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1基本营养物质 轻松学教材qingsongxuejiaocai 一 糖类 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二 糖类 油脂 蛋白质的性质1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葡萄糖在碱性 加热条件下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在加热条件下 也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 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 淀粉遇碘变蓝 3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2 糖类 油脂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 糖类水解 2 油脂的主要应用油脂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种子 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 20 主要应用如下 1 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 2 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3 增加食物的滋味 增进食欲 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 蛋白质的主要应用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必须氨基酸有8种 人体不能合成 只能从食物中补给 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可以在人体中利用氮元素合成 其主要应用如下 1 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蛋白酶氨基酸重新结合蛋白质 2 工业上制作服装 药材 食品 塑料等 3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体验热身tiyanreshen 1 2009 广东单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等c 纤维素乙酸酯 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d 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 h o三种元素 但不是同系物 答案 b 解析 1mol乙醇完全燃烧时所耗氧气为 ch3ch2oh 3o21mol乙酸完全燃烧时所耗氧气为 ch3cooh 2o2 2 2009 天津理综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 糖类 蛋白质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 可变为清洁能源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a 解析 b项 糖类中的单糖 二糖及油脂均属于小分子 c项 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d项 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材料 故b c d三项均错 3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可由测定氮元素的含量来间接推算 台湾在1997年9月间发生的 毒奶 风波 系不法厂商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分子式c3h6n6 相对分子质量126g mol 以造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所导致 假设正常奶粉中的蛋白质 其平均含氮量约为16 6 则三聚氰胺的含氮量约为正常奶粉中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的几倍 a 2b 3c 4d 5 答案 c 解析 三聚氰胺中含氮量 100 66 7 三聚氰胺与蛋白质含氮量的比值 4 4 2009 台湾 已知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 mol 而其水溶液的发酵可用下列反应方程式表示 c12h22o11 h2o 4c2h5oh 4co2今取蔗糖3 42g 溶于水后 加酵母使其发酵 假设只考虑蔗糖变为酒精的发酵 且蔗糖的发酵只完成50 则在此发酵过程中 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共有多少毫升 在标准状态 a 112b 224c 336d 448 答案 d 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c12h22o11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3 42g蔗糖完成50 发酵所产生co2的质量为 50 4 22 4 103 448 ml 5 2008 上海综合能力测试 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1 粉碎玉米的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行 2 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可使用的试剂是 3 步骤a的操作是 a 蒸发b 萃取c 蒸馏d 分液 碘 i2 或碘酒 c 4 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纯度可达99 能回收利用 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 5 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 c6h10o5 n nh2o nc6h12o6c6h12o6 2c2h5oh 2co2 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 可以推算出100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kg 相对原子质量 c 12h 1o 16 制饮料 干冰 纯碱 碳酸钙 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等 任意选两个 56 8 解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及相关化学知识可以断 1 粉碎玉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2 检验淀粉存在的试剂是单质碘 i2 或碘酒等 3 由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 玉米粉碎得到的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 再经发酵可以得到乙醇 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经过蒸馏可以分离出乙醇 故答案为c 4 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利用 如应用于制饮料 干冰 纯碱 碳酸钙 或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等 5 根据题目提供的反应关系得到如下关系 c6h10o5 n nc6h12o6 2nc2h5oh162n92n100kg56 8kg 重点探究zhongdiantanjiu 糖类 脂肪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 糖类的水解 3 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也可以水解 水解的过程和产物都有一定的复杂性 最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例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所以油脂是混合物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 油脂是酯的一种d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解析 纯净物有固定的熔 沸点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故a正确 b项正确 c项中油脂是酸与醇作用的产物 属于酯 具有 官能团 故c正确 油脂结构中的烃基有些是不饱和的 具有双键 可使溴水褪色 故d错 答案 d 类比迁移leibiqianyi 1 以下a b 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 温度 ph的关系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a中 当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 