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县共建现场会.doc_第1页
场县共建现场会.doc_第2页
场县共建现场会.doc_第3页
场县共建现场会.doc_第4页
场县共建现场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势互补 合作双赢场县共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依安农场(2011年6月13日)依安农场始建于1956年,位于依安县境内,隶属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农场下设两个管理区、五个作业区,总人口5300人;占地面积14.46万亩,耕地面积8.6万亩,水田占耕地的65%,人均收入14000元,人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砖瓦率100%,城镇化率75%、绿化率36%、人均绿地面积12.68平方米。全场农机总动力1.1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96%,中小型民营加工企业8家,奶牛存栏1500头。我场与依安县6个乡镇、16个村屯相互接壤,人员往来频繁,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农场城镇与依安县城一道之隔,更是屋脊相连。在场县合作共建中,我们拆掉农场和地方的“篱笆墙”,全面促进场县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创了场县共建联心联动、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局面。一、场县领导加强交流,铸就共建基础自开展场县合作共建以来,依安农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垦总局的要求,与依安县政府进行合作交流,相互来往,场县合作共建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尤其是2009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组建以后,对场县共建非常重视。4月份由县委书记胡银波、县长张伟志两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农场对接场县共建工作。两年来,伟志县长多次带领县农委、农技推广站、水务局、畜牧局、林业局、交通局、卫生局、合管局等部门对农场“三代”工作、城镇建设、水稻科技园区、奶牛养殖基地、现代农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进行现场参观指导,对农场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多方面场县共建合作的意见和建议。依安的场县共建早已跳出过去固有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旧的发展框架,目前是场县双方感情最深、沟通最畅、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也是合作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双方消除农垦人和地方人的心理认知界限,不分农垦人还是地方人,都是依安人,都是“一家人”。二、政策与资源共享,县城带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是场县共同的目标,也是场县共建的主要载体。2009年以来,为支持农场经济快速发展,依安县委、县政府为农场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并用自身雄厚的资源优势激活了农场经济,让农场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民互利双赢。在场县工业共建上,依安县是工业发展较快的“老大哥县”对于农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带动作用。我们通力合作培育产业龙头,共建原料基地,搭建起了具有依安特色的工业发展新平台。双方在邻近农场的城南地区共同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为帮助农场发展工业,县委、县政府决定农场所有进驻依安县工业园区的企业,同享政府20097号文件。一是达到规模的企业财政部门根据政策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免费提供土地;三是3年内免收县级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场县双方批准,可直接办理调入调出手续;五是对投资商及其家属办理落户手续,子女享受与常住人口均等的教育权利,并可自主择校。农场作为依安县糖业、薯业、乳业等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原料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增收,自2009年以来累计为农场职工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在场县农业共建上,依安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耕地398万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场县农业共建,提出要与农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双方签定了“三代”协议,农场每年为周边乡镇农民代耕、代种、代收达30万亩,与周边乡镇共同提高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实现了互利双丰收。场县共建科技培训园区在我场建成,两年来培训职工和农民12次,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双方互相交流探讨农业标准化,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预防,并举办了具有垦区农业特色的水稻“三化一管”、叶龄诊断技术和水田搅浆平地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了场县共建新平台的作用,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我场与泰东乡、三兴乡、新兴乡合作,将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改造水田的职工,派进三乡对1.5万亩低产田进行旱改水,使1.5万亩的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效益田,同时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民旱改水的高潮,仅此一项农场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民年增加效益500万元,实现了技术、资金、资源合理利用,取得了“双方效益”。在场县畜牧共建上,2009年农场与依安县摇篮乳业签定合作共建协议,摇篮为龙头企业,我场为奶源基地。