生活,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平静恬淡的心境,另一方面却每每不能自已,在平静恬淡的外表下,隐藏着浓烈的爱国情感,这在某些词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二、辛弃疾山水词中的意象了解了辛弃疾的一生,我们结合着他的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词中的意象含义。纵观辛弃疾的诗词作品,描写山水的共有六十多首,约占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这些作品,绝大部分是在他退居上饶和铅山期间写成的。这些词不仅描绘了一幅幅或秀丽或朴实或壮美的风景,诗人更是接着这些风景来抒发他压抑了许久的心情,种种的报国无门,想上阵杀敌却又一次次败在现实下的苦闷与不甘,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的从他的诗作中感受到。辛弃疾的词中提到的意象很多,有几种出现的次数很频繁,但是他们在不同情境中所代表的意义又有些区别,下面主要从两种具有典型特征的意象入手,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辛弃疾山水词中的“山”意象,有两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分别为:“东山”与“南山”。2、1东山“东山”与“南山”是古代文化中的两个非常著名的意象。说到“东山”,我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东山再起”这个词。东山再起说的是东晋谢安的故事。谢安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威望,可是他宁愿隐居也不愿做官,直到四十多岁时,重新出山,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有了这个典故,“东山”也就被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骚客们赋予了,终有一天自己的人生抱负可以成功实现,在时代中一展拳脚获得成功的美好愿望。了解了“东山”的出处及背景,我们在辛弃疾的诗词中看到“东山”这 个意象也就不觉得很奇怪了。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和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印记。例如: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1页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首词写于1168年,辛弃疾当时任建康通判一职,这是他当时登上建康赏心亭时,由景生情而写下的一篇名作。写下这首词时,是辛弃疾南归的第七年,他在朝廷中由一开始的热情高涨,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可以成就一番大业的心情,受到周遭大环境的无视以及冷眼相看而渐渐变成了痛心与忧虑。词作的第一句,就已经奠定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词人登上赏心亭,望着以前生活富足祥和的建康变成了如今满目苍凉的景象,内心的愁绪压抑不住的流淌出来。虽然作者还用“闲”字来形容自己的愁绪,却怎么也掩盖不了心中的忧虑。岸边的杨柳、西落的太阳、在萧瑟的风中无力作响的树木和匆忙归巢的鸟儿,无一不显示着建康城如今破败、惨淡的场景。词的下阕,词人用“东山”引出了谢安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等典故 。一是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二是辛弃疾重新解读了谢安在淝水之战后,不经意间将捷报说出的本来含义。他表达了以后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年轻人,他这个老人只管下下棋就好了。从侧面也表达出了他虽身在朝廷之中,却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之情。最后两句描写长江风大浪急的恶劣天气情况,也是作者在借着险恶的天气担忧着若是朝廷还是如此疲软无力,那么日后恐怕会有亡国之日的忧虑之情。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曾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这首词写于1184年,辛弃疾此时已经被罢官赋闲隐居在了带湖。这首词是为了给友人韩南涧贺寿的祝词,词人却另辟蹊径,用不少的笔墨来描写和抒发自己仍然心系国家,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辛弃疾与韩南涧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不问政事的朝廷中,两人都积极的主张对抗金国,收复国土。词的上阕感叹自己南归已经很久了,可是长久以来国家却没有丝毫改观,人民依旧生活在国破家亡的悲惨中,也替不得志的好友抒发一下悲愤的心情。词的下阕,辛弃疾又再一次用“东山”引出了谢安。他将友人比作谢安,赞扬他的满腹经纶和治国之道,同时他羡慕谢安有机会可以重新出山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且也在与友人共勉,希望在将来的一天可以和友人一起实现共同的理想,在政坛大展拳脚。