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其原因是 2 图b中 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答案 1 酶的浓度一定 数量一定 2 酶催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 3 图b中 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 其原因是 4 将装有酶和反应物的甲 乙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 和75 的水浴锅内 20min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 两支试管中反应情况分别为 甲 乙 答案 3 随温度升高 酶的活性下降 4 反应加快不反应 5 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 唾液淀粉酶b 胃蛋白酶c 胰蛋白酶d 植物淀粉酶 c 解析 由图a分析 反应浓度增大到一定限度 反应速率增大幅度减缓 说明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 由图b分析 温度在某一适宜温度时 反应速率最大 说明催化剂酶的活性有一适宜温度 由图c中酶的活性在ph 8时最大 说明是在肠液中的反应 2 在某些酶的催化下 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请填空 1 过程 是反应 过程 是反应 过程 是 反应 填反应类型的名称 2 过程 的另一种生成物是 填写化学式 3 上述物质中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填写字母代号 消去 加成 氧化 或脱氢 co2 a c 解析 此题考查了有机化学中三种反应类型 消去 加成 氧化和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难点探究nandiantanjiu 1 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实验室中淀粉 纤维素 双糖水解常在无机酸 一般为h2so4 催化作用下发生 生成葡萄糖 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 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做催化剂的硫酸 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 2 多糖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 能发生银镜反应 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例2 将淀粉水解并用cu oh 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 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 加热 滴入稀硫酸 加入新制的cu oh 2悬浊液 加naoh溶液中和 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a b c d c 解析 淀粉水解一般用酸作催化剂 故要先加入稀硫酸再加热 银镜反应和与新制的cu oh 2悬浊液反应都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因此必须先加碱中和酸后才能加入新制的cu oh 2 悬浊液 再加热 类比迁移leibiqianyi 答案 1 方案甲设计正确 但结论不正确 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 2 方案乙设计不正确 结论也不正确 因为在酸性条件下 cu oh 2与h2so4反应 而不能与葡萄糖反应 3 方案丙设计和结论都正确 解析 先分析每种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 科学 规范 如不符合要求 则其结论也不可靠 如方案设计合理可行 再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shiyantanjiu 有机物的鉴别 1 检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常用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思维方式 官能团 性质 方法选择 2 利用有机物的反应 溶解性及密度可选用水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新制cu oh 2悬浊液等检验 如 1 区别ccl4 c6h6 乙醇可用水 2 区别ccl4 c6h6 乙醇 乙酸可用新制cu oh 2悬浊液或na2co3溶液 3 区别乙烯 苯 ccl4 乙醇可用溴水 4 区别c6h6 甲苯 ccl4可用酸性kmno4溶液 3 根据有机物燃烧情况鉴别 如观察是否燃烧 ccl4等少数有机物不燃烧 燃烧时黑烟的多少 如区别乙烯 乙炔 燃烧时的气味 如区别蛋白质 聚氯乙烯 4 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 实验设计 现有五种有机物 甲苯 乙酸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其中除甲苯外其余均为水溶液 可分别用五种试剂加以检验 试将选用的试剂 对应现象的编号和结论填入表格内相应的空白处 走出误区zouchuwuqu 营养物质的鉴别认知错误 淀粉遇碘变蓝 这里的 碘 是单质碘而不是含碘物质 营养物质在高考中的考查基本上以基础知识为主 所以在学习备考中 要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 尤其要注意对营养物质所含的特殊官能团的相关性质的把握 对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认识不够 把双糖 多糖的水解迁移到单糖上是不正确的 注意糖类性质的学习 对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差异性认识不够 由于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都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 从而导致混为一谈的情况 因材施教yincaishijiao 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中的正电基团和负电基团分别与水电离产生的oh h 结合 形成两类不同的物质 高考常借助水解反应综合考查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水解反应涉及了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1 盐类水解 1 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如nh4no3 fecl3 al2 so4 3 等 2 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如na2co3 k2sio3 naalo2 等 3 弱酸弱碱盐水解可呈中性 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如 呈中性 等 2 卤化物水解生成酸pcl3 3h2o h3po3 3hclpcl5 4h2o h3po4 5hclbrcl h2o hcl hbro3 金属氮化物水解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氨mg3n2 6h2o 3mg oh 2 2nh3 4 金属碳化物水解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烃类物质al4c3 12h2o 4al oh 3 3ch4 cac2 2h2o ca oh 2 c2h2 5 卤代烃的水解 碱性介质中 7 糖类的水解实验室中淀粉 纤维素 双糖水解常在无机酸 一般为h2so4 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 生成葡萄糖 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 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做催化剂的硫酸 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 8 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水氨基酸 备用选题beiyongxuanti 1 2009 汕头模拟 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在于 a 人造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石油 天然气等b 人造纤维的原料是石油 天然气等 合成纤维的原料是天然纤维c 人造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 合成纤维的成分是不饱和烃或烃的衍生物d 人造纤维的成分是不饱和烃或烃的衍生物 合成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 a 解析 