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深化透析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业水平达标 课标领航 课标领航课程标准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习目标了解 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掌握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内涵和原则 应用 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基础知识梳理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 史前文明 人类 自然时期 1 生产力水平 极低 人类以渔猎和 为主 2 人地关系 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 只是被动地 环境 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 2 农业文明 人类利用 自然时期 1 生产力水平 和 技术得到发展 大规模开发农业自然资源 2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 性大大减弱 增强 适应 采集 微乎其微 适应 依赖 改造 耕作 灌溉 依附 对抗性 3 出现的问题 大多源于生态破坏 如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4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不能正确认识 的不协调 但有了科学的 3 工业文明 人地矛盾日益 时期 1 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人口数量急剧膨胀 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2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试图成为 的主宰 人地关系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 人地关系 萌芽 尖锐 自然界 不协调 激化 3 环境压力 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 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现 的速度 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 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二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 背景 20世纪后半叶 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 已影响经济顺利发展 2 提出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 的纲领 再生能力 替代资源 自净能力 我们共同的未来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 定义 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 的能力 2 内容 人类要发展 尤其是 要发展 发展要有 要协调 的关系 不能危及 的发展 即代与代之间的公平 强调 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 即代内公平 3 内涵 经济的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其需求 穷人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限度 后代人 全球 社会的 公平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它包括 公平 公平 公平 2 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3 原则 地球只有一个 最终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 代内 代际 责任 持续性 共同性 思考 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 停止一切破坏环境的活动 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发展 仍然重在发展 所不同的是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要注重质量 其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知能层级突破 1 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 并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本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然后又通过人类的消费活动将其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之中 知识点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就不可避免地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影响环境 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如下图所示 2 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 不同历史时期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思想认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史前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的特点 也形成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 2011年吉林模拟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下图是 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3 题 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 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 原始文明时代b 农业文明时代c 工业文明时代d 环境文明时代 2 甲 乙 丙 丁四种图例中 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3 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竭泽而渔 焚薮而田b 退耕还林 合理放牧c 温室气体减排 责任同等d 倡导高消费 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第 1 题 原始文明时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第 2 题 农业文明时代 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 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 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 第 3 题 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1 a 2 b 3 b 1 2008年1月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西部150千米处斯沃特鲁詹斯地区的一处狩猎场发生惨剧 一名管理员进入狮笼围栏给狮子喂食时 竟然遭到9只狮子的群起围攻 可惜这名管理员竟被群狮咬死并分食 吃得只剩下头骨和脊椎 这起群狮袭人惨剧震惊了整个南非 据此回答 1 2 题 1 狩猎文明时期人类活动的目的是 a 获取食物b 消遣娱乐c 改造自然d 征服自然 2 南非发展狩猎旅游项目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狩猎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活水平低 故狩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 第 2 题 公平性原则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 还体现在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故发展狩猎旅游项目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同时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答案 1 a 2 a 知识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它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 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其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其含义和具体做法表解如下 在我国古代 虽然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但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产生了科学的萌芽 当前 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已得到大力推广 据此完成 1 2 题 1 斩伐养长 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 而百姓有余材也 体现了可阿持续发展的 a 持续性原则b 共同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d 唯一性原则 2 下列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 为解决牧草不足问题 内蒙古高原大量开荒种植饲料b 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在坡地上发展林果业生产c 小麦返青时节 华北平原的农民大量向麦田中浇灌水源 满足小麦生长需要d 为提高产品档次 厂家对产品进行 大包装 以增加产品竞争力 解析 第 1 题 这句话体现了实施伐育结合 注重林木的抚育更新 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第 2 题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 半干旱地区 大量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为此应植树种草 坡地发展林果业既能提高经济效益 又能保持水土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春季华北平原干旱 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但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 答案 1 a 2 b 2011年烟台模拟 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回答 1 3 题 1 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指生态 经济 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b 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c 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d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 a bb a cc b dd a d 2 图中 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a 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b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c 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d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 3 图中 对 的影响是 a 提供环境资源b 产生生活废弃物c 产生生产废弃物d 提供物质产品 资金等解析 第 1 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在这个复合系统中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 更要追求改善质量 提高效益 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 2 题 是经济系统 是生态系统 是社会系统 是人的管理调控 第 3 题 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让环境来容纳 清除 答案 1 d 2 a 3 c 教材p87探索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从1974年到2006年三十三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中 几乎全部涉及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有6个 与生态破坏有关的有9个 所有世界环境日主题都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那就是 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教材深化透析 2002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由1000多位专家参与编写的 全球环境前景报告 未来30年 人类将会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该报告作了预测 由于人类采取不同的政策 从而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市场经济第一 2032年 全球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水 70 森林植被将受到影响 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