同时“东山”这个意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词人深切的爱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东山”的意象使整首词的主题由贺寿升华为共勉,扩大了贺词的题材;而“东山”又蕴含有处江湖之远且忧天下之事的高尚情怀,使稼轩的英雄之志超越了世俗功名的急功近利,提升了词作的品味。稼轩词中,东山的意象反复出现,如:“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东山”意象极能象征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自负和重整山河的志向,然稼轩半生蹉跎,终未获得谢安那般出山的机会,令人遗憾。2、2南山如果说“东山”代表了一代代文人骚客们渴望在事业上大展拳脚的愿望,那么“南山”则代表了他们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南山”这个意象出自于晋代的陶渊明。他的作品桃花源记更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系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陶渊明心目中归隐的理想生活状态,而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则让“南山”这个意象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辛弃疾对“南山”这个意象也运用的十分纯熟,例如:八声甘州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88年,第18页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汉代“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广为人知,在古代诗文中也多次被人们拿来自喻。这里,辛弃疾将自己比作李广,抒发了自己遭奸人谗言被罢官的愤懑之情。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李广的事迹,同时,词中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词人也将李广比作自己,一样的满腹学识却无人赏识,不受朝廷重用,表达了对李广的喜爱和赞许,以及对奸佞小人的厌恶之情。词的下阕则用“南山”这一意象,牵出了作者自己的种种感概。“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这一句词中,词人笔锋一转,将上阕那种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因为自己比李广幸运地是身边依旧还有好友陪伴,同时也表达了,就算自己身处逆境,也会一直用乐观的精神坦然面对,不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灰心丧气。辛弃疾应用了陶渊明的“南山”,却也在这个意象中加入了属于自己的情感。毕竟二者的情况不同,陶渊明是主动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而辛弃疾则是被小人污蔑二不得不罢免官职,离开朝廷,寄情于山水之中,所以二者的心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辛弃疾的“南山”中,除了归隐后的恬淡、宁静的生活,也多出了一种在当时的时代中,不能实现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想的苦涩心情。2、3雨“雨”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的试用由来已久。提到雨,我们多半会和萧瑟,凄凉的情景联系在一起。辛弃疾在词中提到雨的次数不少,风雨、烟雨等种种景象都无一不透露着辛弃疾仕途上的坎坷与艰辛。例如: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35页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这首词,据说写于宁宗庆元二年,就是1196年。正是辛弃疾被罢官赋闲,隐居上饶的阶段。从这个时间段来看我们就可以把握这首词大致的感情基调。这首词写的是上饶西部灵山的风景,灵山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一座座山峰好似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奔跑。后一句由远景走向近景,近处有一条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在瀑布前方,有一座小桥,远看仿佛悬在空中一样,这场景令人惊讶不已。看着这无比美丽的景色,词人不禁调侃,本来人老了,就应该颐养天年,每天悠闲自在的过日子,上天却突然指派了十万棵松树让他管理。这么一看,词人的小屋在这壮美的景色下,就显得十分渺小。此时“风雨”这一意象,隐晦的表达出,这十万棵苍松是作者在朝廷面对的大环境,二作者自己的小屋则相当于作者本身在朝廷中的情景。辛弃疾怀抱着一腔热血回归大宋,期望着自己能在朝中做出一番贡献,使人民摆脱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噩梦。可是碌碌无为的宋朝官员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让他十分愤怒以及深深地无力之感。下阕,本应开始抒情,但是词人却依旧瞄着了壮丽的景色,将三座山峰比作东晋的谢家子弟,顿时让人觉得山都活泼挺拔了起来。整首词在最后一句又提到了“烟雨”,词人问道偃湖的美景,什么时候才能展现出来,回答他的却是一片烟雨蒙蒙。