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合成它们的原料不同 2 2009 福州联考 下列各组物质 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聚乙烯和乙烯 甲醛和葡萄糖 淀粉和纤维素 蔗糖和麦芽糖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 最简式相同的有 四组 其中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 属于同分异构体 3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用糯米 酒曲和水制甜酒d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答案 d 解析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是利用胶体的渗析原理 4 2009 淄博模拟 下列说法摘自一些科普杂志或广告用语 你认为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 医学上可用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 白雪牌 漂白粉 可令所有化学物质黯然失色 没有最白 只有更白d 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材料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答案 c 5 2009 广州联考 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 pe 聚氯乙烯 pvc 等种类 pe保鲜膜可直接接触食品 pvc保鲜膜则不能直接接触食品 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e pvc都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b pe 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 能使溴水褪色c 焚烧pvc保鲜膜会放出有毒气体如hcld 废弃的pe和pvc均可回收利用以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 b 解析 聚乙烯 聚氯乙烯都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a对 pvc的单体是ch2 chcl 不属于烃 b错 pvc中含有氯元素 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hcl 对人体有害 c对 废弃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 回收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对 6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现已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 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 可能还有co生成 请写出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co2 co h2o 其中生成的co2与co的质量比为11 14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ch3ch2oh 7o2点燃2co2 4co 9h2o 2 某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x在酶的作用下可生成一种化合物y y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可生成乙醇 试写出y的结构简式 并根据y的结构特点指出它可能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是 ch2oh choh 4cho 氧化 加成 还原 与酯化反应 3 车用乙醇汽油称为环保燃料 其原因是 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带来的严重大气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解析 1 根据co2 co的质量比 求出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 结合原子守恒 配平即可 2 由题意知x为淀粉 y为葡萄糖 3 乙醇汽油减少了so2 nox等气体的排放 降低了污染 高效作业gaoxiaozuoye 一 选择题1 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了三位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在 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简称gfp 方面作出的贡献 gfp在氧化状态下能产生荧光 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形式 但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 gfp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fp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能发出荧光的一类特殊蛋白质b 可用gfp标记需要研究的蛋白质 研究特定的反应c gfp的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gfp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答案 d 解析 gfp在氧化状态下能产生荧光 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形式 但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 gfp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可见gfp的非荧光形式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则荧光形式的蛋白质的氧化性较弱 2 2008年9月开始陆续有多个品牌的奶粉被检出含有危害人体的三聚氰胺 这就是轰动全国的 问题奶粉事件 在工业上常以尿素为原料来制备三聚氰胺 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形成三聚氰胺盐b 三聚氰胺含氮的质量分数高于尿素c 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的氮原子化学环境均相同d 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答案 b 解析 三聚氰胺中的氮原子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环状结构中的氮原子 另一类是氨基氮原子 三聚氰胺分子结构中的氨基中的氮原子三个键呈三角锥形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3 2009 广东省高三第三次六校联考 下列 油 中属于酯类的是 豆油 酱油 牛油 甘油 硝化甘油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甘油属于醇类 酱油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 糖类 有机酸以及水溶性固形物等 硝化甘油是硝酸与醇 甘油 形成的酯 豆油 牛油都是油脂 属于酯类 4 崇明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 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 a 淀粉 蔗糖 葡萄糖b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c 淀粉 麦芽糖 果糖d 淀粉 蔗糖 果糖 答案 b 解析 甜味来自于低聚糖和单糖 粮食中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 进而水解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 剩余的葡萄糖有甜味 5 淀粉 蛋白质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 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 氧化反应b 动植物的油脂中都含有油酸 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c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 根据蛋白质的变性原理 硫酸铜可以用作外伤止血剂 解析 脂肪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并不是动植物的油脂中都含有油酸 蛋白质变性后不能复原 cuso4不能用作止血剂 答案 c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棉花 