依安县政府决定为农场奶牛业发展给予支持,出台5项优惠政策:一是为奶牛户提供长期贷款407万元;二是奶牛户每交1吨鲜奶县财政补贴200元;三是无偿为奶牛保险,每头奶牛意外死亡县财政补贴6000元;四是每建一个标准榨乳厅县财政补贴5万元;五是鲜奶以每公斤2.95元保护价收购,并按月兑现奶资。这5项优惠政策激发了农场奶牛养殖户的热情,我场畜牧业发展势头空前高涨,5项优惠政策所带来的效益更是十分可观,两年来农场奶牛基地为摇篮乳业提供奶源6000吨,累计增加收入630万元,真正实现互利双赢的目的。在场县水利设施共建上,依安县在农场水稻发展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依安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农场水稻发展不会如此快速。农场原有低产田3万亩,由于低洼易涝、芦苇盐碱,十年九不收。为此农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3万亩低洼易涝的低产田改造成水田,但水源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为此农场与依安县政府协商水资源共享一事,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两家共用依安县跃进水库水资源。在渴水期间,农场下游乡镇水田供水量减少,100多名农民打着横幅到县政府、市政府集体上访,要求停止给农场水田供水。在这种情况下,县领导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大量“包乡、包村、包人”的思想工作,采取轮灌的措施,化解了供水紧张的矛盾,使农民和农场职工达到资源共享和谐用水的局面。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新增3万亩水田,每年为职工增加效益1000万元。这也让全场人民看到了依安县领导胸怀大局的意识,战略性发展的眼光,对待农场职工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更坚定了场县共建的决心,场县逐渐形成了职工和农民和谐相处的友好趋势。为实现互利双赢,农场红卫水库无偿为周边乡镇农民提供水资源种植水田1.5万亩,有效地拉动了周边百姓增产增收。在防汛期间,为确保乌裕尔河不出现险情,场县联手防洪。农场有乌裕尔河防洪堤27公里,依安县每年为农场承担抗洪资金近30万元。2009年7月洪峰经过农场险段时,依安县县长张伟志心系农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早5点就亲自带领各相关部门到农场巡堤,步行了近6公里,现场指挥部署县政府各部门对这个险堤进行责任包段,实行24小时监控。农场巡堤人员看到这情景,都激动的说:“看看县里对农场的关心,县长都亲自来了,咱们在场部住着一定能安全!”在场县城镇共建上,2009年以来,农场在城镇发展上加大了力度,两年的时间建设楼房面积20万平方米,场部地区取消平房、实现了楼房化。但人口少成为了制约我场城镇发展的“瓶颈”。为帮助我场解决这一难题,县委、县政府多次派专人对农场城镇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将我场列入依安县城镇发展规划,提出利用农场环境良好的优势,共同打造依安县“南花园”。为打造花园农场、创建和谐依安,吸引更多的居民到农场居住,我场出台了县城居民和周边乡镇农民到农场购楼享受农场职工同等待遇和优惠政策,为使县城居民在农场居住更舒心,我场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建广场、栽树、种花、铺草坪、更新自来水、改善医疗条件、新建供热系统、加宽道路和地下暗排,创造最优的环境。这一系列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周边乡镇居民来我场居住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他们定居农场的信心,两年来周边乡镇居民317户、1000余人到我场定居。今年我场新建公园5万平方米,为场县居民闲暇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安县公交公司总部在我场落户,25台公交车每8分钟一趟,只需1元钱便可到达县城,方便了城镇居民出行。依安地区汽车检测线也落户我场,对宣传农场和经济拉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农场居民的增加,不仅拉动了城镇的发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农场汇聚,给农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仅上半年我场餐饮服务业就增加了20多家,解决就业150余人,为产业兴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社会事业同发展,场县联合保民生为全面提高场县居民幸福指数,共享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我们加大了社会事业共建力度,场县联合解决了多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场县医疗共建上,2009年我场建设职工医院1300平方米,并在依安县的大力支持下,加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周边乡镇农民在农场就医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但随着周边乡镇患者的增加,农场医院已不能满足患者就医。为方便周边乡镇百姓就医,今年我场新建医院住院部和康复中心1500平方米,并配2台120急救服务车,义务接送各乡镇患者,并为分娩的妇女免费提供营养餐,为新生儿赠送礼品,热心的照顾、周到的服务、和谐的相处,使农村患者有了在家的感觉,方便了周边农民就近就医。即将出院的农村患者,握住护士的手,热泪盈眶的说:“你们比我的儿女对我还要好,真舍不得离开你们”。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周边乡镇农民,医院特别制订了“三免三减”优惠政策,两年来,农场医院共为周边乡镇农民减免医疗费用20余万元,我场医院成为依安县南部3个乡镇、6万人口的医疗中心。在场县教育共建上,为方便农场升入高中学生就近入学,县政府决定区域内取消户口限制,出台了农场学生与县城学生同等政策。县教育局和农场教育科决定农场学校可以参加县教育局召开的会议,并与县所有中小学结成联谊校。场县统一命题联合考试,农场教师可以参加依安县举办的所有教育活动,多项举措使农场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有依安县教育的大力支持,我场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创垦区之最。我场学校义务教育农民子弟240人,有效的解决了就进入学问题。在场县社会事业共建上,农场公安局与县公安局密切配合,联手共同办理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依安县消防大队始终把农场视为自己的辖区,为农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提供了保障。依安县交警大队多次为农场义务执勤,并在保障农场交通安全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县电业局大力支持农场生产生活用电,今年共赠送农场5台100千瓦变压器,解决了农场场部和基层电容不足问题。为解决邻近农场的村屯百姓出行难问题,农场投资120万元将依安县荣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