这句词看似简单,实则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迷茫的感觉,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还要经过多久才能实现,前路漫漫,何时才是终点?也从侧面让我们看出,作者虽然迷茫,但是却也从未轻言放弃,也依旧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断奋斗。 另外有运用到“雨”意象的,还有另一首词:水龙吟 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朱德才:辛弃疾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76页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峰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这首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是一篇很难得的山水游记。这座“雨岩”溶洞,从它外形看,很象佛家所说的那位观音大士,人们走进去,则别有洞天。接着,作者用密集的“蜂房”,玲珑的“窗户”,形容在溶岩洞内的所见;那喀斯特生成的石笋,有的垂挂半空,有的冰柱,植入地面。同时,洞内还隐约可以听到远处有涛声阵阵。待要向前仔细看时,发现幽径逶迤,地下还似有落花的香味,于是,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否就是当年武陵人发现的桃源路呢?这提问的结句,为下片写词的立意,埋下了伏笔。下片,作者描写他在洞中听到的“涛声”:那是春雷的滚滚响动吧,还是洞中蜷伏着“弯环如许”的卧龙?要不然,或许是黄帝在洞庭之野奏乐传来的奏鸣曲,或是楚辞里描写的那位湘夫人来到这儿翩然起舞?如果都不是的话,我想那就是在岩洞阴壑中生长着的万倾长松,在风雨中吟咏了。末尾,词人以开山祖自居,正是表现出一种先睹为快,被大自然魅力所深深折服的情感。词人运用想象,把游雨岩的所见所闻,刻画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风雨这个意象在这首词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是细细品味还是别有一番风味。词人自称是此美景的开山祖,又因此景联想到桃花源,或许在作者心底深处,仍旧有着扑不灭的火热情怀,虽然此时被罢官闲居带湖,却也期望着,或许真的有一天,自己的满腔热血可以尽情的抒发出来。三、如何评价辛弃疾及其山水词3、1如何评价辛弃疾辛弃疾可以说作为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生活似乎总是喜欢和他开玩笑,纵观他的一生,可以发现辛弃疾在他最接近的理想的时候离开了,这是一种多么令人伤心的结局,也是一种令人无限扼腕叹息的结局。所以他的大部分诗词创作中,都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愁绪。但是我们换一个方向来看,辛弃疾虽然官途坎坷,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他的雄心壮志,他耗尽了他的一生去追求他们,甚至在临终前还在呼喊着“杀贼!杀贼!”这种精神令人十分动容,我也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深深的感染。3、2辛弃疾山水词的影响宋词中采用了大量的山水意象,特别是山水词。山水意象在词中所占比重很大,几乎所有描写湖光山色,山林闲适的作品中都有所涵盖,可以说它是模山范水作品的一个醒目标志。大量山水意象的试用不仅受限于题材,还受作者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人生观所影响,也因山水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内涵。宋代的山水词都有着一种自我治愈的气质。词人往往在经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通过一些创作行为缓解情绪,不管是什么时候,他始终能保坚持不懈的劲头。不过辛弃疾山水词的背后,除了那份看似通达洒脱的外表之下,蕴含着积郁在词人内心深处的幽怨和愤懑。可以说辛弃疾是通过对山林的向往、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由的追求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张培:宋代山水田园词研究,河南大学,2012(10),第54页和辛弃疾相比,苏轼的山水词也很有代表性。二者人生经历相似,都是仕途坎坷,一腔抱负不能实现。词人借由山水之口排解自己各种心情。和辛弃疾一路坚持到底的霸气豪放不同的是,苏轼的山水词在后期创作中,多了一份平和的随性。他的精神支柱就是万事随缘,一切顺其自然的观念。他以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一自然课件
- 预防心脏骤停的核心护理措施纲要
- 手机怎么制作年终总结
- 新手如何操作电脑
- 门机班组工作总结
- 通讯维护半年度工作总结
- 试用期护士工作总结
- 慢性胃炎的护理业务查房
- 2025年股权质押合同5篇
- 护理病程录书写规范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401-450
- 《中国脓毒血症指南》课件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员工离职单模板1
- 三减三健课件
-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 2024年国考真题及答案
- 人音版小学音乐《法国号》示范说课稿课件
- 成吉思汗课件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