蚕丝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 无论是乙烯的加成 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d 所有烷烃和糖类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答案 c 解析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 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甲烷中不存在碳碳单键 7 2007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展览会于4月18日 20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 淀粉是糖类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可以水解b 都符合cn h2o m的通式c 都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都有甜味 答案 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 油脂 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糖类 油脂 蛋白质都是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的c 糖类 油脂 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 但都属于酯 答案 d 解析 糖类包括单糖 双糖和多糖 双糖和多糖能水解 单糖不水解 a选项错误 糖类 油脂都是由c h o三种元素组成的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氨基酸中含有 nh2 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 h o三元素外 还含有n元素等 b选项错误 糖类中的单糖和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选项错误 9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 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 ch3coohb 酒精c 食盐d 葡萄糖 答案 d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2naoh cuso4 cu oh 2 na2so4 当cu oh 2遇到醛基 cho 时 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红色沉淀cu2o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可用cu oh 2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10 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b 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c 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 工业上常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肥皂 答案 ad 解析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故a项错误 植物油在纯碱溶液中能发生水解 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矿物油是不溶于水的烃 不能发生水解 故b项正确 硬水中含有ca2 和mg2 能与肥皂溶液中的硬脂酸钠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 c项正确 工业上是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即皂化反应来制取肥皂的 不是用高级脂肪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的 故d项错误 11 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 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将大豆用水浸泡 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 然后再分馏b 先将大豆压成颗粒状 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 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c 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 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 然后再蒸发出来d 将大豆粉碎 然后隔绝空气加热 使其中的油脂蒸发出来 答案 b 解析 油脂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故采取浸泡分离的方法 12 据法国 科学与未来 杂志报道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与脱氧核糖核酸 dna 分子结构相近的苏糖核酸分子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物质包含遗传信息 可能是第三种遗传分子 苏糖核酸简称tna 是dna和rna的 近亲 tna中含有苏糖的结构单元 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 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 苏糖与甲酸甲酯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c 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d 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 苏糖的分子式为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不能与葡萄糖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苏糖的最简式为 甲酸甲酯的最简式也为 所以二者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苏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cho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 含有羟基 oh 能发生取代反应 二 非选择题13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 测定装置如下图 铁架台 铁夹 酒精灯等未画出 取17 1ga放入装置中 通入过量o2燃烧 生成co2和h2o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 2 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使有机物充分燃烧 吸收a生成的h2o 吸收a生成的co2 3 通过该实验 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 4 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 mol c装置质量增加9 9g d装置质量增加26 4g 则a的分子式为 5 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 a可发生水解反应 1mola可水解生成2mol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 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确定 c12h22o11 c12h22o11 12o2点燃12co2 11h2o c12h22o h2o催化剂c6h c6h 14 2009 北京 黄冈高考一模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 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 以及美国科学家osamushimomura和martinchalfie 钱永健发明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 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 1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cho溶液或 nh4 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 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